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关联、空间布局与信息溢出——基于供应链视角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1
作者 温科 董一菲 +1 位作者 刘颖辉 李常洪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3,共15页
供应链信息有效溢出在释放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进而推动供给与需求的更高水平匹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2006-2022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供应链视角实证分析经济关联、空间布局与信息溢出的关系。研究发现,“供应商—客户”企业... 供应链信息有效溢出在释放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进而推动供给与需求的更高水平匹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2006-2022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供应链视角实证分析经济关联、空间布局与信息溢出的关系。研究发现,“供应商—客户”企业间经济关联的加强促进了客户企业对供应商企业的信息溢出,并且在企业、行业、区域以及供应链等方面呈现出异质性特征;经济关联通过供应链空间布局的优化促进了信息溢出;在城市行业关联度提升以及分析师关注覆盖度与外部信息约束度有所下降等环境因素的作用下,经济关联的信息溢出效应有所增强。因此,应为供应链供需协同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加强“供应商—客户”企业间的经济关联,优化供应链空间布局,实现有效的产需对接。本文从供应链视角揭示了经济关联以及空间布局在市场信息治理中的作用,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 经济关联 地理分布广度 业务分布深度 信息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技术吸收能力与绿色创新绩效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岚 李男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7-176,共10页
伴随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不断发展,数字经济日益成为推动绿色创新发展的新动能。基于2012—2022年我国27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及技术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绩效... 伴随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不断发展,数字经济日益成为推动绿色创新发展的新动能。基于2012—2022年我国27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及技术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技术吸收能力在数字经济与绿色创新绩效间发挥正向调节效应。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在东部地区城市与中心城市中更强。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基于技术吸收能力的双重门槛效应,即伴随技术吸收能力的提升,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呈边际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基于此,提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数字经济与技术吸收能力协同发展体系、差异化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助推绿色创新绩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技术吸收能力 绿色创新绩效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邯郸市数字乡村建设路径探析
3
作者 赵霞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0期183-185,共3页
数字乡村建设是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以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应运而生的。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及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探索数字乡村建设路径具有历史必然性与紧迫性。文章围绕乡村振兴背景,阐述了数字乡村建设对邯郸市的... 数字乡村建设是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以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应运而生的。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及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探索数字乡村建设路径具有历史必然性与紧迫性。文章围绕乡村振兴背景,阐述了数字乡村建设对邯郸市的意义,并结合邯郸市数字乡村建设现状,分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鉴现有的河北省其他数字乡村试点的建设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合邯郸市数字乡村建设路径建议,以达到提升邯郸市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区域协调发展 全面振兴 人工智能 农业农村现代化 区块链 大数据 数字乡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温科 刘娟 +1 位作者 邢丽云 李常洪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3-29,共7页
现阶段,新质生产力作为传统生产力的质态跃迁,是赋能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2009—2022年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首先,分别通过评价指标体系测度方法和LP法,测度新质生产力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水平,并运用多元线性... 现阶段,新质生产力作为传统生产力的质态跃迁,是赋能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2009—2022年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首先,分别通过评价指标体系测度方法和LP法,测度新质生产力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水平,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二者之间的关系;其次,从战略、运营、竞争、创新四个方面,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数字化转型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机制;最后,在拓展性研究中,从产权性质、市场竞争性、区域创新生态三个方面探讨二者关系的异质性,分析风险承担能力、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等企业内外部环境要素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效应,讨论新质生产力作用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第一,新质生产力显著促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第二,新质生产力有助于促进战略、运营、竞争、创新四个方面的数字化转型,从而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第三,在国有企业以及处于高度竞争市场和良好区域创新生态的企业中,新质生产力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新质生产力在风险承担能力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内外部环境要素的正向调节下,能够产生更强的企业高质量发展效应;新质生产力有助于催生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转型 风险承担能力 知识产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的中介效应
5
作者 郭志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4-107,共4页
本文以2011-2022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为基础,研究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显著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且经过剔除部分样本数据、缩减样本时间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全国统一大市... 本文以2011-2022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为基础,研究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显著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且经过剔除部分样本数据、缩减样本时间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主要是通过扩大市场需求和加剧市场竞争进而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存在显著区域异质性,整体表现为东、中、西依次递减的空间布局。据此,提出制定地区差异化政策、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强跨区域合作和统筹协调等政策建议,以期进一步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驱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物流业 高质量发展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鸿沟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消费规模和消费质量视角
6
作者 尹建华 韩若冰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49-53,共5页
数字鸿沟的存在是否会成为居民消费扩容提质的阻碍呢?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从微观层面对数字鸿沟所诱发的消费效应予以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鸿沟对于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同时体现在消费支出减少和消费质量下... 数字鸿沟的存在是否会成为居民消费扩容提质的阻碍呢?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从微观层面对数字鸿沟所诱发的消费效应予以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鸿沟对于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同时体现在消费支出减少和消费质量下降两个层面,稳健性检验同样支持上述结论。相较于数字使用鸿沟,数字接入鸿沟对于居民消费的抑制效应更加突出。数字鸿沟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在家庭层面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特征,其中户主教育水平较低和户主年龄较大的家庭中,数字鸿沟对居民消费的抑制效应更加突出。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鸿沟对于居民消费的抑制效应主要来源于失业率增加、收入下降、信贷约束增加和社会关系难以维护等多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鸿沟 消费规模 消费质量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NSS的野外地勘人员安全智能预警平台设计
7
作者 毛南赵 关民全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2期43-45,共3页
为了保障能源结构合理配置,推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进一步增强野外地勘人员作业安全风险意识,保障野外地勘人员施工安全,该文从保安全、促发展的重要性出发,结合GNSS空间位置特点,阐述了基于GNSS的野外地勘人员安全智能预警平台的系统需... 为了保障能源结构合理配置,推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进一步增强野外地勘人员作业安全风险意识,保障野外地勘人员施工安全,该文从保安全、促发展的重要性出发,结合GNSS空间位置特点,阐述了基于GNSS的野外地勘人员安全智能预警平台的系统需求、整体架构、功能模块和实现原理。该系统集成了潜在危险源、施工人员、车辆、交通状况和天气等多种要素,基于GNSS位置实时监测和智能语音预警,实现了人员安全智能预警动态管理,形成了“人防+技防”综合防控模式,不仅提升了野外地勘人员作业安全保障水平,还为安全应急救援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野外地勘 人员安全 智能预警 平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审计治理效果的实证检验——基于经济责任视角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晓梅 刘钦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5-31,共7页
地方政府审计是政府治理中的内生监督控制系统,其审计治理效果对地区经济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基于经济责任视角从我国30个省、自治区与直辖市选取2010—2016年132份样本为研究对象,以地方政府审计治理成本与地区经济水平为主要衡量指标... 地方政府审计是政府治理中的内生监督控制系统,其审计治理效果对地区经济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基于经济责任视角从我国30个省、自治区与直辖市选取2010—2016年132份样本为研究对象,以地方政府审计治理成本与地区经济水平为主要衡量指标,研究地方政府审计治理效果。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审计投入越多,产出越大,审计治理成本越低,审计治理效果越明显;地方政府审计治理产出越大,投入越多,地区经济水平越高,可有效发挥审计治理效果;地方政府审计的有效开展,对降低审计部门行政成本、维护地区经济秩序稳定发挥着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责任视角 地方政府审计 治理效果 多元线性回归 实证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循环”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对我国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迪 温利华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89-192,共4页
经济韧性能够解释困境下的适应性发展与恢复,衡量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态势。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以及数字化经济的环境下,本文在回顾概念背景后,提出了结合"双循环"情境、数字化转型要求,以及经济适应性韧性的分析... 经济韧性能够解释困境下的适应性发展与恢复,衡量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态势。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以及数字化经济的环境下,本文在回顾概念背景后,提出了结合"双循环"情境、数字化转型要求,以及经济适应性韧性的分析框架。文章进一步理清了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如何促进我国数字化转型,并基于三阶段分析法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对经济韧性的影响,针对性地提出在双循环背景下,数字化转型需要更加注重创新思维的运用,开放与融合产业生态,以及关注商业模式变革以加强经济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数字化转型 经济韧性 可持续发展 产业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贸流通业与制造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霞 安鑫 温科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76-179,共4页
本文基于2010-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商贸流通业与制造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业集聚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呈现倒“U”型曲线特征,对邻近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U”型空间... 本文基于2010-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商贸流通业与制造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业集聚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呈现倒“U”型曲线特征,对邻近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U”型空间溢出效应,且上述作用效果在长、短期阶段呈现出高度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制造业 区域经济发展 动态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供应链集中度与供应商创新 被引量:23
11
作者 温科 李常洪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7-128,共22页
数字化转型不仅改变了供应链的创新分工,也影响了供应链的组织关联与价值布局,是企业创新的主要动力来源。以2006-2020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公司年报文本信息进行挖掘,构建数字化转型指标,并实证分析了客户企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不仅改变了供应链的创新分工,也影响了供应链的组织关联与价值布局,是企业创新的主要动力来源。以2006-2020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公司年报文本信息进行挖掘,构建数字化转型指标,并实证分析了客户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供应链创新的关系机制,以及供应链集中度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客户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利于提升供应商创新水平。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客户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溢出机制与激励机制推进供应商创新。客户集中度与供应商集中度在上述关系以及机制中分别具有负向与正向的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客户企业数字化转型对非国有性质、高技术产业以及远距离的供应商企业的创新水平提升作用更为显著。因此,供应商企业应紧密把握客户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建立“链条整合”的经营思路,加强与客户企业的协同创新合作力度,以数字化转型带动创新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供应商创新 客户集中度 供应商集中度 企业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竞争战略选择与突破性创新 被引量:15
12
作者 温科 李常洪 黄天英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81,共16页
现阶段,数字化智能化已成为企业变革创新的动力以及不断赋能企业突破性创新的“机会窗口”,而作为引导企业发展方向的竞争战略,也必然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以2006-2021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竞争战... 现阶段,数字化智能化已成为企业变革创新的动力以及不断赋能企业突破性创新的“机会窗口”,而作为引导企业发展方向的竞争战略,也必然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以2006-2021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竞争战略选择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突破性创新具有促进效应;侧重低成本战略的企业中,数字化转型的突破性创新效应会受到抑制,而在侧重于差异化战略的企业中,该效应不会受到影响;在时空要素、行业属性以及企业特征等方面,数字化转型与低成本战略不匹配对突破性创新的抑制作用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因此,应在充分考虑时空、行业以及企业等方面异质性要素的基础上,加强数字化转型与竞争战略的适配性,释放数字化转型对突破性创新的驱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突破性创新 低成本战略 差异化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聚、空间关联与绿色生产效率--基于非期望投入要素的非径向松弛SBM与空间杜宾模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温科 李常洪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4,共11页
产业集聚与空间关联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机制是实践城市绿色发展理念的关键问题。在构建改进后的“非径向松弛SBM”的基础上,运用2010—2020年的中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探讨了空间关联在产业集聚对绿色生产效率影... 产业集聚与空间关联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机制是实践城市绿色发展理念的关键问题。在构建改进后的“非径向松弛SBM”的基础上,运用2010—2020年的中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探讨了空间关联在产业集聚对绿色生产效率影响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产业集聚与空间关联分别对绿色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倒U型”与“U型”影响;空间关联增强了产业集聚对绿色生产效率的边际效应;产业集聚与空间关联分别对绿色生产效率具有负向与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产业集聚、空间关联对于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具有空间区位、教育水平、环境规制以及发展规模等方面的异质性。因此,应该引导当地企业基于产业链分工形成高质量的空间集聚;以产业链与价值链的升级带动自身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促进不同类型城市绿色生产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空间关联 绿色生产效率 SBM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计师事务所智能工程审计体系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安鑫 孔会青 赵霞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146,共6页
随着智能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工程审计体系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各大会计事务所都在积极探索智能信息技术在工程审计方面的构建及应用。本文基于会计事务所工程审计视角,以会计师事务所工程审计的五阶段为主线,对智能工程审计体系的... 随着智能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工程审计体系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各大会计事务所都在积极探索智能信息技术在工程审计方面的构建及应用。本文基于会计事务所工程审计视角,以会计师事务所工程审计的五阶段为主线,对智能工程审计体系的总体架构和各阶段的具体设计进行了研究,结合实际案例对智能工程审计体系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促进智能技术在工程审计中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师事务所 工程审计 智能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创新、区域一体化与创新绩效——对中国三大区域数据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0
15
作者 张贵 温科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5-44,共10页
协同创新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内在动力。运用2002-2014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区域省际或各地市数据,应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与数据包络法度量协同创新度和创新绩效,构建了协同创新对创新绩效影响的计量模型;应用空间计量技术对区域... 协同创新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内在动力。运用2002-2014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区域省际或各地市数据,应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与数据包络法度量协同创新度和创新绩效,构建了协同创新对创新绩效影响的计量模型;应用空间计量技术对区域一体化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珠三角外,长三角和京津冀协同创新活动对创新绩效无显著影响;区域一体化程度越高,区域内部创新绩效分布越均衡;"企业自身投入"与"政府资助"等内生要素是促进区域一体化和提升创新绩效的主要动力。因此,应促进区域内部生产要素自由、合理流动,实现创新资源有效溢出,提升区域发展内生动力,加深区域一体化程度,提高创新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区域一体化 创新绩效 空间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螺旋”的京津冀协同创新网络构建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贵 温科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4-94,共11页
协同创新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2008—2013年京津冀"企业—研究机构—政府"的协同创新现状,基于"三螺旋"创新理论,构建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创新网络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企业""企业—... 协同创新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2008—2013年京津冀"企业—研究机构—政府"的协同创新现状,基于"三螺旋"创新理论,构建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创新网络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企业""企业—政府"的网络关系对京津冀协同创新效率具有一定的显著影响,而"企业—研究机构"的网络关系不具有显著影响。应分别建立并完善以企业、政府、研究机构三者为核心的协同创新网络链条,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螺旋 京津冀 协同创新 网络关系 创新成果 创新活动 创新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创新行为对产业空间关联的作用——基于京津冀规模以上工业数据比较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温科 张贵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59-68,共10页
理论上,产业创新行为是促进产业资源整合和产业关联的动力来源.基于2002—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数据,就京津冀产业创新行为对产业空间关联的作用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天津、保定、沧州等地的产业中心地位正在加强,北京和石家庄... 理论上,产业创新行为是促进产业资源整合和产业关联的动力来源.基于2002—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数据,就京津冀产业创新行为对产业空间关联的作用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天津、保定、沧州等地的产业中心地位正在加强,北京和石家庄的产业中心地位在下降;自主创新行为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生力量对京津冀产业关联的影响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开放创新行为对京津冀产业关联的作用具有关系异质性和特殊性.因此,需要根据京津冀产业关联网络的现实特征,在建设“北京研究天津开发河北应用”创新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地优势,联合开展产业创新活动,促进产业的有效联系和要素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行为 空间关联 网络特征 京津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8世纪中国疫灾的时空特征及鼠疫流行 被引量:6
18
作者 龚胜生 肖永芝 +4 位作者 李孜沫 张涛 谢海超 石国宁 陈发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27-640,共14页
为探究世界第一次鼠疫大流行期间(公元541-750年)中国的瘟疫流行状况,基于《中国三千年疫灾史料汇编》和最新获得资料,编制6-8世纪中国疫灾简略年表,对6-8世纪中国疫灾的时空分布特征,中国腺鼠疫流行的可能性,以及中国与中亚、欧洲鼠疫... 为探究世界第一次鼠疫大流行期间(公元541-750年)中国的瘟疫流行状况,基于《中国三千年疫灾史料汇编》和最新获得资料,编制6-8世纪中国疫灾简略年表,对6-8世纪中国疫灾的时空分布特征,中国腺鼠疫流行的可能性,以及中国与中亚、欧洲鼠疫互传的可能性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6-8世纪中国处于魏晋南北朝疫灾高峰期的后期和唐代疫灾低谷期的前期,总体上属于疫灾偏少时期;该时期瘟疫总体上主要在春、夏季流行,大瘟疫则多发生于夏、秋、冬季;十年尺度上的疫灾频度总体趋于下降,十年疫灾频度指数和十年疫灾等级指数均存在280 a、100 a、50 a的波动周期.2)中国早在公元前3世纪以前就有了鼠疫记载,世界第一次鼠疫大流行期间,“恶核”“虏疮”“流肿”“暍病”“苦头痛”等称谓,都是对腺鼠疫某个方面症状的描述,其间中国境内肯定有腺鼠疫流行.3)世界范围内鼠疫的发生具有多源性,中亚地区是古老的鼠疫自然疫源地,第一次鼠疫大流行期间,中国的鼠疫主要由中亚地区的游牧民族通过战争输入,首当其冲的中国西北是6-8世纪鼠疫流行最频繁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8世纪 中国疫灾 时空特征 中国鼠疫 来源中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旅游业对古村落资源的利用探索 被引量:5
19
作者 宋建伟 张鸿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3-25,共3页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农村经济的传统增长点疲弱不振,急需寻找新的经济增点。乡村旅游是当前为数不多的农村经济增长点,而古村落经过传统文化的岁月积淀,不仅拥有原生态的优美自然风光,而且极富历史文化底蕴,是发展乡村旅游业十分宝...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农村经济的传统增长点疲弱不振,急需寻找新的经济增点。乡村旅游是当前为数不多的农村经济增长点,而古村落经过传统文化的岁月积淀,不仅拥有原生态的优美自然风光,而且极富历史文化底蕴,是发展乡村旅游业十分宝贵的资源。应以文化创意提升文化品位,做好规划布局,完善配套措施,积极利用古村落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和脱贫致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古村落 农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1949年以前疟疾流行的时空规律及驱动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涛 曾雨欣 +5 位作者 陈志禹 闫晋博 梅琳 王晓伟 石国宁 龚胜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1-672,723,共13页
该文基于疫情史料和环境资料,运用M-K检验、小波分析、空间自相关模型、疫情重心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1949年以前湖北省疟疾流行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清代(1644—1911年)268个年份间共有14个疟疾年份,频率为5.2%... 该文基于疫情史料和环境资料,运用M-K检验、小波分析、空间自相关模型、疫情重心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1949年以前湖北省疟疾流行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清代(1644—1911年)268个年份间共有14个疟疾年份,频率为5.2%,民国(1912—1949年)疟疾愈加频繁,38个年份间共有20个疟疾年份,频率为52.6%.民国疟疾流行呈现波动变化趋势,1940年为疟疾开始突变增长的时间点.民国疟疾疫情存在18年和4年两个时间尺度的波动周期,平均每隔约12年发生一次大流行,约3年发生一次小流行.流行季节以夏秋为主,春季次之,冬季最少.2)湖北省疟疾流行呈现出蔓延扩散的特征,由斑块散状分布发展成集中连片分布,武汉三镇和宜昌是两个疫情中心.湖北省疟疾疫情在空间上呈现显著集聚态势,高高集聚区包括在武昌、汉口、汉阳和宜都,高低集聚区有竹山,在宜昌周边形成一条由兴山、远安、当阳和长阳等县组成的低高集聚带,未出现低低集聚区.湖北省疟疾重心一直在几何中心附近东西向摆动并逐渐向北偏移,反映了疫情分布不稳定并逐渐向北加重.3)河网、战乱、旱灾等因素对湖北疟疾流行均具有促进作用且在鄂东地区更为显著,鄂西地区路网的完善对疟疾流行的抑制作用更为强烈.疟疾流行时间变化特征主要受气候和战乱因素的影响,空间分布规律主要受人口、河网和交通因素的影响.疟疾流行的驱动机制由疟疾流行的基本环节、疟疾流行的影响因素、疟疾流行的时空规律三个方面组成,并通过各种分析方法有机联系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疟疾 时空规律 驱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