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腹泻、重度营养不良昏迷患儿肠外营养治疗1例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史英钦 李尧 +3 位作者 蔺洁 吴惠珍 孙涛 王旭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56-957,共2页
腹泻为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发于3岁以下儿童,是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慢性腹泻重度营养不良患儿,除对症治疗外,及时、合理营养是挽救生命的重要措施。本文对1例慢性腹泻、重度营养不良昏迷患... 腹泻为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发于3岁以下儿童,是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慢性腹泻重度营养不良患儿,除对症治疗外,及时、合理营养是挽救生命的重要措施。本文对1例慢性腹泻、重度营养不良昏迷患儿肠外营养治疗方案的药学监护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营养不良 肠外营养治疗 慢性腹泻 患儿 昏迷 生长发育障碍 营养治疗方案 对症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化气,阴成形”在皮肤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郭丽媛 蔡玲玲 +7 位作者 张雪 李流云 王羽侬 林玮华 吴美超 王家悦 王莹 张丰川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2682-2684,2689,共4页
"阳化气,阴成形"是中医学阴阳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皮肤病的发生发展及诊治过程中起着重要指导的作用。阳化气不足,阴成形太过,是皮肤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故温阳散邪、扶阳抑阴是皮肤病的重要治法。
关键词 阳化气 阴成形 皮肤病 温阳散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应用方式的氨甲环酸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止血效果比较 被引量:13
3
作者 席少华 周朝波 赵桂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4-296,共3页
目的:比较氨甲环酸局部应用和静脉应用在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出血量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150例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局部应用氨甲环酸的47例为局部应用组,静脉应用氨甲环酸的53例为静脉应用组... 目的:比较氨甲环酸局部应用和静脉应用在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出血量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150例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局部应用氨甲环酸的47例为局部应用组,静脉应用氨甲环酸的53例为静脉应用组,未应用氨甲环酸的5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输血例数、输血量、术后第1、3、5天血红蛋白值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率。结果:局部应用组和静脉应用组患者术后出血量、输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局部应用组低于静脉应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应用组和静脉应用组患者术后1、3、5 d血红蛋白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局部应用组高于静脉应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发生。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能明显减少术后出血量、降低输血量,局部应用较静脉应用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氨甲环酸 失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成形术并补肾壮骨汤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春岭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44-746,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配合补肾壮骨汤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 42例(共60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采用PVP加补肾壮骨汤治疗,对照组只采用PVP治疗。分别在术...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配合补肾壮骨汤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 42例(共60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采用PVP加补肾壮骨汤治疗,对照组只采用PVP治疗。分别在术前、术后8个月对患者的骨密度、疼痛、有无相邻椎体新发骨折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2~20个月,平均15个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椎骨密度增加显著(P<0.01),治疗后两组间椎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配合补肾壮骨汤,对患者的骨量增加、预防再新发骨折等方面,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补肾壮骨汤 骨质疏松 压缩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足踝主动“环转”运动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席少华 周朝波 +2 位作者 李林峰 王洪炳 赵桂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2期9631-9635,共5页
探讨早期足踝不同方式的主动运动对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为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提供依据。对连续收集的早期进行足踝主动"环转"运动的人工全髋、膝关节置换术的住院患者各100... 探讨早期足踝不同方式的主动运动对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为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提供依据。对连续收集的早期进行足踝主动"环转"运动的人工全髋、膝关节置换术的住院患者各100例(以及早期进行足踝主动屈伸运动的人工全髋、膝关节置换术的住院患者各100例)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的检测;对其进行单因素统计学分析,明确早期足踝主动"环转"运动对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结果早期进行足踝主动"环转"运动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总发生率为12%,其中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率10%、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率14%。早期进行足踝主动屈伸运动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总发生率为23.5%,其中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率21%、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率26%。两组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总发生率、人工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早期足踝主动"环转"运动可显著降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活动 人工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全脑室出血铸型的治疗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库洪彬 王双豹 +5 位作者 石素真 孟志勇 孟建红 邓一洁 冯国强 汪丽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讨第四脑室软通道引流在老年全脑室出血铸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全脑室出血铸型患者115例,分为实验组58例,采取双侧侧脑室软通道引流,随即行立体定向四脑室软通道引流手术治疗;对照组57例,行双侧侧脑室软通道引流,随即行... 目的探讨第四脑室软通道引流在老年全脑室出血铸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全脑室出血铸型患者115例,分为实验组58例,采取双侧侧脑室软通道引流,随即行立体定向四脑室软通道引流手术治疗;对照组57例,行双侧侧脑室软通道引流,随即行腰大池持续引流,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评价第四脑室软通道引流在老年全脑室出血铸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实验组病死率17.2%,对照组病死率为31.6%,实验组有效率44.8%,对照组有效率28.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四脑室软通道引流联合双侧脑室软通道引流可改善老年全脑室出血铸型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引流 体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预后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吴旭芝 马晨红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736-737,共2页
目的探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92 例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 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和... 目的探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92 例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 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和拆线时间低于对照组,平均关节屈伸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3%(P〈0.05).结论:对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够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骨科人工关节置换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娩体位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曹红旭 张红兵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7期64-66,共3页
目的对不同分娩体位对母婴带来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妇产科产妇156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体位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后2小时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试验... 目的对不同分娩体位对母婴带来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妇产科产妇156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体位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后2小时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试验组产妇顺产率高于对照组(χ2=5.20,P<0.05),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χ2=5.13,P<0.05),产后2小时出血率低于对照组(χ2=4.20,P<0.05),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χ2=3.85,P<0.05)。结论自主体位分娩较传统体位减轻了产妇分娩的痛苦,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分娩质量,在临床上应加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体位 母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马腾 袁芳琪 马菲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9期1743-1745,1751,共4页
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疗效及机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104例冠心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2例,对照组应用稳定板块、抗血小板聚集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参芎葡... 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疗效及机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104例冠心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2例,对照组应用稳定板块、抗血小板聚集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100 m L,2次/d。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3.46%,治疗组有效率为86.53%,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脂脂代谢和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显著,其治疗机制主要体现在影响血脂代谢、改善冠脉供血和降低血液黏度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血脂代谢 缺血修饰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并发症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史慧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5期148-150,共3页
目的对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并发症进行相关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398例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的并发症及母婴情况。结果早发型重度子痫期孕产妇(早发型组)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及围生儿发生异常的概率均高于晚发型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 目的对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并发症进行相关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398例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的并发症及母婴情况。结果早发型重度子痫期孕产妇(早发型组)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及围生儿发生异常的概率均高于晚发型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并发症情况复杂,其中早发型组妊娠结局较晚发型组差,应该积极加强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尤其是早发型患者的诊断、监测及治疗,必要时及时终止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子痫前期 妊娠结局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管内膜刮取术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利敏 韩鹏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7期58-60,共3页
目的对宫颈管内膜刮取术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1~2012年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女性患者156例,术前均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宫颈管内膜刮取术,将结果与宫颈冷刀锥切术病理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阴道镜下... 目的对宫颈管内膜刮取术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1~2012年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女性患者156例,术前均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宫颈管内膜刮取术,将结果与宫颈冷刀锥切术病理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结合颈管搔刮术与宫颈冷刀锥切术结果一致率达96.8%,结果不存在显著差异(χ^2=3.25,P〉0.05)。结论术前宫颈管内膜刮取术病理级别与宫颈冷刀锥切术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能够有效提高宫颈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开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镜检查 宫颈管内膜刮取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交锁髓内钉联合内固定辅助不同复位方式治疗胫腓骨干骨折对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朝波 张兵辰 +3 位作者 张梦云 武彦增 李惠 平静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421-1422,共2页
目的探讨两种交锁髓内钉联合内固定辅助不同复位方式治疗胫腓骨干骨折对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胫腓骨干骨折患者20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4例.基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给予试验组闭合复位,对照组切开复位.观... 目的探讨两种交锁髓内钉联合内固定辅助不同复位方式治疗胫腓骨干骨折对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胫腓骨干骨折患者20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4例.基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给予试验组闭合复位,对照组切开复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分别经t检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的闭合复位治疗胫腓骨干骨折对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的调节程度优于切开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6 TNF-Α 交锁髓内钉 内固定 胫腓骨干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妊娠和促排卵技术妊娠双胎的母婴围生期预后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伟伟 曹红旭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7期61-63,共3页
目的对自然妊娠和促排卵技术妊娠双胎的母婴围生期预后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妇产科随访的143例产妇,其中促排卵组65例,自然妊娠组78例,比较两组母婴围生期预后情况。结果自然妊娠组和促排卵组在产妇并发症发生方面比较无显著差... 目的对自然妊娠和促排卵技术妊娠双胎的母婴围生期预后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妇产科随访的143例产妇,其中促排卵组65例,自然妊娠组78例,比较两组母婴围生期预后情况。结果自然妊娠组和促排卵组在产妇并发症发生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两组在新生儿并发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促排卵组和自然分娩组母婴围生期预后无显著差异,因此促排卵技术妊娠双胎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受孕 促排卵 双胎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