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质疏松小鼠模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汤贤春 涂雪芹 +1 位作者 张天霞 李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669-1675,共7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小鼠模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生物学特性的改变。方法通过皮下注射地塞米松构建小鼠骨质疏松动物模型(OP组),同时设立对照(NC组),分离OP组及NC组骨髓MSCs进行体外培养;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小鼠模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生物学特性的改变。方法通过皮下注射地塞米松构建小鼠骨质疏松动物模型(OP组),同时设立对照(NC组),分离OP组及NC组骨髓MSCs进行体外培养;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化抗原;运用CK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力;通过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水平;运用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油红O染色及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细胞成骨分化及脂肪分化能力。结果经过骨组织学检测证明模型建立成功,体外培养OP组及NC组骨髓MSCs细胞形态无差异。OP-MSCs细胞表面分化抗原Scal1及CD44为阳性,CD34及CD11b为阴性,与NC-MSCs相似,但OP-MSCs增殖活力下降(P<0.05);此外两组细胞凋亡水平类似(P>0.05)。成骨分化诱导7 d后OP-MSCs的ALP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1 d后矿化小结明显减少(P<0.001);脂肪分化诱导8 d后OP-MSCs形成更多脂滴(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OP-MSCs在成骨分化中低表达转录因子Runx2(P<0.05)及Osterix(P<0.001),但在脂肪分化早期高表达PPARγ(P<0.001)及C/EBPα(P<0.01)。结论骨质疏松小鼠骨髓MSCs的增殖及分化潜能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里光配子体发育、配子形成与双受精的细胞学特征(英文)
2
作者 谢欣 钱秋博言 +4 位作者 王蕾 王乾兴 平军娇 贺莉芳 钱刚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7-34,共8页
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ex D.Don)是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传统抗菌中草药。为了探讨该物种有性生殖的细胞学机制,实现在物种的遗传育种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本研究从细胞学角度观察了千里光配子体发育、配子形成和双受精作用。... 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ex D.Don)是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传统抗菌中草药。为了探讨该物种有性生殖的细胞学机制,实现在物种的遗传育种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本研究从细胞学角度观察了千里光配子体发育、配子形成和双受精作用。结果表明,在生殖核分裂为精细胞的过程中,其位置和形态呈现差异,表现为"二态"精细胞;此外,雌配子体的形成符合孢子发育模式,成熟胚囊的形态结构为卵形或梨形,成熟的卵细胞和极核位于珠孔端。根据上述结果可推断,合子在随后二分裂时表现为"基细胞—顶细胞"极性,可能与"二态"精细胞导致的合子细胞质不均一有关。此外,从植物分类学角度,千里光的"二态"精细胞,胚囊极性和合子极性可成为菊科近缘植物分类的细胞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里光 配子体 双受精 合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里光合子胚和胚乳形成及其早期发育的细胞学特征(英文)
3
作者 钱秋博言 王蕾 +4 位作者 杨春先 余金芮 谢欣 钱刚 贺莉芳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9-86,共8页
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 ex D. Don)是传统中草药,抗菌功效显著。本研究从细胞学角度对千里光合子胚和胚乳的形成与发育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显示,结构和功能迥异的基细胞和顶细胞源自细胞质不均一分布的合子所致,推测合子的... 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 ex D. Don)是传统中草药,抗菌功效显著。本研究从细胞学角度对千里光合子胚和胚乳的形成与发育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显示,结构和功能迥异的基细胞和顶细胞源自细胞质不均一分布的合子所致,推测合子的极性与胚囊的极性和生殖核分裂为"二态"精细胞有关;基细胞在合子胚胎"球型期"末期出现分化,早期胚胎的组织分化始于"三角期",可辨别的结构差异直到"鱼雷期"才出现。此外,胚乳形成遵循无细胞壁核化模型。本研究对千里光细胞分化、组织分化和结构差异各发育阶段特征的观察结果,不仅可为深入分析胚胎发育过程功能基因的时空表达提供依据,也为相关近缘物种的系统植物学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里光 细胞分化 组织分化 合子胚 胚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K缺陷促进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及药物研究进展
4
作者 胡娇 张莉 +3 位作者 张琴 李豪 徐德林 徐陶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07-1315,共9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往往由神经系统原发性损害和功能障碍所引起,患者常表现为自发性疼痛或痛觉过敏症状。近年研究表明,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作为关键的能量调节因子,不仅通过调节糖脂代谢参与维持机体内环... 神经病理性疼痛往往由神经系统原发性损害和功能障碍所引起,患者常表现为自发性疼痛或痛觉过敏症状。近年研究表明,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作为关键的能量调节因子,不仅通过调节糖脂代谢参与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也可以通过相关信号通路调节突触可塑性和神经胶质细胞功能,在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与进展中发挥作用。近年来,多项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动物模型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在感觉传导通路的多个位点上,AMPK的表达及活性异常,给予AMPK激动剂治疗后,疼痛症状缓解,这提示AMPK的表达/功能异常参与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与维持,因此基于AMPK的镇痛药物研发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AMPK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机制的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够为相关镇痛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AMP活化蛋白激酶 镇痛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里光茎和叶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谢欣 钱秋博言 +4 位作者 贺莉芳 李林 杨春先 左青青 钱刚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5,共6页
以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 ex D. Don)强抗菌性植株SC-32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其茎和叶的总RNA,经质量检测合格后构建cDNA文库,利用Illumina HiSeq^(TM) 25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千里光茎和叶的cDNA文库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差... 以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 ex D. Don)强抗菌性植株SC-32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其茎和叶的总RNA,经质量检测合格后构建cDNA文库,利用Illumina HiSeq^(TM) 25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千里光茎和叶的cDNA文库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运用Nr、Swiss-Prot、KEGG和COG数据库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分析。结果表明:从千里光茎和叶的cDNA文库中分别获得26 147 016和26 996 119个clean reads,Q30值分别为95.17%和94.74%,说明其转录组测序结果良好。从千里光的茎和叶中共筛选到10 991个差异表达基因,以茎中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量为准,叶中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有5 542个,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有5 449个。千里光的茎和叶中共有7 683个差异表达基因被GO功能注释成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3个大类53个亚类,且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与信号传导途径、次生代谢过程、细胞组分合成和酶催化活性等密切相关。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表明:共有4 527个差异表达基因,涉及50个代谢通路,主要参与碳代谢、氨基酸生物合成及淀粉和蔗糖代谢。研究结果显示:千里光茎和叶的差异表达基因具有器官特异性,并且,其茎和叶的分化和形成与多糖和蛋白质累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里光 高通量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茎和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及Aux/IAA基因的鉴定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厚伯 李春 +5 位作者 李林 上官艳妮 黄恻隐 刘怡 郑明辉 徐德林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18,共8页
基于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ex A.Murray)Rchb.f.〕的全转录组数据,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白及Aux/IAA基因进行鉴定和序列分析,对白及Aux/IAA蛋白的一级和二级结构、基序、保守结构域、GO功能分类和KEGG富集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其... 基于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ex A.Murray)Rchb.f.〕的全转录组数据,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白及Aux/IAA基因进行鉴定和序列分析,对白及Aux/IAA蛋白的一级和二级结构、基序、保守结构域、GO功能分类和KEGG富集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其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Linn.)Heynh.〕和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的Aux/IAA蛋白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在白及的全转录组中共筛选出5个Aux/IAA基因,分别命名为BsAux/IAA1至BsAux/IAA5,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492~2739 bp。5个BsAux/IAA蛋白的氨基酸残基数为163~912,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为18172.97~101442.89,理论等电点为pI 4.40至pI 11.51,亚细胞定位于细胞核中,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5个BsAux/IAA蛋白共有DomainⅠ、DomainⅡ、DomainⅢ和DomainⅣ4个完整的保守结构域,依次对应保守基序motif9、motif3、motif2和motif1。5个BsAux/IAA蛋白的功能均包括细胞组分、生物学过程和分子功能3个大类,并参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5个BsAux/IAA蛋白均属于GroupⅠ亚家族,并进一步分成a和b 2个亚群,其中,BsAux/IAA3、BsAux/IAA4和BsAux/IAA5属于a亚群,BsAux/IAA1和BsAux/IAA2属于b亚群;并且,BsAux/IAA1、BsAux/IAA2、BsAux/IAA4和BsAux/IAA5与铁皮石斛Aux/IAA的亲缘关系较近。研究结果显示:白及Aux/IAA蛋白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可能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并具有组织特异性、发育依赖性和非生物胁迫应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Aux/IAA基因 基因鉴定 序列分析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螫库蠓成虫内部器官系统组织学观察
7
作者 甯媛 李洪 +6 位作者 李佳豪 曾雯雯 邓均杰 李怡玲 卢雪 蒋晓红 侯晓晖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87-594,共8页
【目的】刺螫库蠓Culicoides punctatus是一种重要媒介蠓虫,是施马伦贝格病毒(Schmallenberg virus,SBV)的主要传播载体。通过石蜡切片和苏木素-伊红染色技术观察刺螫库蠓成虫内部器官系统的组织结构。【方法】利用网扫法、灯诱法采集... 【目的】刺螫库蠓Culicoides punctatus是一种重要媒介蠓虫,是施马伦贝格病毒(Schmallenberg virus,SBV)的主要传播载体。通过石蜡切片和苏木素-伊红染色技术观察刺螫库蠓成虫内部器官系统的组织结构。【方法】利用网扫法、灯诱法采集刺螫库蠓成虫,除足和翅外置于Duboscq-Brasil固定液中常温固定,然后经过逐级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连续切片以及苏木素-伊红染色等过程制成玻片,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和拍照。【结果】刺螫库蠓成虫消化系统不存在性别差异,由消化道及唾液腺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腹神经索组成。脑可划分为前脑、中脑和后脑3个功能区。复眼和触角是刺螫库蠓主要的感觉器官。腹神经索可分为咽下神经节、胸神经节和腹神经节。呼吸系统主要由气管组成,气管遍布全身,无肺组织,胸部具有2对气门,分别位于中胸和后胸;腹支囊组织呈泡状,着色不明显。生殖系统包括内生殖器官和外生殖器官,其中雌性内生殖器官包括卵巢、输卵管、受精囊及生殖附腺,雄性内生殖器官包括精巢、输精管、射精管及生殖附腺。【结论】本研究明确了刺螫库蠓成虫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以及感觉器官的结构特征,为库蠓的发育研究提供了更为直接、准确的证据,有助于提高蠓媒监测、预报及防制的全面性和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螫库蠓 器官系统 组织结构 石蜡切片 苏木素-伊红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CX1在吗啡依赖大鼠前额皮质和海马中的表达变化
8
作者 林博浩 涂平 +3 位作者 周亮 罗天元 罗素元 余守洋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2-316,共5页
目的:观察吗啡条件性位置偏好(CPP)大鼠的前额皮质(PFC)和海马(Hip)中钠钙交换体亚型1(NCX1)的变化。方法: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吗啡组(morphine)。吗啡以起始剂量10 mg/kg皮下注射到大鼠颈背部,每日递增,连续... 目的:观察吗啡条件性位置偏好(CPP)大鼠的前额皮质(PFC)和海马(Hip)中钠钙交换体亚型1(NCX1)的变化。方法: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吗啡组(morphine)。吗啡以起始剂量10 mg/kg皮下注射到大鼠颈背部,每日递增,连续注射10 d,第10 d剂量为100 mg/kg。每次注射20 min后,将大鼠放置黑、白箱(morphine)中进行训练。在最后一次训练48 h后,进行CPP实验以确认大鼠吗啡依赖模型建立成功,并且立即将两组大鼠处死后取脑。分离PFC和Hip脑区,通过Western Blot和real time RT-PCR技术分别检测两个脑区中NCX1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CPP结果显示,吗啡依赖大鼠在吗啡伴药箱中停留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 <0. 05);训练后吗啡组的大鼠在吗啡伴药箱中停留的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 <0. 05)。与对照组相比,依赖组大鼠PFC和Hip中NCX1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0. 05)。结论:NCX1在吗啡依赖大鼠PFC和Hip部位表达增加,提示PFC和Hip部位的NCX1可能与吗啡依赖产生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依赖 钠钙交换体亚型1 前额皮质 海马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期回植孕酮对小鼠月经发生过程中内质网应激信号的调节机制
9
作者 于明明 谢卓 +1 位作者 金华 王乾兴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64-1269,共6页
目的内质网应激可能参与月经发生过程,但详细机制不明确。文章通过不同时期回植孕酮,探索其对小鼠月经发生过程中内质网应激诱导的自噬及凋亡的调控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2 h回植组、16 h回植组和未回植组,每组10只,分别在... 目的内质网应激可能参与月经发生过程,但详细机制不明确。文章通过不同时期回植孕酮,探索其对小鼠月经发生过程中内质网应激诱导的自噬及凋亡的调控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2 h回植组、16 h回植组和未回植组,每组10只,分别在孕酮撤退后12 h(12 h回植组)和16 h(16 h回植组)回植孕酮皮埋管,未回植组则不进行回植,各组小鼠均在孕酮撤退后24 h处死,收集双侧子宫角。通过qPCR、蛋白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蛋白激酶RNA样内质网激酶的总蛋白(t-PERK)及其磷酸化蛋白(p-PERK)、真核起始因子2α的总蛋白(t-eIF2α)及其磷酸化蛋白(p-eIF2α)、活化转录因子4(ATF4)、C/EBP同源蛋白(CHOP)、半胱天冬酶12(Caspase12)mRNA和蛋白在小鼠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结果12h回植组的PERK mRNA水平(1.000±0.000)显著高于16 h回植组(0.450±0.049)和未回植组(0.260±0.233),eIF2αmRNA水平(1.000±0.000)亦高于16 h回植组(0.330±0.015)和未回植组(0.195±0.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16 h回植组均高于未回植组(P<0.05)。12 h回植组的p-PERK/t-PERK蛋白表达(0.606±0.051)显著高于16 h回植组(0.367±0.019)和未回植组(0.243±0.020),12 h回植组p-eIF2α/t-eIF2α蛋白表达(0.795±0.074)显著高于16 h回植组(0.503±0.038)和未回植组(0.293±0.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16 h回植组均高于未回植组(P<0.05)。12 h回植组的ATF4 mRNA和蛋白质均分别高于16 h回植组和未回植组(P<0.05),且16 h回植组高于未回植组(P<0.05),p-PERK、p-eIF2α、ATF4蛋白主要定位在基底层与蜕膜化基质细胞交界处的基质细胞细胞质。12 h回植组16 h回植组的CHOP、Caspase1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16 h回植组,也低于未回植组(P<0.05),且16 h回植组低于未回植组(P<0.05),其蛋白主要定位在充分蜕膜化的基质细胞及腺上皮的细胞质。结论在月经发生关键时期前(12h)回植孕酮,可以有效维持PERK/eIF2α/ATF4信号的表达并阻断凋亡信号通路成员CHOP、Caspase12表达,有效阻断月经发生;而月经发生关键时期后(16h)则只有部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自噬 凋亡 孕酮撤退 月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