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佩吉特病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照 被引量:2
1
作者 朱婷婷 史军华 +2 位作者 汤子建 冉春艳 张体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16-1219,共4页
目的分析乳腺佩吉特病(MPD)钼靶X线乳腺摄影(MTM)及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22例MPD的MTM及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MTM发现22例乳腺实质内异常,14例伴乳头、乳晕区异常。3例单纯MPD均呈粗大... 目的分析乳腺佩吉特病(MPD)钼靶X线乳腺摄影(MTM)及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22例MPD的MTM及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MTM发现22例乳腺实质内异常,14例伴乳头、乳晕区异常。3例单纯MPD均呈粗大钙化,其中2例钙化位于乳头乳晕。8例MPD伴导管原位癌(DCIS)表现为单纯区域性或段样分布的细小多形性、粗糙不均质钙化;9例MPD伴浸润性导管癌(IDC)表现为肿块或局限性致密影伴区域性或线样分布的多形性、粗糙不均质及线样钙化;2例MPD伴微浸润癌表现为肿块或局灶性致密影伴多形性、粗糙不均质的线样或段样钙化。6例接受MR扫描,表现为乳头、乳晕区不对称性异常强化区,时间-信号曲线3例呈速升-平台型、3例呈廓清型;MPD伴DCIS表现为段样分布不均匀强化,MPD伴IDC表现为区域性分布集簇状强化。结论重视乳头乳晕区观察对正确诊断MPD至关重要;分析MTM钙化形态、分布特征和MRI特点有助于诊断M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佩吉特病 乳腺 乳腺肿瘤 乳房X线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时相C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胸腺瘤风险分类 被引量:6
2
作者 吴辉 犹露 +6 位作者 彭娟 余虹 谢朝邦 李爽 范如雪 骆书颖 李邦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41-1345,共5页
目的观察多时相C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胸腺瘤风险分类的价值。方法纳入86例经病理确诊的单发胸腺瘤患者,包括32例高风险及54例低风险胸腺瘤,按照7∶3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n=59)和验证集(n=27);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训练集临床... 目的观察多时相C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胸腺瘤风险分类的价值。方法纳入86例经病理确诊的单发胸腺瘤患者,包括32例高风险及54例低风险胸腺瘤,按照7∶3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n=59)和验证集(n=27);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训练集临床及CT特征,筛选胸腺瘤风险分类的独立预测因素,构建临床-CT模型。分别基于平扫、动脉期(AP)、静脉期(VP)、平扫+AP、平扫+VP、AP+VP及平扫+AP+VP提取并筛选最优影像组学特征,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选取最佳影像组学模型,以之联合临床-CT特征构建联合模型。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模型预测胸腺瘤风险分类的效能。结果周围脂肪浸润是胸腺瘤风险分类的独立预测因素(OR=0.029,P=0.004)。ROC曲线显示,模型_(AP+VP)为最佳影像组学模型,其与联合模型预测训练集胸腺瘤风险分类的AUC分别为0.860及0.877,均高于临床-CT模型的0.736(Z=1.925、-2.464,P均<0.05),预测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835及0.847,亦高于临床-CT模型的0.641(Z=1.840、-2.137,P均<0.05);模型_(AP+VP)与联合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180、0.291,P均>0.05)。结论多时相CT影像组学模型可有效预测胸腺瘤风险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风险分类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EWSR1基因相关易位肺原发性黏液样肉瘤1例 被引量:2
3
作者 谢朝邦 梁伟东 +1 位作者 符冰 赵开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49-1649,共1页
女性患儿,12岁,体检发现左上肺占位1个月;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左肺上叶前段见7.2 cm×6.9 cm×9.2 cm囊实性分叶状肿块,以囊性为主,其内可见分隔,平扫CT值15~44 HU;增强后肿块实性成分及分... 女性患儿,12岁,体检发现左上肺占位1个月;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左肺上叶前段见7.2 cm×6.9 cm×9.2 cm囊实性分叶状肿块,以囊性为主,其内可见分隔,平扫CT值15~44 HU;增强后肿块实性成分及分隔轻度强化,CT值27~52 HU,其内见血管穿行;肿块与心包左缘及前纵隔分界不清,左肺上叶前段支气管截断(图1A~1C);考虑胚胎源性肿瘤。行胸腔镜中转开胸左肺上叶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左肺上叶,约8.0 cm×7.5 cm×10.0 cm,实性,呈分叶状,与心包、纵隔粘连,与膈神经粘连紧密,叶间裂不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EWSR1易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椎管内软骨样脊索瘤1例
4
作者 吴辉 杨海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9-9,共1页
患者女,45岁,因'骶尾部疼痛、麻木,伴肛门失禁,右下肢行走异常5月余'入院。查体:骶尾部浅感觉减退,右足背伸、跖屈及背伸、跖屈肌力减弱。腰椎MRI:L1、2椎体水平椎管内及右侧椎间孔区囊性占位,约4.21cm×2.23cm,边界清晰(... 患者女,45岁,因'骶尾部疼痛、麻木,伴肛门失禁,右下肢行走异常5月余'入院。查体:骶尾部浅感觉减退,右足背伸、跖屈及背伸、跖屈肌力减弱。腰椎MRI:L1、2椎体水平椎管内及右侧椎间孔区囊性占位,约4.21cm×2.23cm,边界清晰(图1A、1B),T1WI呈低信号,T2WI及脂肪抑制序列呈高信号;增强后包膜及分隔轻度强化(图1C、1D),伴右侧椎间孔扩大,L1、L2椎体后份骨质受压、吸收,相应层面脊髓圆锥受压移位。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于硬脊膜外囊即见病变组织,呈长椭圆形,约4cm×1cm×1cm,与硬脊膜、椎管骨质内面均有粘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索瘤 腰椎 椎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腔髓脂肪瘤1例
5
作者 谢朝邦 汤子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9-239,共1页
患者男,75岁,体检发现盆腔肿物1天,无明显临床症状。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腹部CT:盆腔左侧见72 mm×92 mm×90 mm脂肪密度影,略呈分叶状,边界清楚,其内见云絮状、斑片状软组织密度影,CT值-82~13 HU;增强后软组织密度... 患者男,75岁,体检发现盆腔肿物1天,无明显临床症状。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腹部CT:盆腔左侧见72 mm×92 mm×90 mm脂肪密度影,略呈分叶状,边界清楚,其内见云絮状、斑片状软组织密度影,CT值-82~13 HU;增强后软组织密度部分轻度强化(图1A)。腹部MRI:盆腔左侧见75 mm×94 mm×88 mm短T1长T2混杂信号,脂肪抑制T1WI肿物信号明显减低;增强后软组织成分轻度强化,脂肪成分未见明显强化(图1B-C)。行剖腹探查+盆腔肿物切除术,术中见盆腔左侧8 cm×5 cm×5 cm肿物,略呈分叶状,边界欠清,质地硬,活动度欠佳,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术后病理:光镜下见较多成熟脂肪细胞,骨髓造血样组织相间,可见骨髓三系造血细胞(图2)。病理诊断:盆腔髓脂肪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脂肪瘤 盆腔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多发少突胶质细胞瘤1例
6
作者 吴辉 谢朝邦 +1 位作者 吴洋 李邦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95-796,共2页
患者男,53岁,头晕伴双下肢不适半个月;既往体健。查体及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头颅CT:鞍上池、第四脑室及双侧侧脑室周围多发稍高密度结节,较大者约19 mm×11 mm,CT值43 HU,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图1A)。头颅MRI:鞍上池、第四脑室... 患者男,53岁,头晕伴双下肢不适半个月;既往体健。查体及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头颅CT:鞍上池、第四脑室及双侧侧脑室周围多发稍高密度结节,较大者约19 mm×11 mm,CT值43 HU,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图1A)。头颅MRI:鞍上池、第四脑室、胼胝体膝部及双侧侧脑室周围见多发结节状异常信号,呈T1WI稍低(图1B)、T2WI稍高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突胶质细胞瘤 脑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