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GEO差异基因芯片数据探讨芦丁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周亚净 段春胜 +3 位作者 何润之 程芳 吴黎莉 刘建敏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27,共9页
为了探究芦丁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基于网络药理学和GEO差异基因芯片数据分析,结合体内实验,筛选芦丁对脊髓损伤的作用靶点.首先通过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SuperPred数据库获得芦丁的作用靶点,同时采用GEO差异基因、CTD、... 为了探究芦丁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基于网络药理学和GEO差异基因芯片数据分析,结合体内实验,筛选芦丁对脊髓损伤的作用靶点.首先通过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SuperPred数据库获得芦丁的作用靶点,同时采用GEO差异基因、CTD、OMIM、PharmGkb疾病数据库获取脊髓损伤的疾病靶点;然后应用Cytoscape软件采用蛋白互作的方式筛选芦丁治疗脊髓损伤的核心靶点,并采用R语言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采用Rutgers MASCIS脊髓损伤撞击器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芦丁干预3 d后采用BBB运动评分法对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脊髓中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和NF-κB的表达水平以及ROS和MDA含量.结果发现:(1)芦丁共有56个对应的蛋白靶点,脊髓损伤筛选到4 624个疾病靶点,合并后得到5个核心靶点,即CASP3、ESR1、GSK3B、IL-6、MTOR;(2) GO功能主要集中在对氧化应激的反应、活性氧代谢过程、NF-κB结合等,KEGG通路分析显示,芦丁治疗脊髓损伤相关的通路包括PI3K-Akt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3)分子对接实验和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芦丁与5个核心靶点均有良好且稳定的结合;(4)体内实验结果显示,脊髓损伤后使用芦丁进行药物干预处理可以降低脊髓的含水量,减少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因子的产生.上述结果证实,芦丁可以通过多个靶点以及多条通路在治疗脊髓损伤中发挥抗炎和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GEO差异基因芯片 芦丁 脊髓损伤 分子对接 体内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来昔布对颅脑创伤后Caspase-9表达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涛 国建飞 +4 位作者 邢琳琳 张金玲 郑丽 李喜朋 张宇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73-877,共5页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对大鼠颅脑创伤后环氧合酶(COX-2)和凋亡蛋白Caspase-9表达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创伤组、治疗组,采用Marmarou方法建立大鼠闭合性颅脑创伤模型,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检测COX-2和Caspase-...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对大鼠颅脑创伤后环氧合酶(COX-2)和凋亡蛋白Caspase-9表达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创伤组、治疗组,采用Marmarou方法建立大鼠闭合性颅脑创伤模型,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检测COX-2和Caspase-9基因表达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OX-2和Caspase-9蛋白的表达,神经功能损害评分(NSS)检测大鼠的运动功能。结果创伤组COX-2和Caspase-9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治疗组较创伤组能有效降低COX-2和Caspase-9的表达,但仍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组(P<0.05);与创伤组相比较,治疗组能有效改善大鼠的运动功能障碍(P<0.05),和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塞来昔布可通过对COX-2的特异性抑制作用,减少颅脑损伤后炎症反应,并进一步降低Caspase-9的表达,从而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并改善大鼠颅脑创伤后的运动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来昔布 颅脑损伤 环氧化酶-2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 凋亡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清MicroRNA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维明 邵鸿飞 +5 位作者 曹英肖 郭玉霞 孔世奇 李占欣 郑兆强 吴文增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1839-1840,共2页
目的寻找HICH患者血浆中是否存在差异表达的miRNAs,分析此类mjRNAs在出血后不同时间的变化规律。方法:抽取100例HICH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静脉血,运用RNA抽提技术,获取血中总RNA。采用Agilent芯片技术进行miRNAs表达谱研究,初... 目的寻找HICH患者血浆中是否存在差异表达的miRNAs,分析此类mjRNAs在出血后不同时间的变化规律。方法:抽取100例HICH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静脉血,运用RNA抽提技术,获取血中总RNA。采用Agilent芯片技术进行miRNAs表达谱研究,初步筛选差显表达miRNAs,按时间因素将100例脑出血分为〈6h、6—23h、24—71h、≥72h4组,采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miRNAs在出血后不同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在HICH患者周围血液中发现6个与出血相关的miRNAs,且在不同时间点有显著差异性表达:miRNA-16、miRNA-19b、miRNA—107、miRNA-92a和miRNA-223表达上调,miRNA—1183表达下调。结论:发现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外周静脉血中存在着与高血压性脑出血相关特异性的miRNA,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发病机制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脑出血患者 表达谱分析 高血压性 MIRNAS 外周静脉血 脑出血病人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超早期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维明 邵鸿飞 +4 位作者 曹英肖 李占欣 郭玉 郑兆强 吴文增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2189-2189,共1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超早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分析我院自2012年10月-2014年3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超早期治疗的临床资料,按年龄不同分为中年组和老年组。分别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近期功能恢复,住院期间的并...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超早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分析我院自2012年10月-2014年3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超早期治疗的临床资料,按年龄不同分为中年组和老年组。分别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近期功能恢复,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及病死率以及远期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中年组手术优良率高于老年组;老年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中年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年组超早期手术效果优于老年组,术后再出血是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脑出血 高血压 微创手术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长期昏迷病人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振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56-557,共2页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长期昏迷病人的疗效并进行分析。方法:将118例重型颅脑损伤长期昏迷患者随即分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组(60例)及单独应用纳洛酮注射液对照组(58例),均辅以常规治疗,治疗3个月,...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长期昏迷病人的疗效并进行分析。方法:将118例重型颅脑损伤长期昏迷患者随即分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组(60例)及单独应用纳洛酮注射液对照组(58例),均辅以常规治疗,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及苏醒成功率,以及GCS及GO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组苏醒39例,苏醒率65%,对照组苏醒31例,苏醒率53.4%。治疗组苏醒时间平均为(58.42±13.71)天,较对照组(70.13±15.23)天明显减少(P<0.01)。GOS评分治疗组(4.81±2.19),明显高于对照组(8.37±3.21),(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长期昏迷病人可明显缩短患者苏醒时间,提高苏醒率,降低病死率及伤残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 醒脑静 重型颅脑损伤 长期昏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来昔布对颅脑创伤后Fas表达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张金玲 张涛 +4 位作者 国建飞 郑丽 杨群福 崔福生 张宇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5-579,共5页
目的研究塞来昔布对大鼠颅脑创伤后Fas表达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颅脑创伤后神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9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药物组,参照Marmarou方法构建大鼠闭合型脑创伤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 目的研究塞来昔布对大鼠颅脑创伤后Fas表达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颅脑创伤后神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9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药物组,参照Marmarou方法构建大鼠闭合型脑创伤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Fas、Caspase-8的mRNA和蛋白表达,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Y型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认知功能。结果模型组较对照组、假手术组Fas、Caspase-8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药物组较模型组Fas、Caspase-8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模型组较对照组、假手术组凋亡细胞显著增多(P<0.05);药物组较模型组凋亡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模型组较对照组、假手术组大鼠记忆成绩次数明显减少(P<0.05),药物组较模型组大鼠记忆成绩次数明显增加(P<0.05),但仍低于对照组与假手术组(P<0.05)。结论塞来昔布通过下调颅脑创伤后Fas介导的凋亡程序,以发挥对大鼠颅脑创伤后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并改善大鼠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来昔布 创伤性脑损伤 FAS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