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HA/PA66复合材料植入在兔脊柱结核模型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范华华 孙厚杰 +1 位作者 韩建华 蔡小军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3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材料植入在兔脊柱结核模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清洁级健康新西兰白兔60只,建立兔脊柱结核模型。造模后2个月,选取36只造模成功新西兰兔随机分为两组,钛网植骨组和n-HA/PA66植骨组,每...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材料植入在兔脊柱结核模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清洁级健康新西兰白兔60只,建立兔脊柱结核模型。造模后2个月,选取36只造模成功新西兰兔随机分为两组,钛网植骨组和n-HA/PA66植骨组,每组18只。取自体髂骨松质骨颗粒填充至钛网,将植骨材料钛网及n-HA/PA66分别植入钛网植骨组和n-HA/PA66植骨组植骨床内,微型指钛钢板固定牢固,术后抗结核治疗。分别于术后1 d、1个月、2个月、3个月两组各取6只大鼠行X线片检查,术后3个月采用Lane-Sandhu法对X线检查结果对骨形成、骨连接及骨塑型情况进行评分。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检测ESR、血清CRP;术后1 d,两组各取6只实验兔处死取植骨材料,检测结核分枝杆菌黏附植骨材料的能力。结果经影像学检查证实造模成功,成功率为86.67%(52/60)。术后1个月n-HA/PA66植骨组材料两端可见骨痂形成,且材料与自体骨界限不清;钛网植骨组未见明显骨痂形成,材料与自体骨间隙仍较清楚。术后2个月,n-HA/PA66植骨组材料周围大量骨痂形成,材料与自体骨界面模糊;钛网植骨组材料两端有骨痂形成,但明显较n-HA/PA66植骨组少。术后3个月两组材料均与自体骨结合,对位对线好,材料与自体骨界面模糊,有大量新生骨痂包裹材料,n-HA/PA66植骨组骨痂明显多于钛网植骨组。n-HA/PA66植骨组Lane-Sandhu评分高于钛网植骨组(P<0.05)。术后1、3个月两组ESR、血清CRP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均<0.05);术后1个月两组比较,P<0.05。n-HA/PA66植骨组结核分枝杆菌黏附能力弱于钛网植骨组(P均<0.05)。结论 n-HA/PA66复合材料植入可促进脊柱结核兔模型骨融合进展及骨痂生长,抑制炎性反应,且材料表面黏附的结核分枝杆菌少,效果优于钛网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 结核分枝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