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表达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IA1基因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胃癌细胞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2
1
作者 钟裕昌 阮笃激 +3 位作者 戴霖 王彪 曲颜 杨雪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58-1664,共7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2-TAMs)T淋巴细胞内抗原1(TIA1)基因对胃癌BGC-823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从胃癌组织中提取原代TAMs,采用IL-4和IL-13刺激TAMs诱导分化成M2-TAMs,再将TIA1基因过表达质粒(oe-TIA1)... 目的:探讨过表达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2-TAMs)T淋巴细胞内抗原1(TIA1)基因对胃癌BGC-823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从胃癌组织中提取原代TAMs,采用IL-4和IL-13刺激TAMs诱导分化成M2-TAMs,再将TIA1基因过表达质粒(oe-TIA1)及其空载质粒(Vector)转染至M2-TAMs中,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TIA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中CD206和CD163表达水平;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0、TGF-β、VEGF-A和Arg-1水平。通过Transwell共培养体系将转染后的M2-TAMs与胃癌BGC-823细胞共培养,并联用PI3K激动剂740Y-P进行干预,采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I3K、p-PI3K、AKT、p-AKT、MMP-2和MMP-9等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与原代TAMs比较,M2-TAMs中CD206和CD163表达水平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0、TGF-β、VEGF-A和Arg-1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TIA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TIA1基因过表达可显著降低M2-TAMs中CD206和CD163表达水平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0、TGF-β、VEGF-A和Arg-1水平(P<0.05)。②M2-TAMs中过表达TIA1基因可显著降低BGC-82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及p-PI3K/PI3K、p-AKT/AKT、MMP-2和MMP-9等蛋白表达水平(P<0.05)。③740Y-P可显著逆转M2-TAMs中过表达TIA1基因对BGC-823细胞迁移、侵袭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结论:过表达M2-TAMs中TIA1基因表达可通过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胃癌细胞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T淋巴细胞内抗原1 胃癌细胞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87a通过靶向调控TIA1对胃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2型极化的抑制作用
2
作者 曲颜 戴霖 +3 位作者 王彪 阮笃激 钟裕昌 杨雪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8-738,共11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487a对胃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 M2型极化的抑制作用,并阐明其对胃癌AGS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分离和培养原发性胃癌患者胃癌组织TAMs及癌旁组织来源的正常巨噬细胞(NTMs),体外诱导人单核细胞THP-...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487a对胃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 M2型极化的抑制作用,并阐明其对胃癌AGS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分离和培养原发性胃癌患者胃癌组织TAMs及癌旁组织来源的正常巨噬细胞(NTMs),体外诱导人单核细胞THP-1分化为TAMs,将分化得到的M0、M1和M2型巨噬细胞经条件培养基(CM)刺激培养24 h,分别获取TAMs、M1-TAMs和M2-TAMs。转染TAMs,分为空白组、 inhibitor-NC组、 miR-487a inhibitor组、 miR-487a inhibitor+si-NC组和miR-487ainhibitor+si-TIA1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验证转染效率。将M2-TAMs与AGS细胞共培养,分为AGS组、AGS+inhibitor-NC组、AGS+miR-487ainhibitor组、AGS+miR-487ainhibitor+si-NC组和AGS+miR-487ainhibitor+si-TIA1组,RT-qPCR法检测胃癌组织TAMs和癌旁组织NTMs及各组TAMs中miR-487a和T淋巴细胞胞浆内抗原-1(TIA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胃癌组织TAMs和癌旁组织NTMs及各组TAMs中TIA1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TAMs中CD206和CD163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TAMs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精氨酸酶1(Arg-1)水平,CCK-8法检测各组AGS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AGS细胞迁移率,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AGS细胞侵袭细胞数。结果:RT-qPCR法,与癌旁组织NTMs比较,胃癌组织TAMs中miR-487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TIA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TAMs比较,M1-TAMs中miR-487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TIA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M2-TAMs中miR-487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TIA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转染后,与空白组和inhibitor-NC组比较,miR-487a inhibitor组细胞中miR-487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提示细胞转染成功。Western blotting法,与癌旁组织NTMs比较,胃癌组织TAMs中TIA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TAMs比较,M1-TAMs中TIA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M2-TAMs中TIA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共转染后,与inhibitor-NC组比较,miR-487a inhibitor组细胞中TIA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miR-487a inhibitor+si-NC组比较,miR-487a inhibitor+si-TIA1组细胞中TIA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流式细胞术,与空白组和inhibitor-NC组比较,miR-487a inhibitor组细胞中CD206和CD163水平明显降低(P<0.01);共转染后,与inhibitor-NC组比较,miR-487a inhibitor组细胞中CD206和CD163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miR-487a inhibitor+si-NC组比较,miR-487a inhibitor+si-TIA1组细胞中CD206和CD163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ELISA法,与空白组和inhibitor-NC组比较,miR-487a inhibitor组TAMs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TGF-β、VEGF-A和Arg-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共转染后,与inhibitor-NC组比较,miR-487a inhibitor组TAMs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TGF-β、VEGF-A和Arg-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miR-487a inhibitor+si-NC组比较,miR-487a inhibitor+si-TIA1组TAMs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TGF-β、VEGF-A和Arg-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CCK-8法,与AGS组比较,AGS+inhibitor-NC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升高(P<0.01);与AGS+inhibitor-NC组比较,AGS+miR-487a inhibitor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AGS+miR-487a inhibitor+si-NC组比较,AGS+miR-487a inhibitor+si-TIA1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升高(P<0.01)。细胞划痕实验,与AGS组比较,AGS+inhibitor-NC组AGS细胞迁移率明显升高(P<0.05);与AGS+inhibitor-NC组比较,AGS+miR-487a inhibitor组AGS细胞迁移率明显降低(P<0.01);与AGS+miR-487a inhibitor+si-NC组比较,AGS+miR-487a inhibitor+si-TIA1组AGS细胞迁移率明显升高(P<0.05)。Transwell实验,与AGS组比较,AGS+inhibitorNC组AGS细胞侵袭细胞数明显升高(P<0.01);与AGS+inhibitor-NC组比较,AGS+miR-487a inhibitor组AGS细胞侵袭细胞数明显降低(P<0.01);与AGS+miR-487a inhibitor+si-NC组比较,AGS+miR-487a inhibitor+si-TIA1组AGS细胞侵袭细胞数明显升高(P<0.01)。结论:沉默miR-487a表达可通过靶向上调TIA1抑制胃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2型极化,并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微小RNA-487a T淋巴细胞内抗原1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M2型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90-3p过表达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龚杰 雷泽华 +3 位作者 张远威 黄雄 杜波 王志旭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95-1501,共7页
目的:探讨miR-490-3p过表达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改善作用,并初步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阴性对照组(mimic-NC组)和miR-490-3p模拟物组(miR-490-3p mimic组),每组8只。采用高脂饲料... 目的:探讨miR-490-3p过表达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改善作用,并初步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阴性对照组(mimic-NC组)和miR-490-3p模拟物组(miR-490-3p mimic组),每组8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复制NAFLD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不进行任何处理,mimic-NC组和miR-490-3p mimic组大鼠分别尾静脉注射含无意义序列和miR-490-3p mimic质粒的腺病毒。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miR-490-3p表达水平,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表现,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RT-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和核因子κB(NF-κB)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TLR4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NF-α、IL-6、IL-1β和MDA水平和肝组织中TLR4 mRNA及蛋白、NF-κB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血清SOD和GSH-Px水平及肝组织中miR-490-3p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miR-490-3p mimic组大鼠血清ALT、AST、TNF-α、IL-6、IL-1β、MDA水平和肝组织中TLR4 mRNA及蛋白、NF-κB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血清SOD和GSH-Px水平和肝组织中miR-490-3p表达水平升高(P<0.05)。HE染色,对照组大鼠肝细胞排列均匀;模型组和mimic-NC组大鼠肝细胞中堆积大量脂肪,门管区伴有明显炎性细胞浸润,部分肝细胞呈坏死,并出现纤维化病变;miR-490-3p mimic组大鼠肝组织病变程度较模型组减轻。油红O染色,对照组大鼠肝组织中未见明显红染脂肪滴;模型组和mimic-NC组大鼠肝组织中可见明显红染的脂肪滴,数量多且体积大;miR-490-3p mimic组大鼠肝组织中脂肪滴体积和数量均明显减少。结论:miR-490-3p过表达可减轻大鼠NAFLD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阻滞TLR4/NF-κB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和改善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490-3p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减少症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陈怡 王继伟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4-189,共6页
肌肉减少症是一种以骨骼肌质量和力量的进行性和全身性丧失为特征的综合征,导致身体残疾、生活质量降低甚至死亡。发生机制涉及炎症和氧化应激、激素水平改变、线粒体功能障碍等。结直肠癌病人肌肉减少症的发生率在12%~60%之间。有研究... 肌肉减少症是一种以骨骼肌质量和力量的进行性和全身性丧失为特征的综合征,导致身体残疾、生活质量降低甚至死亡。发生机制涉及炎症和氧化应激、激素水平改变、线粒体功能障碍等。结直肠癌病人肌肉减少症的发生率在12%~60%之间。有研究表明,肌肉减少症可能对CRC病人围术期产生负面影响而导致不良临床结局。本综述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系统阐述CRC病人肌肉减少症的发生机制、评估方法、以及对围术期并发症、化疗毒副作用和生存预后的影响,总结并展望CRC病人肌肉减少症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减少症 结直肠癌 围术期并发症 化疗副作用 生存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hnRNPAB基因对结直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4
5
作者 袁涛 江航 +1 位作者 陈正权 文坤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43-748,共6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hnRNPAB基因对人结直肠癌SW480、HT2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分别用过表达hnRNPAB的慢病毒和阴性对照病毒转染SW480、HT29细胞,设置实验组(SW480-hnRNPAB、HT29-hnRNPAB)与对照组(SW480-NC、HT29... 目的探讨过表达hnRNPAB基因对人结直肠癌SW480、HT2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分别用过表达hnRNPAB的慢病毒和阴性对照病毒转染SW480、HT29细胞,设置实验组(SW480-hnRNPAB、HT29-hnRNPAB)与对照组(SW480-NC、HT29-NC)。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hnRNPAB及EMT相关指标(E-cadherin、N-cadherin及波形蛋白)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蛋白WNT3A、WNT5A及β-catenin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SW480-NC、HT29-NC)相比,实验组(SW480-hnRNPAB、HT29-hnRNPAB)hnRNPA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划痕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SW480:19.6%±0.90%vs.2.23%±0.80%,P<0.01;HT29:40.30%±0.70%vs.6.40%±0.06%,P<0.01),穿膜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SW480:(315.0±6.7)个vs.(62.0±4.3)个,P<0.01;HT29:(289.0±7.2)个vs.(54.0±5.2)个,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间质细胞标志物N-cadherin和波形蛋白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WNT3A、WNT5A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过表达hnRNPAB基因可诱导结直肠癌SW480和HT29细胞发生EMT,增强其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nRNPAB 结直肠癌 上皮-间质转化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疾病感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蔡久梅 陈伟 +3 位作者 詹晓庆 姚声涛 尹春梅 郑喜兰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6-80,共5页
准确评估脑卒中疾病感知是制定个体化预防、干预措施、康复治疗的前提和基础。对疾病感知问卷、改良版疾病感知问卷、简易疾病感知问卷、疾病感知问卷中文修订版、脑卒中疾病感知问卷修订版等5种评估工具进行总结和描述,并探讨了疾病感... 准确评估脑卒中疾病感知是制定个体化预防、干预措施、康复治疗的前提和基础。对疾病感知问卷、改良版疾病感知问卷、简易疾病感知问卷、疾病感知问卷中文修订版、脑卒中疾病感知问卷修订版等5种评估工具进行总结和描述,并探讨了疾病感知对脑卒中患者心理、行为及预后的影响。疾病感知是患者的主观感受,对患者的康复和预后有一定的影响。护理人员可通过认知行为、数字健康教育以及疾病知识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以激励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最终改善健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疾病感知 评估工具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壬基酚在SD大鼠内分泌腺、胃、心脏、肝脏、肾脏和血清的分布与消除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钰婕 颜婷 +5 位作者 杨警 俞捷 杨雪峰 张建玲 蒋智钢 许洁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4-180,共7页
研究壬基酚经消化道摄入后在SD大鼠的内分泌腺、胃、心脏、肝脏、肾脏和血清中的分布与消除情况。取39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13组(每组3只),除对照组(一次性给予同等剂量玉米油)外其余各组一次性灌胃400 mg·kg^(-1)的壬基酚,在灌胃... 研究壬基酚经消化道摄入后在SD大鼠的内分泌腺、胃、心脏、肝脏、肾脏和血清中的分布与消除情况。取39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13组(每组3只),除对照组(一次性给予同等剂量玉米油)外其余各组一次性灌胃400 mg·kg^(-1)的壬基酚,在灌胃后的0.25、0.5、1、2、4、8、12、24、48、72、96和120 h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处死大鼠,取其内分泌腺(胸腺、甲状腺和肾上腺)、胃、肝脏、肾脏、心脏和血清,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壬基酚的含量,并计算代谢动力学相关参数。代谢动力学参数包括二室模型分布相半衰期(t_(1/2α))、曲线下面积(AUC)、自中央室向外周室转运速率常数(K_(12))、自外周室向中央室转运速率常数(K_(21))、平均驻留时间(MRT_(0-t))、二室模型清除相半衰期(t_(1/2β))、中央室总体清除率(CL/F)、自中央室消除速率常数(K_(10))、吸收相半衰期(t_(1/2)(Ka))。壬基酚在大鼠各器官组织内的代谢除肝脏外均为二室模型。在内分泌腺中,胸腺内峰浓度最大,c_(max)=4.927 mg·L^(-1),曲线下面积最大,AUC _(0-∞)=766.163 mg·L^(-1)·h、平均驻留时间最长,MRT_(0-t)=53.901 h;肾上腺组织中壬基酚二室模型清除相半衰期最长,t_(1/2β)=1306826.882 h;甲状腺组织中壬基酚的t_(1/2)(Ka)=1.375 h、K_(12)=0.275h^(-1)、K_(21)=0.165h^(-1)、MRT_(0-t)=50.705 h;在实质性器官中,胃组织中壬基酚的达峰时间最早,T_(max)=2 h,峰浓度最高,c_(max)=41.4 mg·L^(-1),曲线下面积最大,AUC _(0-∞)=364.319 mg·L^(-1)·h;心脏组织中壬基酚的T_(1/2 K a)=2.013 h,CL/F=7.228 L·kg^(-1)·h^(-1);肝脏组织中壬基酚的K_(10)=0.21h^(-1);肾脏组织中各代谢动力学参数数值与肝脏相似;血清中的各项代谢动力学参数数值均处于中等水平。壬基酚主要分布在胸腺组织和胃组织中,在胃组织中驻留时间短易被吸收,在胸腺组织中驻留时间长且浓度高。壬基酚在肝脏和肾脏中清除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基酚 SD大鼠 内分泌腺 内脏 分布与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致肠套叠引起肠梗阻
8
作者 赵乃波 苟晓梅 程家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91-293,共3页
患者男,16岁。全身紫癜和瘀斑伴腹痛与关节痛12 d、加重3 d。查体见四肢皮肤、臀部、躯干散在暗红色瘀点、瘀斑及少许色素沉着斑,少许血痂,左侧足背、踝关节肿胀/红肿,全腹伴压痛、反跳痛,右手肘关节、双腕关节压痛。于外院及我院皮肤... 患者男,16岁。全身紫癜和瘀斑伴腹痛与关节痛12 d、加重3 d。查体见四肢皮肤、臀部、躯干散在暗红色瘀点、瘀斑及少许色素沉着斑,少许血痂,左侧足背、踝关节肿胀/红肿,全腹伴压痛、反跳痛,右手肘关节、双腕关节压痛。于外院及我院皮肤科诊断为腹膜性紫癜,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瘀点、瘀斑减少。因腹痛加重不缓解,急诊行手术治疗,术中见升结肠套叠、梗阻并穿孔。诊断:过敏性紫癜并发肠梗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过敏性 结肠套叠 肠梗阻 穿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