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患者治疗后贝达喹啉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1
作者 犹太线 舒丞杰 +3 位作者 徐明龙 黄梅 李娜娜 彭章丽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073-2081,共9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患者使用贝达喹啉(Bedaquilin,BDQ)抗结核治疗后,BDQ血药浓度与临床相关因素及疾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2年2月至2024年10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结核病区,使用含BDQ方案治疗的22例利福平耐药结核病(rifam... 目的回顾性分析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患者使用贝达喹啉(Bedaquilin,BDQ)抗结核治疗后,BDQ血药浓度与临床相关因素及疾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2年2月至2024年10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结核病区,使用含BDQ方案治疗的22例利福平耐药结核病(rifampicin-resistant tuberculosis,RR-TB)或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或准广泛耐药结核病(pre-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Pre-XDR-T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RR-TB患者6例(27.27%)、MDR-TB患者12例(54.55%)、Pre-XDR-TB患者4例(18.18%)。收集患者治疗不同时间服药后2 h外周血,通过质谱-液相色谱(LC-MS/MS)分析技术监测BDQ血药浓度,通过R studio调取ggplot2及corrplot包,编写相关代码,分析BDQ血药浓度、心电图QTcF(按Fridericia法校正的QT间期)、肝肾功、体质量、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性别、血尿酸、血清肌酐(Scr)等相关指标并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立影响BDQ血药浓度的独立因素。结果22例接受含BDQ治疗患者,服药1.5周后血药浓度达到高峰,2周后逐渐趋于平稳维持在1~3μg/mL之间,24周停用BDQ抗结核治疗,直至抗结核治疗36周仍能在外周血中检测出BDQ,约为1μg/mL。BDQ血药浓度与年龄、体质量、BMI、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DiL)、尿素、尿酸、QTcF无明显相关性,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BDQ血药浓度与痰涂片抗酸染色变化存在相关性(r=0.35,P<0.05)。BDQ血药浓度变化与血清肌酐有相关性(r=0.34,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DQ血药浓度与Scr正相关,是影响BDQ血药浓度的因素。22例患者的治疗结局:20例(90.9%,20/22)治愈,1例死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1例复发。结论含BDQ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对于利福平/耐多药肺结核/准广泛耐药肺结核患者安全性较高,且患者耐受性及预后相对良好,尚未发现与BDQ直接相关的不良事件,BDQ血药浓度与SCr相关,需密切检测BDQ血药浓度及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平耐药结核病 贝达喹啉 血药浓度 QT间期 血清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八例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毕娅 吴丹丹 +2 位作者 余方颖 方圳鸿 黄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5-332,共8页
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以CD1a^(+)、CD207^(+)树突状细胞在组织中大量积累为特征的肿瘤属性罕见疾病,发病高峰年龄为1~4岁,发病率为(4~6)/100万,成人发病率为(1~2)/100万。由于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影像学... 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以CD1a^(+)、CD207^(+)树突状细胞在组织中大量积累为特征的肿瘤属性罕见疾病,发病高峰年龄为1~4岁,发病率为(4~6)/100万,成人发病率为(1~2)/100万。由于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影像学表现无明显特异性,为该类肿瘤的明确诊断及早期治疗带来挑战。本文报道8例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同时回顾近5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 诊断 治疗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贝达喹啉抗结核方案治疗准广泛耐药肠结核一例
3
作者 田秀丽 李青 +2 位作者 舒新云 兰远波 宗兆婧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08-810,共3页
肠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胃肠道慢性肉芽肿性疾病,与克罗恩病在临床表现、影像学及肠镜表现相似,病理表现不典型,病原学标本获取困难,常难以鉴别。耐药肠结核不仅诊断困难,因方案选择受限、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较多,治疗方案的制定更... 肠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胃肠道慢性肉芽肿性疾病,与克罗恩病在临床表现、影像学及肠镜表现相似,病理表现不典型,病原学标本获取困难,常难以鉴别。耐药肠结核不仅诊断困难,因方案选择受限、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较多,治疗方案的制定更加复杂。相对于肺结核,肺外病灶可能因血供、局部代谢等原因导致药物难以有效分布到病灶部位,导致疗效降低。笔者报道1例准广泛耐药肠结核患者的诊治过程,总结耐药肠结核的诊断难点及贝达喹啉治疗的临床应用经验,旨在为类似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胃肠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抗结核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南地区3所综合性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性 被引量:12
4
作者 胡小品 袁国航 +6 位作者 吴瑶瑶 刘维佳 杨斌 韩婧 陈琳 欧阳瑶 刘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1-127,共7页
目的检测中国西南地区3所综合性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性,为CRKP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12月中国西南地区3所三级甲等医院检出的159株CRKP,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CRKP菌株的药物敏感性... 目的检测中国西南地区3所综合性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性,为CRKP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12月中国西南地区3所三级甲等医院检出的159株CRKP,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CRKP菌株的药物敏感性,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碳青霉烯酶基因鉴定和多位点序列分型,比较患者的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实验室检查和转归等临床信息。结果159株CRKP中,50.9%来自痰标本。94.3%CRKP感染患者接受过侵入性操作,血流感染患者病死率为66.7%。所有菌株对碳青霉烯类均不敏感,对左氧氟沙星和阿米卡星耐药率分别为85.5%、81.1%。全部CRKP菌株均检测出碳青霉烯酶基因,KPC-2检出率为86.8%。ST11是中国西南地区最流行的克隆型。结论中国西南地区流行的CRKP菌株表现出耐药性强的特点,血流感染患者转归和预后差,迫切需要加强感染控制措施和提高预防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临床特征 分子流行病学 耐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炎症小体介导Th17/Treg失衡在哮喘小鼠气道炎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光艳 周凛梅 +1 位作者 杨红霞 张建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47-1155,共9页
目的:探讨NLR家族的Pyrin域蛋白3(NLR family,pyrin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介导Th17/Treg失衡在哮喘小鼠气道炎症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2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S组)、哮喘模型组(AS组)、MCC95... 目的:探讨NLR家族的Pyrin域蛋白3(NLR family,pyrin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介导Th17/Treg失衡在哮喘小鼠气道炎症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2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S组)、哮喘模型组(AS组)、MCC950干预组(MC组)及地塞米松组(Dex组)。AS组予卵清白蛋白(OVA)致敏和激发。MC组和Dex组分别予以MCC950和地塞米松干预。末次激发24 h后麻醉、放血,制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细胞计数和ELISA检测IL-17A、IL-1β、IL-10、IL-18、IL-33、IL-35浓度;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小鼠外周血、脾、肺组织CD4细胞IL-17(CD4+IL-17+)和CD4+CD25+CD127low占CD4+细胞比例分别反映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水平;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观察肺组织NLRP3、Caspase-1蛋白水平。结果:与NS组比较,AS组BALF细胞计数、IL-17A、IL-1β、IL-18及IL-33浓度均升高(P<0.01),而IL-10、IL-35浓度降低(P<0.05),外周血、肺及脾组织Th17比例升高(P<0.01),而Treg比例降低(P<0.01),肺组织NLRP3、Caspase-1蛋白水平升高(P<0.01)。与AS组比较,MC组及Dex组BALF细胞计数、IL-17A、IL-1β、IL-18及IL-33浓度均降低(P<0.01),IL-10、IL-35浓度升高(P<0.05);外周血、肺及脾组织Th17比例降低(P<0.01),Treg比例升高(P<0.01),肺组织NLRP3、Caspase-1蛋白水平降低(P<0.01)。结论:NLRP3炎症小体可介导Th17/Treg失衡,参与哮喘气道炎症的发生,MCC950可调节Th17/Treg平衡,减轻哮喘气道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NLR家族的Pyrin域蛋白3 TH17/TREG 气道慢性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K融合肺腺癌小细胞转化1例并文献复习
6
作者 徐光艳 周亮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8-636,共9页
间变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融合的肺腺癌患者经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LK-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ALK-TKI)治疗后可能会产生耐药,其耐药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9月收治1例ALK融合的肺... 间变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融合的肺腺癌患者经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LK-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ALK-TKI)治疗后可能会产生耐药,其耐药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9月收治1例ALK融合的肺腺癌患者,经ALK-TKI治疗后出现耐药,疾病进展后再次活体组织检查(以下简称“活检”),病理类型转化为小细胞肺癌。该患者为54岁女性,首诊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胸痛4个月。胸部CT检查见右上叶后段-右下叶肿瘤性病变并阻塞性肺炎,右肺下叶转移瘤,纵隔、右肺门淋巴结增多、增大,右肺门软组织增厚;支气管镜检查病理活检明确诊断肺腺癌;二代测序基因检测结果提示棘皮动物微管样蛋白4-间变淋巴瘤激酶(echinoderm 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like 4-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EML4-ALK)融合伴随肿瘤蛋白53(tumor protein 53,TP53)和视网膜母细胞瘤1(retinoblastoma 1,RB1)基因突变。给予二代ALK-TKI阿来替尼靶向治疗,无进展生存期11个月。随后出现疾病进展,考虑对阿来替尼耐药,改为三代ALK-TKI洛拉替尼靶向治疗1个月无效,疾病快速系统性进展,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明显升高,短期内新发胸膜、心包、颅内、肝脏、骨转移。二次活检的结果提示为小细胞肺癌,更改治疗方案为化学治疗联合免疫治疗,症状缓解。ALK-TKI治疗ALK融合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耐药机制复杂,病理类型小细胞转化也是耐药机制之一,发生率极低,伴随TP53和RB1基因突变可能是其向小细胞转化的特征,NSE异常升高是腺癌向小细胞转化有预测作用的血清标志物,耐药后及时进行二次活检,根据不同耐药机制选择后续治疗对疾病全程管理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K融合 肺腺癌 ALK-TKI 耐药机制 小细胞癌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抑制剂不良反应管理西南专家建议(2021年版) 被引量:22
7
作者 王可 李娟 +9 位作者 孙建国 李力 张西 张建勇 余敏 叶贤伟 张明 张瑜 姚文秀 黄媚娟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15-828,共14页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融合基因作为肿瘤驱动基因,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而靶向ALK融合基因已成为ALK阳性NSCLC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第一、二代ALK抑制剂(...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融合基因作为肿瘤驱动基因,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而靶向ALK融合基因已成为ALK阳性NSCLC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第一、二代ALK抑制剂(ALK inhibitor,ALKi)克唑替尼、塞瑞替尼、阿来替尼、恩沙替尼已在中国上市并广泛应用。然而,针对ALKi不良反应尚无统一的管理指导规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甚至限制了ALKi的临床使用及患者获益。本文由四川省肿瘤学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及四川省肿瘤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牵头,针对国内已经获批上市的ALKi,参考国内外临床研究和相关文献,并结合专家实践经验,总结出《ALKi不良反应管理专家建议(2021年版)》,以期为临床提供切实可行的ALKi不良反应的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抑制剂 肺肿瘤 不良反应 专家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烟烟雾所致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的肺小血管肌化程度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孙得胜 刘虹延 +2 位作者 刘先胜 欧阳瑶 徐永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64-967,976,共5页
背景肺动脉高压是常见的肺血管疾病,香烟烟雾能否直接导致肺动脉高压目前存在争议,有研究发现部分吸烟人群在早期,甚至在肺功能仍正常且未发生明显缺氧表现时已发生肺小血管重塑,但是其中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肺小血管的重塑是肺动脉高... 背景肺动脉高压是常见的肺血管疾病,香烟烟雾能否直接导致肺动脉高压目前存在争议,有研究发现部分吸烟人群在早期,甚至在肺功能仍正常且未发生明显缺氧表现时已发生肺小血管重塑,但是其中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肺小血管的重塑是肺动脉高压的主要病理机制,有研究显示,实验小鼠的肺血管重塑与其肺小血管的肌化有关。目的探讨单纯香烟烟雾所致肺动脉高压大鼠的肺小动脉肌化程度及意义。方法 2018年1—5月,选用16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各8只,用香烟烟雾刺激的方法诱导肺动脉高压模型,用时4个月。造模满4个月时,观察大鼠活动、饮食、毛发等一般状况并检测右心室收缩压和平均右心室压,计算右心室肥厚指数、右心室重量和体质量的比值(RV/BW),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小血管中α-SMA的表达以评估肺血管肌化程度(完全肌化、部分肌化、未肌化)。结果造模4个月后,对照组大鼠活动、饮食、毛发等一般状况未见异常,而模型组大鼠明显表现出倦怠状态,常蜷缩于角落,不积极寻觅食物,毛发也变得比较枯黄。模型组大鼠右心室收缩压和平均右心室压高于对照组,体质量低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右心室肥厚指数和RV/BW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大鼠的肺小血管肌化比例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肺小血管中未肌化比例低于对照组,部分肌化和完全肌化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香烟烟雾刺激可直接导致肺动脉高压,其发病可能与肺小动脉肌化程度加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肺性 烟雾吸入损伤 肺血管重塑 肌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地区2017—2020年结核分枝杆菌卷曲霉素耐药与相关基因突变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秋阳 曾强林 +1 位作者 陈小菊 陈玲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3,共7页
目的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对卷曲霉素(CM)耐药相关基因突变情况,探究基因型与表型的关联,为临床使用CM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17—2020年某院痰抗酸染色阳性的肺结核病患者痰标本,培养获得临床分离M.tb,药物敏感试验(DST)明确菌株耐药表... 目的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对卷曲霉素(CM)耐药相关基因突变情况,探究基因型与表型的关联,为临床使用CM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17—2020年某院痰抗酸染色阳性的肺结核病患者痰标本,培养获得临床分离M.tb,药物敏感试验(DST)明确菌株耐药表型;提取DNA送全基因组测序(WGS),检测CM耐药相关基因tly A、rrs、rps L、eis、Rv0194及Rv1258C的突变情况,探索CM与利福平(RIF)表型耐药相关性。结果共培养123株M.tb,WGS检出6个CM耐药相关基因共23个非同义突变位点;DST结果显示52例RIF耐药,4例CM、RIF均耐药。CM耐药菌株检出rrs基因A1401G、rps L基因A128G以及Rv0194基因C3293T和T221C非同义突变位点;CM与RIF耐药相关性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b CM耐药可能与rrs基因A1401G、rps L基因A128G和Rv0194基因C3293T突变有关,CM存在与RIF交叉耐药可能,在制定抗结核治疗方案时可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曲霉素 耐药结核病 基因突变 全基因组测序 rrs基因 rps L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及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10
作者 冉燕 赵建军 +1 位作者 张建勇 宗兆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3416-3419,共4页
目的评价脑脊液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GeneXpert MTB/RIF)及脑脊液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在结核性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住院患者110例,随机收集60例为结核性脑膜炎A组,50例为结核... 目的评价脑脊液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GeneXpert MTB/RIF)及脑脊液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在结核性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住院患者110例,随机收集60例为结核性脑膜炎A组,50例为结核性脑膜炎B组,另收集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20例为对照组(CG组)。其中结核性脑膜炎A组患者入院后抽取脑脊液送脑脊液常规、生化、结核菌涂片、结核菌培养、GeneXpert MTB/RIF,结核性脑膜炎B组患者送脑脊液作常规、生化、结核菌涂片、结核菌培养和LAMP,CG组患者送脑脊液作常规、生化、结核菌涂片、结核菌培养、GeneXpert MTB/RIF和LAMP。结果结核性脑膜炎A组脑脊液GeneXpert MTB/RIF阳性32例,其中利福平耐药基因检测阳性3例,结核性脑膜炎A组脑脊液结核菌涂片、培养、GeneXpert MTB/RIF阳性率分别为8.3%(5/60)、16.7%(10/60)和53.0%(32/60)。结核性脑膜炎B组50例脑脊液结核菌涂片、结核菌培养、LAMP,阳性率分别为8.0%(4/50),18.0%(9/50)和58.0%(29/50),CG组脑脊液GeneXpert MTB/RIF和脑脊液LAMP均为阴性。结论脑脊液GeneXpert MTB/RIF及脑脊液LAMP均为早期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脑膜炎 脑脊液 利福平 耐药 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microRNAs作为肺部疾病诊断性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姚培学 郭小旭 +1 位作者 贺艳飞 欧阳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839-1843,共5页
外泌体是一种脂质双分子结构的囊状小泡,直径约30~100 nm,由多种细胞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细胞外间隙。外泌体在各种体液中广泛分布,其内容物包括蛋白质、脂质、m RNAs、非编码RNAs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其中微小RNAs(microRNAs,miRNAs)属... 外泌体是一种脂质双分子结构的囊状小泡,直径约30~100 nm,由多种细胞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细胞外间隙。外泌体在各种体液中广泛分布,其内容物包括蛋白质、脂质、m RNAs、非编码RNAs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其中微小RNAs(microRNAs,miRNAs)属于非编码RNAs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外泌体miRNAs具有重要的生物学特性和靶向特异性,不仅成为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关键中介物,而且在肺部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目前已成为肺部疾病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本文旨在对外泌体miRNAs在肺部疾病中重要的研究地位及其作为临床生物标志物的潜在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微小RNAS 生物标志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哮喘 肺癌 肺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244例临床荟萃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龙举 李竹 刘晓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880-2884,共5页
背景由于临床医生认识不足,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常被误诊为支气管哮喘和肺结核等疾病,不经治疗或治疗不恰当最终将发展为支气管扩张和肺间质纤维化,所以对ABPA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但目前有关ABPA自然病程和治疗的... 背景由于临床医生认识不足,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常被误诊为支气管哮喘和肺结核等疾病,不经治疗或治疗不恰当最终将发展为支气管扩张和肺间质纤维化,所以对ABPA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但目前有关ABPA自然病程和治疗的临床研究比较缺乏,文献也多为散在的临床病例报道,缺乏对该疾病系统的总结。目的总结ABPA的临床特征。方法以"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过敏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为检索词,通过中国医院知识数据库(CHKD)对2018年5月以前发表的例数达10例及以上且发表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的中文文献进行检索,并提取一般资料、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实验室检查、肺功能检查、病原学确诊方法、误诊情况、治疗及转归等信息。结果共纳入文献11篇,计244例患者。244例患者中,ABPA伴中心性支气管扩张型(ABPA-CB)167例(68.4%),血清学阳性ABPA(ABPA-S)77例(31.6%)。3篇文献采用1977年Rosenberg诊断标准,3篇文献采用Greenberger简化的5条诊断标准,5篇文献采用2008年美国感染病学会制定的曲霉菌诊治指南。ABPA主要临床表现有咳嗽199例(81.6%,199/244),喘息188例(80.3%,188/234),咳痰192例(78.7%,192/244)。影像学(主要是胸部CT)最常见的表现为斑片状影182例(83.5%,182/218),中心性支气管扩张175例(74.2%,175/236),病原呈游走性42例(47.7%,42/88)。实验室检查主要有外周血总IgE抗体水平升高209例(98.6%,209/212),曲霉菌皮肤变应原检测阳性94例(95.9%,94/98),血清烟曲霉菌特异性IgE抗体升高147例(93.6%,147/157)。病原学检查方法主要是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涂片或培养阳性39例(45.3%,39/86),痰涂片或痰培养阳性80例(40.6%,80/197),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或黏膜活检23例(23.7%,23/97)。误诊为支气管哮喘62例(50.4%,62/123),肺结核80例(41.9%,80/191),细菌性肺炎54例(34.0%,54/159)。治疗主要以口服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真菌治疗124例(82.1%,124/151),通过正规治疗,多数患者病情缓解,肺部病变吸收减少135例(82.8%,135/163);25例(29.8%,25/84)患者病情反复加重。结论ABPA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和漏诊;当患者出现喘息、咳嗽、咳棕褐色黏冻样痰栓、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升高、肺功能显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影像学表现为中心性支气管扩张、肺内游走斑片状影时,应高度警惕AB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霉菌病 变应性支气管肺 疾病特征 烟曲霉菌 症状和体征 支气管哮喘 结核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化性肺泡细胞瘤35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小静 黄志豪 张建勇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49-1058,共10页
背景与目的硬化性肺泡细胞瘤(pulmonary sclerosing pneumocytom,PSP)是临床上相对少见的良性肺肿瘤,多发于中年女性,无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PSP包括表面立方上皮细胞和圆形间质细胞2种基本细胞类型,有4种组织学类型(出血性、... 背景与目的硬化性肺泡细胞瘤(pulmonary sclerosing pneumocytom,PSP)是临床上相对少见的良性肺肿瘤,多发于中年女性,无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PSP包括表面立方上皮细胞和圆形间质细胞2种基本细胞类型,有4种组织学类型(出血性、硬化性、实性和乳头状),可发生远处转移,但生长缓慢,术前病理检查易误诊。本研究通过探讨该病的临床特征,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PSP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35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PSP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本研究共35例患者,男性12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51岁。7例因体检或常规行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偶然发现,28例因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症状就诊。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肺部孤立的、边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结节、肿块影。本组有12例行经皮肺穿刺组织病理活检术,仅有7例诊断为PSP。本组共28例行手术治疗,24例术中行快速冷冻病理切片检查,仅5例提示PSP。术后病理检查结果1例诊断肺角化型鳞癌伴局部PSP,其余均诊断为PSP。本组手术和非手术患者出院后随访1年-8年,总体恢复好,复查胸部CT无复发和转移。结论PSP为临床上少见的肺部良性肿瘤,多发于中年女性,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均缺乏特异性,经皮肺穿刺病理检查及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切片容易误诊,多数病例最终需术后病理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硬化性血管瘤 硬化性肺泡细胞瘤 良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应用TB-LAMP对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霞 张建勇 赵建军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43-647,共5页
目的评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应用结核分枝杆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TB-LAMP)对菌阴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某院2017年12月—2018年11月临床确诊为菌阴肺结核(3次痰涂片阴性且痰培养阴性)的254例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行支气... 目的评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应用结核分枝杆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TB-LAMP)对菌阴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某院2017年12月—2018年11月临床确诊为菌阴肺结核(3次痰涂片阴性且痰培养阴性)的254例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行支气管检查取支气管镜刷检物或BALF标本,同时分为LAMP组(进行涂片抗酸染色、罗氏培养、TB-LAMP检测)、GeneXpert组(进行涂片抗酸染色、罗氏培养、GeneXpert MTB/RIF检测)。结果LAMP组和GeneXpert组分别纳入96例、158例菌阴肺结核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及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AMP组涂片抗酸染色、罗氏培养、TB-LAMP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17%(4例)、18.75%(18例)、52.08%(50例);GeneXpert组涂片抗酸染色、罗氏培养、GeneXpert MTB/RIF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80%(6例)、12.66%(20例)、54.43%(86例)。TB-LAMP、GeneXpert MTB/RIF分别与涂片抗酸染色、罗氏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B-LAMP与GeneXpert MTB/RIF对结核分枝杆菌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ALF应用TB-LAMP对菌阴肺结核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且具有快速、简单、准确及经济等特点,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灌洗液 菌阴肺结核 环介导等温扩增 GeneXpert MTB/RIF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及肺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和Th17/Treg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婧 龙瀛 +3 位作者 郑相如 余思源 张兰英 欧阳瑶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39-1044,共6页
目的在COPD的发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是否与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失衡有关尚不明确。文中旨在通过检测COPD患者外周血及肺组织中HMGB1、Th17/Treg的表达,进一步分析HMGB1与Th17/Treg细胞的关系,从而探讨COPD的... 目的在COPD的发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是否与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失衡有关尚不明确。文中旨在通过检测COPD患者外周血及肺组织中HMGB1、Th17/Treg的表达,进一步分析HMGB1与Th17/Treg细胞的关系,从而探讨COPD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因支气管扩张症或肺癌接受肺叶切除术患者的肺组织标本(标本取自与病灶外缘相距5 cm以上处)。根据患者是否存在吸烟和是否确诊COPD,将实验对象分为3组:对照组(无吸烟且无COPD患者,n=12)、CS+COPD-组(有吸烟且无COPD患者,n=21)、CS+COPD组(有吸烟且有COPD患者,n=10)。将患者对各组肺组织行HE染色和病理半定量评分,评估肺组织的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肺组织中HMGB1、IL-17、IL-21、TGF-β和叉头状转录因子P3(FOXP3)的表达水平。回顾性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一科COPD患者的外周血标本。将上述实验对象分为4组:无吸烟无COPD组、有吸烟无COPD组、AECOPD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和SCOPD组(COPD稳定期患者),每组30例。采用ELISA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中HMGB1、IL-17、IL-21、IL-10和TGF-β的水平,并将AECOPD患者外周血中HMGB1与IL-17、IL-21、IL-10和TGF-β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CS+COPD-组相比,CS+COPD组患者肺组织存在显著的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道过度膨胀、弹性减退、结构破坏、炎性细胞浸润的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表现。CS+COPD组患者小气道的病理评分(12.76±2.72)显著高于对照组(2.76±0.56)和CS+COPD-组(6.68±2.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S+COPD-组中HMGB1、IL-17、IL-21和TGF-β的表达均升高,而FOXP3表达降低(P<0.05)。与对照组和CS+COPD-组相比,CS+COPD组中HMGB1、IL-17、IL-21及TGF-β的表达升高,而FOXP3表达降低(P<0.05)。外周静脉血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无吸烟无COPD组相比,有吸烟无COPD组中HMGB1、IL-17、IL-21和TGF-β的表达均升高,而IL-10表达降低(P<0.05)。与有吸烟无COPD组、无吸烟无COPD组相比,AECOPD组中HMGB1、IL-17、IL-21及TGF-β的表达均升高,而IL-10表达降低(P<0.05)。与SCOPD组相比,AECOPD组中HMGB1、IL-17、IL-21、TGF-β和IL-10表达均增加(P<0.05)。在AECOPD患者中,HMGB1与IL-17、IL-21和TGF-β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IL-10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COPD中Th17/Treg细胞比例增加,且HMGB1表达增加,HMGB1可能导致Th17/Treg细胞失衡,从而参与COPD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高迁移率族蛋白1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的树突状细胞过继免疫对COPD模型中T细胞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郑相如 刘茂茂 +4 位作者 袁媛 顾延会 张兰英 陈杰 欧阳瑶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0-234,共5页
目的树突状细胞(DCs)、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密切相关。文章观察过表达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SOCS1)的DCs过继免疫小鼠COPD模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的... 目的树突状细胞(DCs)、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密切相关。文章观察过表达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SOCS1)的DCs过继免疫小鼠COPD模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为COPD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48只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除健康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造模):健康对照组(暴露于空气中正常饲养)、模型组(烟熏造模第1天用等量等渗盐水0.5mL/只尾静脉注射)、imDCs 1×106组、DCs?SOCS1低浓度组、DCs?SOCS1高浓度组,其中imDCs组、DCs?SOCS1低浓度组、DCs?SOCS1高浓度组又分为第1天和第7天2个观察点,每个观察点6只小鼠。imDCs组分别于第1、7天尾静脉注射1×106个imDCs,4个DCs?SOCS1组分别于第1、7天尾静脉注射1×106、2×106个过表达SOCS1的DCs。取健康对照组、模型组肺组织作石蜡切片及HE染色;ELISA检测除健康对照组外各组BALF中Th17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IL?23,Treg相关细胞因子IL?10、转换生长因子?β(TGF?β)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第1天、第7天IL?17表达[(78.87±1.08)、(78.87±1.08)pg/mL]比较,imDCs组[(46.46±0.77)、(55.69±0.35) pg/mL]、DCs?SOCS1低浓度组[(34.09±3.98)、(35.65±0.54)pg/mL]、DCs?SOCS1高浓度组[(24.12±0.57)、(27.00±0.58)pg/mL]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第1天、第7天IL?23[(200.62±0.65)、(200.62±0.65)pg/mL]比较,imDCs[(150.19±0.53)、(167.70±1.73)pg/mL]、DCs?SOCS1低浓度组[(121.09±0. 53)、(136.34±0.90)pg/mL]、DCs?SOCS1高浓度组[(70.21±0.91)、(99.35±1.83)pg/mL]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第1天、第7天IL?10[(39.46±3.88)、(39.46±3.88)pg/mL]比较,imDCs[(50.74±1.77)、(44.56±2.63) pg/mL]、DCs?SOCS1 1×106[(58.71±3.84)、(54.78±1.43) pg/mL]、DCs?SOCS1高浓度组[(70.12±2.62)、(63.00±2.57) pg/mL]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第1天、第7天TGF?β[(24.98±0.43)、(24.98±0.43)pg/mL]比较,imDCs组[(36.46±0.98)、(33.27±0.92)pg/mL]、DCs?SOCS1低浓度组[(42.40±0.62)、(40.12±0.83)pg/mL]、DCs?SOCS1高浓度组[(50.55±0.53)、(44.98±0.52)pg/mL]显著增高(P<0.05)。组内比较,DCs?SOCS1低浓度组第7天较第1天IL?23含量增高,IL?10、TGF?β含量显著降低(P<0.05);DCs?SOCS1高浓度组第7天较第1天IL?17、IL?23含量增高,IL?10、TGF?β含量降低(P<0.05)。结论小鼠尾静脉注射SOCS1过表达的DCs后可抑制COPD中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分泌,效果优于单纯注射imDCs,且与浓度、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 树突状细胞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肺结核球患者胸腔镜术后化疗不同疗程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贺仁忠 张建勇 +2 位作者 刘梅 宋永祥 陈玲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81-886,共6页
目的观察孤立性肺结核球患者胸腔镜术后化疗不同疗程的治疗效果,以选择合理疗程。方法收集2007年5月至2017年5月经电视胸腔镜行肺楔形切除术后,组织病理学确诊的孤立性肺结核球,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结核病门诊继续接受抗结核化疗的患... 目的观察孤立性肺结核球患者胸腔镜术后化疗不同疗程的治疗效果,以选择合理疗程。方法收集2007年5月至2017年5月经电视胸腔镜行肺楔形切除术后,组织病理学确诊的孤立性肺结核球,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结核病门诊继续接受抗结核化疗的患者,疗程2~12个月,连续观察24个月。分析不同化疗疗程患者的治愈率、复发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服药依从率。结果共收集到术后接受抗结核化疗的孤立性肺结核球患者125例。不同化疗疗程的125例患者的治愈率均为100%,复发率均为0%。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80%(25.00%~60.00%),2个月、3个月及4个月疗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0.00%、25.00%及25.00%,3个月及4个月疗程患者的发生率最低(25.00%),发生率随疗程的延长呈上升趋势。不同疗程患者的服药依从率为62.40%(38.46%~83.33%),2个月、3个月及4个月疗程患者的服药依从率分别为80.00%、83.33%及62.50%,依从率随疗程的延长呈下降趋势,3个月疗程的依从率最高(83.33%)。三个疗程间的发生率及依从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的主要药物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26.40%)、肝损伤(20.80%)及泌尿系统异常(15.63%)。61~70岁患者的发生率(59.46%)较18~40岁患者(33.33%)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的发生率为50.00%,较女性患者的37.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孤立性肺结核球患者胸腔镜术后3个月疗程化疗效果与其他疗程的相当,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服药依从性高,3个月可作为最佳疗程;常见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肝损伤及泌尿系统异常,应高度重视老年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核球 胸腔镜 肺叶楔形切除术 化疗疗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D3100干预CXCR4对哮喘小鼠气道黏蛋白MUC5ac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莉 刘小静 张建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82-1087,共6页
目的探讨AMD3100(Plerixafor,普乐沙福)干预CXCR4对哮喘小鼠气道黏蛋白MUC5ac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6~8周BALB/C雌性小鼠分为正常组(NS组)、哮喘组(AS组)和CXCR4阻滞剂AMD3100组(AMD组),各8只。卵清蛋白(OVA)致敏后,雾化吸入OVA激发制... 目的探讨AMD3100(Plerixafor,普乐沙福)干预CXCR4对哮喘小鼠气道黏蛋白MUC5ac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6~8周BALB/C雌性小鼠分为正常组(NS组)、哮喘组(AS组)和CXCR4阻滞剂AMD3100组(AMD组),各8只。卵清蛋白(OVA)致敏后,雾化吸入OVA激发制备哮喘模型,各组在激发前进行干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IL)-4,IL-5及CXCR4,肺组织行HE染色、AB-PAS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XCR4、气道MUC5ac蛋白表达变化,RTPCR检测肺组织CXCR4 mRNA表达水平。结果AMD3100组小鼠BALF中IL-4、IL-5、CXCR4水平、支气管周围炎症病理评分、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和黏液物质阳性相对着色面积、肺组织MUC5ac蛋白、CXCR4蛋白表达及CXCR4 mRNA表达水平较哮喘组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AMD3100干预CXCR4蛋白的表达,抑制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及下调MUC5ac的表达,减轻气道黏液高分泌,改善哮喘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AMD3100 CXC趋化因子受体4 MUC5ac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肺粟粒样转移的肺腺癌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琳雪 周亮 张建勇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98-804,共7页
背景与目的以双肺粟粒样转移为表现的肺腺癌临床表现特殊,极易误诊。本研究探讨双肺粟粒样转移的肺腺癌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经病理确诊的双肺粟粒样转移的肺腺癌患者,... 背景与目的以双肺粟粒样转移为表现的肺腺癌临床表现特殊,极易误诊。本研究探讨双肺粟粒样转移的肺腺癌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经病理确诊的双肺粟粒样转移的肺腺癌患者,以"粟粒样,肺癌"、"肺癌,双肺转移"和"肺癌,结节"为检索词检索万方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以"miliary intrapulmonary carcinomatosis"、"lung cancer miliary"、"pulmonary nodule,lung cancer"和"EGFR,miliary"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1947年1月1日-2019年5月30日。结果患者女,52岁,因"咳嗽、咳痰2月,气促1月"于我院就诊,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提示双肺弥漫结节,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病理诊断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外显子21L858R突变。患者经口服吉非替尼治疗1个月后病情明显好转,多次复查胸部CT提示双肺结节较前减少。共检索出相关中文文献7篇,英文文献56篇,经阅读除外资料不详者及无病理诊断结果的文献,共报道16例,结合本例,对17例汇总分析。17例肺腺癌有2例未描述是否进行EGFR基因检测,15例EGFR基因检测中1例无突变,10例为19外显子缺失,1例ALK阳性,1例EGFR外显子21 L858R突变,2例为外显子20插入。结论以双肺粟粒样转移改变为特征的肺腺癌临床罕见,属肺腺癌亚型,应重视其表现以避免误诊。该腺癌亚型大多有EGFR突变,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是这类患者的首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R突变 肺粟粒样转移 肺肿瘤 肺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曲霉素抗结核作用及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官政燕 刘梅 陈玲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63-768,773,共7页
卷曲霉素(Capreomycin, CPM)是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二线注射类药物。随着临床上越来越多的使用,CPM耐药问题正逐步浮现,其作用及耐药机制尚未明确。本文针对卷曲霉素治疗结核病的作用机制、耐药机制及相关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 卷曲霉素(Capreomycin, CPM)是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二线注射类药物。随着临床上越来越多的使用,CPM耐药问题正逐步浮现,其作用及耐药机制尚未明确。本文针对卷曲霉素治疗结核病的作用机制、耐药机制及相关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供研究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曲霉素 结核分枝杆菌 作用机制 耐药机制 基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