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DF-1/CXCR4轴通过NF-κb信号通路调控炎症反应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明 汪家文 +7 位作者 路艳林 彭进 丁九阳 乐翠云 李芳琴 王杰 刘玉波 夏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7-243,共7页
目的:确定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C-X-C chemokine receptor 4,SDF-1/CXCR4)信号轴如何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发挥作用,并探讨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将40只载脂蛋白E-/-小鼠分为5组:对照组(contr... 目的:确定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C-X-C chemokine receptor 4,SDF-1/CXCR4)信号轴如何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发挥作用,并探讨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将40只载脂蛋白E-/-小鼠分为5组:对照组(control group,CON)、高脂饲料组(high-fat diet,HFD)、空载病毒组(adeno-associated virus 9 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AAV9-eGFP)、病毒敲减组(adeno-associated virus 9-CXCR4-small interfering RNA,AAV9-CXCR4-siRNA)和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组。CON组普通饲料喂养,其余4组高脂饲料喂养16周。PDTC组从第五周开始腹腔注射60 mg/kg PDTC,2次/周。12周时,AAV9-CXCR4-siRNA组和AAV9-eGFP组分别接受尾静脉注射rAAV9-CXCR4-RNAi和阴性对照病毒,HFD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使用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测定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的表达,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法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CXCR4、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 kappaB p65,NF-κB p65)、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 kappaB p-p65,NF-κB p-p65)、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结果:HE染色显示,与CON组相比,各组均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AAV9-CXCR4-siRNA组的斑块小于AAV9-eGFP组。与HFD组相比,PDTC组的斑块更小。此外,与HFD组相比,PDTC组的血清中SDF-1、IL-1β和TNF-α水平较低;与AAV9-eGFP组相比,PDTC组的SDF-1、IL-1β和TNF-α血清水平更低。IHC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CXCR4和SDF-1在HFD组和AAV9-eGFP组中高表达。然而,AAV9-CXCR4-siRNA组与AAV9-eGFP组相比,斑块区域的CXCR4(F=9.621,P=0.000)和SDF-1(F=20.102,P=0.000)表达减少。此外,WB实验表明,与HFD组相比,PDTC组的SDF-1(F=54.093,P=0.000)和CXCR4(F=28.485,P=0.000)表达降低。与AAV9-eGFP组相比,AAV9-CXCR4-siRNA组的SDF-1和CXCR4表达量较低(F=9.621,P=0.000;F=20.102,P=0.000)。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CXCR4与NF-κb p65(r=0.762,P=0.000)、NF-κb p-p65(r=0.795,P=0.000)、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r=0.786,P=0.000)、TNF-α(r=0.844,P=0.000)和SDF-1(r=0.815,P=0.000)蛋白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抑制SDF-1/CXCR4轴可通过NF-κb信号通路降低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配体12/趋化因子受体4信号轴 动脉粥样硬化 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雪上一支蒿中7种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含量 被引量:1
2
作者 淳泽利 肖欣 +3 位作者 张勇 周明 刘云 保玉心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7-263,共7页
取已处理的雪上一支蒿粉末样品0.1 g,用5 mL 80%(体积分数)甲醇溶液于25℃超声提取20 min,上清液过0.22μm滤膜,即得供试品溶液Ⅰ,用于测定新乌头碱、次乌头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和苯甲酰新乌头原碱的含量;取供试品溶液Ⅰ适量,用50%(体... 取已处理的雪上一支蒿粉末样品0.1 g,用5 mL 80%(体积分数)甲醇溶液于25℃超声提取20 min,上清液过0.22μm滤膜,即得供试品溶液Ⅰ,用于测定新乌头碱、次乌头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和苯甲酰新乌头原碱的含量;取供试品溶液Ⅰ适量,用50%(体积分数,下同)甲醇溶液稀释100倍,即得供试品溶液Ⅱ,用于测定雪上一支蒿乙素的含量;取供试品溶液Ⅱ适量,用50%甲醇溶液稀释10倍,即得供试品溶液Ⅲ,用于测定乌头碱和苯甲酰乌头原碱的含量。以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不同体积比的0.1%(体积分数)甲酸溶液-乙腈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进行多反应监测模式质谱分析。结果显示,7种生物碱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在1.0~100.0μg·L^(−1)内与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021~0.0195μg·L^(−1),仪器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试验中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5.0%。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4.5%~105%。方法用于分析12批雪上一支蒿样品,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和雪上一支蒿乙素含量较高,其余4种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含量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上一支蒿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HPLC-MS/MS) 生物碱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条形码技术及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建 高红艳 +3 位作者 罗丽 文仕涛 陈鹏宇 余舰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4期559-564,共6页
传统的物种鉴定历经了从形态学、细胞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到分子生物学5个阶段的发展,目前使用DNA技术进行物种鉴定已然成为研究热点。利用DNA进行物种鉴定中,DNA条形码的提出与应用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结合已成功应用的物种鉴定新... 传统的物种鉴定历经了从形态学、细胞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到分子生物学5个阶段的发展,目前使用DNA技术进行物种鉴定已然成为研究热点。利用DNA进行物种鉴定中,DNA条形码的提出与应用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结合已成功应用的物种鉴定新技术,法医学物种鉴定也取得了相应的发展,并有望在法医学相关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简述了DNA条形码技术的概况、原理以及在生物分类应用上的优势与局限性,并对DNA条形码技术在法医学应用中的意义与可行性等进行展望,以期为未来的法医学鉴定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DNA条形码 物种鉴定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大蟾蜍皮化学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 被引量:2
4
作者 孟令杰 孔庆宏 +4 位作者 姜念 吕慧婧 黎成锦 郭朝霞 刘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622-3626,共5页
目的研究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皮的化学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方法中华大蟾蜍皮9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SRB法评价其对... 目的研究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皮的化学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方法中华大蟾蜍皮9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SRB法评价其对结肠癌细胞HCT-116、HT-29的毒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β,5β,14β,15β,16β)-2,15-二羟基-14,15-环氧-16-乙酰基-蟾蜍甾-20,22-二烯(1)、1β-羟基蟾毒灵(2)、19-oxobufalin(3)、(3α,5β,14β)-3,11,14-trihydroxy-12-oxo-bufa-9(11),20,22-trienolide(4)、(3β,5β,16α)-3,5,16-trihydroxy-bufa-14,20,22-trienolide(5)。化合物1~4对HCT-116细胞的IC_(50)值为0.08~2.67μmol/L,对HT-29细胞的IC_(50)值为0.24~9.80μmol/L。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4对HCT-116、HT-29细胞具有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大蟾蜍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细胞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眶蟾蜍皮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孟令杰 黎成锦 +2 位作者 宋长伟 李三华 刘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72-1176,共5页
目的研究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tus Schneider皮化学成分。方法黑眶蟾蜍水提物采用大孔吸附树脂、MCI、硅胶、Sephadex LH-20、ODS、制备(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5个... 目的研究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tus Schneider皮化学成分。方法黑眶蟾蜍水提物采用大孔吸附树脂、MCI、硅胶、Sephadex LH-20、ODS、制备(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蟾毒灵(1)、远华蟾蜍精(2)、华蟾蜍它灵(3)、去乙酰华蟾蜍它灵(4)、蟾毒它灵(5)、3-表-蟾毒它灵(6)、去乙酰华蟾蜍精(7)、3-表-去乙酰华蟾蜍精(8)、(1H-吲哚-3基)甲醛(9)、1H-indole-3-hydroxyacetyl(10)、(1H-indole-3-yl)oxoacetamide(11)、吲唑(12)、二甲异咯嗪(13)、苯丙酸(14)、胆甾醇(15)。结论化合物6~14为首次从该动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眶蟾蜍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