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路通道下与开放式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27
1
作者 王翀 覃建朴 +3 位作者 曹广如 陈林 敖俊 廖文波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5-32,共8页
目的 :探讨后路通道下椎管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微创组)与开放式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开放组)治疗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16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共66例,微创组31例,男2... 目的 :探讨后路通道下椎管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微创组)与开放式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开放组)治疗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16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共66例,微创组31例,男23例,女8例;开放组35例,男25例,女10例。整理分析两组病例基础临床资料(年龄、性别比、受伤机制、伤椎分布、Denis分型、ASIA分级及术前VAS评分)、术后及各阶段随访的影像学参数(伤椎椎管通畅率、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Cobb角)。结果:两组间基础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神经损伤恢复良好,无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微创组随访26.58±5.98(14~38)个月,开放组为27.09±6.73(16~44)个月(P>0.05)。两组手术时间、植骨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中出血(359.68±159.22ml vs 514.86±246.09ml)、自体血回输(7 vs 17例)、止痛药使用(12 vs 23例)、住院时间(9.48±2.72d vs 11.51±3.27d)及术后1周VAS评分(3.77±1.28 vs 4.97±1.44分)微创组均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椎管通畅率、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面Cobb角分别较术前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椎管通畅率、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面Cobb角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严重椎管狭窄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病例,微创置钉联合小切口入路椎板减压植骨内固定术与传统开放术式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微创术式在减少手术创伤、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椎板间隙 经皮椎弓根螺钉 植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ngman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孙厚杰 蔡小军 +4 位作者 张军 廖文波 蔡玉强 韩建华 董革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54-560,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Hangman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和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09年6月我院脊柱外科共收治Hangman骨折患者29例,男20例,女9例;年龄17~74岁,平均32岁。采用Levine-Edwards分类法:Ⅰ型8例,Ⅱ型12例,Ⅱa型7例,Ⅲ型2例。所...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Hangman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和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09年6月我院脊柱外科共收治Hangman骨折患者29例,男20例,女9例;年龄17~74岁,平均32岁。采用Levine-Edwards分类法:Ⅰ型8例,Ⅱ型12例,Ⅱa型7例,Ⅲ型2例。所有患者均先行牵引复位后再采用Halo-vest外固定或手术内固定治疗,其中Ⅰ型患者均采用Halo-vest外固定;有硬膜前方受压的5例Ⅱ型和1例Ⅲ型患者采用前路C2/3椎间盘摘除、椎体间植骨、前路钛板固定术(A术式),无硬膜前方受压的5例Ⅱa型患者采用后路C2椎弓根螺钉固定术(B术式),2例Ⅱa型、7例Ⅱ型、1例Ⅲ型患者采用后路C2-3椎弓根侧块螺钉钛板/棒内固定术(C术式)。术后根据颈椎X线片上骨折愈合情况、临床症状及颈椎活动功能改善情况评价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40个月,平均18个月。末次随访时8例采用Halo-vest外固定治疗的Ⅰ型患者疗效优良5例,可2例,差1例(骨折未愈合,后经A术式治疗,12周后C2-3节段融合,疗效为良)。6例A术式及5例B术式手术患者均在12周后获得骨性融合,疗效均为优良。10例采用C术式手术患者中,1例Ⅱ型患者畸形融合,1例Ⅱ型未融合,8例疗效优良。结论:根据Levine-Edwards分型选择治疗方式治疗Hangman骨折多数患者可获得优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NGMAN骨折 颈椎 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营养筛查量表和营养不良通用筛查量表在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8
3
作者 周静 陈伟 +2 位作者 胡汝均 钟跃勤 廖文波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29-831,共3页
目的 :评价脊髓损伤营养筛查量表(spinal nutrition screening tool,SNST)和营养不良通用筛查量表(malnutrition universal screening tool,MUST)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早期康复治疗患者营养筛查情况,并探讨两种工具临床... 目的 :评价脊髓损伤营养筛查量表(spinal nutrition screening tool,SNST)和营养不良通用筛查量表(malnutrition universal screening tool,MUST)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早期康复治疗患者营养筛查情况,并探讨两种工具临床适用性。方法:采用连续定点抽样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入住康复科的脊髓损伤患者共101例,其中男性80例,女性21例,年龄54.1±14.4岁,颈髓节段损伤81例,非颈髓节段损伤20例,使用SNST和MUST两种方法进行营养不良风险评估,比较两种方法评价结果。结果:入组患者营养不良评估中度风险检出率SNST为50例(49.5%)、MUST为45例(44.5%),营养不良评估高度风险检查率SNST为18例(17.8%)、MUST为17例(16.8%),SNST与MUST判定结果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χ2=1.100,P=0.677)。结论 :SCI早期康复治疗患者应用SNST和MUST营养不良风险的检出率较高(>60%)且无统计学差异,两种工具对SCI早期康复治疗患者均具有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 脊髓损伤 营养筛查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保护素体外抑制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成熟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信 罗艳 廖文波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7-250,211,共5页
目的研究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抑制核因子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activator of nuclear kappa B ligand,RANKL)诱导小鼠单核细胞RAW264.7成熟分化而导致的溶骨效应。方法 50 ng/mL RANKL诱导RAW264.7细胞1 d后,加入10... 目的研究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抑制核因子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activator of nuclear kappa B ligand,RANKL)诱导小鼠单核细胞RAW264.7成熟分化而导致的溶骨效应。方法 50 ng/mL RANKL诱导RAW264.7细胞1 d后,加入100 ng/mL OPG(实验组,即OPG+RANKL组)或不加入OPG(对照组,即RANKL组)分别培养7 d和9 d,经细胞形态学观察其变化,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法观察TRAP阳性多核细胞,扫描电镜下观察在骨片上的破骨细胞所致的骨吸收陷窝形成情况。结果对照组培养7 d时,在倒置相差显微镜、透射电镜、光镜下可见细胞形状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胞体明显较RAW264.7细胞增大,胞核多为6~10个,扫描电镜下还可见大量伪足形成,而实验组培养7 d后,细胞形状多为圆形,且扫描电镜下未见明显伪足形成;对照组9 d时可见大量TRAP染色阳性的多核巨细胞(含3个或3个以上的细胞核),而实验组中TRAP染色阳性的多核破骨细胞偶见多核巨细胞,培养9 d时很难找到多核巨细胞;仅用RANKL诱导RAW264.7细胞分化7 d时,对照组中破骨细胞表面可见大量伪足伸出,并形成明显的骨吸收陷窝,实验组中破骨细胞见少许伪足突出,不能看到明显的骨陷窝形成。结论单用50 ng/mL RANKL体外连续诱导RAW264.7细胞7 d时,可以促进成熟的破骨细胞显著分化。100 ng/mL OPG培养9 d能有效地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减少破骨细胞的骨吸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 骨质疏松 RAW264.7细胞 RANKL OP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植骨方式治疗L_1椎体爆裂骨折的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兰美兵 敖俊 张美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95,共5页
目的 建立L1椎体爆裂骨折的有限元模型,分析比较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和经椎管椎体内植骨的应力分布。方法 通过CT扫描、Mimics三维重建、ANSYS前处理等方法建立胸腰段T12-L2有限元模型,据此建立L1椎体爆裂骨折后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和经... 目的 建立L1椎体爆裂骨折的有限元模型,分析比较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和经椎管椎体内植骨的应力分布。方法 通过CT扫描、Mimics三维重建、ANSYS前处理等方法建立胸腰段T12-L2有限元模型,据此建立L1椎体爆裂骨折后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和经椎管椎体内植骨加椎弓根钉棒后路固定模型。并对模型在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下加载350N/8Nm,观察分析应力分布情况。结果 正常胸腰段、L1椎体爆裂骨折、经椎弓根植骨和经椎管植骨模型的等效应力峰值如下,前屈:6.89、54.10、8.03、5.92MPa;后伸:56.70、109.00、12.50、8.61 MPa;侧弯:6.83、47.50、11.30、3.60 MPa;旋转:23.80、112.00、13.10、7.65 MPa。未植骨时应力主要集中于螺钉的尾部和连接棒,植骨后应力明显降低,并向螺钉中部分散分布。结论 两种植骨方式的模型均重建了伤椎的强度,增加即时稳定性,但经椎管椎体内植骨更充分、更有效减小内固定应力,增加其力学安全性,从生物力学角度是一种植得推广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 爆裂骨折 植骨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IL-6水平在小鼠术后早期内植物感染中的筛查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姚海 刘涛 +4 位作者 王信 李平 周园东 朱勇军 张健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75-279,共5页
目的建立小鼠早期内植物感染模型,比较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为小鼠内植物感染模型提供一种早期的血清学标志物。方法40只6~8周龄雌性Babl/cdx鼠随机平均分为A、B、C、D四组,将金属内植物逆行植入C、D... 目的建立小鼠早期内植物感染模型,比较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为小鼠内植物感染模型提供一种早期的血清学标志物。方法40只6~8周龄雌性Babl/cdx鼠随机平均分为A、B、C、D四组,将金属内植物逆行植入C、D组小鼠股骨远端,于B、D组右膝关节腔内接种5×105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unit,CFU)的金黄色葡萄球菌,A、C组注射生理盐水。术后第3天分别测定两组小鼠IL-6和CRP水平。术后第7天分别行X线检查,组织切片HE染色,细菌培养检查,内植物电镜扫描。结果术后第3天,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血清IL-6表达的影响有显著影响,但内植物对血清IL-6表达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同时期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内植物对血清C.RP表达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细菌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诊断感染标准,A、C组术后无感染,B、D组分别有8只、10R小鼠感染。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小鼠早期内植物感染模型。与C.RP相比,血清IL.6水平能更早筛查小鼠术后内植物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6 C-RP 小鼠 内植物 早期感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信 罗艳 +3 位作者 廖文波 杨小中 罗茜 王曾思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35-1536,共2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herniation,LDH)是因椎间盘的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央型 巨大型 纤维环破裂 髓核突出 马尾神经 神经根 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于胸椎的Gorham-Stout综合征1例报道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鹏 蒋永艳 +1 位作者 曹广如 廖文波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93,共3页
Gorham-Stout综合征(Gorham-Stout syndrome,GSS)是一种病因未明的骨代谢疾病,以特发性和渐进性骨质溶解与吸收为特征Ⅲ,其主要病理改变是大量骨骼不明原因的溶解、吸收,血管或淋巴管等非肿瘤组织取代骨组织的过程日,累及脊柱者... Gorham-Stout综合征(Gorham-Stout syndrome,GSS)是一种病因未明的骨代谢疾病,以特发性和渐进性骨质溶解与吸收为特征Ⅲ,其主要病理改变是大量骨骼不明原因的溶解、吸收,血管或淋巴管等非肿瘤组织取代骨组织的过程日,累及脊柱者极为罕见,且预后较差,严重者可影响脏器功能,甚至危及生命。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明确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临床极易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rham-Stout综合征 胸椎 骨质溶解 骨代谢疾病 非肿瘤组织 自限性疾病 不明原因 病理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外斜肌的神经入肌点定位与肌内神经分布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朱光琼 李寿田 +1 位作者 何斌 杨方玖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1-244,共4页
目的对人腹外斜肌的神经入肌点定位和肌内神经染色观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成尸11具定位神经入肌点和5具行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结果腹外斜肌受下8对肋间神经外侧肌支支配,各个肌齿的神经入肌点距离相应肌齿起端中点(... 目的对人腹外斜肌的神经入肌点定位和肌内神经染色观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成尸11具定位神经入肌点和5具行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结果腹外斜肌受下8对肋间神经外侧肌支支配,各个肌齿的神经入肌点距离相应肌齿起端中点(1.54±0.33)cm,位于锁骨中线与第5肋下缘的交界处至腋后线与第11肋下缘交界处的连线上。Sihler’s染色显示支配腹外斜肌的肋间神经外侧肌支入肌后分出小分支分布到各肌齿的起端1/3,然后约在各肌齿的近、中1/3交界处分出2支二级神经分支,即上支与下支,它们分出小分支分布到各肌齿的中间1/3,相邻两个肌齿的上支与下支在各肌齿中远部形成"U"形吻合,从"U"形吻合弓上分出小分支分布到各肌齿的止端1/3。在腹外斜肌上半部,各肌齿的神经分支分布到相应的肌齿,但在腹外斜肌下半部,上一肌齿的远侧下份是由下一肌齿的神经分支(上支)分布。结论(1)为临床上腹壁局部麻醉和术后切口疼痛的神经阻滞提供指导意义;(2)腹外斜肌中远部从上至下形成"波浪形"的神经分支密集区;(3)腹部手术切口建议不要超过四个肌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外斜肌 神经入肌点 肌内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年颈肋综合征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信 罗艳 +2 位作者 张健 罗茜 廖文波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31-731,共1页
颈肋是一种特殊的返祖现象。颈肋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其定义为:正常的颈椎出现肋骨或者第7颈椎横突过长,从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和症状。
关键词 颈肋综合征 先天性发育异常 少年 颈椎横突 返祖现象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准确性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蒲兴魏 罗春山 +5 位作者 邱冰 王翀 赵国权 陆廷盛 姚书眈 陈啟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86-691,共6页
目的 :探讨改良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准确性。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12月期间行寰枢椎手术的患者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25~56岁,平均43.3±8.7岁;寰枢椎骨折脱位13例,寰枢椎畸形4例。术前将患者的寰枢椎CT... 目的 :探讨改良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准确性。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12月期间行寰枢椎手术的患者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25~56岁,平均43.3±8.7岁;寰枢椎骨折脱位13例,寰枢椎畸形4例。术前将患者的寰枢椎CT数据导入Mimics17.0软件,生成目标椎体的三维模型,使用逆向工程原理设计与其表面相吻合的反向模板及椎弓根螺钉最佳钉道并生成相应导向通道,标杆相对通道向内侧平移约10mm,将导向通道及标杆与模板拟合一体,设计形成带有导向通道和标杆的改良导航模板。将设计好的导板通过3D打印机打印出来。在3D模型上模拟置钉,体外试验确认方案可行后再将改良导航模板消毒、灭菌并应用于临床。术中将改良3D打印导板与寰枢椎紧密贴合。术者分别以电钻及手钻通过导向通道,以标杆为参照物及导向杆,通过导向通道钻探螺钉通道后取下导板,攻丝后顺钉道置入椎弓根螺钉。将术前规划钉道与术后螺钉配对拟合进行螺钉精确性分析,并以Kawaguchi等评价法判断螺钉位置的优劣等级。结果:手术时间106±11min,术中出血量为220±73ml。共置入68枚颈椎椎弓根螺钉,其中寰椎与枢椎各34枚。术前预设进钉点、内倾角及头倾角与术后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Kawaguchi等评价法显示:0级占97.06%(66/68),Ⅰ级占2.94%(2/68),有2枚螺钉穿破骨皮质,Ⅱ、Ⅲ级螺钉数为0。结论:通过改良3D打印导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置钉,可提高与术前预设最佳钉道的吻合度、精确匹配术前计划,可提高临床手术置钉的准确性,减少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 改良导航模板 3D打印 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寰枕部畸形伴右位心1例报告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义 曹广如 +4 位作者 王翀 王鹏 袁浩 李钊 蔡玉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5-190,共6页
寰枕部畸形主要是指枕骨底部及第1、2颈椎先天发育异常并伴有神经系统和软组织发育异常的一种先天性畸形疾病,包括扁平颅底、颅底凹陷、寰椎融合、颈椎分节不全(Klippel-Feil综合征)、寰枢椎脱位(Arnold-Chiari畸形)等多种多样的畸形,... 寰枕部畸形主要是指枕骨底部及第1、2颈椎先天发育异常并伴有神经系统和软组织发育异常的一种先天性畸形疾病,包括扁平颅底、颅底凹陷、寰椎融合、颈椎分节不全(Klippel-Feil综合征)、寰枢椎脱位(Arnold-Chiari畸形)等多种多样的畸形,如果同时存在两种以上的畸形则称为复杂寰枕部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枕部畸形 KLIPPEL-FEIL综合征 ARNOLD-CHIARI畸形 右位心 先天发育异常 颈椎分节不全 颅底凹陷 先天性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