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输水方式的选择与管网分区方式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舒静 余双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3期181-183,共3页
在市政给排水管网系统设计中,给排水管网的输水方式和分区将会对管网给水与排水的功能发挥形成直接的影响。现阶段的给排水市政基础设施正在逐步实现工程管网的建设范围扩大,进而体现了科学优化设计市政给水与排水系统管网结构的重要作... 在市政给排水管网系统设计中,给排水管网的输水方式和分区将会对管网给水与排水的功能发挥形成直接的影响。现阶段的给排水市政基础设施正在逐步实现工程管网的建设范围扩大,进而体现了科学优化设计市政给水与排水系统管网结构的重要作用。该文主要探讨了市政给排水的管网输水方式和分区基本设计思路,结合给排水管网的基本特征来进行管网输水方式的优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给排水设计 输水方式选择 管网分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塘整体浇筑堆石混凝土拱坝施工期温度仿真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何涛洪 徐小蓉 +3 位作者 雷峥琦 成克雄 曾旭 金峰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61,共11页
【目的】绿塘大坝是一座不分横缝、整体浇筑的堆石混凝土拱坝,旨在解决坝体分缝过多而带来的施工干扰大、速度慢以及堆石率低等问题。为深入探究这种新拱坝型式的温度场分布特征与应力变化规律,得到堆石混凝土坝体不分缝或少分缝的理论... 【目的】绿塘大坝是一座不分横缝、整体浇筑的堆石混凝土拱坝,旨在解决坝体分缝过多而带来的施工干扰大、速度慢以及堆石率低等问题。为深入探究这种新拱坝型式的温度场分布特征与应力变化规律,得到堆石混凝土坝体不分缝或少分缝的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实测资料开展有限元温度仿真计算,考虑上游防渗层及预制混凝土块模板、混凝土水化反应及弹性模量增长、徐变等,采用结构多场仿真与非线性分析软件SAPTIS模拟整体浇筑拱坝的分层拱圈浇筑全过程,并分析坝体温度场与应力分布规律。【结果】结果显示:绿塘大坝施工期的混凝土水化温升较低,约3~10℃,部分高温月份浇筑的混凝土温升后能达到38.6℃;施工期拱向拉应力普遍小于0.8 MPa,仅上游自密实混凝土防渗层的局部应力达到1.5 MPa,预制混凝土块模板起到辅助吸热和力学约束作用;横缝对拱坝上游面的应力改善较为明显。【结论】结果表明,堆石混凝土拱坝采用不分横缝、全断面整体上升浇筑的型式是可行的,但建议上游防渗层设置短缝和高温季节采取合适的温控措施,该坝型对促进快速筑坝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混凝土拱坝 整体浇筑 温度仿真 横缝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输水管道工程设计分析
3
作者 苏俊杰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3期184-186,共3页
该文以习水县保丰水库工程输水部分的设计及应用展开分析。内容主要涉及污水处理输水方式选择、输水线路确定、输水管管材选择、隧洞型式选择、管道水力计算、输水管压力等级选定、管道布置和隧洞布置。以此来积累相同类型输水工程经验... 该文以习水县保丰水库工程输水部分的设计及应用展开分析。内容主要涉及污水处理输水方式选择、输水线路确定、输水管管材选择、隧洞型式选择、管道水力计算、输水管压力等级选定、管道布置和隧洞布置。以此来积累相同类型输水工程经验,为相同类型的设计提供参考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 输水管道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地压力钢管镇墩稳定性计算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国茂 崔靓靓 蔡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8-151,共4页
针对现有研究成果缺少详细分析镇墩稳定性、可滑移长度判别公式存在不足的问题,在现有计算公式基础上,优化设置伸缩节情况下管道轴向力公式,提出了弯管下游轴向力和不设置伸缩节情况下轴向力公式,分析了设置伸缩节与未设置伸缩节情况下... 针对现有研究成果缺少详细分析镇墩稳定性、可滑移长度判别公式存在不足的问题,在现有计算公式基础上,优化设置伸缩节情况下管道轴向力公式,提出了弯管下游轴向力和不设置伸缩节情况下轴向力公式,分析了设置伸缩节与未设置伸缩节情况下管道轴向推力及各条件下镇墩砼量比较,得到在一定条件下不设置伸缩节的埋地钢管镇墩砼量最省,可为今后的研究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压力钢管 镇墩 轴向力 摩擦力 内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酸性环境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黄星 《南方农机》 2022年第5期130-132,共3页
传统混凝土存在抗压强度低、耐腐蚀性低等问题,笔者在传统混凝土结构中增加0.1%、0.2%、0.3%的玄武岩纤维,分析在3种不同环境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增加不同比例的玄武岩纤维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在酸性条件下混... 传统混凝土存在抗压强度低、耐腐蚀性低等问题,笔者在传统混凝土结构中增加0.1%、0.2%、0.3%的玄武岩纤维,分析在3种不同环境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增加不同比例的玄武岩纤维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在酸性条件下混凝土的抗压性,随着侵蚀时间持续,抗压强度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延缓混凝土达到抗压强度峰值的时间,提升混凝土的抗腐蚀性。在硫酸盐浸泡的环境下,0.2%玄武岩纤维配比的混凝土抗压性最佳,对比空白对照组,抗压强度提升了11.20%;在硫酸盐-氯盐自然浸泡环境下,0.2%玄武岩纤维配比的混凝土抗压性整体均高于其余混凝土,对比空白对照组,抗压强度提高了10.06%;在干湿循环-硫酸盐-氯盐条件下,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对比另外两种环境,强度均有所下降,且0.1%玄武岩纤维配比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在循环次数23次时达到最大,对比空白对照组,抗压强度提高了12.55%,0.2%玄武岩纤维配比的混凝土在循环次数达到36次以后的强压强度均高于配比为0.1%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综合三种酸性条件下玄武岩纤维抗压强度的变化,推荐采用0.2%玄武岩纤维配比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耐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玄武岩纤维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