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内生菌多样性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任群利 王苗 +5 位作者 李小兰 胡欢 刘建国 冉应会 綦杉 王倩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3-18,共6页
黄芪是我国重要药用植物,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强心、抗心肌缺血、提高免疫力、降糖、抗衰老、保护脏器等多种药理作用。植物内生菌是具有丰富多样性特征的微生物类群,其次生代谢产物具有与植物相同或相近的活性成分。研究表明,黄... 黄芪是我国重要药用植物,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强心、抗心肌缺血、提高免疫力、降糖、抗衰老、保护脏器等多种药理作用。植物内生菌是具有丰富多样性特征的微生物类群,其次生代谢产物具有与植物相同或相近的活性成分。研究表明,黄芪内生菌多样性包括真菌多样性和细菌多样性,目前已分离鉴定得到多株具有活性的黄芪内生菌,其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包括黄酮类、生物碱、甾体类、醌类、肽类及内酯类等。本综述对黄芪及其他药用植物内生菌的开发运用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内生菌 微生物多样性 次生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枯草中16种酚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及其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罗敏 何婷 +1 位作者 龚磊 陈荣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9-306,共8页
目的: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24批夏枯草中16种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探讨酚类化合物与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方法:夏枯草样品用80%甲醇超声提取,并基于LC-MS/MS建立夏枯草中16种... 目的: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24批夏枯草中16种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探讨酚类化合物与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方法:夏枯草样品用80%甲醇超声提取,并基于LC-MS/MS建立夏枯草中16种酚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以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_(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为固定相,以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在体积流量为0.4 mL/min条件下进行梯度洗脱,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评价夏枯草的抗氧化活性。结果:16种酚类化合物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回收率良好。体外抗氧化实验证明夏枯草具有较强的清除ABTS、DPPH自由基和铁离子还原能力,灰色关联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迷迭香酸、咖啡酸、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对于抗氧化的贡献较大。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同时测定夏枯草中16种酚类化合物的LC-MS/MS方法,进一步通过相关性分析确定了夏枯草抗氧化的主要活性成分,从而为夏枯草产品的质量控制与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枯草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抗氧化 灰色关联分析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测定饮料中爱德万甜和5种二氢查耳酮类甜味剂的含量 被引量:4
3
作者 淳泽利 谷莹莹 陈荣祥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70-676,共7页
取10 g饮料样品,加水稀释并定容至50 mL,混合均匀,取少量混合液以转速10000 r·min^(-1)离心10 min,上清液经0.22μm滤膜过滤后,以ACQUITY UPLC~?BEH C_(18)色谱柱为固定相,电化学检测器(ECD)检测,检测池电压为650 mV,采用超高效液... 取10 g饮料样品,加水稀释并定容至50 mL,混合均匀,取少量混合液以转速10000 r·min^(-1)离心10 min,上清液经0.22μm滤膜过滤后,以ACQUITY UPLC~?BEH C_(18)色谱柱为固定相,电化学检测器(ECD)检测,检测池电压为650 mV,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爱德万甜、根皮苷、柚皮苷二氢查耳酮、三叶苷、新橙皮苷二氢查耳酮、根皮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爱德万甜和5种二氢查耳酮类甜味剂在9.0 min内可以完全分离,其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2.1~6.8μg·L^(-1)。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7.1%~105%,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1.4%~5.1%。与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比较,使用ECD时,灵敏度高、检出限低。与其他文献方法相比,本方法的灵敏度、分析时间均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电化学检测法 爱德万甜 二氢查耳酮 甜味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鬼针草的生物学功能及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任群利 李小兰 +5 位作者 冉应会 杨雄通 唐俊杰 刘欢欢 宋致行 王倩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4-19,共6页
鬼针草是一种中药材,具有降血压、降血糖、调节血脂、抗肿瘤、抗炎、抑菌、改善认知功能以及保护肝、心、胃、肾、肺、肠、眼等作用。同时鬼针草是一种绿植资源,对畜禽增产,降低难产率,治疗高血压、伤寒、传染性上呼吸道卡他,保护机体... 鬼针草是一种中药材,具有降血压、降血糖、调节血脂、抗肿瘤、抗炎、抑菌、改善认知功能以及保护肝、心、胃、肾、肺、肠、眼等作用。同时鬼针草是一种绿植资源,对畜禽增产,降低难产率,治疗高血压、伤寒、传染性上呼吸道卡他,保护机体器官和改善肠道功能等方面有很大帮助。本文就鬼针草药理功能及其在畜禽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以期为其作为中药材和青绿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针草 中药材 药理功能 畜禽 保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电化学检测器同时测定大血藤中8种化学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
5
作者 淳泽利 肖欣 +2 位作者 张勇 王方远 陈荣祥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52-759,共8页
提出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电化学检测器(UHPLC-ECD)同时测定大血藤样品中羟基酪醇、原儿茶酸、红景天苷、酪醇、儿茶素、隐绿原酸、绿原酸、表儿茶素含量的方法。称取大血藤样品粉末约1 g,过0.42 mm筛,用30 mL 30%(体积分数)甲醇溶液超... 提出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电化学检测器(UHPLC-ECD)同时测定大血藤样品中羟基酪醇、原儿茶酸、红景天苷、酪醇、儿茶素、隐绿原酸、绿原酸、表儿茶素含量的方法。称取大血藤样品粉末约1 g,过0.42 mm筛,用30 mL 30%(体积分数)甲醇溶液超声提取10 min,离心,提取液经0.22μm滤膜过滤后进样分析。以Waters ACQUITY UPLC BEH Shield RP18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不同体积比的乙腈-50 mmol·L^(-1)柠檬酸盐缓冲液(pH 2.76)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设置ECD库仑检测池的第一通道检测电压为350 mV(用于检测羟基酪醇、原儿茶酸、儿茶素、隐绿原酸、绿原酸、表儿茶素),第二通道检测电压为600 mV(用于检测红景天苷、酪醇)。结果显示:8种化学成分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7~8.5μg·L^(-1);对混合标准溶液或样品溶液进行精密度(n=6)、稳定性(n=7)试验,各目标物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0%;对实际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6.0%~102%。方法用于不同产地的24批大血藤样品分析,其中S15和S18样品中红景天苷和绿原酸均不符合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电化学检测器 大血藤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对高尿酸血症小鼠尿酸水平及肝肾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任群利 廖成成 +5 位作者 刘建国 范芹 王苗 王倩 汪蓓蕾 胡欢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3期200-202,206,共4页
本文以雄性昆明小鼠为试验动物,通过比较小鼠血清中尿酸、尿素氮、肌酐的含量,检测肝肾和血清中的黄嘌呤氧化酶,以及观察肝肾组织病理特征,研究茶多酚对氧嗪酸钾诱导的小鼠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茶多酚高剂量组(... 本文以雄性昆明小鼠为试验动物,通过比较小鼠血清中尿酸、尿素氮、肌酐的含量,检测肝肾和血清中的黄嘌呤氧化酶,以及观察肝肾组织病理特征,研究茶多酚对氧嗪酸钾诱导的小鼠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茶多酚高剂量组(600 mg/kg)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中尿酸含量极显著减少约33.7%,茶多酚中剂量(300 mg/kg)和低剂量组(150 mg/kg)均极显著减少约28.5%,别嘌醇组(10 mg/kg)极显著减少99.5%(P<0.01)。茶多酚中、高剂量组能降低血清尿素氮、肌酐含量;同时,肝、肾中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分别极显著降低50%、64%(P<0.01)。病理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发现,别嘌醇组小鼠肝脏有一定损伤,肾脏有中度病理组织学改变;模型组和茶多酚各剂量组小鼠肝脏损伤影响不大,仅有轻度水肿;模型组小鼠肾脏损伤较轻,茶多酚低剂量组可见小鼠肾脏轻度病理组织学改变,茶多酚中、高剂量组未见明显变化。由此可知,茶多酚能显著降低氧嗪酸钾诱导的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水平,可能与抑制尿酸的生成和促进排泄相关。同时,茶多酚对小鼠肝肾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小鼠 尿酸 高尿酸模型 病理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范玲 杨楠 +4 位作者 文静 秦颖 谢星星 李晋 潘峰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1期39-45,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复方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医学网及Pubmed/Medline、OVID等中英文数据库中至2022年2月为止,有关复方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随机对... 目的系统评价复方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医学网及Pubmed/Medline、OVID等中英文数据库中至2022年2月为止,有关复方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2名研究者对纳入文献进行严格质量评价和信息提取,必要时采取第三方盲评;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结局指标各效应值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3篇RCT,共1238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其中观察组(复方中药组)620例,对照组(常规西药组)618例。Meta分析显示:观察组在试验疗程内显效率(OR=1.63,95%CI:1.24~2.15)、肝功能ALT复常率(OR=3.16,95%CI:1.77~5.67),血清肝纤4项中IV-C(MD=-27.47,95%CI:-41.22~-13.71)、HA(MD=-57.68,95%CI:-94.30~-21.06)、PC-Ⅲ(MD=-27.82,95%CI:-41.79~-13.85)高于对照组(P<0.05),即复方中药对上述指标的改善更为明显;LN(MD=-15.83,95%CI:-41.73~10.0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肝功3项ALT(MD=-19.92,95%CI:-29.49~-10.36)、AST(MD=-23.07,95%CI:-33.36~-12.77)、TBIL(MD=-8.53,95%CI:-13.07~-3.99)高于对照组(P<0.05),即复方中药在改善ALT、AST、TBIL 3项指标上更有优势;安全性方面:两组均未见不良事件报道。结论复方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效果更佳,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复方中药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