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肾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王长垠 殷春萍 +2 位作者 刘红霞 宋世雄 崔娅晖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091-2092,共2页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2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对照组61例,对照组口服舒降之和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组口服补肾汤,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2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对照组61例,对照组口服舒降之和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组口服补肾汤,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颈动脉平均斑块数量、颈动脉管腔直径、平均斑块面积以及颈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SPV)、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DV)明显降低(P<0.01),血流量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颈动脉平均斑块数量、平均斑块面积以及SPV、EDV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肾中药可调节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提高颈动脉血流量,抑制颈动脉粥样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中药 颈动脉粥样硬化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53例 被引量:7
2
作者 刘贵京 高红旗 +5 位作者 呼金田 吴力洪 张俊芳 魏红 杨向红 芦小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18-519,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临床特征 诊断 临床特点 实验室检查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胆止痛散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海华 张凤云 +2 位作者 张瑜 王光恩 白金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8期669-670,共2页
关键词 临床观察 止痛散 急性胆囊炎 治疗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2004年6月 1998年 研究课题 清热解郁 胆石症 溶石散 中药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建中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68例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素红 魏海燕 +1 位作者 李晓燕 黄冬霞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11期1303-1304,1308,共3页
目的:观察小建中汤加味对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符合条件的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给予小建中汤加味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70.... 目的:观察小建中汤加味对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符合条件的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给予小建中汤加味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70.59%)和治疗组患者(91.18%)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271,P=0.023);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91.18%)与对照组(72.05%),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434,P=0.023<0.05);1年后复发率比较,治疗组(12.34%)低于对照组(42.31%),且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建中汤加味可有效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有效改善中医证候,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脾胃虚寒证 小建中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分化因子15与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 被引量:2
5
作者 吴俊红 宋世雄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607-609,共3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与冠状动脉狭窄(CAS)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106例UA患者血清GDF-15的表达。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并通过Gensini评分系统对冠状动脉病变进行评分...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与冠状动脉狭窄(CAS)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106例UA患者血清GDF-15的表达。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并通过Gensini评分系统对冠状动脉病变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比较各组间GDF-15表达水平。分析GDF-15表达水平与CAS的相关性。结果:不同Gensini评分分组之间血清GDF-15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GDF-15的表达水平升高,患者CAS程度呈增加趋势;血清GDF-15表达水平与CAS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血清GDF-15的表达水平可以可作为评价UA患者CAS程度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心绞痛 生长分化因子15 冠状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补活血法对白塞氏综合征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干预 被引量:1
6
作者 史彦章 李桂 +3 位作者 贾凤新 高向红 云雅卿 王永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4期810-812,共3页
目的:研究白塞氏综合征(BD)患者治疗前后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变化及清补活血法的干预作用,进一步评价清补活血法对B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08例BD患者,随机分为清补活血汤组(治疗组)54例,泼尼松组(对照组)54例。采用焦虑... 目的:研究白塞氏综合征(BD)患者治疗前后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变化及清补活血法的干预作用,进一步评价清补活血法对B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08例BD患者,随机分为清补活血汤组(治疗组)54例,泼尼松组(对照组)54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SF-36生存质量测定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半定量症状分级法对BD患者相关临床症状积分统计,进行前后对比治疗研究。结果:BD患者焦虑抑郁指数(SAS+SDS积分)较健康人明显升高(P<0.05);BD患者生活质量(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健康人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各观察指标有不同的升落,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BD患者处于轻中度精神抑郁状态,生活质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清补活血法可改善BD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塞氏综合征 焦虑抑郁指数 生活质量 负性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