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泊酚麻醉与自然睡眠状态皮层脑电图的异同 被引量:10
1
作者 朱婉婷 张宇 +1 位作者 刘程曦 喻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9-201,共3页
全麻致意识消失及恢复的过程是一种由药物诱导的可逆反应,主要表现为意识消失、制动、遗忘等.研究表明,这一过程由大脑中不同神经通路共同参与调控睡眠是一种自然发生的可逆的静息状态,表现为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降低和意识的暂时中... 全麻致意识消失及恢复的过程是一种由药物诱导的可逆反应,主要表现为意识消失、制动、遗忘等.研究表明,这一过程由大脑中不同神经通路共同参与调控睡眠是一种自然发生的可逆的静息状态,表现为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降低和意识的暂时中断,这一过程和全麻药物诱导的意识消失和恢复具有一定相似性[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状态 皮层脑电图 丙泊酚 异同 麻醉 意识消失 药物诱导 可逆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外侧区神经元P2X7受体激活对胞内钙离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鹏涛 李尤艳 肖智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02-605,共4页
目的P2X7受体活化的主要细胞内信号是钙离子升高,随后通过多种胞内信号转导途径呈现其生理、病理功能的多样性。探讨原代培养的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外侧区(lPAG)神经元P2X7受体激活对胞内钙离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原代培养lPAG神经... 目的P2X7受体活化的主要细胞内信号是钙离子升高,随后通过多种胞内信号转导途径呈现其生理、病理功能的多样性。探讨原代培养的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外侧区(lPAG)神经元P2X7受体激活对胞内钙离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原代培养lPAG神经元细胞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不加入药物);BzATP组(100μmol/L);A-740003+BzATP组:先加入100nmol/LA-740003孵育10min,再加入10μmol/L的BzATP;BzATP对照组:先加入无钙液孵育20min,再加入BzATP。其中空白对照组、BzATP组、A-740003+BzATP组孵育液均为DMEM/F12培养基,BzATP对照组孵育液为无钙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不同浓度BzATP对培养lPAG神经元胞内钙离子变化;A-740003或无钙液预孵育对BzATP诱发的lPAG神经元胞内钙离子变化的影响。结果BzATP呈剂量依赖性升高lPAG神经元胞内钙离子水平;A-740003和无钙液预孵育可抑制BzATP诱发的lPAG神经元胞内钙离子水平升高。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显示:BzATP组神经元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2.48±1.05)较空白对照组、BzATP对照组、A-740003+BzATP组([1.12±0.03)、(1.09±0.03)、(1.14±0.08)]明显升高(P<0.01)。结论P2X7受体激活后可以升高lPAG神经元胞内钙离子水平且与细胞外钙离子胞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外侧区 神经元 P2X7受体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GABAA受体为靶点的麻醉和镇静药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8
3
作者 林博浩 罗天元 +1 位作者 喻田 余守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4-307,共4页
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中,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GABA)受体以两种形式存在:GABAA受体(γ-aminobutyric acid receptors,GABAAR)和GABAB受体(γ-hydroxybutyric acid receptors,GABABR)。GABAAR是五次跨膜... 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中,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GABA)受体以两种形式存在:GABAA受体(γ-aminobutyric acid receptors,GABAAR)和GABAB受体(γ-hydroxybutyric acid receptors,GABABR)。GABAAR是五次跨膜的配体门控通道的半胱氨酸环家族,在大脑调节记忆、意识及睡眠中具有一定的作用。GABAAR有许多亚基,它们决定受体的亲和力,传导性和其他性质。在人类中主要有6个α亚基,3个β亚基,3个γ亚基及δ、ε、π、θ等15个亚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AA受体 中枢神经系统 GABAB受体 传导性 镇静药 Α亚基 Β亚基 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致欣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徐丹 刘程曦 +2 位作者 张宇 张益 喻田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7-350,共4页
丙泊酚属于短效静脉麻醉药,相对于其他麻醉药具有起效快、持续时间短、几乎无残留副作用等优点。近年来有研究发现丙泊酚可引起短暂的欣快感,甚至可因此进一步发展为成瘾性,本文对丙泊酚致欣快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丙泊酚 静脉麻醉药 欣快感 成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霉菌来源生物碱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权 钱声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61-1473,共13页
不同来源的链霉菌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结构新颖、复杂多样且生物活性良好,是具有研究潜力的药物资源;生物碱类化合物是链霉菌代谢产物中重要活性成分之一。近十年从链霉菌中已经报道了许多生物碱的成分,本文按菌株来源综述了2007~2... 不同来源的链霉菌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结构新颖、复杂多样且生物活性良好,是具有研究潜力的药物资源;生物碱类化合物是链霉菌代谢产物中重要活性成分之一。近十年从链霉菌中已经报道了许多生物碱的成分,本文按菌株来源综述了2007~2017年间报道的链霉菌来源的生物碱及其生物活性,为其他研究生物碱及其活性研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 次级代谢产物 生物碱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在髓鞘形成与修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明达 周亮 +1 位作者 罗天元 余守洋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1-454,共4页
星形胶质细胞(AST)是中枢神经系统(CNS)内最主要的胶质细胞类型,为神经元的代谢提供物质支持。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修复有着支持和抑制的双重作... 星形胶质细胞(AST)是中枢神经系统(CNS)内最主要的胶质细胞类型,为神经元的代谢提供物质支持。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修复有着支持和抑制的双重作用。随着星形胶质细胞在大脑中作用的深入研究,目前对星形胶质细胞在髓鞘形成与修复中的作用逐渐明确。本文就星形胶质细胞在髓鞘形成与修复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髓鞘形成与修复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药物对γ-氨基丁酸A受体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隆渝 罗天元 +1 位作者 余守洋 喻田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2-216,共5页
全身麻醉药物通过调控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离子通道,特别是γ-氨基丁酸A受体(GABAARs),进而产生一系列的药理学效应。而GABAARs各种亚型的区域分布和药理特异性都是不同的,并且麻醉本身可能会使包括GABAARs在内的离子通道表达改变。可见全... 全身麻醉药物通过调控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离子通道,特别是γ-氨基丁酸A受体(GABAARs),进而产生一系列的药理学效应。而GABAARs各种亚型的区域分布和药理特异性都是不同的,并且麻醉本身可能会使包括GABAARs在内的离子通道表达改变。可见全身麻醉药物对GABAARs的作用是复杂而重要的。深入探讨全身麻醉药物对GABAARs各亚型的影响,阐述不同受体亚型表达的区域分布和药理特异性在全身麻醉中的不同作用,能更合理地解释全麻机制,对临床应用和开发新一代药物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A受体 受体转运 tonic抑制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缝背核在睡眠-觉醒中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潇 刘程曦 喻田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7-210,共4页
中缝背核(DRN)是调控睡眠-觉醒的重要核团,在脑内有着广泛的神经投射区域。DRN位于中脑导水管腹侧,主要由5-羟色胺(5-HT)、γ氨基T酸(GABA)、多巴胺(DA)和谷氨酸(Glu)能4类神经元构成。本文主要介绍了DRN的各类神经元在睡眠觉醒中相关... 中缝背核(DRN)是调控睡眠-觉醒的重要核团,在脑内有着广泛的神经投射区域。DRN位于中脑导水管腹侧,主要由5-羟色胺(5-HT)、γ氨基T酸(GABA)、多巴胺(DA)和谷氨酸(Glu)能4类神经元构成。本文主要介绍了DRN的各类神经元在睡眠觉醒中相关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缝背核 睡眠觉醒 快动眼睡眠 非快动眼睡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