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录因子E4BP4通过AMPK-TGF-β1/SMAD3信号转导途径调控病理性心肌纤维化
1
作者 黄德荣 文庆 苏宇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0-648,共9页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腺病毒E4启动子结合蛋白(adenovirus E4 promoter-binding protein,E4BP4)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SMAD...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腺病毒E4启动子结合蛋白(adenovirus E4 promoter-binding protein,E4BP4)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SMAD同源物3(Smad homolog 3,SMAD3)通路在调控病理性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建立小鼠心脏纤维化模型,分别于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中检测E4BP4的表达差异。分离和培养原代心脏成纤维细胞,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刺激增殖活化,分别转染E4BP4过表达质粒(Ang Ⅱ+E4BP4组)、E4BP4干扰质粒(Ang Ⅱ+siE4BP4组)、Ang Ⅱ组和未经Ang Ⅱ处理的对照组。免疫荧光检测α-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荧光强度,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测定细胞活力,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E4BP4、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 Ⅰ,Collagen Ⅰ)和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 Ⅲ,Collagen Ⅲ)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检测TGF-β1、AMPK和SMAD3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纤维化程度(38.46±1.21 vs. 3.39±0.39,t=-78.564,P=0.000)、E4BP4蛋白表达量(0.96±0.03 vs. 0.75±0.03,t=-11.480,P=0.000)均明显增加。体外实验发现,与Ang Ⅱ+E4BP4组比较,Ang Ⅱ+siE4BP4组在平均荧光强度(0.05±0.01 vs. 0.42±0.03,F=677.591,P=0.000)、细胞活力(91.30±2.39vs.123.74±2.60,F=132.696,P=0.000)、α-SMA(1.26±0.09vs.3.59±0.86,F=52.274,P=0.000)、Collagen Ⅰ(1.16±0.11vs.3.79±0.89,F=55.336,P=0.000)、Collagen Ⅲ(1.23±0.13 vs. 2.92±0.36,F=119.929,P=0.000)、TGF-β1(0.66±0.04 vs. 0.96±0.02,F=142.954,P=0.000)和p-SMAD3/SMAD3(0.81±0.03 vs. 1.37±0.02,F=739.609,P=0.000)的水平明显降低,而p-AMPK/AMPK的表达量在Ang Ⅱ+siE4BP4组明显高于Ang Ⅱ+E4BP4组(0.89±0.01 vs. 0.58±0.02,F=284.541,P=0.000)。结论:E4BP4是纤维化调控的关键因子,抑制其表达可通过激活AMPK进而抑制TGF-β1/SMAD3通路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纤维化 转录因子腺病毒E4启动子结合蛋白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转化生长因子-β SMAD同源物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婷 张莉 周家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32-36,共5页
目的了解先心病患儿手术后不同阶段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订不同阶段的护理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PedsQLTM3.0心脏模块中文版对先心病行手术治疗的95例患儿及其照顾者95人,分别在手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生存质量调... 目的了解先心病患儿手术后不同阶段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订不同阶段的护理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PedsQLTM3.0心脏模块中文版对先心病行手术治疗的95例患儿及其照顾者95人,分别在手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生存质量调查。结果先心病患儿术后3个月内生存质量水平较低,术后12个月内生存质量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3个时间点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儿与家长报告配对比较显示,心脏症状及其治疗相关问题、治疗相关焦虑问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阶段先心病患儿术后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主要照护者角色、主要照护者职业、主要照护者文化水平、家庭居住情况、就医延迟、家庭子女数量、家庭经济状况、主要照护者对疾病的认知、术后发生并发症(均P<0.05)。结论先心病患儿术后12个月内整体生存质量处于中等水平,且生存质量水平及影响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呈动态变化;家长报告可大部分代表患儿的生存质量状态,但应注意症状、治疗和焦虑相关问题。建议医护人员注意早期识别不同阶段影响患儿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改善患儿术后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先天性心脏病 术后 生存质量 影响因素 纵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辅助紧急救治创伤性右主支气管断裂一例
3
作者 潘佳美 陈伟 +3 位作者 窦雪娇 张黔 刘富兵 罗天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19-1120,共2页
患者,男,28岁,178 cm,75 kg,因“车祸伤致全身多处疼痛3 h余”入院。患者3 h前驾车从高处(约20 m)坠落后感全身疼痛,立即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胸部CT检查后考虑“气管损伤”,予以胸腔闭式引流、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治疗,由120救护车... 患者,男,28岁,178 cm,75 kg,因“车祸伤致全身多处疼痛3 h余”入院。患者3 h前驾车从高处(约20 m)坠落后感全身疼痛,立即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胸部CT检查后考虑“气管损伤”,予以胸腔闭式引流、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治疗,由120救护车转入我院急诊科。患者无家属陪同,既往史无法询问。患者镇静镇痛中,我院急诊胸部CT(图1)示:右侧支气管断裂,双侧气胸,左肺压缩约50%~60%,右肺压缩约60%~70%;双肺肺挫伤、部分肺不张;气管插管术后;纵隔气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闭式引流 肺压缩 纵隔气肿 体外膜肺氧合 气管损伤 右侧支气管 急诊科 双侧气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