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与糖尿病足创面愈合相关性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武云凤 骆燕洪 +5 位作者 蒋平南 吴旻 杨嘉 阳琰 陈霞 蔡玉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811-1816,共6页
背景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我国糖尿病患者DF发病率高达15%,预后不佳,年截肢率高达22%,年死亡率高达11%,医疗费用高,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维生素D在DF创面愈合中可能发挥积极作用,但目前尚... 背景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我国糖尿病患者DF发病率高达15%,预后不佳,年截肢率高达22%,年死亡率高达11%,医疗费用高,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维生素D在DF创面愈合中可能发挥积极作用,但目前尚缺乏足够的临床研究来证实这一效应。目的探索血清25羟维生素(OH)D_(3)[25(OH)D_(3)]与DF创面愈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20—2021年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Wagner分级2~4级的DF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出院后随访3个月,将DF创面仍未愈合者55例作为病例组。根据病例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Wagner分级进行1∶2匹配,获得DF创面在出院后3个月内愈合者110例作为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补充维生素D治疗前,抽取静脉血2 mL,用于检测血清25(OH)D_(3)水平。收集患者详细基线资料、生化及影像学指标:基本资料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居住地、受教育程度)、BMI、糖尿病病程及家族史、住院时间、生活习惯(饮酒、吸烟情况)、高血压病史及Wagner分级;生化指标包括25(OH)D_(3)、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行核磁共振检查确定患者是否合并骨髓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不同25(OH)D_(3)水平与DF创面愈合的关系。结果病例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较对照组长(P<0.001),有糖尿病家族史比例低于对照组(P=0.046),血清25(OH)D_(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病例组和对照组患者吸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居住地、BMI、住院时间、受教育程度、饮酒情况、有高血压病史比例、Wagner分级、骨髓炎发生率、HbA1c、ESR、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校正了年龄、性别、居住地、受教育程度、BMI、饮酒情况、吸烟情况、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病程、住院时间、Wagner分级、骨髓炎、HbA1c、ESR及CRP后,血清25(OH)D_(3)水平为20~<30ng/mL、10~<20 ng/mL及<10 ng/mL的患者,其DF创面未愈合的风险分别是血清25(OH)D_(3)水平≥30 ng/mL患者的1.30倍(95%CI=1.12~1.63)、2.01倍(95%CI=1.55~2.80)及2.29倍(95%CI=1.66~3.92)。结论血清25(OH)D_(3)水平<30 ng/mL是DF创面未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_(3) 糖尿病足 伤口愈合 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脂素通过PI3K/Akt/FoxO1信号通路对糖尿病KKAy小鼠骨骼肌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杨丹 姚衢 +6 位作者 张晗 张琳 王茜 廖鑫 章莹 李思成 高琳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23,共8页
目的探讨内脂素对糖尿病KKAy小鼠骨骼肌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初步分析其通过PI3K/Akt/FoxO1途径对糖尿病小鼠骨骼肌组织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普食(ND)组、普食+内脂素(ND+V)组、高脂(HFD)组和高脂... 目的探讨内脂素对糖尿病KKAy小鼠骨骼肌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初步分析其通过PI3K/Akt/FoxO1途径对糖尿病小鼠骨骼肌组织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普食(ND)组、普食+内脂素(ND+V)组、高脂(HFD)组和高脂+内脂素(HFD+V)组,同周龄雄性KKAy小鼠成模后随机分为糖尿病(DM)组和糖尿病+内脂素(DM+V)组,其中ND+V组、HFD+V组和DM+V组连续3 d腹腔注射内脂素重组蛋白。检测各组小鼠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及空腹胰岛素(FIns),并进行葡萄糖耐量实验(GTT)、胰岛素耐量实验(ITT),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及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叉头框转录因子1(FoxO1)、丙酮酸脱氢酶激酶4(PDK4)和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PEPCK)等相关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分别与ND组和HFD组比较,DM组小鼠的体重、摄食、FBG、PBG、TC、TG、FFA、FIns、AUC_(GTT)、AUC_(ITT)及HOMA-IR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与DM组相比,DM+V组FBG、TC、TG、AUC_(GTT)、AUC_(ITT)及HOMA-IR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分别与ND组和HFD组比较,DM组PI3K、Akt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01),而FoxO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与DM组比较,DM+V组PI3K及Akt的mRNA表达均显著增高,FoxO1的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ND组比较,DM组PI3K_(110α)、p-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FoxO1、p-FoxO1和PDK4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与HFD组相比,DM组的p-Akt、p-FoxO1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FoxO1、PDK4和PEPCK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与DM组比较,DM+V组中PI3K_(110α)、p-Akt及p-FoxO1的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而FoxO1、PDK4和PEPCK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内脂素可能通过PI3K/Akt/FoxO1途径下调糖尿病小鼠骨骼肌PDK4的表达,发挥改善糖脂代谢和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脂素 PI3K/Akt/FoxO1 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 KKAY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或肥胖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微量白蛋白尿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郭久畅 张琳 +4 位作者 杨丹 杨小霞 李明泽 廖鑫 高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884-1888,共5页
背景维生素D作为肥胖、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新领域和热点之一,但关于维生素D在超重或肥胖男性早期糖尿病肾病(EDKD)中的研究鲜有报道。目的探讨超重或肥胖的初诊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 背景维生素D作为肥胖、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新领域和热点之一,但关于维生素D在超重或肥胖男性早期糖尿病肾病(EDKD)中的研究鲜有报道。目的探讨超重或肥胖的初诊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与微量白蛋白尿(MAU)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就诊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初诊男性T2DM患者261例,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24 hUAER)及体质指数(BMI)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组,n=82)、正常体质量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MAU组,n=47)、超重或肥胖糖尿病组(OWB-DM组,n=65)、超重或肥胖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OWB-MAU组,n=67)。根据血清25(OH)D水平的四分位数,将超重或肥胖患者分为Q1组〔血清25(OH)D<18.13μg/L,n=33〕、Q2组〔18.13μg/L≤血清25(OH)D<21.22μg/L,n=33〕、Q3组〔21.22μg/L≤血清25(OH)D<24.32μg/L,n=32〕、Q4组〔血清25(OH)D≥24.32μg/L,n=34〕。收集男性T2DM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超重或肥胖男性T2DM患者24 hUAER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及血清25(OH)D水平与MAU的关系。结果DM组、MAU组、OWB-DM组、OWB-MAU组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清25(OH)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与DM组〔(26.14±3.40)μg/L〕相比,MAU组、OWB-DM组及OWB-MAU组血清25(OH)D降低〔(20.84±4.12)、(23.46±3.35)、(18.00±4.46)μg/L,P<0.05〕;与MAU组、OWB-DM组相比,OWB-MAU组血清25(OH)D降低(P<0.05)。Q1、Q2、Q3、Q4组24 hUAE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Q2、Q3、Q4组24 hUAER〔38.50(18.25,78.85)、27.90(19.95,69.80)、20.0(13.20,24.50)mg/24 h〕均低于Q1组〔72.80(54.70,133.20)mg/24 h,P<0.05〕,Q4组24 hUAER低于Q2、Q3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超重或肥胖男性患者24 hUAER与HDL-C、血清25(OH)D呈负相关(rs=-0.199、-0.405,P<0.05),与BMI、SBP、DBP、2 hPG、TG呈正相关(rs=0.257、0.350、0.282、0.421、0.202,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OH)D、SBP、2 hPG是超重或肥胖男性T2DM患者发生MAU的影响因素(OR=0.717、1.173、1.327,P<0.05)。结论超重或肥胖男性T2DM患者血清25(OH)D水平明显降低,其24 hUAER与低水平的血清25(OH)D、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密切相关,血清25(OH)D的降低及SBP、2 hPG的升高可能参与了超重或肥胖男性患者EDKD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症 糖尿病 2型 男性 25-羟维生素D 白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脂联素与游离睾酮指数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唐子轩 李璟 +6 位作者 黄琦 章莹 张晗 王茜 张琳 程峣 廖鑫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27-932,938,共7页
背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与胰岛素抵抗及游离睾酮指数(FAI)密切相关,但目前仍需大量研究为其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目的探究脂联素(ADPN)在PCOS患者不同睾酮浓度下与FAI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进一步研究ADPN在PCOS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 背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与胰岛素抵抗及游离睾酮指数(FAI)密切相关,但目前仍需大量研究为其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目的探究脂联素(ADPN)在PCOS患者不同睾酮浓度下与FAI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进一步研究ADPN在PCOS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4月就诊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门诊或住院的116例PCOS患者及45例体检健康的正常育龄期妇女(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进行实验室指标检查:月经规律者于月经周期第3~5天,月经不规律者在B超检查未见优势卵泡时,禁食12 h后由专人采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_(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孕酮、睾酮(TEST)、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GB)、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ADPN。计算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FAI。依据是否合并高雄激素血症(TEST≥2.44 nmol/L)将PCOS患者分为PCOS伴高雄激素血症组(HA组,n=65)和PCOS不伴高雄激素血症组(非HA组,n=51)。进一步按照TEST水平的四分位值将HA组和非HA组分为4个亚组。分析ADPN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及FAI和ADPN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COS患者非HA组及HA组体质量、体质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WHR)、FPG、FINS、HOMA-IR、HbA_(1c)、TG、LDL、FSH、TEST、FAI增加,HDL降低(P<0.05)。与非HA组相比,HA组TG、HOMA-IR、TEST、FAI增高,HDL、FSH、孕酮、SHBG、ADPN降低(P<0.05)。HA组与非HA组内不同TEST水平亚组的ADP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BMI后,PCOS患者的ADPN与HOMA-IR、FAI、TEST呈负相关(P<0.001)。在HA组,ADPN与HOMA-IR、FAI、TEST呈负相关(P<0.05);在非HA组中ADPN与HOMA-IR、FAI呈负相关(P<0.05),与TEST无相关关系(P=0.061)。非HA组中,ADPN、BMI是FAI的影响因素,HOMA-IR、FAI、BMI是ADPN的影响因素(P<0.05)。在HA组中,ADPN是FAI的影响因素,HOMA-IR、FAI是ADPN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ADPN与FAI呈负相关并互为主要影响因素,且这一关系不受TEST水平影响,通过测定血清ADPN水平可以同时反映PCOS患者的高雄激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程度,ADPN有望成为该疾病诊断和病情评估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脂联素 睾酮 游离睾酮指数 胰岛素抵抗 雄激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对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骨保护素、趋化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蔡玉兰 阳琰 +6 位作者 王雪梅 牟芝群 岳瑜 胡皓铭 姚杨 吴旻 邓嘉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61-1565,共5页
目的观察维生素D(VitD)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steoprotectin,OPG)及趋化素(Chemerin)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两者在疾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7~12月于我... 目的观察维生素D(VitD)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steoprotectin,OPG)及趋化素(Chemerin)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两者在疾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7~12月于我院就诊的新诊断T2DM合并OP的患者123例,根据患者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将其分为3组,分别为VitD正常组(40例)、VitD不足组(42例)和VitD缺乏组(41例),同期选取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人员40例作为对照(NC组)。VitD不足组及VitD缺乏组分别给予VitD2注射液15 mg,肌肉注射,每4周1次,连续治疗12周。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TC、TG、HDL-C、LDL-C、25(OH)D、FPG、FINS、HbA1c、OPG及Chemerin水平,同时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股骨颈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并分析各因素与股骨颈BM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12周时,VitD不足组及VitD缺乏组血清TG、HbA1c、OPG、Chemerin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HDL-C、25(OH)D、股骨颈BMD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VitD不足组中,治疗4周时血清HbA1c、25(OH)D水平及股骨颈BMD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P>0.05),TG、OPG、Chemerin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HDL-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在VitD缺乏组中,治疗4周时患者血清中HDL-C、25(OH)D水平及股骨颈BMD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血清TG、OPG、Chemerin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血清TG、LDL-C、HbAlc、25(OH)D、OPG及Chemerin是股骨颈BMD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VitD可能通过升高血清VitD水平,降低OPG、Chemerin而影响T2DM合并OP患者的骨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 骨保护素 趋化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骨代谢指标变化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璟 杨丹 +9 位作者 姚衢 童梦霞 高琳 黄琦 张晗 王茜 章莹 张琳 袁晓英 廖鑫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与骨代谢指标β-CTX、PINP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2017年10月至2018年8月的2型糖尿病患者189例,基于患者有无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进行分组,将患者划分为合并病变组(DP... 目的探讨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与骨代谢指标β-CTX、PINP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2017年10月至2018年8月的2型糖尿病患者189例,基于患者有无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进行分组,将患者划分为合并病变组(DPN组)和未合并病变组(NDPN组),两组分别为97例和92例。测定各组FPG、HbA1c、C肽、FIns、HOMA-IR、TG、TC、LDL-C、HDL-C、Ca、P、BMD(L2-L4、Neck、Troch、Ward’s三角)、β-CTX、PINP水平。结果与NDPN组比较,DPN组FPG、HbA1c、FIns、HOMA-IR、TG均高于NDPN组,而P、HDL-C、腰椎L2-L4、股骨颈Neck、Troch处BMD、β-CTX、PINP低于NDPN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β-CTX与FPG呈负相关(r=0.484,P<0.05);PINP与HDLC、P呈正相关(r分别为0.242、0.309,P<0.05),与HbA1c、HOMA-IR、股骨颈Neck呈负相关(r分别为-0.173、-1.460、-0.237,P<0.05)。结论DPN患者血清β-CTX、PINP水平降低,骨转换指标异常,可能具有更高的骨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I型原胶原N端前肽 β-异构-C端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外周血中VDR mRNA表达与25(OH)D、甘油三酯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旋 罗丽娅 +7 位作者 王信 肖雪 王勇朋 阳琰 王哲 朱玉玉 樊思桐 李琪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42-746,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患者血浆中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mRNA表达水平与25羟维生素D[25 hydroxyvitamin D,25(OH)D]、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的关系。方法选...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患者血浆中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mRNA表达水平与25羟维生素D[25 hydroxyvitamin D,25(OH)D]、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就诊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据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测定结果分为:单纯T2DM组48例,T2DM合并骨质疏松组(T2DM+OP组)52例;选取遵义医科大学体检中心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NC组)90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TG,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PCR)检测外周血中VDR mRNA表达水平。结果T2DM+OP组与单纯T2DM组相比,血浆中25(OH)D水平降低[(8.76±3.21)^(12.46±4.35) ng/mL,t=32.423,P=0.000],VDR mRNA表达水平降低[(0.35±0.12)^(1.07±0.23),t=15.365,P=0.001],而TG水平升高[(4.1±1.26)^(2.98±0.56) mmol/L,t=11.765,P=0.000];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浆中VDR mRNA表达与25(OH)D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717,P<0.05),与HbAlc、HOMA-IR、Fins、FPG、2hPG、TG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342、-0.353、-0.361、-0.546、-0.426、-0.342,P<0.05)。结论外周血中VDR mRNA表达、25(OH)D水平降低及TG水平的升高可能共同参与了T2DM、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骨质疏松 25羟维生素D 维生素D受体 甘油三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2型糖尿病伴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姚衢 王茜 +7 位作者 张琳 杨丹 廖鑫 张晗 高琳 章莹 程峣 岳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95-1499,共5页
目的观察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男性T2DM患者203例及同期健康男性对照组(NC组)42例,糖尿病患者中... 目的观察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男性T2DM患者203例及同期健康男性对照组(NC组)42例,糖尿病患者中根据有无MS分为T2DM+MS组(122例)、T2DM+非MS组(81例),另根据符合MS诊断标准数目分为T2DM组(单纯糖尿病组)、T2DM+1组(除血糖异常外另加一个组分)、T2DM+2组(除血糖异常外另加两个组分)、T2DM+3组(除血糖异常外另加三个组分)、T2DM+4组(具备MS的所有组分),分析WC、BMI、SBP、DBP、FBG、HbAlc、HOMA-IR、TG、TC、LDL-C、HDL-C和25(OH)D水平。结果T2DM+MS组及T2DM+非MS组血清25(OH)D水平均较NC组显著降低(P<0.05),T2DM+MS组血清25(OH)D水平较T2DM+非MS组显著降低(P<0.05)。NC组、T2DM组、T2DM+1组、T2DM+2组、T2DM+3组、T2DM+4组血清25(OH)D水平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25(OH)D水平与WC、BMI、SBP、DBP、HOMA-IR、FBG、TG、TC、LDL-C呈负相关(P<0.05),与HDL-C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提示HOMA-IR是血清25(OH)D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OH)D是T2DM伴MS患者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血清维生素D水平在男性T2DM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一定作用。低水平维生素D与MS组分数目增加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代谢综合征 25-羟维生素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ves病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孙博文 杨孟雪 +3 位作者 刘军 周雪 李飞 杨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67-773,共7页
目的初步探究Graves病(Graves disease,GD)患者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变化。方法选择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初诊Graves病患者(n=18例),同期于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群(n=11例),受试者均排除近1个月内合并感染性疾病、其他自身免疫疾病、... 目的初步探究Graves病(Graves disease,GD)患者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变化。方法选择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初诊Graves病患者(n=18例),同期于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群(n=11例),受试者均排除近1个月内合并感染性疾病、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应用益生菌及抗生素等。并收集其粪便样本,提取肠道菌群DNA,16S rRNA基因扩增,Illumina平台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物种注释、多样性及物种差异分析。结果测序共测得1200665条高质量序列,每个样本平均含有(41402±6733)条有效序列。2组间Chao1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及Simpson指数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GD组均小于NC组,表明Graves病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2组间肠道菌群组成和结构存在显著差异,门水平上GD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低于NC组,而放线菌门高于NC组(P<0.05)。属水平上GD组双歧杆菌属、柯林斯氏菌属、Pediococcus、N09、02d06等相对于NC组优势丰度分布,而罗斯氏菌属、小杆菌属、Thermus、Slackia、[Prevotella]等相对丰度低于NC组(P<0.05)。结论通过对Graves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分析,可得出Graves病患者与正常人肠道菌群确有差异,肠道菌群紊乱导致肠道慢性炎症状态及免疫激活可能是Graves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肠道菌群 16S rRNA基因测序 Th17/Treg轴 短链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血清CTRP3和25(OH)D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廖鑫 邓凡曲 +6 位作者 宋美潓 高琳 张晗 张琳 王雪梅 章莹 赵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87-892,共6页
目的:测定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血清中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和25羟维生素D[25(OH)D]的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选择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44例(T2DM组)、糖耐量减低(IGT)患者42例(IGT组)... 目的:测定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血清中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和25羟维生素D[25(OH)D]的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选择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44例(T2DM组)、糖耐量减低(IGT)患者42例(IGT组)和体检健康者54人(正常对照组),测定各组受试者血清中CTRP3、空腹静脉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和25(OH) D水平,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稳态模型IR指数(HOMA-IR)、稳态模型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两因素之间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HOMA-IR和HOMA-β的影响因素。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GT组患者血清中HDL-C、25(OH)D水平和HOMA-β值明显降低(P<0.05),T2DM组患者血清中FPG、HbA1c、TG、TC、FIns水平和BMI、HOMA-IR值明显升高(P<0.05),而血清中CTRP3、HDL-C、25(OH)D水平和HOMA-β值明显降低(P<0.05);与IGT组比较,T2DM组患者血清中FPG、HbA1c、TG、FIns水平和HOMA-IR值明显升高(P<0.05),血清中HDL-C水平和HOMA-β值明显降低(P<0.05)。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血清中CTRP3水平与HbA1c、FIns水平和HOMA-IR呈负相关关系(r=-0.391,P<0.05;r=-0.198,P<0.05;r=-0.481,P<0.05);25(OH) D水平与TG、FPG和HOMA-IR呈负相关关系(r=-0.209,P<0.05;r=-0.406,P<0.05;r=-0.306,P<0.05),与 HOMA-β呈正相关关系(r=0.329,P<0.05)。HbA1c和CTRP3为HOMA-IR的独立影响因素,25(OH)D、FPG和HbA1c为HOMA-β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血清CTRP3和25(OH)D水平与IR呈负相关关系,在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代谢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 25羟维生素D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306-5p靶向水通道蛋白1对糖尿病心肌病变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凌 张旋 +1 位作者 程峣 廖鑫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6-241,共6页
目的:探究miR-1306-5p对糖尿病心肌病变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心肌细胞AC16,分为对照组和高糖组,作用24 h后,收集细胞上清液,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心肌酶CK、LDH和AST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C16细胞中心肌病变相关... 目的:探究miR-1306-5p对糖尿病心肌病变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心肌细胞AC16,分为对照组和高糖组,作用24 h后,收集细胞上清液,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心肌酶CK、LDH和AST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C16细胞中心肌病变相关蛋白ANF、β-MHC、TGF-β的表达以及水通道蛋白1(AQP1)的表达,采用qRT-PCR检测miR-1306-5p和AQP1 mRNA的表达。采用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306-5p与AQP1的靶向关系。另取AC16细胞,观察抑制miR-1306-5p的表达或同时抑制miR-1306-5p和AQP1的表达对心肌酶的分泌、心肌病变相关蛋白表达、凋亡率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高糖处理提高了AC16细胞心肌酶CK、LDH和AST的分泌,心肌病变相关蛋白ANF、β-MHC、TGF-β以及miR-1306-5p的表达,降低了AQP1的表达(P<0.05)。miR-1306-5p与AQP1存在负向靶控关系。抑制miR-1306-5p表达降低了高糖诱导的AC16细胞凋亡率、心肌酶的分泌及心肌病变相关蛋白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提高了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抑制AQP1逆转了抑制miR-1306-5p对高糖诱导的AC16细胞上述指标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抑制miR-1306-5p表达可能通过靶向上调AQP1减轻高糖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306-5p 水通道蛋白1 糖尿病心肌病 AC16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维生素D状态下绝经后糖尿病患者骨折风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蔡玉兰 张子扬 +1 位作者 罗丽娅 阳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81-1485,共5页
目的比较骨密度(BMD)、FRAX及血清25(OH)D在预测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OPF)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604例,按照患者血清中25(OH)D水平将其分为3组,分别... 目的比较骨密度(BMD)、FRAX及血清25(OH)D在预测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OPF)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604例,按照患者血清中25(OH)D水平将其分为3组,分别为25(OH)D缺乏组(201例)、25(OH)D不足组(204例)和25(OH)D充足组(199例),比较各组一般资料、BMD及FRAX评分的差异。多因素回归分析探索OPF发生的危险因素,并通过AUC曲线评价各指标用于预测OPF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在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最佳截点值。结果随着血清25(OH)D水平的升高,患者桡骨远端1/3和股骨颈的T值均显著升高(P均<0.01);FRAX、FRAX-股骨颈和FRAX-桡骨远端1/3随着25(OH)D的升高显著降低(P均<0.001)。25(OH)D、桡骨远端1/3 BMD、股骨颈BMD、FRAX、FRAX-桡骨远端1/3及FRAX-股骨颈均为OP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FRAX-股骨颈预测OPF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93),桡骨远端1/3BMD预测OPF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小(AUC=0.82)。25(OH)D预测OPF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结论结合血清25(OH)D及BMD、FRAX评分,综合判断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OPF的风险,能最大限度预防OPF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风险评估工具 骨密度 25-羟基维生素D 绝经后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骨代谢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琦 杨培庆 +4 位作者 梅腾悦 付华华 王攀 廖鑫 高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8-373,共6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与血清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1 N-terminal propeptide,P1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erminal 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C...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与血清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1 N-terminal propeptide,P1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erminal 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CTX)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依据2018年中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的诊断及排除标准,筛选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设立NAFLD组(n=44),同时选择相匹配的健康人群设立对照组(n=46),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腰臀比(waist hip rate,WHR)。采集空腹肘静脉血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amma-glutamyltransferase,GGT)、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血钙(calcium,Ca)、血磷(phosphorus,P)、25-羟维生素D_(3)[25-hydroxyvitamin D_(3),25-(OH)D_(3)]、P1NP、β-CTX。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AFLD组患者BMI、WHR、ALT、AST、GGT、FPG、HbA1c、TG、TC、LDL-C、FIns、HOMA-IR显著升高[BMI:(26.62±2.76)kg/m 2 vs.(22.63±2.67)kg/m 2,P<0.05;WHR:(0.91±0.06)vs.(0.81±0.07),P<0.05;ALT:(39.95±27.27)U/L vs.(18.91±8.73)U/L,P<0.05;AST:(34.86±22.42)U/L vs.(18.91±8.74)U/L,P<0.05;GGT:(40.26±22.84)U/L vs.(30.62±15.60)U/L,P<0.05;FPG:(4.88±0.51)mmol/L vs.(4.67±0.40)mmol/L,P<0.05;HbA1c:(4.69±0.25)%vs.(4.58±0.20)%,P<0.05;TG:(2.14±1.12)mmol/L vs.(1.33±0.61)mmol/L,P<0.05;TC:(5.27±1.16)mmol/L vs.(4.67±0.71)mmol/L,P<0.05;LDL-C:(3.34±0.87)mmol/L vs.(2.81±0.61)mmol/L,P<0.05;FIns:(16.42±4.92)μIU/ml vs.(12.20±4.74)μIU/mL,P<0.05;HOMA-IR:(3.57±1.13)vs.(2.55±1.07),P<0.05],25-(OH)D_(3)、P1NP显著降低[25-(OH)D_(3):(22.85±8.05)ng/mL vs.(27.45±6.52)ng/mL,P<0.05;P1NP:(35.72±5.35)ng/mL vs.(42.77±7.54)ng/mL,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1NP与BMI、WHR、FPG、HbA1c、ALT、AST、GGT、TG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76、-0.318、-0.246、-0.246、-0.384、-0.420、-0.276、-0.267,均P<0.05);与25(OH)D_(3)、β-CTX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63、0.598,均P<0.05)。调整混杂因素后P1NP仍与ALT、AST、GGT、TG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NAFLD患者血清25-(OH)D_(3)、P1NP显著降低,筛查其血清浓度变化对NAFLD人群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 Ⅰ型胶原交联羧基 25-羟维生素D_(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希恩综合征并发垂体危象患者精神异常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久畅 张琳 +5 位作者 王茜 杨丹 章莹 张晗 廖鑫 高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795-1799,共5页
背景希恩综合征患者在救治过程中出现精神异常的案例时有报道,并发垂体危象者表现更为突出,这给进一步的救治带来困难,目前关于希恩综合征并发垂体危象患者发生精神异常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希恩综合征并发垂体危象的患者... 背景希恩综合征患者在救治过程中出现精神异常的案例时有报道,并发垂体危象者表现更为突出,这给进一步的救治带来困难,目前关于希恩综合征并发垂体危象患者发生精神异常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希恩综合征并发垂体危象的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精神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9年8月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并发垂体危象的希恩综合征患者4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精神异常分为精神异常组(PS组,n=20)及非精神异常组(NPS组,n=27)。测量患者血压、身高、体质量,计算其体质指数(BMI),采集治疗前肘静脉血测血红蛋白、血清钠离子、血糖、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雌二醇(E2)、生长激素(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空腹采集静脉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收集首个24 h氢化可的松(HC)用量及发生精神异常前HC的累积用量,并比较两组间有无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发生精神异常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钠离子水平、24 h HC及血清钠离子联合24 h HC对希恩综合征并发垂体危象患者出现精神异常的预测价值。结果PS组SBP、血清钠离子水平低于NPS组,而ACTH、24 h HC、发生精神异常前HC的累积用量高于NPS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钠离子水平〔OR=0.848,95%CI(0.761,0.945)〕、24 h HC〔OR=1.066,95%CI(1.006,1.130)〕是发生精神异常的影响因素(P<0.05)。24 h HC预测精神异常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6〔95%CI(0.614,0.897),P<0.01〕,最佳截断值为135.0 mg,灵敏度为0.750,特异度为0.667;血清钠离子预测精神异常发生的AUC为0.744〔95%CI(0.599,0.890),P<0.01〕,最佳截断值为119.6 mmol/L,灵敏度为0.741,特异度为0.700;两者联合预测精神异常发生的AUC为0.855〔95%CI(0.748,0.961),P<0.01〕,灵敏度为0.899,特异度为0.650。2例患者入院前4 h HC用量为100 mg,后20 h缓慢静脉滴注HC,总量达350 mg,未发生精神异常。结论首个24 h较高量的HC及较低水平的血清钠离子可能与希恩综合征并发垂体危象患者精神异常的发生有关,起始小剂量激素并控制给药速度可能降低其发生精神异常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恩综合征 垂体危象 精神异常 糖皮质激素 钠离子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