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尿管镜下尿道损伤的诊治分析(附31例报道) 被引量:3
1
作者 李道兵 李本根 +1 位作者 付逆 罗旭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53-855,共3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在急性尿道损伤中的诊断和治疗作用。方法在表面麻醉或腰麻下应用输尿管镜对31例尿道损伤进行检查和治疗,留置导尿管2~4周。4例尿道膜部损伤严重无法找到通道患者改为开放手术。术后随访12~24个月。结果 27例球部尿...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在急性尿道损伤中的诊断和治疗作用。方法在表面麻醉或腰麻下应用输尿管镜对31例尿道损伤进行检查和治疗,留置导尿管2~4周。4例尿道膜部损伤严重无法找到通道患者改为开放手术。术后随访12~24个月。结果 27例球部尿道损伤及膜部尿道损伤的患者经腔镜治疗后,于2~6周内全部愈合。4例开放手术的患者在术后两个月也恢复正常排尿,6例患者术后尿道狭窄行尿道内切术,2例存在勃起功能障碍。结论输尿管镜检查适用于轻中度导尿困难的尿道损伤,使用安全、术后恢复快、治愈率高,值得推广,而对于极重度尿道损伤患者建议行开放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镜 球部尿道损伤 膜部尿道损伤 尿道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双极电凝热损伤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陆立 陆安伟 +2 位作者 黄林 李惠 潘佩英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4期357-360,共4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双极电凝损伤后机能改变及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方法日本长耳兔36只。一期实验12只,动物处死后于24条输尿管下段共取60条输尿管平滑肌条,分为正常组(20条),电凝损伤1秒组(20条)、3秒组(20条),电凝损伤组以双极电凝40 W在... 目的探讨输尿管双极电凝损伤后机能改变及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方法日本长耳兔36只。一期实验12只,动物处死后于24条输尿管下段共取60条输尿管平滑肌条,分为正常组(20条),电凝损伤1秒组(20条)、3秒组(20条),电凝损伤组以双极电凝40 W在时间继电器控制下分别作用1秒或3秒,行输尿管离体平滑肌收缩频率及收缩力测定,HE染色观察损伤节段病理形态改变。二期实验24只,随机再分为电凝1秒(12只),电凝3秒(12只)2组,选择单侧兔输尿管距肾盂8 cm处分别予以双极电凝1秒或3秒。实验后饲喂2周,观察术后输尿管并发症,取损伤节段输尿管测定机能状况及病理形态改变。结果一期实验中,正常输尿管收缩频率、收缩力分别为(15.85±3.65)次/min、(0.835±0.182)g,电凝1秒组分别为(36.35±9.54)次/min、(0.335±0.096)g,电凝3秒组分别为(43.95±10.03)次/min、(0.320±0.096)g。电凝损伤后输尿管节段收缩频率加快,收缩力变小(P均=0.000)。二期实验中,电凝1秒组有2例(2/12,17%)出现尿漏,自行停止,输尿管收缩频率与收缩力分别为(25.58±3.20)次/min、(0.483±0.093)g,与一期实验电凝1秒组相比呈现低频率(P=0.001)、收缩力增高(P=0.000)趋势;电凝3秒组发生尿漏6例(6/12,50%),8例(8/11,73%)损伤节段输尿管出现狭窄,收缩频率与收缩力分别为(40.45±7.95)次/min、(0.305±0.113)g,与一期实验电凝3秒组相比收缩频率(P=0.329),收缩力(P=0.718)差异均无显著性。电凝损伤后均出现炎症反应,损伤部位细胞空泡化改变,2周后炎症反应程度重。电凝1秒对输尿管损伤严重程度较3秒轻。电凝3秒损伤输尿管平滑肌全层及腔内假复层上皮层,二期实验中有肌层挛缩,假复层上皮层剥离表现。结论输尿管双极电凝热损伤后尿漏、输尿管狭窄的发生与损伤后输尿管机能改变、局部细胞结构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 双极电凝 电热损伤 机能学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30例临床观察
3
作者 郭亚南 朱承燕 +6 位作者 梁国标 陈宗平 王欣 王远亮 陈安健 梁天才 杜洋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9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手术方法、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12月-2014年7月采用后腹腔镜治疗输尿管结石并肾积水患者30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施行了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无一例中转开放手...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手术方法、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12月-2014年7月采用后腹腔镜治疗输尿管结石并肾积水患者30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施行了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无大血管、腹膜损伤等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85±2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0±5)m L。随访1~6个月均未发现结石复发和输尿管狭窄,肾积水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是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一种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后腹腔镜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 被引量:36
4
作者 梁天才 王敏 +9 位作者 梁国标 杜洋 王欣 王远亮 陈安健 陈宗平 郭亚南 杜江 李浩 余浪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4-79,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手术方法和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2014年10月该院14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成功施行了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1例因术中膀胱内肿瘤出血增加...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手术方法和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2014年10月该院14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成功施行了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1例因术中膀胱内肿瘤出血增加术野无法显露而中转开放手术。12例在直视下行新膀胱尿道间断吻合,2例在腹腔镜下采用单针连续缝合法行新膀胱尿道吻合。手术平均时间444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90 ml。术后病理提示12例为膀胱尿路上皮癌,其中1例伴部分鳞状细胞癌,2例为膀胱腺癌。2例患者术后出现尿漏,经保守治疗后治愈,1例术后出现尿失禁。术后随访6~56个月,3例死于肿瘤远处转移,1例目前发生肿瘤颅内转移。其余10例目前仍无瘤生存,其中1例术后1年出现尿道内口狭窄,经行尿道狭窄内切开术后治愈。10例患者目前控尿功能恢复良好,新膀胱容量约300 ml。结论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疗效确切、安全、创伤小及术后恢复快,可作为临床浸润性膀胱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膀胱癌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石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探讨(附36例报告)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道兵 罗旭 +2 位作者 付逆 苗向阳 赵法亮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88-989,992,共3页
目的探讨截石斜卧位下对肾结石患者同时进行患侧输尿管镜插管和经皮肾穿刺建立通道碎石取石的方法和优缺点。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截石斜卧位,同时消毒患侧腰部和下腹会阴部,在助手向患侧进行输尿管镜检查和插管的同时,术者采用B超定位,... 目的探讨截石斜卧位下对肾结石患者同时进行患侧输尿管镜插管和经皮肾穿刺建立通道碎石取石的方法和优缺点。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截石斜卧位,同时消毒患侧腰部和下腹会阴部,在助手向患侧进行输尿管镜检查和插管的同时,术者采用B超定位,于患侧第11肋间或第12肋骨下、腋后线附近进行目标肾盏穿刺建立经皮肾通道进行碎石取石。结果 36例患者采用截石斜卧位进行目标肾盏穿刺和碎石取石,均获得成功,下盏通道12例,中盏通道20例,上盏通道4例,目标肾盏穿刺成功率100%。一二期总结石清除率83.3%。仅一例在术后一周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截石斜卧位下同期输尿管镜检查插管和穿刺建立经皮肾通道进行碎石取石可以减轻医护人员负担、节省手术时间,减少患者体位的不适感和便于观察及抢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石位 斜卧位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单通道后腹腔镜行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被引量:9
6
作者 范天勇 杨璐 +2 位作者 梁国标 崔晓波 卜司元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69-1171,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单孔单通道腹腔镜经后腹腔途径微创治疗肾囊肿的临床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收治的18例经单孔单通道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和同期18例行常规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36例患者手术... 目的探讨采用单孔单通道腹腔镜经后腹腔途径微创治疗肾囊肿的临床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收治的18例经单孔单通道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和同期18例行常规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36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单孔组(60.0±12.5)min手术时间较传统三孔后腹腔镜组(25.0±10.5)min更长(P<0.05)。两组在囊肿大小、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等方面差别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术中术后出血、周围脏器损伤及尿漏等并发症发生。单孔组术中无1例中转传统三孔腹腔镜或开放手术;且术后切口疼痛轻微,恢复更快,腰部伤口小、愈合好、疤痕不明显。结论经单孔单通道后腹腔镜微创治疗肾囊肿创伤小、美容效果好,对于选择性的病例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通道 单孔 后腹腔镜 肾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脏肿瘤的临床体会(附34例报告)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远亮 朱承燕 +6 位作者 梁国标 王欣 陈安健 郭亚南 陈宗平 梁天才 杜洋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24-1226,共3页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RLNSS)治疗肾肿瘤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3月-2014年7月行RLNSS的34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左肾肿瘤18例,右肾肿瘤16例,肿瘤直径1.5~6.4 cm,平均(3.8±...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RLNSS)治疗肾肿瘤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3月-2014年7月行RLNSS的34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左肾肿瘤18例,右肾肿瘤16例,肿瘤直径1.5~6.4 cm,平均(3.8±1.4)cm。术前均行泌尿系B超、CTU检查,诊断为肾癌8例,肾错构瘤26例,肿瘤均呈外生性生长。结果 33例患者成功施行RLNSS,1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80~280 min,平均(153.7±56.1)min;肾动脉阻断时间15~50 min,平均(36.6±18.9)min;术中出血量20~400 ml,平均(180.0±97.0)ml;病理检查提示肾透明细胞癌7例,肾囊性肾癌1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6例;住院天数11~18 d,平均(14.6±2.4)d;术后随访12~36个月,无1例复发和转移。结论 RLNSS治疗肾肿瘤安全有效、创伤小及术后恢复快,应逐渐成为7.0 cm以内单发外生性肾脏肿瘤治疗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腹腔镜 保留肾单位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吻合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发明 曾庆良 +3 位作者 潘奕 程晓明 程家平 谢铭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8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双吻合技术(double stapling technique,DST)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sphincter-reserving operation,SPO)中的应用价值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比分析采用DST者32例(研究组)与采用单吻合技术者(single stapling technique,SST... 目的:探讨双吻合技术(double stapling technique,DST)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sphincter-reserving operation,SPO)中的应用价值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比分析采用DST者32例(研究组)与采用单吻合技术者(single stapling technique,SST)43例(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病理指标、术后并发症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全组患者手术顺利,无手术死亡。两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的排便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1年后两组大部分患者排便功能基本正常。DST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瘘3例(9.38%),吻合口狭窄4例(12.5%),吻合口出血1例(3.13%),局部复发2例(6.25%);SST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4.65%),吻合口狭窄3例(6.98%),吻合口出血2例(4.65%),局部复发2例(4.65%)。结论:DST在中低位直肠癌手术治疗中是有效、安全的,能够提高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吻合器 直肠肿瘤 保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自制简易摄影架行放大摄影术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志明 敖劲 李彦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1期107-108,共2页
关键词 简易放大摄影架 放大摄影 有效焦点 倾斜X线球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腹腔镜下脂肪囊内结核肾切除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暴丁溯 杨丽 +5 位作者 梁国标 庄永祥 陈安健 陈宗平 赵法亮 郭建桥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3-176,共4页
摘要: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脂肪囊内切除结核肾的手术方法、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行后腹腔镜下脂肪囊内结核肾切除术10例。病变位于左侧7例,右侧3-g4。临床表现主要有反复发热、膀胱刺激征、腰痛、痛性或无痛性肉眼血尿及脓尿。术... 摘要: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脂肪囊内切除结核肾的手术方法、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行后腹腔镜下脂肪囊内结核肾切除术10例。病变位于左侧7例,右侧3-g4。临床表现主要有反复发热、膀胱刺激征、腰痛、痛性或无痛性肉眼血尿及脓尿。术前经尿AFB及尿Tb—pcR及尿结核杆菌培养、泌尿系彩超、Ivu、CT和ECT等检查诊断为单侧重度受损或无功能肾结核,对侧肾功能正常或代偿良好。其中合并肾萎缩2例、肾结石2例、附睾结核1例、膀胱挛缩1例以及合并肾上腺肿瘤1例。术前常规服用三联抗结核药2周-2个月后行后腹腔镜下结核肾切除术。结果除2例因肾动静脉周围粘连严重而中转开放手术外,8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0一150min,平均117min;出血量10~180mL,平均62.5mL,术中及术后均未输血;术后住院4~8d。平均5.5d。术后病理诊断为结核肾10例,其中合并输尿管结核4例。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满6个月。10例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均治愈,预后良好。结论掌握正确的分离平面,可靠处理肾蒂及血管是后腹腔镜下结核肾切除术的关键,肾脂肪囊内游离结核肾具有出血少、创伤小以及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核 后腹腔镜 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舒通胶囊合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鹏 赵法亮 +1 位作者 苗向阳 简毓 《北方药学》 2019年第7期73-74,共2页
目的:观察前列舒通胶囊合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比较联合用药与单纯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确诊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2016年5月~2018年4月来我院就诊,随机分为两组... 目的:观察前列舒通胶囊合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比较联合用药与单纯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确诊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2016年5月~2018年4月来我院就诊,随机分为两组,即试验组、对照组。对照组60例使用常规喹诺酮类抗生素左氧氟沙星片治疗;试验组60例在对照组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前列舒通胶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中医症候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EPS和VB3转阴率比较,试验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1);试验组治疗后疼痛与不适、排尿症状、生活质量及NIH-CPSI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舒通胶囊合用喹诺酮类抗生素能有效改善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症状,较单一抗生素作用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舒通胶囊 喹诺酮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U形切除术
12
作者 暴丁溯 梁国标 +4 位作者 陈宗平 陈安健 庄永祥 赵法亮 简毓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切除肾上腺肿瘤的手术方法、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U形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15例,临床表现主要有向心性肥胖、多血质和紫纹、糖代谢紊乱、精神和心理改变、多有轻中度高...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切除肾上腺肿瘤的手术方法、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U形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15例,临床表现主要有向心性肥胖、多血质和紫纹、糖代谢紊乱、精神和心理改变、多有轻中度高血压,醛固酮瘤常合并低血钾。术前均行超声、CT/MRI等辅助检查证实为肾上腺占位病变,左侧8例,右侧7例。瘤体直径0.5~6.0 cm,平均(2.8±1.8)cm。术前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9例,嗜铬细胞瘤3例,髓性脂肪瘤2例,库欣氏综合征1例。均行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U形切除术。结果 1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无大血管和腹膜损伤及腰部血肿等并发症。手术时间40~150 min,平均(86.7±35.9)min;出血量20~50 mL,平均(32.0±11.5)mL,术中及术后均未输血;术后住院4~8d,平均(5.4±1.4)d。术后病理诊断为皮质腺瘤9例,髓性脂肪瘤3例,嗜铬细胞瘤2例,肾上腺囊肿1例。全部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2年均未出现肿瘤复发,预后良好。结论后腹腔镜下于肾上极上方采用U形法分离肾上腺肿瘤解剖清晰,能迅速定位肿瘤,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易于学习掌握,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后腹腔镜 U形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肾脏断面解剖信息轮廓线提取方法研究
13
作者 刘友江 唐顺芬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7-99,共3页
具有非线性、非平稳性特征的肾脏断面图像信号分为高频和低频两部分,传统的轮廓线提取方法没有针对不同部分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提取,提取的轮廓线图象存在大量冗余数据且边缘并不清晰。针对肾脏断面图象的特点,提出一种EMD和小波分析及快... 具有非线性、非平稳性特征的肾脏断面图像信号分为高频和低频两部分,传统的轮廓线提取方法没有针对不同部分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提取,提取的轮廓线图象存在大量冗余数据且边缘并不清晰。针对肾脏断面图象的特点,提出一种EMD和小波分析及快速模糊算法的虚拟肾脏断面解剖信息轮廓线提取方法,避免了传统方法因为没有划分而造成提取不精的弊端,利用EMD算法将原始虚拟肾脏断面信号加噪后的图像每行(列)分解成个模态函数,根据其对图像质量的权重选取滤波后的高频中适当的阈值与低频叠加,得到去噪后的肾脏断面图像,利用小波分析算法提取图像高频部分轮廓线,利用快速模糊算法得到完整肾脏断面图像轮廓线。通过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有效的去除图像随机噪声,提取出的虚拟肾脏断面解剖信息轮廓线较其他方法更为准确和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廓线提取 EMD 小波分析 快速模糊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