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胸与胸腹联合切口治疗贲门癌结果比较 被引量:12
1
作者 檀振波 肖其海 +2 位作者 翟同善 霍志彬 赵宏造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699-700,共2页
关键词 贲门癌 外科手术 手术进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S空肠间置术预防贲门癌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 被引量:6
2
作者 檀振波 霍志彬 +3 位作者 肖其海 翟同善 刘立水 霍春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523-525,共3页
目的:探讨消化道重建方式对贲门癌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预防作用。方法:自1995 年2 月~1996 年10 月采用双S空肠间置术行贲门癌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并以传统的食管胃吻合法作对照。将术后无病生存1 年以上的74 例... 目的:探讨消化道重建方式对贲门癌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预防作用。方法:自1995 年2 月~1996 年10 月采用双S空肠间置术行贲门癌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并以传统的食管胃吻合法作对照。将术后无病生存1 年以上的74 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其中双S组38 例,传统组36 例。结果:1) 食管胃反流症状发生率:传统组75% ,双S组5.3% ,两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 。2)pH 值测定:食管下段pH 平均值传统组4.8 ,双S组6.9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05)。3)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传统组23 例发现钡剂反流入食管,发生率为63.9% ,双S组仅有4例,发生率为10.5% ,两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 。结论:采用S空肠间置术行消化道重建对预防贲门癌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该手术方法简便,不受残胃大小的限制,间置空肠血运良好,优于目前采用的其它抗反流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 空肠间置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提取物对辐射所致小鼠淋巴细胞减少的预防效果及其机制 被引量:7
3
作者 刘丽华 刘登湘 +4 位作者 马鸣 孟君 艾军 赵连梅 单保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3-317,共5页
目的:研究中药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SC)提取物对辐射所致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的预防效果及其机制。方法:将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SC预防组(SC+ray)、NS对照组(NS+ray)、SC对照组(SC)和正常对照组(NS)。一次性6 G... 目的:研究中药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SC)提取物对辐射所致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的预防效果及其机制。方法:将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SC预防组(SC+ray)、NS对照组(NS+ray)、SC对照组(SC)和正常对照组(NS)。一次性6 Gyγ射线照射,照射后进行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Gimsa染色观察小鼠胸腺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胸腺细胞凋亡率,RT-PCR法检测胸腺组织中Bcl-2和Fas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NS对照组小鼠照射后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数量及亚群均明显下降(P<0.0),SC预防组较NS对照组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数量均明显升高(P<0.01);SC预防组小鼠外周血中CD3+、CD4+和CD8+T细胞百分率较NS对照组小鼠明显升高(P<0.01)。NS对照组小鼠照射后胸腺细胞数目减少,并可见多处片状细胞凋亡和坏死;SC预防治疗组较NS对照组胸腺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21.32±2.56)%vs(2.87±1.03)%,P<0.01];RT-PCR结果表明,照射后小鼠胸腺细胞Bcl-2表达明显降低,Fas表达明显升高(均P<0.01),而SC预防组较NS对照组Bcl-2表达明显升高,Fas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SC通过升高Bcl-2表达、降低Fas表达调控胸腺细胞凋亡,从而有效预防辐射所致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辐射 淋巴细胞减少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