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性氧及其介导的线粒体损伤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安娜 罗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12-1216,共5页
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发生异常或机体抗氧化系统失衡,会导致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受损,包括线粒体DNA的损伤,呼吸链复合物异常,膜通透性降低等,同时激活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致死的神经肌肉疾病... 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发生异常或机体抗氧化系统失衡,会导致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受损,包括线粒体DNA的损伤,呼吸链复合物异常,膜通透性降低等,同时激活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致死的神经肌肉疾病,其特征是运动神经元退化和骨骼肌萎缩。ROS过量生成造成线粒体损伤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文章对ROS的产生与清除机制、ROS诱导的线粒体损伤及其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 线粒体 细胞凋亡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非综合征型唇腭裂遗传背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孙思超 刘建国 +2 位作者 王莉佳 王倩 李萍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31期111-114,共4页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SCL/P)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遗传及环境因素有关。NSCL/P有关的遗传背景主要有易感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人群NSCL/P的易感基因有关的主要有ATP结合转运4基因、肌腱膜纤维肉瘤癌基因同源...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SCL/P)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遗传及环境因素有关。NSCL/P有关的遗传背景主要有易感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人群NSCL/P的易感基因有关的主要有ATP结合转运4基因、肌腱膜纤维肉瘤癌基因同源物B、Rho GTP酶激活蛋白29、颗粒感头状基因-3、甲状腺腺瘤相关基因、叉头结构转录调控因子E1、黏钙素1基因、8q24区域。与NSCL/P有关的单核苷酸位点有rs8049367、10q25.3、17p13.1、20q12和1q32.2等41个SNP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唇腭裂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 易感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太子滩温泉土壤放线菌多样性及功能基因筛选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郑洁 庹利 +1 位作者 李伟 保玉心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9-53,共5页
收集太子滩温泉周围的4份土壤样品,用6种分离培养基对土壤中的细菌进行分离,再通过分析16SrRNA基因序列对分离菌株进行初步分类鉴定。采用PCR技术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放线菌是否具有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NRPS、PKSⅠ、PKSⅡ。从4个土壤... 收集太子滩温泉周围的4份土壤样品,用6种分离培养基对土壤中的细菌进行分离,再通过分析16SrRNA基因序列对分离菌株进行初步分类鉴定。采用PCR技术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放线菌是否具有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NRPS、PKSⅠ、PKSⅡ。从4个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出104株放线菌,主要分布于放线菌域的3目5科12属,包括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壤霉菌属(Agromyces)等;菌株M6W4-7-2与发表菌株Streptomyces ruberNRRC 14600^T的16S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为98.58%,可能为链霉菌科链霉菌属的潜在新种。太子滩温泉附近土壤有着丰厚的放线菌资源,且放线菌的抗生素合成基因的阳性率较高,具备从中发现放线菌新物种及新抗生素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泉 土壤 放线菌 多样性 功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大鼠脑组织中D-丝氨酸和L-丝氨酸的含量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颖 张勇 +1 位作者 何婷 陈荣祥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5-540,共6页
以邻苯二甲醛和N-乙酰-L-半胱氨酸为柱前衍生化试剂,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鼠体内D-丝氨酸和L-丝氨酸含量的方法。采用Waters XBridge BEH C18色谱柱(150 mm×3 mm,2.5μm)进行分离;流动相为甲醇-NH 4Ac溶液(13 mmol/... 以邻苯二甲醛和N-乙酰-L-半胱氨酸为柱前衍生化试剂,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鼠体内D-丝氨酸和L-丝氨酸含量的方法。采用Waters XBridge BEH C18色谱柱(150 mm×3 mm,2.5μm)进行分离;流动相为甲醇-NH 4Ac溶液(13 mmol/L,pH=6.8),梯度洗脱。以L-刀豆氨酸为内标,采用电喷雾离子源,以正离子扫描,多重反应监测模式进行质谱检测。结果表明D-丝氨酸和L-丝氨酸在0.01~2.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7和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87.63%~94.00%和90.93%~99.56%,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7.82%。该方法快速灵敏,适合于动物脑组织中D-丝氨酸和L-丝氨酸构型丝氨酸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 D-丝氨酸 L-丝氨酸 邻苯二甲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标志分子在不同年龄段大鼠肝脏中表达情况的分析
5
作者 徐尚福 侯东顺 +4 位作者 贾为壹 胡安玲 刘佳佳 向志伟 李晋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5期87-89,共3页
目的:研究干细胞标志分子在不同年龄大鼠肝脏中表达的情况.方法:选取40只(含雄性10只、雌性30只)健康的成年SPF级SD大鼠,对其中的母代大鼠进行1周的适应性喂养后,定期对雌雄大鼠进行配种.配种成功后,在大鼠出生的前2天(-2天)、出生后的... 目的:研究干细胞标志分子在不同年龄大鼠肝脏中表达的情况.方法:选取40只(含雄性10只、雌性30只)健康的成年SPF级SD大鼠,对其中的母代大鼠进行1周的适应性喂养后,定期对雌雄大鼠进行配种.配种成功后,在大鼠出生的前2天(-2天)、出生后的第1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第35天、第60天、第180天和第540天,分别取其肝脏组织.用RT-PCR法检测在大鼠发育的过程中干细胞标志分子CD13^3、CD3^4、CD4^5、CD4^4、CD2^4和CD3^6 mRNA在其肝脏中的表达.结果:在大鼠出生的前2天和出生后的第1天,其肝脏中CD13^3、CD4^4、CD2^4 mRNA的表达量相对较高,在其出生1天后,其肝脏中CD13^3、CD4^4、CD2^4 mRNA的表达量逐渐降低,并在其出生14天后开始呈平稳低表达的状态.CD3^4和CD4^5 mRNA的表达量在大鼠的发育过程中处于波动的状态,在大鼠出生后第7天的表达量较高,在其出生7天后逐渐降低,并在其出生21天后开始呈平稳表达的状态.CD3^6 mRNA的表达量在大鼠出生后逐渐降低,但在其出生21天断奶后,CD3^6 mRNA的表达量出现最高峰,随后再逐渐降低.结论:干细胞标志分子CD13^3、CD3^4、CD4^5、CD4^4、CD2^4和CD3^6 mRNA在大鼠肝脏中的表达情况随着其发育而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标志分子 肝脏 大鼠 表达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