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FICB与QLB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镇痛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孟华 刘文娜 +1 位作者 叶丽娜 李欣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2年第6期711-715,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与腰方肌阻滞(QLB)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镇痛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45例,其中男性85例,女性60例;年龄64~77岁,平均年龄70.25岁;糖尿病20例,高血压26例,...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与腰方肌阻滞(QLB)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镇痛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45例,其中男性85例,女性60例;年龄64~77岁,平均年龄70.25岁;糖尿病20例,高血压26例,高血脂23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体格状态分级Ⅰ级81例,Ⅱ级31例,Ⅲ级33例。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72)和研究组(n=73)。对照组行FICB法,研究组行QLB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麻醉效果、疼痛评分、认知功能及并发症等参数。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停留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尿量和输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和48 h病人自控镇痛(PCA)按压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54.43±3.51)g/h vs(59.30±3.62)g/h、(6.38±0.99)次vs(6.83±1.01)次。P<0.05]。研究组患者麻醉优良率为90.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37)。研究组患者术后12 h和24 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89±0.38)分vs(3.10±0.40)分、(2.74±0.44)分vs(2.99±0.37)分。P<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术后12 h[(2.74±0.44)分vs(2.89±0.38)分、(2.99±0.37)分vs(3.10±0.40)分。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 h和术后24 h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和24 h认知功能评分明显低于术前,且术后12 h认知功能评分明显低于术后24 h(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37%,低于对照组(6.9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未出现肾脏穿刺损伤、穿刺部位出血、局部麻醉药物中毒等并发症,而两组患者均出现神经损伤,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85%vs 30.56%。P<0.05)。结论与FICB方式相比,超声引导下QLB法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可有效提高麻醉效果,增强镇痛效果;但在术后认知功能方面二者无差异,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筋膜间隙阻滞 腰方肌阻滞 髋关节置换术 麻醉效果 镇痛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