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时效性分析模式在颅内大动脉闭塞桥接治疗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国玲 韩萌 +2 位作者 王玉 孙婧 贾亚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4期178-182,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时效性分析模式在颅内大动脉闭塞桥接治疗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110例颅内大动脉闭塞桥接治疗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 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时效性分析模式在颅内大动脉闭塞桥接治疗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110例颅内大动脉闭塞桥接治疗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时效性分析模式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及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结果 两组FMA各维度评分组间、时间点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各时间点FMA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3、6个月后FM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BI评分组间、时间点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各时间点M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3、6个月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RISC评分组间、时间点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各时间点CD-RISC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3、6个月CD-RISC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时效性分析模式在颅内大动脉闭塞桥接治疗后患者护理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心理弹性,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大动脉闭塞 桥接治疗 跨理论模型 时效性分析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颅CT灌注成像和ERP相关电位在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并发认知功能障碍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贾倩 陈秀晓 董中君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5期654-660,共7页
目的探讨头颅CT灌注成像和事件相关电位(ERP)在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Neuroform EZ支架置入术后并发认知功能障碍评估的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26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其中男性94例,女... 目的探讨头颅CT灌注成像和事件相关电位(ERP)在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Neuroform EZ支架置入术后并发认知功能障碍评估的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26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其中男性94例,女性32例;年龄41~61岁,平均年龄51.18岁;汉族117例,其他民族9例;高血压18例,糖尿病20例,高血脂16例,心房颤动9例;饮酒史33例,吸烟史39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1例,中专或高中54例,大专及以上41例;身体质量指数21.60~28.50 kg/m^(2),平均身体质量指数24.63 kg/m^(2);术前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70%~80%61例,81%~99%65例;侧支循环通路93例(73.81%);患侧左侧73例,右侧53例。所有患者均行Neuroform EZ支架置入术,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将患者分成认知功能障碍组(<26分)和正常组(≥26分)。比较两组患者头颅CT灌注成像[达峰值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脑血流量(CBF)和脑血容量(CBV)]和ERP(P300潜伏期和波幅)等指标。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头颅CT灌注成像和ERP指标对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效能。结果126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12个月,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将患者分成认知功能障碍组(<26分)36例和正常组(≥26分)90例。认知功能障碍组与正常组患者年龄、民族、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房颤动、饮酒史、吸烟史、文化程度、身体质量指数、术前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患侧和侧支循环通路等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有意义(χ^(2)/t=0.569、1.197、0.233、0.481、0.716、0.108、0.066、0.628、0.401、2.547、0.918、0.411、0.737,P=0.570、0.274、0.629、0.488、0.398、0.743、0.798、0.428、0.818、0.280、0.338、0.522、0.391>0.05)。认知功能障碍组CBF[(12.32±3.55)mL/(100 g·min)vs(22.42±2.47)mL/(100 g·min);t=15.625,P=0.000]和CBV[(0.81±0.21)mL/100 g vs(1.45±0.19)mL/100 g;t=16.571,P=0.000)]明显低于正常组。认知功能障碍组MTT[(7.89±0.58)s vs(3.62±0.55)s;t=38.761,P=0.000]和TTP[(19.87±2.86)s vs(11.32±3.02)s;t=14.570,P=0.000]明显高于正常组。术后12个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与CBF、CBV和P300波幅成正相关(r=0.422、0.838、0.794,P=0.000);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与MTT、TTP和P300潜伏期成负相关(r=-0.949、-0.823、-0.750,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BF、CBV、MTT、TTP、P300潜伏期和P300波幅是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可得,回归分析(联合诊断)AUC值最大,为0.895(95%可信区间0.827~0.979)。结论头颅CT灌注成像和ERP指标在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术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异常表达,且是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并可应用于预测和评估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颅CT灌注成像 事件相关电位 大脑中动脉狭窄 Neuroform EZ支架置入术 认知功能障碍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相关电位在诊断卒中后抑郁患者认知受损中的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宋景贵 籍玉红 吉淑敏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1551-1552,共2页
关键词 抑郁 脑血管意外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氧化应激机制及抗氧化治疗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贾倩 霍甜甜 +2 位作者 冯荣芳 吴琼 王建华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4期446-449,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氧化应激可是导致AD发病的重要因素。一般认为,抗氧化剂能减少活性氧簇(ROS)含量改善AD症状,但由于多数传统抗氧化剂不能穿透血脑屏障等膜结构到达病变部位,因此其作用...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氧化应激可是导致AD发病的重要因素。一般认为,抗氧化剂能减少活性氧簇(ROS)含量改善AD症状,但由于多数传统抗氧化剂不能穿透血脑屏障等膜结构到达病变部位,因此其作用并不显著。线粒体靶向抗氧化剂可以克服以上不足,使之可能成为治疗AD的潜在理想药物,其中SS31肽有着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为AD的防治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氧化性应激 线粒体 抗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病早期应激性高血糖治疗的理想范围 被引量:24
5
作者 于强 宁海春 芦靖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15-716,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 应激性高血糖 目标血糖范围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尿激酶动脉溶栓术后早期抗凝治疗临床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闫喜格 张淑娟 +5 位作者 路峰 华卫东 陈玉涛 张瑞燕 李利峰 杜远生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12期1367-137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尿激酶溶栓术后早期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予动脉溶栓患者11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溶栓术后6小时予低分子肝素钙5 000IU皮下注射2次/d,2周为1疗程;对照组在溶栓术后24小时予以...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尿激酶溶栓术后早期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予动脉溶栓患者11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溶栓术后6小时予低分子肝素钙5 000IU皮下注射2次/d,2周为1疗程;对照组在溶栓术后24小时予以抗凝治疗。两组降压、降糖、强化降脂、神经保护、防治并发症等基础治疗相同,监测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CT)值。依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BI)评定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两组治疗7、14天后NIHSS分和BI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而发生致死性颅内出血事件并未增加(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尿激酶溶栓术后早期抗凝治疗效果明显,未发生致死性颅内出血,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机械溶栓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栓肠溶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7
作者 王云 李英毅 +1 位作者 唐灵涛 赵雪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5期73-77,共5页
目的探讨消栓肠溶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120例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康... 目的探讨消栓肠溶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120例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治疗以及预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消栓肠溶胶囊。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以及血清神经营养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增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增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栓肠溶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症状,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恢复期 气虚血瘀型 消栓肠溶胶囊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栓药引发脑出血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芦靖 于强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47-449,共3页
关键词 脑出血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抗凝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 被引量:4
9
作者 贾晶晶 王晓蕊 +2 位作者 宋思育 胡庆薇 张强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2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效果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5月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效果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5月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对患者预后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年龄、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心脏病、糖尿病、营养状况。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NIHSS评分、心脏病、糖尿病、营养状况、治疗方法均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阿替普酶溶栓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确切,患者预后与年龄、基础疾病、营养状况等相关,临床应加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血管内介入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为近记忆力减退的老年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脑炎一例
10
作者 申晓平 马克杰 +2 位作者 张博刚 李鑫 闫喜格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4-95,共2页
自身免疫性脑炎是由特异性抗体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近年来针对其抗体及其相关综合征的深入了解,对自身免疫神经病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LGI1)脑炎是继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之后第二大常见... 自身免疫性脑炎是由特异性抗体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近年来针对其抗体及其相关综合征的深入了解,对自身免疫神经病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LGI1)脑炎是继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之后第二大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脑炎类型。近年来抗LGI1脑炎在西方国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属于较为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我们报道1例抗LGI1脑炎,并结合文献对该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案和预后等进行讨论和总结,以加深对抗LGI1脑炎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障碍 脑炎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甲泼尼龙琥珀酸酯 抗惊厥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累及手结区的纯运动性脑梗死一例
11
作者 张博刚 彭敏 +1 位作者 王国玲 闫喜格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5-96,共2页
手结区梗死(HKI)为脑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发病率低,表现为单纯性手运动障碍,常缺乏其他阳性体征,故在临床中极易漏诊、误诊。现将2021年1月我科收治1例累及HKI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
关键词 脑梗死 运动障碍 运动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失败2例分析
12
作者 李英毅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34-435,共2页
关键词 颅内动脉狭窄 血管成形术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sac综合征
13
作者 芦靖 于强 普素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291-1292,F0003,共3页
关键词 SUSAC综合征 多发性脑病 视网膜动脉闭塞 听觉丧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