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泌尿外科疾病中Uroplakins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周辉 李宜桓 +1 位作者 陈书练 罗旭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84-587,共4页
Uroplakins(Upk)是尿路上皮分化的关键蛋白,在尿路屏障功能建立中起重要作用。由于Upk在尿路上皮的特异性表达,被认为是尿路上皮系统炎症、肿瘤等疾病发病机制中的关键因素。该文旨在阐述Upk的相关功能和作用,并将其在泌尿外科疾病中的... Uroplakins(Upk)是尿路上皮分化的关键蛋白,在尿路屏障功能建立中起重要作用。由于Upk在尿路上皮的特异性表达,被认为是尿路上皮系统炎症、肿瘤等疾病发病机制中的关键因素。该文旨在阐述Upk的相关功能和作用,并将其在泌尿外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性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尿路上皮 膀胱炎 UROPLAKINS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ch⁃Gregoir和Cohen两种经腹腔镜术式治疗儿童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畸形的效果和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邱杰 喻正波 +4 位作者 陈玉烛 施晓欣 罗震 庄利恺 顾胜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41-1545,共5页
目的比较经腹腔镜Lich⁃Gregoir术式和经气膀胱腹腔镜Cohen术式治疗儿童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畸形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小儿外科2018年2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70例儿童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畸形患儿,根据术式差异,分为两组。A组3... 目的比较经腹腔镜Lich⁃Gregoir术式和经气膀胱腹腔镜Cohen术式治疗儿童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畸形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小儿外科2018年2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70例儿童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畸形患儿,根据术式差异,分为两组。A组35例,采用经腹腔镜Lich⁃Gregoir术式治疗;B组35例,采用经气膀胱腹腔镜Cohen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指标、治疗效果、并发症、氧化应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皮质醇(Cor)和肾上腺素(E)]和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IL⁃10]水平差异。结果B组患儿住院时间显著少于A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复查结果提示所有患儿肾积水程度均减轻,无反流;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6%vs.5.72%,P>0.05);两组患儿术毕时血清SOD活性显著降低,MDA、Cor、E、TNF⁃α、IL⁃8和IL⁃10水平显著增加(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腔镜Lich⁃Gregoir术式和经气膀胱腹腔镜Cohen术式治疗儿童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畸形的疗效和安全性相当,对患儿应激和炎性程度影响接近,临床医生应根据实际情况择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畸形 儿童 Lich⁃Gregoir术 Cohen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睾丸鞘膜恶性间皮瘤1例
3
作者 杜江 吴涛 梁国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27-428,共2页
恶性间皮瘤主要起源于间皮细胞,好发于胸、腹膜等部位,极少发生于睾丸鞘膜。据统计,睾丸鞘膜恶性间皮瘤(malignant mesothelioma of the tunica vaginalis testis,MMTVT)的发病率占比不到间皮瘤总发病率的1%[1]。该病罕见,缺乏特异性临... 恶性间皮瘤主要起源于间皮细胞,好发于胸、腹膜等部位,极少发生于睾丸鞘膜。据统计,睾丸鞘膜恶性间皮瘤(malignant mesothelioma of the tunica vaginalis testis,MMTVT)的发病率占比不到间皮瘤总发病率的1%[1]。该病罕见,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术前易误诊,故临床医生应对该病保持关注。近期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1例睾丸鞘膜恶性间皮瘤,现将其诊治过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鞘膜恶性间皮瘤 诊断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KLF4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途径调控膀胱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及迁移 被引量:11
4
作者 席剑铭 张能 +4 位作者 李晓光 黄翔 苏鹏 陈书练 罗旭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62-867,共6页
目的:探讨Krüppel样因子4(KLF4)调控膀胱癌细胞EMT及迁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膀胱癌5637和T24细胞中构建稳定过表达KLF4的实验组(LV-KLF4)和阴性对照组(LV-NC),用qPCR和WB实验验证KLF4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用Transwell小室... 目的:探讨Krüppel样因子4(KLF4)调控膀胱癌细胞EMT及迁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膀胱癌5637和T24细胞中构建稳定过表达KLF4的实验组(LV-KLF4)和阴性对照组(LV-NC),用qPCR和WB实验验证KLF4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LV-KLF4组、LV-NC组细胞的迁移能力变化,用WB检测EMT相关标志物上皮钙黏蛋白、神经钙黏蛋白、波形蛋白及Wn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过表达KLF4后细胞内β-catenin的分布变化情况。结果:成功构建KLF4过表达的5637和T24细胞。与LV-NC组比较,LV-KLF4组细胞中KLF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P<0.01),上皮钙黏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P<0.01),神经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均P<0.01),总β-catenin、核β-catenin、MMP9及c-Myc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细胞的迁移能力显著下降(P<0.01),细胞内β-catenin蛋白荧光表达减弱。结论:过表达KLF4可能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EMT过程,从而抑制膀胱癌5637和T24细胞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5637细胞 T24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Krüppel样因子4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免疫诱导方案在肾移植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朱焓 徐鸿 梁国标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41-747,共7页
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风险较高,严重影响受者的生存质量。2009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建议将免疫诱导药物纳入肾移植术前免疫诱导方案中,其目的就是针对这一关键时期提供一定强度的免疫抑制,从而有效减少术后急... 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风险较高,严重影响受者的生存质量。2009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建议将免疫诱导药物纳入肾移植术前免疫诱导方案中,其目的就是针对这一关键时期提供一定强度的免疫抑制,从而有效减少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目前全球各移植中心对于免疫诱导药物的选择及其有效性、安全性仍不确定。本文通过汲取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比分析单克隆抗体包括白细胞介素-2受体拮抗剂、阿伦单抗、利妥昔单抗及多克隆抗体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在肾移植术前免疫诱导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推动肾移植免疫诱导药物的个体化选择,提高受者的生存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免疫诱导 多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 白细胞介素-2受体拮抗剂 阿伦单抗 利妥昔单抗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代谢缺陷所致肾结石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宋远明 赵长永 李道兵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9-177,共9页
肾结石是一种病因复杂且易复发的常见疾病。人类基因组关联性研究发现多种基因突变导致的代谢缺陷与结石形成有关,其中单基因病例占比较高。基因突变引起酶功能、代谢通路、离子转运、受体敏感性等改变,导致草酸代谢、胱氨酸代谢、钙离... 肾结石是一种病因复杂且易复发的常见疾病。人类基因组关联性研究发现多种基因突变导致的代谢缺陷与结石形成有关,其中单基因病例占比较高。基因突变引起酶功能、代谢通路、离子转运、受体敏感性等改变,导致草酸代谢、胱氨酸代谢、钙离子代谢、嘌呤代谢等缺陷,易产生遗传性肾结石。如原发性高草酸尿症、胱氨酸尿症、登特病、家族性低镁血症合并高钙尿和肾钙盐沉着症、巴特综合征、原发性远端肾小管酸中毒、婴儿高钙血症、遗传性低磷性佝偻病伴高钙尿症、腺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缺乏症、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缺乏症、遗传性黄嘌呤尿症等都与遗传性肾结石相关。本文就遗传性代谢缺陷所致肾结石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增加对草酸代谢、胱氨酸代谢、钙离子代谢、嘌呤代谢等缺陷致肾结石的认知,以便早期筛查、诊治及预防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遗传性代谢缺陷 基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性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廖远键 姚菁菁 +3 位作者 左明顺 陈洪川 徐特 张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3137-3142,共6页
转移性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MPPGL)是一种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易感基因被证实与MPPGL相关,使得对MPPGL的早期识别成为可能。最近的研究表明,与MPPG... 转移性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MPPGL)是一种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易感基因被证实与MPPGL相关,使得对MPPGL的早期识别成为可能。最近的研究表明,与MPPGL发病相关的基因包括SDHA、SDHB、SDHC、SDHD、SDHAF2、FH、MDH2、VHL、IDH1、PDH1/2、SLC25A11、GOT2、DLST、CSDE1、MAML3、H3F3A、MERTK、PCDHGC3和KIF1B,其中SDHA、SDHB、SDHC、SDHD、SDHAF2是常见致病基因。潜在的基因突变会影响MPPGL的临床表现,如恶性潜能和遗传预测等,这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临床病程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的基因检测可及早发现遗传综合征,并有助于对高危患者进行密切随访。本文就对MPPGL近年来发现的易感基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嗜铬细胞瘤 转移性副神经节瘤 遗传学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凌草甲素通过上调miR-204-5p抑制PC-3细胞迁移与侵袭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施浩然 包广龙 +6 位作者 令狐熙涛 吴洪瀚 赵泽驹 刘霄 付瑶 黄帅 瓦庆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6-291,共6页
目的探索冬凌草甲素影响PC-3细胞迁移及侵袭的作用及机制,为冬凌草甲素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提供前期体外实验参考。方法通过CCK8检测冬凌草甲素对PC-3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检测冬凌草甲素对PC-3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qRT-PCR分析冬... 目的探索冬凌草甲素影响PC-3细胞迁移及侵袭的作用及机制,为冬凌草甲素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提供前期体外实验参考。方法通过CCK8检测冬凌草甲素对PC-3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检测冬凌草甲素对PC-3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qRT-PCR分析冬凌草甲素溶液处理PC-3细胞后miR-204-5p及NF-κB信号通路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分析冬凌草甲素溶液处理PC-3细胞后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冬凌草甲素溶液以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方式抑制PC-3细胞的增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冬凌草甲素IC50值为10μmol/L;冬凌草甲素溶液呈浓度依赖性抑制PC-3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差异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冬凌草甲素溶液能促进PC-3细胞表达miR-204-5p并阻断NF-κB信号通路下游基因表达;过表达miR-204-5p和冬凌草甲素均能抑制PC-3细胞NF-κB信号通路下游基因表达。结论冬凌草甲素能抑制PC-3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上调miR-204-5p阻断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凌草甲素 前列腺癌骨转移 miR-204-5p 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IC2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肖伟 张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7-200,共4页
ZIC2属于小脑锌指基因家族,是脊椎动物脑发育过程中的重要基因。近年,ZIC2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其表达异常可促进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并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然而,ZIC2在各种肿瘤中的功能和机制异常复杂,其具体机制尚不... ZIC2属于小脑锌指基因家族,是脊椎动物脑发育过程中的重要基因。近年,ZIC2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其表达异常可促进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并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然而,ZIC2在各种肿瘤中的功能和机制异常复杂,其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该文现总结ZIC2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意义,为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ZIC2 基因表达 信号通路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