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氢气吸入辅助治疗对老年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邢台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氢气吸入辅助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每组50例。比较2组格拉...目的探讨氢气吸入辅助治疗对老年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邢台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氢气吸入辅助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每组50例。比较2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36项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hort from 36-item questionnaire,SF-36)评分和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or,B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4周及8周GCS评分、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8周血清BDNF、IGF-1及CG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0%vs 10.00%,P>0.05)。结论氢气吸入辅助治疗能够明显改善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高血清神经功能指标水平。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毛细血管指数评分(capillary index score,CIS)与大脑中动脉Ml段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转归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于邢台市中心医院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的122例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目的分析毛细血管指数评分(capillary index score,CIS)与大脑中动脉Ml段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转归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于邢台市中心医院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的122例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术后转归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89例和预后不良组33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评估其术前及术后CIS。以Spearman相关性分析CIS与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转归的相关性;以ROC曲线分析CIS对术后转归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转归的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CIS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年龄≥75岁、合并糖尿病、脑卒中史比例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IS与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转归呈正相关(r=0.446,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CIS预测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转归的曲线下面积为0.790(95%CI:0.706~0.858),临界值为2.17分,敏感性为84.85%,特异性为66.2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脑卒中史、合并糖尿病是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P<0.05,P<0.01),CIS是其保护因素(OR=0.439,95%CI:0.2940.655,P=0.000)。结论CIS与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转归密切相关,通过早期评估CIS可为患者的预后转归提供一定的预测价值。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氢气吸入辅助治疗对老年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邢台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氢气吸入辅助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每组50例。比较2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36项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hort from 36-item questionnaire,SF-36)评分和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or,B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4周及8周GCS评分、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8周血清BDNF、IGF-1及CG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0%vs 10.00%,P>0.05)。结论氢气吸入辅助治疗能够明显改善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高血清神经功能指标水平。
文摘目的分析毛细血管指数评分(capillary index score,CIS)与大脑中动脉Ml段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转归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于邢台市中心医院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的122例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术后转归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89例和预后不良组33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评估其术前及术后CIS。以Spearman相关性分析CIS与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转归的相关性;以ROC曲线分析CIS对术后转归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转归的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CIS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年龄≥75岁、合并糖尿病、脑卒中史比例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IS与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转归呈正相关(r=0.446,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CIS预测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转归的曲线下面积为0.790(95%CI:0.706~0.858),临界值为2.17分,敏感性为84.85%,特异性为66.2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脑卒中史、合并糖尿病是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P<0.05,P<0.01),CIS是其保护因素(OR=0.439,95%CI:0.2940.655,P=0.000)。结论CIS与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转归密切相关,通过早期评估CIS可为患者的预后转归提供一定的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