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肢静脉曲张泡沫硬化补充治疗时间序列分析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忆萍 徐涛 +3 位作者 唐明美 杨蝶 谢懿漫 谭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1-525,共5页
目的探索泡沫硬化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后出现需要补充注射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85例,采集相应病历资料、术前第1天及术后第1天检测D-二聚体、凝血酶时间... 目的探索泡沫硬化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后出现需要补充注射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85例,采集相应病历资料、术前第1天及术后第1天检测D-二聚体、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术后视频电话随访持续至术后6个月,按随访期内是否进行泡沫硬化剂补充注射分单次治疗组、补充治疗组。对两组资料进行倾向性匹配,分析病程资料、凝血因子与补充注射发生的相关性,建立补充注射发生率的时间序列模型,观察疗效情况及并发症。结果倾向性匹配后,两组病变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酶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充注射发生与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首次注射计量有相关性(P<0.05),且1、8、9、12月中进行首次注射治疗的患者模型补充注射发生率较高。两组术后6个月后治疗均获成功,且并发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下肢静脉曲张C3/C4患者需补充注射的几率高于其他级别,术后第1天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补充注射的发生呈正相关,而首次注射的剂量与补充注射的发生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泡沫硬化术 时间序列模型 凝血功能 Prophe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