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不同入路单孔胸腔镜T_3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的应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宋永祥 陈成 +3 位作者 徐刚 李剑 瞿文栋 汤阳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64,共4页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入路(经剑突下入路与经两侧腋下入路)单孔胸腔镜双侧T3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从2011年10月-2015年9月,该科共完成单孔胸腔镜双侧T3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47例,其中经剑突下单孔...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入路(经剑突下入路与经两侧腋下入路)单孔胸腔镜双侧T3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从2011年10月-2015年9月,该科共完成单孔胸腔镜双侧T3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47例,其中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行双侧T3交感神经链切断术11例(A组),经双侧腋下单孔胸腔镜行T3交感神经链切断术36例(B组),通过观察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症状好转程度、远期有无复发及代偿性多汗等指标,对比两种不同入路单孔胸腔镜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4.00±12.00)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2.00±0.70)d,术后1周使用镇痛药物氨酚双氢可待因平均剂量(26.30±9.20)mg,B组平均手术时间为(56.00±16.00)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2.30±1.00)d,术后1周使用镇痛药物氨酚双氢可待因平均剂量(48.30±12.00)mg。近期均无血胸、气胸、Hornor综合征等并发症,随访两组均无复发,两组患者对比围手术期数据,经剑突下入路手术平均时间较经双侧腋下入路手术长,术后各项并发症及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结论与传统的经双侧腋下切口单孔胸腔镜T3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相比,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治疗手汗症具有更微创的优势,减轻了术后出现的肋间神经疼痛症状,疗效及安全性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胸腔镜 剑突下 交感神经链切断术 手汗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血压控制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5
2
作者 郭大芬 周家梅 +2 位作者 张永春 朱明兰 王连红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112-2112,F0003,共2页
主动脉夹层是指在主动脉中膜层中已有病变的基础上,由于管腔内压力升高,使主动脉内膜急剧破裂,血液通过裂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中流动,导致血管分层,进而发生顺行、逆行或者双向性的夹层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破裂,它是一种病情凶险、... 主动脉夹层是指在主动脉中膜层中已有病变的基础上,由于管腔内压力升高,使主动脉内膜急剧破裂,血液通过裂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中流动,导致血管分层,进而发生顺行、逆行或者双向性的夹层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破裂,它是一种病情凶险、进展快、死亡率极高的疾病。这类患者中75%以上合并有高血压。因此,对于主动脉夹层患者控制血压,在治疗中显得非常重要。现将我科收治的动脉夹层患者控制血压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血压控制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及其防治策略 被引量:14
3
作者 国科 刘达兴 容松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9期37-40,共4页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指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肌细胞缺血性损伤,以及在恢复血液供应后心肌细胞损伤进一步加重的现象。近年来,由于缺血性心肌病以及临床上各种心脏手术量的增多,有关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越来越多,已经成为研...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指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肌细胞缺血性损伤,以及在恢复血液供应后心肌细胞损伤进一步加重的现象。近年来,由于缺血性心肌病以及临床上各种心脏手术量的增多,有关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越来越多,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参与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复杂,涉及的信号通路众多,为方便了解目前各个通路的研究状况,现就此各种通路的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 信号通路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