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米糠多糖对人工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毒雏鸡体液免疫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淑芳 李英 +4 位作者 张继东 郑长山 孙凤丽 张晶晶 张翠花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8年第3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体液免疫功能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米糠多糖 免疫状态 人工感染 雏鸡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淋巴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肿脸症候群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2
作者 马兴树 宿欣 刘文芳 《中国动物保健》 2005年第10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鉴别诊断 鸡传染性 防治 维生素A缺乏 丁胺卡那霉素 新城疫疫苗 组织滴虫病 病原微生物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成奶牛早期配种研究
3
作者 米同国 张翠花 黄天惠 《黄牛杂志》 1999年第5期29-30,共2页
选用83 头14 ~15 月龄的育成母牛分成两组,试验1 组选小型公牛冷冻精液配种,试验2 组对公牛不进行筛选,即用大、小型公牛的冷冻精液配种。另选46 头18 月龄的母牛作为对照组,称其为晚配牛,也行人工授精,所用公牛与... 选用83 头14 ~15 月龄的育成母牛分成两组,试验1 组选小型公牛冷冻精液配种,试验2 组对公牛不进行筛选,即用大、小型公牛的冷冻精液配种。另选46 头18 月龄的母牛作为对照组,称其为晚配牛,也行人工授精,所用公牛与试验2 组相同。试验结果表明,早配的试验1 组与晚配牛相比投产月龄提前4 .1 个月/ 头,可提高乳牛终身产奶量,创造出显著的经济效益,每头可增收节支2 373 元,胎衣不下率减少2 .3 % ,产活犊率提高3 % ,母牛的利用率提高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成奶牛 早期配种 产奶量 胎衣不下率 产活犊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不孕症治疗的研究
4
作者 张翠花 黄天惠 +1 位作者 米同国 黄占欣 《今日畜牧兽医》 1999年第2期17-18,共2页
选适时输精两个情期以上表受胎又无明显生殖系统异常、营养状况良好的适龄母牛198头,分成五组,四个试验组,一个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采取清宫又补维生素AD和E及孕激素的试验I组的母牛,其受胎率最高,比对照组提高了49.5%。因此,补充维... 选适时输精两个情期以上表受胎又无明显生殖系统异常、营养状况良好的适龄母牛198头,分成五组,四个试验组,一个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采取清宫又补维生素AD和E及孕激素的试验I组的母牛,其受胎率最高,比对照组提高了49.5%。因此,补充维生素AD和E及孕激素可大大提高母牛的受胎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奶牛 孕激素 维生素A 受胎率 生殖系统异常 营养状况 胚胎着床 维生素B12 胚胎早期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成奶牛早期配种的研究
5
作者 张翠花 黄天惠 +1 位作者 米同国 黄占欣 《今日畜牧兽医》 1999年第3期18-18,共1页
选用83头14~15月龄的育成母牛,将其分成两组进行早期配种试验。试验1组选小型公牛冷冻精液配种。试验2组,对公牛不进行筛选,即用大、小型公牛的冷冻精液配种。对照组为46头18月龄的母牛,称其为晚配牛,所用公牛类型与试验2组相同。试验... 选用83头14~15月龄的育成母牛,将其分成两组进行早期配种试验。试验1组选小型公牛冷冻精液配种。试验2组,对公牛不进行筛选,即用大、小型公牛的冷冻精液配种。对照组为46头18月龄的母牛,称其为晚配牛,所用公牛类型与试验2组相同。试验结果表明,与晚配牛相比,早配的试验1组每头母牛的投产月龄提前4.1个月/头,可使乳牛终生产奶量高,创造出显著的经济效益,每头可增收节支2373元,胎衣不下率减少2.3%,产活犊率提高3%,母牛的利用率提高6%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成奶牛 研究配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激素与维生素协同治疗牲畜不孕症
6
作者 陈墨兰 黄天惠 《河北畜牧兽医》 2003年第4期45-45,共1页
1 繁育管理是防治不孕的基础 科学的繁育管理是发挥牛最大潜力的基本条件,也是预防繁殖障碍的关键因素,繁育管理对牛的发情、受胎、保胎、利用年限及犊牛成活率起着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 激素 维生素 协同治疗 牲畜 不孕症 繁育 胚胎 饲养管理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蛋鸡优化饲料配方的设计
7
作者 任高社 《养殖技术顾问》 2007年第3期49-50,共2页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以产蛋鸡(85%产蛋率)饲料配方设计为例,用玉米、麸皮、棉籽粕、菜籽粕、花生仁粕、鱼粉、石粉、磷酸氢钙、大豆油、食盐、蛋氨酸、赖氨酸、0.5%预混料为原料。
关键词 饲料配方设计 产蛋鸡 优化 磷酸氢钙 产蛋率 棉籽粕 菜籽粕 花生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