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能干细胞在肺纤维化治疗和研究中的应用
1
作者 翁冬 王艳阳 +1 位作者 王诺鑫 何志旭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872-880,共9页
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肺病,现有疗法仅能一定程度缓解临床症状,但不能逆转纤维化进展乃至治愈该病。对比传统的PF模型与药物筛选系统,多能干细胞衍生的模型和系统可以更好模拟纤维化生理特性及微环境,也... 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肺病,现有疗法仅能一定程度缓解临床症状,但不能逆转纤维化进展乃至治愈该病。对比传统的PF模型与药物筛选系统,多能干细胞衍生的模型和系统可以更好模拟纤维化生理特性及微环境,也可为后续纤维化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综述基于多能干细胞的PF模型与药物筛选系统的贡献以及治疗研究进展,并探讨其临床转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间质性肺病 特发性肺纤维化 干细胞 多能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 诱导多能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天然产物预防血管再狭窄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2
作者 罗加伟 陈天旺 +4 位作者 王鑫宇 刘娟 黄波 李利生 徐尚福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08-1416,共9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并取得良好疗效,但术后血管重塑所致的血管再狭窄仍需关注,严重影响了PCI远期疗效,预防血管再狭窄对心血管疾病具有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并取得良好疗效,但术后血管重塑所致的血管再狭窄仍需关注,严重影响了PCI远期疗效,预防血管再狭窄对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中药天然产物因其具有多靶点、毒性低、安全性高的特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中药天然产物具有防治血管再狭窄的作用,并能够有效地控制其发生和发展。本文综述了黄酮类、生物碱类、萜及苷类、多糖及多酚类化合物等中药天然产物预防血管再狭窄的作用和机制,并分析总结了各类天然产物的作用和机制差异,为研发安全有效的预防血管再狭窄药物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天然产物 血管再狭窄 血管平滑肌细胞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衍生的外泌体在肝脏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卓然 朱冰 +1 位作者 余丽梅 游绍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99-706,共8页
肝脏容易受多种病因影响发生肝损伤,严重情况下可引起其合成、解毒、代谢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障碍,当前针对肝衰竭、失代偿性肝硬化等终末期肝病仍缺乏高效的临床治疗手段。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疗效已被证实,基于干细胞外泌体的... 肝脏容易受多种病因影响发生肝损伤,严重情况下可引起其合成、解毒、代谢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障碍,当前针对肝衰竭、失代偿性肝硬化等终末期肝病仍缺乏高效的临床治疗手段。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疗效已被证实,基于干细胞外泌体的相关治疗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干细胞外泌体治疗的优势、机制研究进展、临床前研究现状等。从目前研究结果来看,干细胞衍生的外泌体治疗肝脏疾病具有良好应用前景,但临床前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临床研究有待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干细胞 间质干细胞 外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0b在低氧环境中调控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 被引量:3
4
作者 汪仡骁 吴恒鹏 +3 位作者 万雪 陈方 石超 瓦庆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3113-3118,共6页
目的针对软骨缺损难以自行修复的临床难题,探讨miR⁃30b调控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软骨分化中的作用及潜在机制,为软骨修复提供新思路。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BMSCs;流式细胞术和双向诱导分化实验鉴定细胞;CCK⁃8和Western blot检... 目的针对软骨缺损难以自行修复的临床难题,探讨miR⁃30b调控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软骨分化中的作用及潜在机制,为软骨修复提供新思路。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BMSCs;流式细胞术和双向诱导分化实验鉴定细胞;CCK⁃8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在不同CoCl_(2)浓度下增殖能力和HIF⁃1α表达变化情况;构建稳定表达miR⁃30b的细胞株,Western blot检测其靶基因SOX9和Wnt/β⁃catnein信号通路的表达;在低氧环境中成软骨诱导分化,21 d后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ollagenⅡ与SOX9的表达。结果流式检测和双向分化实验结果显示细胞高表达CD29和CD34,低表达CD44和CD45,同时具有良好的分化能力。CCK⁃8结果表明CoCl2溶液诱导的低氧环境可促进BMSCs增殖(P<0.05),且低氧可促进细胞表达HIF⁃1α。稳定表达miR⁃30b的细胞在低氧环境中成软骨诱导21 d后,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ollagenⅡ与SOX9的表达较对照组、空载组及低氧组均明显下调(P<0.01)。结论miR⁃30b能降低BMSCs在低氧环境中成软骨分化,为表观遗传学调控干细胞修复软骨缺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缺损 miR⁃30b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软骨分化 低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对CD133^+和CD34^+脐血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徐尚福 潘丽 +4 位作者 袁毅 陈艳 范振海 方宁 余丽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7-40,I0014,I0015,I0016,共7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ginsenosides Rg1, Rg1)对CD133^+和CD34^+人脐血造血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hemopoietic stem cells, hUCB-HSCs)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及免疫磁珠法,富集、分选CD133^+和CD34^+ hUCB-HS...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ginsenosides Rg1, Rg1)对CD133^+和CD34^+人脐血造血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hemopoietic stem cells, hUCB-HSCs)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及免疫磁珠法,富集、分选CD133^+和CD34^+ hUCB-HSCs,流式细胞术检测分选细胞纯度,0.1、0.3和3μmol/L的Rg1处理培养的hUCB-HSCs 14 d,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计数集落和细胞数。结果免疫磁珠分选所得CD133^+、CD34^+hUCB-HSCs的纯度分别为>90%和>80%,3个浓度的Rg1均不同程度的增加细胞数量,Rg1可促进CD133^+和CD34^+ hUCB-HSCs细胞增殖,增加爆式红系集落形成单位、粒-单集落形成单位集落生成(P<0.05),Rg1对两种HSCs增殖的数量及向红系细胞分化的影响相似,但使CD34^+hUCB-HSCs向粒系和单核系细胞分化的作用明显强于CD133^+hUCB-HSCs。结论 Rg1促进CD133^+和CD34^+ hUCB-HSCs增殖及向红系细胞分化的作用相当,但促CD34^+ hUCB-HSCs向粒单系细胞分化的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人脐带血 造血干细胞 增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乳糖凝集素-9(Gal-9)介导的免疫调节作用在肝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凌珺 朱冰 +3 位作者 陈威巍 王卓然 余丽梅 游绍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3-198,共6页
半乳糖凝集素-9(Gal-9)是能够特异性识别、结合半乳糖苷的半乳糖凝集素家族成员之一。近年研究发现,Gal-9在肝脏中高水平表达,有助于维持肝内免疫稳态并在多种肝脏疾病中发挥生物学功能。本文综述了Gal-9的免疫调节功能及其在不同肝脏... 半乳糖凝集素-9(Gal-9)是能够特异性识别、结合半乳糖苷的半乳糖凝集素家族成员之一。近年研究发现,Gal-9在肝脏中高水平表达,有助于维持肝内免疫稳态并在多种肝脏疾病中发挥生物学功能。本文综述了Gal-9的免疫调节功能及其在不同肝脏疾病中的作用。Gal-9在不同肝脏疾病中通过多种途径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基于对Gal-9具体免疫调节机制和功能的研究,有助于发现Gal-9在肝脏疾病中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凝集素-9 免疫调节 肝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运城汉族群体23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 被引量:3
7
作者 高红艳 余舰 +5 位作者 冯小丹 吴孝宏 罗丽 李贤凤 刘超 陈鹏宇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51-360,共10页
目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因其高度多态性的遗传学特征,在法医遗传学、分子人类学、群体遗传学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开发的复合检测体系由于采用了更多数目的STR基因座而具有更高的分辨能力和应用价值。遗传多... 目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因其高度多态性的遗传学特征,在法医遗传学、分子人类学、群体遗传学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开发的复合检测体系由于采用了更多数目的STR基因座而具有更高的分辨能力和应用价值。遗传多态性研究是STR在特定人群中应用的前提。本研究评估山西运城地区汉族人群23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在法医学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山西运城汉族与其他不同群体的遗传关系。方法:应用AGCU EX25扩增试剂盒对来自山西运城汉族的525例健康无关个体进行23个STR基因座的复合扩增,ABI 3500遗传分析仪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分离,GeneMapperv 3.2软件进行基因分型,统计各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及法医学参数;并结合已公开报道的其他13个群体等位基因频率数据,计算群体间遗传距离,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23个STR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为0.0010~0.5090,各基因座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23个STR累积个人识别率(cumulative power of discrimination,CPD),累积三联体非父排除率(cumulative power of exclusion for trios,CPE_(trio))、累计二联体非父排除率(cumulative power of exclusion for duos,CPE_(duo))分别为1-1.3052633748×10^(-27)、1-2.5831520522×10^(-10)和1-1.1936375004×10^(-6)。群体比较结果显示山西运城汉族与陕西渭南汉族、宁波汉族、辽宁汉族等同语系或地理位置较近的群体遗传关系较近,与新疆维吾尔族、广东汉族等不同语系或地理位置较远群体的遗传关系较远。结论:23个STR组成的复合体系较传统的STR复合体系具有更高的遗传多态性和鉴别能力,能更好地应用于山西运城汉族人群的法医学个人识别、亲子鉴定及群体遗传学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串联重复序列 遗传多态性 山西运城汉族 群体遗传 AGCU EX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基因病植入前遗传学检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姚利兰(综述) 陈鹏宇(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11-1216,共6页
单基因病种类及患病率的不断增加,给患者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身心压力和经济负担。单基因病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M)作为单基因病的一级预防手段可有效阻断其垂直传递,避免相关缺陷儿的降生。一系列PGT-M检测技术的发展促使单基因病诊断能... 单基因病种类及患病率的不断增加,给患者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身心压力和经济负担。单基因病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M)作为单基因病的一级预防手段可有效阻断其垂直传递,避免相关缺陷儿的降生。一系列PGT-M检测技术的发展促使单基因病诊断能力不断提高,同时伴随人口结构及生育意识的改变.其临床应用范围和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也引发了相应的伦理争议。文章对PGT-M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应用范围和现状以及相关伦理问题等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基因病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单基因病 高通量测序 单倍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