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围术期患者精神状态变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范瑞明 姚声涛 +6 位作者 李刚 焦松 曾尤超 韩冲 陈伟 陈仲琼 龚其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4-435,共2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形成致狭窄的患者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围术期精神状态的变化。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2年7月入住我院的脑血管病患者80倒,均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诊断为颈动脉狭窄、且达到支架置入治疗标准,均行颈动...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形成致狭窄的患者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围术期精神状态的变化。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2年7月入住我院的脑血管病患者80倒,均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诊断为颈动脉狭窄、且达到支架置入治疗标准,均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分别于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前及术后1个月,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0例患者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全部成功,无任何不良事件发生;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前患者的MMSE、SAS、SDS以及NIHSS评分分别为(21.20±3.72)分、(55.32±3.28)分、(53.94±3.31)分及(10.00±4.82)分;术后1个月,患者上述各项评分分别为(24.02±4.11)分、(48.15±3.57)分、(45.63±4.25)分和(5.00±3.05)分,与术前比较,MMSE评分明显增高,而SAS、SDS以及NIHS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所致颈动脉狭窄的患者,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及神经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支架 手术期间 精神状态检查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在出血性脑卒中后脑损伤及其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冯宇轩 姚声涛 +2 位作者 匡舒蔓 余国清 向成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期22-27,共6页
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急危重症,通常以脑实质内或脑底动脉环处血管破裂为主要的发病原因。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根据出血部位的差异将其分为多种类型,并通过研究分析后发现它们往往会由于继发性脑损伤的发生而严重影响患者预... 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急危重症,通常以脑实质内或脑底动脉环处血管破裂为主要的发病原因。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根据出血部位的差异将其分为多种类型,并通过研究分析后发现它们往往会由于继发性脑损伤的发生而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然而最近有研究发现Toll样受体4(TLR4)的信号转导通路广泛存在于脑出血后炎性反应、神经细胞凋亡以及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等继发性脑损伤之中,并且通过抑制TLR4信号通路能够减少脑损伤的发生率。因此,本文就目前TLR4在出血性脑卒中后脑损伤及其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脑卒中 TOLL样受体4 炎性反应 神经细胞凋亡 脑积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颅内动脉瘤临床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梦洋 姚声涛 《临床误诊误治》 2018年第2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颅内动脉瘤(multiple intracranial aneurysms,MIA)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对分别选择介入栓塞手术和开颅夹闭手术治疗的MIA 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分别因头痛伴恶心、呕吐1 h余... 目的探讨多发性颅内动脉瘤(multiple intracranial aneurysms,MIA)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对分别选择介入栓塞手术和开颅夹闭手术治疗的MIA 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分别因头痛伴恶心、呕吐1 h余和头痛伴左眼睑下垂、左眼视物模糊12 d入院。经相关检查2例均诊断MIA,且动脉瘤均5个。经综合分析患者个人状况、病史及临床资料等情况,2例分别选择介入栓塞手术和开颅夹闭手术进行治疗,均手术顺利。术后1例头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显示5个动脉瘤全部栓塞,1例头颅螺旋CT动脉造影检查示动脉瘤夹固定在位,管腔未见狭窄。2例术后随访1年和3个月均病情稳定。结论综合分析各种因素选择最适宜的治疗方案,是MIA成功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神经外科手术 栓塞 治疗性 开颅夹闭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