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化性肺泡细胞瘤35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小静 黄志豪 张建勇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49-1058,共10页
背景与目的硬化性肺泡细胞瘤(pulmonary sclerosing pneumocytom,PSP)是临床上相对少见的良性肺肿瘤,多发于中年女性,无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PSP包括表面立方上皮细胞和圆形间质细胞2种基本细胞类型,有4种组织学类型(出血性、... 背景与目的硬化性肺泡细胞瘤(pulmonary sclerosing pneumocytom,PSP)是临床上相对少见的良性肺肿瘤,多发于中年女性,无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PSP包括表面立方上皮细胞和圆形间质细胞2种基本细胞类型,有4种组织学类型(出血性、硬化性、实性和乳头状),可发生远处转移,但生长缓慢,术前病理检查易误诊。本研究通过探讨该病的临床特征,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PSP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35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PSP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本研究共35例患者,男性12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51岁。7例因体检或常规行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偶然发现,28例因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症状就诊。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肺部孤立的、边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结节、肿块影。本组有12例行经皮肺穿刺组织病理活检术,仅有7例诊断为PSP。本组共28例行手术治疗,24例术中行快速冷冻病理切片检查,仅5例提示PSP。术后病理检查结果1例诊断肺角化型鳞癌伴局部PSP,其余均诊断为PSP。本组手术和非手术患者出院后随访1年-8年,总体恢复好,复查胸部CT无复发和转移。结论PSP为临床上少见的肺部良性肿瘤,多发于中年女性,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均缺乏特异性,经皮肺穿刺病理检查及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切片容易误诊,多数病例最终需术后病理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硬化性血管瘤 硬化性肺泡细胞瘤 良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应用TB-LAMP对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霞 张建勇 赵建军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43-647,共5页
目的评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应用结核分枝杆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TB-LAMP)对菌阴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某院2017年12月—2018年11月临床确诊为菌阴肺结核(3次痰涂片阴性且痰培养阴性)的254例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行支气... 目的评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应用结核分枝杆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TB-LAMP)对菌阴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某院2017年12月—2018年11月临床确诊为菌阴肺结核(3次痰涂片阴性且痰培养阴性)的254例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行支气管检查取支气管镜刷检物或BALF标本,同时分为LAMP组(进行涂片抗酸染色、罗氏培养、TB-LAMP检测)、GeneXpert组(进行涂片抗酸染色、罗氏培养、GeneXpert MTB/RIF检测)。结果LAMP组和GeneXpert组分别纳入96例、158例菌阴肺结核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及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AMP组涂片抗酸染色、罗氏培养、TB-LAMP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17%(4例)、18.75%(18例)、52.08%(50例);GeneXpert组涂片抗酸染色、罗氏培养、GeneXpert MTB/RIF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80%(6例)、12.66%(20例)、54.43%(86例)。TB-LAMP、GeneXpert MTB/RIF分别与涂片抗酸染色、罗氏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B-LAMP与GeneXpert MTB/RIF对结核分枝杆菌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ALF应用TB-LAMP对菌阴肺结核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且具有快速、简单、准确及经济等特点,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灌洗液 菌阴肺结核 环介导等温扩增 GeneXpert MTB/RIF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肺粟粒样转移的肺腺癌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琳雪 周亮 张建勇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98-804,共7页
背景与目的以双肺粟粒样转移为表现的肺腺癌临床表现特殊,极易误诊。本研究探讨双肺粟粒样转移的肺腺癌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经病理确诊的双肺粟粒样转移的肺腺癌患者,... 背景与目的以双肺粟粒样转移为表现的肺腺癌临床表现特殊,极易误诊。本研究探讨双肺粟粒样转移的肺腺癌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经病理确诊的双肺粟粒样转移的肺腺癌患者,以"粟粒样,肺癌"、"肺癌,双肺转移"和"肺癌,结节"为检索词检索万方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以"miliary intrapulmonary carcinomatosis"、"lung cancer miliary"、"pulmonary nodule,lung cancer"和"EGFR,miliary"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1947年1月1日-2019年5月30日。结果患者女,52岁,因"咳嗽、咳痰2月,气促1月"于我院就诊,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提示双肺弥漫结节,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病理诊断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外显子21L858R突变。患者经口服吉非替尼治疗1个月后病情明显好转,多次复查胸部CT提示双肺结节较前减少。共检索出相关中文文献7篇,英文文献56篇,经阅读除外资料不详者及无病理诊断结果的文献,共报道16例,结合本例,对17例汇总分析。17例肺腺癌有2例未描述是否进行EGFR基因检测,15例EGFR基因检测中1例无突变,10例为19外显子缺失,1例ALK阳性,1例EGFR外显子21 L858R突变,2例为外显子20插入。结论以双肺粟粒样转移改变为特征的肺腺癌临床罕见,属肺腺癌亚型,应重视其表现以避免误诊。该腺癌亚型大多有EGFR突变,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是这类患者的首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R突变 肺粟粒样转移 肺肿瘤 肺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