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治疗结合普罗布考和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miR-103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许英冬 李致文 +1 位作者 李瑞英 魏玉清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4-409,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结合普罗布考和替罗非班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及miR-103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3月入邢台市中心医院的神经内科的1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血管内治疗)73例和(联合组采...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结合普罗布考和替罗非班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及miR-103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3月入邢台市中心医院的神经内科的1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血管内治疗)73例和(联合组采用血管内治疗联合普罗布考和替罗非班治疗)73例。对比2组患者血管再通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和死亡发生情况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神经元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S100β)]、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在治疗前后变化情况。进一步将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效果进行分组,比较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血清miR-103水平,对血清miR-103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价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分析。结果联合组和对照组在治疗有效率(73.97%vs 65.75%)和血管再通情况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联合组IL-6、CRP、FIB水平高于对照组[(27.95±2.43)ng/L vs(22.09±3.45)ng/L、(11.02±1.34)mg/L vs(8.71±1.12)mg/L、(4.15±1.02)g/L vs(3.02±0.85)g/L],而NSE、S100-β、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6.98±2.49)ng/mL vs(9.32±3.15)ng/mL、(0.83±0.16)ng/mL vs(0.94±0.24)ng/mL、(7.01±0.92)ng/L vs(8.13±1.12)ng/L](P<0.05)。术后,联合组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7.21±2.89)分vs(8.23±3.02)分、(2.31±0.25)分vs(2.71±0.34)分](P<0.05)。有效组与无效组治疗前后血清miR-103水平均随时间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变化,且有效组治疗后除第1天以外的其余各时间点的血清miR-103水平均低于无效组(P<0.05)。治疗miR-103水平对急性脑梗死疗效评价的ROC表明,曲线下面积(AUC)为0.873(95%CI为0.8822~0.9905),灵敏性为88.79%,特异度为74.92%。结论血管内治疗结合普罗布考和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可能通过下调miR-103水平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同时减轻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此外,miR-103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治疗 普罗布考 替罗非班 miR-103 急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脱氨酶2基因纯合突变致Sneddon综合征一例
2
作者 马飞 张琴琴 +5 位作者 李致文 刘晨菲 石珺 钱丽花 李晓强 李国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97-501,共5页
Sneddon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皮肤综合征,主要累及中小动脉,其临床特征包括皮肤网状青斑和反复发作的脑缺血事件,亦可累及心、脾、肾等多器官。该病可引起早发性卒中,是青年卒中的少见病因。该文报道了1例在1个月内发生2次脑梗死的青... Sneddon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皮肤综合征,主要累及中小动脉,其临床特征包括皮肤网状青斑和反复发作的脑缺血事件,亦可累及心、脾、肾等多器官。该病可引起早发性卒中,是青年卒中的少见病因。该文报道了1例在1个月内发生2次脑梗死的青年女性患者,遗传学检测显示腺苷脱氨酶2基因纯合突变,明确诊断为Sneddon综合征,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eddon综合征 腺苷脱氨酶2 诊断 青年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双支椎动脉1例
3
作者 张博刚 贾倩 +3 位作者 彭敏 王国玲 申晓平 闫喜格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55-556,共2页
1 临床资料患者女,61岁,因“发作性头晕伴视物旋转7 d”入院。7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伴视物旋转,无其他不适,持续数分钟后可缓解,症状间断发作。12年前因甲状腺癌行手术治疗。体格检查:体温36.2 ℃,脉搏77次/min, 呼吸19次/min, 血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61岁,因“发作性头晕伴视物旋转7 d”入院。7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伴视物旋转,无其他不适,持续数分钟后可缓解,症状间断发作。12年前因甲状腺癌行手术治疗。体格检查:体温36.2 ℃,脉搏77次/min, 呼吸19次/min, 血压162/102 mmHg, 神经系统无异常,实验室指标均无异常。颈部动脉彩超:左侧颈内动脉闭塞,右侧椎动脉走行变异,左侧椎动脉双干畸形(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 单侧双支椎动脉 解剖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弹性成像评估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曹薇 张洁 +3 位作者 张海燕 王玉 曹琳 唐灵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47-751,共5页
目的 观察血管内超声弹性成像(IVUSE)评估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效果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2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并随机分为研究组(n=100)与对照组(n=100),对研究组予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对照组仅予... 目的 观察血管内超声弹性成像(IVUSE)评估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效果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2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并随机分为研究组(n=100)与对照组(n=100),对研究组予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对照组仅予阿托伐他汀治疗4个月;记录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实验室检查相关指标,行颈动脉常规超声和IVUSE检查;以治疗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CT结果为标准,评估超声检出颈动脉易损斑块的效能;观察治疗后临床资料及颈动脉斑块IVUSE参数及稳定性变化。结果 DSA于162例检出单发、38例检出多发斑块共232个斑块,含192个易损斑块、40个稳定斑块。IVUSE检出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准确率高于常规超声(χ^(2)=16.019,P<0.001)。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优于对照组,其斑块偏心指数及应变率高于、其余斑块IVUSE参数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斑块稳定性改善占比高于对照组[78.00%(78/100) vs.52.00%(52/100),P<0.001]。结论IVUSE可用于评估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弹性成像技术 依折麦布 瑞舒伐他汀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颈动脉闭塞支架置入术后血管再闭塞补救性治疗方法——股-颈动脉转流术报道
5
作者 闫喜格 王国玲 +7 位作者 张博刚 彭敏 董中君 申晓平 陈秀晓 贾倩 董会格 程莉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1-336,共6页
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关键在于快速恢复缺血脑组织血流,发病时间窗内可给予静脉溶栓,效果不佳则桥接血管内介入治疗。当使用常规支架取栓、抽吸取栓、球囊扩张等方法未能开通闭塞的血管时,支架置入是有效的补救方法。部分患者支架置入... 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关键在于快速恢复缺血脑组织血流,发病时间窗内可给予静脉溶栓,效果不佳则桥接血管内介入治疗。当使用常规支架取栓、抽吸取栓、球囊扩张等方法未能开通闭塞的血管时,支架置入是有效的补救方法。部分患者支架置入后可能出现血管再闭塞,如不能快速开通闭塞血管,可导致严重残疾或死亡。本文报道了1例股-颈动脉转流术补救性治疗急性颈动脉闭塞支架置入术后血管再闭塞患者的诊疗过程,为快速解决这种不常见却又非常棘手的临床情况提供思路,该术式是一种值得推广普及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颈动脉再闭塞 股-颈动脉转流术 补救性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