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草油促进创面愈合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朝亮 黄素芳 +3 位作者 李海峰 孙雪生 王玉明 李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8期1687-1688,共2页
目的探讨紫草油促进创面愈合的分子学机制。方法115例皮肤创面感染患者分成两组:A组56例,创面应用紫草油换药,B组59例,创面消毒清创后凡士林纱布覆盖包扎,第3、7、14、21天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两组创面愈合过程中肉芽组织血管内皮... 目的探讨紫草油促进创面愈合的分子学机制。方法115例皮肤创面感染患者分成两组:A组56例,创面应用紫草油换药,B组59例,创面消毒清创后凡士林纱布覆盖包扎,第3、7、14、21天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两组创面愈合过程中肉芽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疗效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7、14、21天时两组创面肉芽组织中VEGF阳性细胞数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草油可以通过促进组织高表达VEGF加快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油 创面愈合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原则专家共识 被引量:60
2
作者 唐举玉 魏在荣 +26 位作者 张世民 汪华侨 章一新 顾立强 刘元波 沈余明 路来金 王欣 徐永清 梅劲 张家平 赵洪伟 王健 章伟文 韩岩 郑和平 劳杰 陈宏 巨积辉 陈世新 王达利 柴益民 穆籣 刘小林 唐茂林 徐达传 侯春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5,共2页
皮瓣手术的应用在人类史上已有两千多年,其发展主要经历了最初的局部旋转皮瓣和后来的远位带蒂皮瓣、游离皮瓣、带血管蒂皮瓣、穿支皮瓣等阶段。近40余年来由于显微外科技术的诞生解决了小血管吻合难题和显微解剖研究深入认识了皮瓣的... 皮瓣手术的应用在人类史上已有两千多年,其发展主要经历了最初的局部旋转皮瓣和后来的远位带蒂皮瓣、游离皮瓣、带血管蒂皮瓣、穿支皮瓣等阶段。近40余年来由于显微外科技术的诞生解决了小血管吻合难题和显微解剖研究深入认识了皮瓣的血供规律,先后诞生了游离皮瓣和穿支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皮瓣移植 血管蒂皮瓣 局部旋转皮瓣 游离皮瓣 显微外科技术 供区 受区 带蒂皮瓣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术后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肖尔婵 唐修俊 +1 位作者 李艳 税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8-378,386,共2页
关键词 四肢主干血管损伤 血管吻合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磷酰胺对大鼠吸入性损伤肺组织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罗志军 马士辉 +4 位作者 程代薇 王达利 王和庚 陈杏绮 伍晓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6期2772-2773,共2页
目的:探讨吸入性损伤后,早期给予注射低剂量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对大鼠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90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3组... 目的:探讨吸入性损伤后,早期给予注射低剂量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对大鼠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90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3组,10只为空白组,40只为对照组,40只为处理组,将后两组大鼠制成吸入性损伤模型。其中空白组不予任何处理,处理组于伤后1h腹腔注射CY2mg/kg,对照组则注射相同剂量的等渗生理盐水。伤后分别于2、6、12、24h取大鼠肺组织制成匀浆,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TNF-α、IL-2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吸入性损伤后2种细胞因子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伤后2、6、12、24h,处理组TNF-α、IL-2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剂量CY可降低大鼠吸入性损伤后肺组织中TNF-α、IL-2的水平,从而改善肺损伤的程度,有望成为一种治疗吸入性损伤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吸入性 环磷酰胺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2 肺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