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人辅助与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新生儿环状胰腺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甘元竹 郑泽兵 +12 位作者 汪辉娟 汤成艳 杜青 祝代威 龚元 周万康 黄露 夏兴容 李泽平 廖昱 廖喜琳 刘远梅 金祝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42-547,共6页
目的比较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与腹腔镜辅助十二指肠菱形吻合术治疗新生儿环状胰腺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5例环状胰腺患儿临床资料, 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机器人手术组(n=14)和... 目的比较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与腹腔镜辅助十二指肠菱形吻合术治疗新生儿环状胰腺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5例环状胰腺患儿临床资料, 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机器人手术组(n=14)和腹腔镜手术组(n=21)。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肠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内营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与腹腔镜手术组相比, 机器人手术组的手术时间较长[(184.6±25.4)min比(159.7±26.1)min], 肠吻合时间显著缩短[(35.8±2.4)min比(47.7±4.2)min], 术中出血量更少[4.0(3.0, 5.0)mL比6.0(5.0, 7.5)mL];拔除引流管的时间更早[4.0(3.0, 4.25)天比5(5.0, 6.0)天], 住院费用较高[4.0(3.8, 4.2)万元比2.4(2.3, 2.5)万元], 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肠内营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再次手术或意外再住院等。结论机器人手术系统用于新生儿环状胰腺手术安全可行, 术中出血少, 降低了十二指肠吻合的难度, 短期预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胰腺 婴儿 新生 机器人手术 腹腔镜手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β-肾上腺素受体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研究
2
作者 徐艳朋 黄佩 +5 位作者 张平平 罗艳 施晓琪 吴柳松 陈艳 何志旭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7期3391-3398,共8页
背景β-肾上腺素受体(β-AR)与部分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细胞上是否存在β-AR的表达,且β-AR是否与T-ALL的预后及危险度相关,目前国内外报道较缺乏。目的明确T-ALL患儿白血病细胞上β-AR的表达情况,... 背景β-肾上腺素受体(β-AR)与部分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细胞上是否存在β-AR的表达,且β-AR是否与T-ALL的预后及危险度相关,目前国内外报道较缺乏。目的明确T-ALL患儿白血病细胞上β-AR的表达情况,并分析β-AR对T-ALL患儿危险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数据库查询β1-AR、β2-AR及β3-AR在白血病细胞及其他恶性肿瘤上的表达水平,同时查询β1-AR、β2-AR及β3-AR的表达水平对肿瘤预后的影响,并归纳总结数据。收集2019年—2022年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T-ALL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骨髓标本,共40例,根据诊治情况及疗效分为T-ALL初诊组及T-ALL缓解组,其中T-ALL初诊组23例,T-ALL缓解组17例;同时收集15例非血液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骨髓标本作为对照组。将T-ALL初诊组患儿分为中危亚组(9例)及高危亚组(14例)。同时将T-ALL初诊组患儿按预后结果进行分组,死亡及复发者为预后不良亚组(10例),疗效好并完全缓解者为预后良好亚组(13例)。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T-ALL细胞β-AR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或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β-AR与T-ALL患儿危险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T-ALL患儿高危的影响因素。结果数据库检索结果发现:β1-AR在前列腺癌中表达水平较高,β2-AR在血液及前列腺等相关恶性肿瘤中表达水平较高,β3-AR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水平极低。与正常血液组织比较,急性髓系白血病血液组织β-AR基因的表达较高,主要以β2-AR基因表达为主,其次是β1-AR基因,而β3-AR基因表达水平较低。β1-AR基因可影响宫颈癌、肺鳞状细胞癌、胰腺癌、肉瘤及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率,β2-AR基因可影响肾癌、肺腺癌及胸腺癌患者的生存率,β3-AR基因可影响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生存率。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ALL初诊组β1-AR、β2-AR、β3-AR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T-ALL缓解组(P<0.05)。高危亚组β3-AR高于中危亚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β3-AR升高(OR=7.036,95%CI=1.244~39.783,P=0.027)及化疗15 d后骨髓中有白血病细胞(OR=10.667,95%CI=1.035~109.941,P=0.047)是T-ALL患儿高危的危险因素,β3-AR升高(OR=8.447,95%CI=1.557~45.819,P=0.013)是T-ALL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β2-AR与白血病计数、初诊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化疗15 d骨髓白血病细胞呈正相关,β3-AR与T-ALL患儿危险度、预后呈正相关(P<0.05)。结论T-ALL患儿白血病细胞上存在β-AR的异常高表达,且β-AR表达水平的下降可作为T-ALL患儿缓解的指标。此外,β3-AR异常高表达是T-ALL患儿发生高危及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T细胞 Β-肾上腺素受体 儿童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胚胎性横纹肌肉瘤伴额顶叶转移1例
3
作者 刘双爱 陶挺 +4 位作者 刘远梅 胡宇翔 何子奇 闫胡晋 王金湖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81-985,共5页
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好发于头颈部及泌尿生殖系统,倾向于通过血液和淋巴管发生淋巴结、肺、胸膜和骨骼转移,但发生实质性脑部转移的现象极为罕见。本文报告了1例胚胎性横纹肌肉瘤(embryo... 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好发于头颈部及泌尿生殖系统,倾向于通过血液和淋巴管发生淋巴结、肺、胸膜和骨骼转移,但发生实质性脑部转移的现象极为罕见。本文报告了1例胚胎性横纹肌肉瘤(embryonal RMS,ERMS)伴额顶叶转移患儿的诊治过程,并应用STAR、STAR-Fusion和CTAT-mutations等软件对该患儿化疗前、化疗后及脑转移组织样本的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分析,发现ARID1B(AT-Rich Interaction Domain 1B)等五个突变基因及PMS2P9(PMS1 Homolog 2,Mismatch Repair System Component Pseudogene 9)-CCDC146(Coiled-Coil Domain Containing 146)等三个融合基因可能在肿瘤脑转移中发挥作用,为后续脑转移患儿的治疗提供了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肉瘤 脑转移 转录组测序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中直肠肌鞘切除的现状与思考
4
作者 刘远梅 黄露 金祝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1-404,共4页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是小儿常见消化道疾病,手术切除病变肠段是其主要治疗方式。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Soave手术、Swenson手术、Duhamel手术、Rehbein手术等。如何预防及减少手术后并发症,是目前临床医师治疗H...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是小儿常见消化道疾病,手术切除病变肠段是其主要治疗方式。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Soave手术、Swenson手术、Duhamel手术、Rehbein手术等。如何预防及减少手术后并发症,是目前临床医师治疗HSCR的难点。而避免HSCR术后便秘、肌鞘感染、污粪、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的关键因素是术中直肠肌鞘的精准处理。但是,目前尚无直肠肌鞘切除范围的统一标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通过改进各种手术方法以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文阐述国内外HSCR治疗的研究现状,并结合笔者多年临床体会,对术中直肠肌鞘切除的几个焦点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直肠肌鞘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与改良Peña术治疗肛门闭锁伴直肠前庭瘘的疗效对比分析
5
作者 王维鳌 郑泽兵 +7 位作者 刘远梅 金祝 汤成艳 龚元 夏兴容 杜青 黄露 祝代威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9-233,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laparoscopic-assisted anorectoplasty,LAARP)和改良半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modified semi posterior sagittal anorectoplasty,简称改良Peña术)治疗肛门闭锁伴直肠前庭瘘(anal atresia and vestib...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laparoscopic-assisted anorectoplasty,LAARP)和改良半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modified semi posterior sagittal anorectoplasty,简称改良Peña术)治疗肛门闭锁伴直肠前庭瘘(anal atresia and vestibular fistula,AV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4月至2021年9月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3例肛门闭锁伴直肠前庭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分为LAARP手术组16例和改良Peña术组27例,收集两组患儿手术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裂开、直肠回缩、直肠黏膜外翻、肛门狭窄、瘘管复发等);通过李(正)氏临床评分标准比较两组患儿术后排便控制功能。结果LAARP组和改良Peña术组手术年龄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ARP组手术时间[(2.17±0.80)h]长于改良Peña手术组[(1.63±0.4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ARP组术中出血量[4.00(3.00,5.00)mL]较改良Peña术组[10.00(5.00,10.00)mL]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发生切口感染/裂开(2/16比7/27)和肛门狭窄(2/16比3/27)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Peña术组术后发生直肠回缩3例,LAARP组无一例直肠回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ARP组术后发生直肠黏膜外翻4例(25%),改良Peña术组无一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无一例出现瘘管复发。两组患儿排便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ARP在AVF患儿中运用可减少术中出血量,远期排便功能与改良Peña术一致,但手术时间较改良Peña术长,且可能增加术后直肠黏膜外翻的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直肠畸形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手术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单中心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蕊 郑泽兵 +9 位作者 高明娟 汤成艳 周滕 熊先刚 章开智 赵肖欢 秦旭东 廖昱 刘远梅 金祝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比较胸腔镜手术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37例CDH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腔镜手术... 目的比较胸腔镜手术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37例CDH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腔镜手术组和开放手术组。其中腔镜手术组24例,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CDH;开放手术组13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CDH。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和膈疝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复发率、住院天数、手术时长、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开奶时间、达到目标喂养时间;次要观察指标包括手术切口感染情况、术中出血量、膈疝口径大小。结果腔镜手术组与开放手术组患儿住院天数[(13.46±2.41)d比(18.77±2.89)d]、术后机械通气时间[(3.81±0.80)d比(5.98±1.06)d]、术后开奶时间[(4.35±1.03)d比(7.46±1.45)d]、达到目标喂养时间[(8.33±1.74)d比(13.38±2.22)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复发率(1/24比1/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开放手术组死亡1例,腔镜手术组无一例死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下CDH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切口美观、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有望成为治疗CDH的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横膈 先天性 婴儿 新生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测量肝门处囊肿最大宽度鉴别囊肿型胆道闭锁与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章开智 陈雨彤 +6 位作者 郑泽兵 汤成艳 龚元 黄露 周万康 刘远梅 金祝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18-224,共7页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肝门处囊肿最大宽度鉴别囊肿型胆道闭锁(cystic biliary atresia,CBA)与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ongenital biliary dilatation,CBD)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2年1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4例年龄小于...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肝门处囊肿最大宽度鉴别囊肿型胆道闭锁(cystic biliary atresia,CBA)与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ongenital biliary dilatation,CBD)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2年1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4例年龄小于150 d的肝门处囊肿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术中胆道造影结果分为CBA组和CBD组,比较两组患儿一般情况、生化指标、术前超声特征、术中胆道造影及术中发现。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对各项指标诊断CBA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34例肝门囊肿患儿中,CBA组14例,CBD组20例。两组间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术中测量肝门处囊肿最大宽度的诊断效能最高,其最佳截断值为2.4 cm;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为0.9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0%和95.2%;术中测量肝门处囊肿最大长度的最佳截断值为3.1 cm,AUC为0.9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0%和85.2%。超声测量胆囊宽度的最佳截断值为0.7 cm,AUC为0.9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0%和89.6%;超声测量肝门处囊肿最大宽度的最佳截断值为2.3 cm,AUC为0.9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2%和85.9%;超声测量肝门处囊肿最大长度的最佳截断值为3.1 cm,AUC为0.89,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2%和78.8%。结论超声测量肝门处囊肿最大宽度有助于从出生后肝门处存在囊肿的黄疸患儿中诊断出CBA。若超声发现胆囊宽度较小且肝门处囊肿的最大宽度≤2.3 cm,患儿被诊断为CBA的可能性大,需早期进行胆道造影及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 胆管造影术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