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盐水冰袋用于恶性肿瘤高热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安杰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6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10%盐水冰袋在恶性肿瘤高热患者物理降温中的效果。方法对62例恶性肿瘤高热患者物理降温中的效果进行观察对比,其中研究组30例采用10%盐水冰袋冰敷降温,对照组32例采用传统清水冰袋降温,并做好记录。结果10%盐水冰袋冰敷降... 目的探讨采用10%盐水冰袋在恶性肿瘤高热患者物理降温中的效果。方法对62例恶性肿瘤高热患者物理降温中的效果进行观察对比,其中研究组30例采用10%盐水冰袋冰敷降温,对照组32例采用传统清水冰袋降温,并做好记录。结果10%盐水冰袋冰敷降温研究组与普通清水冰袋降温对照组0.5h及1h体温下降情况无显著性意义(P>0.05),降温效果相同;但2h及3h降温效果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0%盐水冰袋具有降温效果佳、操作方便的优点,且可增加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高热 冰袋 10%盐水 物理降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肝癌根治术前先行射频消融保守治疗的可行性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敏 陈威 刘俊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881-2884,共4页
目的探讨大肝癌患者根治术前先行CT引导下的射频消融保守治疗的可行性。方法以近期我院肿瘤内科行射频消融保守治疗和大肝癌根治术的继发性大肝癌患者作为射频消融组(n=27)和手术治疗组(n=33)。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免疫细胞、术... 目的探讨大肝癌患者根治术前先行CT引导下的射频消融保守治疗的可行性。方法以近期我院肿瘤内科行射频消融保守治疗和大肝癌根治术的继发性大肝癌患者作为射频消融组(n=27)和手术治疗组(n=33)。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免疫细胞、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无复发3年生存率等临床指标差异。结果治疗后7 d,射频消融组患者肝功能(ALT、AST、ALB、TB)和免疫细胞亚群(CD3^+T、CD4^+T、CD8^+T、CD4^+/CD8^+、NK、B、Treg)均高于手术治疗组(P<0.05)。射频消融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手术治疗组(P<0.05)。射频消融组无复发3年生存率与手术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继发性大肝癌根治术前先行射频消融保守治疗方案,虽然并不能有效提升患者无复发生存率,但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发生较少,且可有效保护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大肝癌根治术前保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肝癌 射频消融 根治术 可行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200a通过抑制上皮-间充质转化影响乳腺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被引量:3
3
作者 窦艳 邱鹏 陈江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51-1857,共7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200a(miR-200a)表达改变对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方法:RT-qPCR法检测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MDA-MB-468和MCF-7中miR-200a的表达水平与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株MCF-10A的差异。CCK-8法检测转... 目的:探讨微小RNA-200a(miR-200a)表达改变对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方法:RT-qPCR法检测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MDA-MB-468和MCF-7中miR-200a的表达水平与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株MCF-10A的差异。CCK-8法检测转染miR-200a mimic和miR-inhibitor后MDA-MB-231细胞活力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及Transwell实验检测转染后MDA-MB-231细胞凋亡及侵袭能力的变化。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钙黏素(E-cadherin)、神经钙黏素(N-cadherin)、SIP1、Snail、Twist、ZEB1和ZEB2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MCF-10A细胞相比,miR-200a在MDA-MB-231细胞中表达显著降低(P<0.05)。过表达miR-200a使MDA-MB-231细胞活力降低(P<0.05),凋亡率升高(P<0.05),侵袭能力下降(P<0.05),SIP1、N-cadherin、Snail、Twist、ZEB1和ZEB2的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而E-cadherin的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抑制miR-200a的表达使上述结果逆转(P<0.05)。结论:上调miR-200a能够抑制MDA-MB-231细胞的活力和侵袭,促进MDA-MB-231细胞的凋亡。miR-200a可能通过抑制上皮-间充质转化调控乳腺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200a 上皮-间充质转化 乳腺癌 细胞凋亡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Bmi-1、p14^(ARF)和Mdm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姚冬颖 朱晓燕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9-382,共4页
目的探讨Bmi-1、p14ARF和Mdm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两步法检测125例结直肠癌和2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Bmi-1、p14ARF和Mdm2的表达。结果 (1)Bmi-1和Mdm2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率(56.8%和... 目的探讨Bmi-1、p14ARF和Mdm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两步法检测125例结直肠癌和2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Bmi-1、p14ARF和Mdm2的表达。结果 (1)Bmi-1和Mdm2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率(56.8%和62.4%)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20.0%和15.0%),p14ARF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率(47.2%)明显低于正常结直肠组织(75.0%)(P<0.05)。(2)Bmi-1表达与浆膜侵犯、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14ARF表达与浆膜侵犯、临床分期密切相关,Mdm2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3)在结直肠癌中,Bmi-1和Mdm2表达与p14ARF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Bmi-1、p14ARF和Mdm2的异常表达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可作为评价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BMI-1 P14^ARF MDM2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结切除数量对淋巴结阴性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郭治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69-671,共3页
对234例接受D2根治术后无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手术切除淋巴结数量与5年生存率、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关系。建议淋巴结阴性胃癌患者行D2淋巴结清扫术,以确保切除足够数量的淋巴结,提高长期生存率... 对234例接受D2根治术后无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手术切除淋巴结数量与5年生存率、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关系。建议淋巴结阴性胃癌患者行D2淋巴结清扫术,以确保切除足够数量的淋巴结,提高长期生存率,降低复发。适当增加切除淋巴结数量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淋巴结 胃切除术 淋巴结切除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长期生存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被引量:6
6
作者 郭治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68-570,共3页
探讨胃癌患者接受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胃癌患者接受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即使已经治愈,他们的长期生活质量也会受到手术的影响。
关键词 胃癌 胃切除术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