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邯郸地区矿山土地复垦及作物毒性评价研究
1
作者 张晨 于子淳 +2 位作者 孙晓娜 乔莉娟 张浩 《农村实用技术》 2025年第9期105-107,共3页
本文以邯郸地区典型矿山为实例,通过梳理邯郸市某煤矿现状及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分析地质环境问题的特征及影响,针对性部署地质灾害治理和土地复垦措施,提出后续农作物毒性效应评价方案,消除矿区地质灾害隐患,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 煤矿 地质环境保护 土地复垦 农作物毒性效应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对冷榨花生饼蛋白功能与结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杨陈旭 徐拥军 +4 位作者 肖荣辉 张丽芬 朱婷伟 陈复生 张献忠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50,共9页
该文以冷榨花生饼为研究对象,考察超声时间、温度和功率密度对冷榨花生饼蛋白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处理显著提高了花生饼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活性、持油性、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在超声40 min,25℃,5.33 W/cm^(3)时花生饼... 该文以冷榨花生饼为研究对象,考察超声时间、温度和功率密度对冷榨花生饼蛋白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处理显著提高了花生饼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活性、持油性、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在超声40 min,25℃,5.33 W/cm^(3)时花生饼蛋白乳化活性和溶解性较好,分别提高了61.05%和49.93%。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处理后花生饼蛋白的α-螺旋结构增加,β-折叠和无规卷曲减少;紫外最大吸收波长蓝移,花生饼蛋白结构展开,氨基酸残基暴露,分子更加松散有序;荧光强度发生了明显变化,荧光最大吸收峰蓝移。花生饼蛋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分析表明,超声处理后花生饼蛋白平均粒径减小,二级结构有序性增强,疏水基团暴露,使其溶解性和乳化活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花生饼蛋白 功能特性 结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食性抗菌涂膜结合褪黑素处理对红贝贝小番茄品质和软化的影响
3
作者 李丹 张献忠 +4 位作者 杨史奥 关军锋 郑萌萌 杜鸿宇 张冉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279-290,共12页
为探讨壳聚糖(chitosan,CTS)-乳酸链球菌素(Nisin)-褪黑素(melatonin,MT)结合处理对红贝贝小番茄品质、软化和抗氧化特性的影响,以水处理为对照,设置1.5%(以体系质量计,后同)CTS、1.5%CTS+0.4 g/L Nisin、1.5%CTS+0.4 g/L Nisin+150μmo... 为探讨壳聚糖(chitosan,CTS)-乳酸链球菌素(Nisin)-褪黑素(melatonin,MT)结合处理对红贝贝小番茄品质、软化和抗氧化特性的影响,以水处理为对照,设置1.5%(以体系质量计,后同)CTS、1.5%CTS+0.4 g/L Nisin、1.5%CTS+0.4 g/L Nisin+150μmol/L MT 3组处理,处理后于(25.0±0.5)℃贮藏10 d,隔2 d测定果实品质、色泽、腐烂率、质量损失率、感官评分、质构特性、软化及抗氧化性等指标。结果表明,CTS+Nisin及CTS+Nisin+MT处理较单一CTS处理能够显著降低果实质量损失率和腐烂率,并维持更高水平的感官评分。3组处理均能够有效延缓果实硬度下降,其中CTS和CTS+Nisin+MT处理在贮藏初期显著提升了果实弹性(1 d)和黏附性(4 d)。CTS和CTS+Nisin+MT处理显著延缓了亮度L^(*)值的下降,而CTS+Nisin处理通过抑制a^(*)和b^(*)值的上升,使果实维持更稳定的色泽表现。CTS+Nisin处理通过双重调控机制延缓细胞壁降解,不仅能够降低原果胶分解速率(第8天积累量较对照高出94.01%),同时能够抑制可溶性果胶积累;CTS+Nisin+MT处理在后期(6 d)原果胶积累量高于对照组。CTS及CTS+Nisin处理将总酚含量、1,1-二苯基-2-苦肼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erric ion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的峰值时间推迟至第6天,CTS+Nisin+MT处理在贮藏后期(10 d)展现出更强的抗氧化维持能力,其总酚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较CTS+Nisin处理分别提高11.8%和11.5%,而CTS处理则在后期维持更高的FRAP。CTS+Nisin处理使可滴定酸质量分数峰值延迟至第6天,CTS+Nisin+MT处理在10 d时其含量明显提高,两组在6 d和10 d分别比CTS组提高8倍和1.36倍。另外两者协同将VC高峰推迟至第10天,且CTS+Nisin+MT处理的峰值比CTS处理升高70.9%。综上,CTS+Nisin+MT协同处理对维持红贝贝小番茄品质表现出较优的效果,可为开发具有高效控释作用的鲜食果实抗菌保鲜涂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贝贝小番茄 软化 质构特性 抗氧化 品质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迭香精油对鲜切‘黄冠’梨保鲜的评价体系构建
4
作者 李丹 关军锋 +4 位作者 杨史奥 易金辉 艾洪昊 王今 韩亚楠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9,共11页
为评价3种体积分数(0.08%、0.16%和0.32%)迷迭香精油体系对低温(4.0±0.5)℃贮藏5 d内鲜切‘黄冠’梨品质保鲜的效果,利用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回归模型预测对10个指标进行统计分析,采用K-means聚类及Fisher判别分析建... 为评价3种体积分数(0.08%、0.16%和0.32%)迷迭香精油体系对低温(4.0±0.5)℃贮藏5 d内鲜切‘黄冠’梨品质保鲜的效果,利用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回归模型预测对10个指标进行统计分析,采用K-means聚类及Fisher判别分析建立品质判别函数。结果表明,品质指标间离散程度差异较大,在3.896%~95.697%之间,失重率变异系数最高。相关分析得出可滴定酸、VC及总酚含量与失重率相关性更高。因子分析从转化后的数据中提取出2个公因子(外观因子、营养因子),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1.09%和25.29%。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出L^(*)值、总酚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失重率为品质评价核心指标。根据K-means聚类结果及各组合(处理组和贮藏期)回归模型理论得分建立了Fisher等级判别函数3个,验证回归模型的判别正确率为99.99%,可用于不同体积分数迷迭香精油体系对鲜切‘黄冠’梨保鲜等级的判别。经统计分析和等级判别得出,0.08%迷迭香精油(REO)处理鲜切‘黄冠’梨保鲜效果最佳,有效延缓了L^(*)值、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硬度和脆度的下降及a^(*)值、b^(*)值和失重率的上升,推迟总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峰值的出现,减缓因失重增加引发的内聚性、胶着性和咀嚼性的急剧升高,提高鲜切‘黄冠’梨的贮藏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精油 鲜切‘黄冠’梨 保鲜 品质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抗氧化剂对水酶法核桃油储藏稳定性的影响
5
作者 张献忠 李阳 +2 位作者 李丹 殷春燕 陈江魁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7-32,共6页
旨在为水酶法核桃油中抗氧化剂的筛选提供参考,以水酶法核桃油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加速储藏试验,通过测定其过氧化值、酸值、羰基值、生育酚含量的变化,考察二丁基羟基甲苯(BHT)、迷迭香提取物和蒲公英提取物3种抗氧化剂对核桃油储藏稳... 旨在为水酶法核桃油中抗氧化剂的筛选提供参考,以水酶法核桃油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加速储藏试验,通过测定其过氧化值、酸值、羰基值、生育酚含量的变化,考察二丁基羟基甲苯(BHT)、迷迭香提取物和蒲公英提取物3种抗氧化剂对核桃油储藏稳定性的影响,并以过氧化值为指标建立氧化动力学模型,预测添加不同抗氧化剂核桃油的货架期。结果表明:3种抗氧化剂的抗氧化能力排序为迷迭香提取物>BHT蒲公英提取物,其中BHT和迷迭香提取物提高水酶法核桃油储藏稳定性的效果较好,最佳添加量分别为0.02%和0.07%,而蒲公英提取物则无明显效果;添加BHT和迷迭香提取物可显著延长核桃油的货架期,其中添加0.02%BHT和0.07%迷迭香提取物核桃油的预测货架期分别为128d和171d,显著高于对照油样的(91d),而添加蒲公英提取物对核桃油货架期的提升作用有限。综上,迷迭香提取物的抗氧化效果最佳,可以有效延缓水酶法核桃油氧化并延长其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剂 水酶法 核桃油 氧化稳定性 货架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邯郸市农业发展与环境污染防治现状分析
6
作者 吴子龙 赵昕 +4 位作者 付伟 申海玉 耿霄 王鑫盺 李粉霞 《农技服务》 2015年第10期27-29,共3页
本文以全国"吨粮市"试点——邯郸市为研究对象,对邯郸市农业环境污染现状和防治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进一步保护农业环境的建议。
关键词 邯郸市 农业环境保护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TaWLIP19基因在重金属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研究
7
作者 常洪平 《江西农业》 2025年第16期32-34,共3页
由于目前工业生产过程中“三废”的排放,我国的农田遭受了不同程度重金属离子的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进入小麦体内,随着食物链的不断富集,最终会对人类及家畜的健康构成威胁。本研究以小麦bZIP家族成员的TaWLIP19为研究对象,通过定... 由于目前工业生产过程中“三废”的排放,我国的农田遭受了不同程度重金属离子的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进入小麦体内,随着食物链的不断富集,最终会对人类及家畜的健康构成威胁。本研究以小麦bZIP家族成员的TaWLIP19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PCR的方法研究小麦幼苗在不同重金属离子胁迫后TaWLIP19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发现:在Cr^(6+)和Zn^(2+)处理后,TaWLIP19基因的表达量升高;Fe^(2+)、Cu^(2+)、Cd^(2+)胁迫处理后,TaWLIP19基因的表达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上结果表明TaWLIP19基因受到重金属离子的诱导,在不同重金属离子处理后,该基因的表达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WLIP19基因 重金属胁迫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
8
作者 张睿 昝立峰 +3 位作者 辛军彩 王晓改 谢梓阳 司超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4期229-232,239,共5页
以新质生产力理论为指导,以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数智化创新、绿色发展、产业融合和国际竞争力方面,阐释新质生产力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逻辑;从国家政策、科技创新成果、公众消费意识和产业融... 以新质生产力理论为指导,以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数智化创新、绿色发展、产业融合和国际竞争力方面,阐释新质生产力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逻辑;从国家政策、科技创新成果、公众消费意识和产业融合4个方面概括新质生产力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结果显示,当前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还面临人才体系建设薄弱、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融合不足、绿色生态理念不深入等挑战。未来,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在建设专业高层次人才队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链链融合和践行绿色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中药材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农业模式对邯郸市家庭农场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志亮 黄丛林 +2 位作者 邢浩春 刘晓彬 吴忠义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20期224-228,共5页
日本农业模式以小型家庭农场为主要特征,采取土地分散占有和集中分散经营的政策,适应了国土面积小和耕地有限的特点。河北省邯郸市也具有人多地少的特点,在对邯郸市大名县杨桥镇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邯郸市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 日本农业模式以小型家庭农场为主要特征,采取土地分散占有和集中分散经营的政策,适应了国土面积小和耕地有限的特点。河北省邯郸市也具有人多地少的特点,在对邯郸市大名县杨桥镇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邯郸市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日本发展家庭农场的经验,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促进邯郸市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农业经营 邯郸市 家庭农场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中小农户科学施肥的普及与调查 被引量:2
10
作者 叶洪岭 邢婷婷 《河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4期71-75,共5页
科学施肥是保护农业土壤生态、促进农业土壤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河北省262位小麦—玉米种植户施肥调研数据为依据,分析该地区农户科学施肥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域75.95%的农户不了解科学施肥,79.01%的农户不了解耕... 科学施肥是保护农业土壤生态、促进农业土壤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河北省262位小麦—玉米种植户施肥调研数据为依据,分析该地区农户科学施肥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域75.95%的农户不了解科学施肥,79.01%的农户不了解耕地土壤养分情况,绝大多数农户凭经验施肥;种植规模偏小、科学施肥了解途径缺乏是影响中小农户科学施肥的重要因素。整合耕地资源、培育大中型种植户、精准推广科学施肥技术是提高农户科学施肥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中小农户 土壤分区 科学施肥 土壤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菌剂修复邯郸市赵苑公园景观水体的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磊 邢浩春 《农技服务》 2020年第11期112-114,共3页
为邯郸市赵苑公园景观水的净化提供参考,在实验室利用菌剂∶水=450 g∶10 L比例配制BZT硝化菌液和BIOFORM PR除磷菌液,采用不同配比(体积比1∶1、1∶2、2∶1)的混合菌液连续直投方法,研究微生物菌剂对赵苑公园不同功能水域水体的净化效... 为邯郸市赵苑公园景观水的净化提供参考,在实验室利用菌剂∶水=450 g∶10 L比例配制BZT硝化菌液和BIOFORM PR除磷菌液,采用不同配比(体积比1∶1、1∶2、2∶1)的混合菌液连续直投方法,研究微生物菌剂对赵苑公园不同功能水域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混合菌液可显著降低处理水体中总氮、总磷、CODcr含量及浊度,尤其在处理后7~14 d。BZT硝化菌液和BIOFORM PR除磷菌液不同配比对总氮、总磷、CODcr、浊度的降低效果不同,其中以配比2∶1的净化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菌剂 景观水体 功能水域 净化 赵苑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桐子鲜果中油脂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晨 孙晓娜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0,共5页
为实现山桐子油的高效生产,采用高速万能研磨机将新鲜山桐子果实打浆后,利用75%乙醇直接提取山桐子油,以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H为考察因素,运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山桐子油的提取工艺,并对其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 为实现山桐子油的高效生产,采用高速万能研磨机将新鲜山桐子果实打浆后,利用75%乙醇直接提取山桐子油,以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H为考察因素,运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山桐子油的提取工艺,并对其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桐子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0∶3、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2.0 h、pH 3.0,在此条件下的提油率可达88.3%;山桐子油中维生素E、总甾醇、总多酚和角鲨烯含量分别为367.2、3 100、148.7 mg/kg和258.7 mg/kg,且其气味、滋味、色泽、酸值、水分及挥发物含量等理化指标均符合LS/T 3258—2018《山桐子油》成品油要求。采用优化的工艺提取山桐子油高效可靠,且所得产品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桐子油 山桐子鲜果 工艺优化 品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Q-TOF/MS技术结合网络药理学系统分析君迁子的抗炎活性成分 被引量:3
13
作者 昝立峰 杨香瑜 +3 位作者 张蕾 辛军彩 郭海燕 李海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64-274,共11页
目的:初步阐明君迁子果实中抗炎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测定分析君迁子果实的化学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探究潜在的抗炎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用分子对接验证网络... 目的:初步阐明君迁子果实中抗炎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测定分析君迁子果实的化学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探究潜在的抗炎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用分子对接验证网络预测结果。结果:在负离子模式下,依据分子离子峰及二级质谱裂解特征从君迁子果实中共鉴定出26个黄酮化合物,包括杨梅素衍生物10个、槲皮素衍生物7个、山奈酚衍生物4个、芹菜素衍生物2个、其他黄酮化合物3个,其中12种化合物为首次在君迁子果实中报道。网络药理学分析显示化合物杨梅素-3-桑布双糖苷、杨梅素-3-(2G-鼠李糖基)-芸香糖甙、桑色素、杨梅素-3-鼠李糖基-(1->2)-鼠李糖苷、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杨梅素、槲皮素、柚皮素、芹菜素、山柰酚具有潜在的抗炎活性,且发挥抗炎作用主要与PI3K-Akt、EGFR络氨酸激酶抑制性耐药和癌症信号通路有关。分子对接显示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对接稳定,且结果与网络药理学预测一致。结论:君迁子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潜在的抗炎作用,对炎症疾病具有一定的辅助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迁子 抗炎成分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 网络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缘毛太行花组织培养技术及驯化移栽土壤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申海玉 韩超 +1 位作者 于梦娟 宋炜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76,83,共8页
为解决濒危植物缘毛太行花自然繁殖和驯化移栽困难的问题,采用单因子结合正交试验设计对其组织培养技术体系进行研究,并在分析原生境土壤理化性质的基础上,对组培苗驯化移栽的土壤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缘毛太行花组织培养愈伤组织诱... 为解决濒危植物缘毛太行花自然繁殖和驯化移栽困难的问题,采用单因子结合正交试验设计对其组织培养技术体系进行研究,并在分析原生境土壤理化性质的基础上,对组培苗驯化移栽的土壤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缘毛太行花组织培养愈伤组织诱导以中度成熟的叶片和叶柄为外植体,取材方便,无破坏性取样,采用0.1%HgCl_2溶液表面消毒12 min,污染率最低,成功率最高;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采用MS+6-BA 0.1 mg/L+NAA 2.0 mg/L+2,4-D 0.5 mg/L(或不添加2,4-D)+琼脂0.7 g/L+蔗糖30 g/L,pH 5.8的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好;降低培养温度至20℃能有效解决缘毛太行花外植体的褐化问题;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2 mg/L+琼脂0.7 g/L+蔗糖30 g/L,pH 5.8;生根培养基为1/3 MS+IBA 0.5 mg/L+KT 0.15 mg/L+琼脂0.7 g/L+蔗糖30 g/L,pH 5.8。缘毛太行花原生境土壤容重为1.0~1.1 g/cm~3,pH弱碱性(7.70~7.80),生境土壤中总磷、有机质和有效锰含量与其生长呈显著正相关,在此原则指导下,其组培苗驯化移栽选用园土∶稻壳炭∶有机肥2∶2∶1为移栽基质,前期维持80%~90%的空气相对湿度,注意遮阴,成活率可达42.53%,长势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缘毛太行花 组织培养技术 生境土壤 理化性质 驯化移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水杨酸对PEG胁迫下谷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子龙 张晨 +4 位作者 刘天艺 纪佳佳 刘瑶瑶 任梦莹 赵昕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5-119,共5页
为了探究外源水杨酸浸种处理对聚乙二醇(PEG)胁迫下谷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冀杂金苗1号谷子品种为试材,采用培养皿滤纸法测定5种水杨酸浓度(0、50、100、150、200 mg/L)对20%PEG处理下的谷子种子萌发过程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 为了探究外源水杨酸浸种处理对聚乙二醇(PEG)胁迫下谷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冀杂金苗1号谷子品种为试材,采用培养皿滤纸法测定5种水杨酸浓度(0、50、100、150、200 mg/L)对20%PEG处理下的谷子种子萌发过程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水杨酸浓度的增加,谷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水杨酸浓度为150 mg/L时,各指标均达到最大,分别为95.33%、90.67%、1.12和39.22,是蒸馏水对照组(水杨酸浓度为0 mg/L处理)的1.22、1.30、1.36、2.12倍(P<0.05);PEG胁迫下谷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高于PEG对照组(水杨酸浓度为0 mg/L且添加20%PEG溶液),随水杨酸浓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水杨酸浓度为150 mg/L时各指标达到最大。随水杨酸浓度的增加,谷子幼苗的根长、株高、苗鲜重、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则表现为先降再升的趋势。研究表明,水杨酸对干旱胁迫下谷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以水杨酸浓度为150 mg/L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水杨酸 干旱胁迫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金发藓乙醇提取物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申海玉 付静 +6 位作者 韩超 刘颂赞 刘郡瑞 房于凡 安博涵 王梦婷 王彬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47-154,共8页
为给植物源杀菌剂的研发提供备选材料,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大金发藓(Polytrichum commune Hedw.)茎叶和假根的乙醇提取物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茄病镰刀菌甘薯专化型(Fusarium solani f.sp.ba... 为给植物源杀菌剂的研发提供备选材料,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大金发藓(Polytrichum commune Hedw.)茎叶和假根的乙醇提取物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茄病镰刀菌甘薯专化型(Fusarium solani f.sp.batatas)、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和细极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及其抑制中浓度(EC50),对抑菌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浓度在1~8 mg/mL时,大金发藓茎叶醇提液和假根醇提液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产生极显著抑菌效果(P<0.01),且随提取液使用浓度增加,对4种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增强;在相同浓度下,茎叶醇提液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显著优于假根醇提液(P<0.05);茄病镰刀菌(甘薯)对大金发藓茎叶和假根醇提液的抑菌作用最敏感,EC50值分别仅为0.42和0.35 mg/mL。综合而言,大金发藓茎叶和假根醇提液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存在较强抑菌效果,茎叶醇提液抑菌效果优于假根,二者在植物源杀菌剂的研发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金发藓 乙醇提取物 灰葡萄孢菌 茄病镰刀菌 细极链格孢菌 抑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花葵花多糖对LPS诱导致炎小鼠的抗炎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浩 叶嘉 +2 位作者 郭海燕 张含钰 郭伟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99,共5页
研究旨在探究金花葵花多糖对炎症模型小鼠抗炎效果。将54只昆明小鼠分为空白对照(CK)组(0.9%NaCl)、脂多糖(LPS)模型组(0.01 mg/g LPS)、地塞米松(Dex)组(0.01 mg/g地塞米松)、L组(0.2 mg/g金花葵花多糖)、M组(0.4 mg/g金花葵花多糖)和H... 研究旨在探究金花葵花多糖对炎症模型小鼠抗炎效果。将54只昆明小鼠分为空白对照(CK)组(0.9%NaCl)、脂多糖(LPS)模型组(0.01 mg/g LPS)、地塞米松(Dex)组(0.01 mg/g地塞米松)、L组(0.2 mg/g金花葵花多糖)、M组(0.4 mg/g金花葵花多糖)和H组(0.6 mg/g金花葵花多糖),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小鼠。连续灌胃3 d,除CK组外,其余各组均给予0.01 mg/g LPS腹腔注射,12 h后处死小鼠。结果表明,与Dex组相比,3个金花葵花多糖组小鼠肝脏系数和脾脏系数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与LPS组相比,M组NO释放量增加(P<0.05)。H组淋巴细胞活力和巨噬细胞吞噬率均高于LPS组(P<0.05)。M组和H组小鼠肝脏白细胞介素-6(IL-6)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量均低于LPS组(P<0.05)。研究表明,适宜剂量的金花葵花多糖对LPS致炎小鼠具有一定的抗炎效果,具有提高机体免疫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葵花 多糖 脂多糖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油特征风味组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献忠 杨明建 +1 位作者 董占军 刘利江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2期79-83,93,共6页
花生油是以花生为原料经各种加工工艺制备而成的植物油脂产品,因其独特浓郁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功能组分而深受消费者喜爱。花生油特征风味组分众多,包括吡嗪类、醛类、醇类、酮类和氮氧杂环类化合物等,其相对含量不同,可赋予花生油不同... 花生油是以花生为原料经各种加工工艺制备而成的植物油脂产品,因其独特浓郁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功能组分而深受消费者喜爱。花生油特征风味组分众多,包括吡嗪类、醛类、醇类、酮类和氮氧杂环类化合物等,其相对含量不同,可赋予花生油不同的风味。从花生油特征风味组分种类、形成机理及影响花生油特征风味因素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油 特征风味 影响因素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混合浸提制备花椒调味油的工艺优化及其风味成分分析
19
作者 陈江魁 杨明建 +1 位作者 董占军 殷春燕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12,104,共7页
为提高花椒调味油风味品质,采用超声辅助植物油-乙醇混合浸提制备花椒调味油,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超声温度、超声时间、乙醇加量对调味油中花椒酰胺总含量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法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为提高花椒调味油风味品质,采用超声辅助植物油-乙醇混合浸提制备花椒调味油,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超声温度、超声时间、乙醇加量对调味油中花椒酰胺总含量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法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调味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与分析,对比植物油-乙醇混合浸提与单植物油浸提调味油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同时对制备的调味油呈香属性进行风味评价。结果表明:花椒调味油的最佳制备条件为超声温度51℃、超声时间44 min、乙醇加量21%(以大豆油质量计),花椒原料与大豆油质量比1∶3,超声功率240 W,在此条件下调味油中花椒酰胺总含量为(4.72±0.08)mg/g;混合浸提和单植物油浸提的调味油中检出的主要挥发性化合物分别为45种和37种,其主要挥发性成分均为烯烃类及醇类;混合浸提调味油在柑橘香、松香、浓厚味呈香属性方面的风味强度显著强于单植物油浸提的,在脂香方面低于单植物油浸提的,但其风味更容易被评价小组接受。综上,混合浸提得到的花椒调味油在风味种类及主要风味成分方面有一定富集作用,所优化的方法可用于花椒调味油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调味油 混合浸提 花椒酰胺 挥发性成分 风味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对Cd胁迫下谷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生理的影响
20
作者 赵昕 张晨 +2 位作者 李子怡 申金成 吴子龙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15-120,共6页
以冀谷37号谷子为试材,通过培养皿萌发和水培试验,研究5种水杨酸浓度(0、50、100、150、200 mg/L)对20 mg/L CdCl_(2)溶液处理的谷子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探究谷子耐重金属胁迫机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水杨酸浓... 以冀谷37号谷子为试材,通过培养皿萌发和水培试验,研究5种水杨酸浓度(0、50、100、150、200 mg/L)对20 mg/L CdCl_(2)溶液处理的谷子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探究谷子耐重金属胁迫机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水杨酸浓度的升高,Cd胁迫下谷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水杨酸浓度为150 mg/L时,谷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各项萌发指标均达到最大,分别为80.00%、72.00%、0.91和27.45,分别是CdCl_(2)对照组(水杨酸浓度为0 mg/L且添加20 mg/L CdCl_(2)溶液的处理组)的1.62、1.48、1.63、2.54倍,差异显著(P<0.05)。随水杨酸浓度的升高,Cd胁迫下谷子的根长、株高、苗鲜重生长指标,以及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和POD活性生理指标均表现为先升后降,MDA含量则表现为先降后升,其中,水杨酸浓度为150 mg/L时,最有利于缓解Cd胁迫对谷子的损伤,因此,可将此浓度下的水杨酸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植物对Cd胁迫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CD胁迫 水杨酸 萌发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