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状RNA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围围 石蓓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1-503,共3页
非编码RNA(nc RNA)是一种基因组转录产生的且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它包括环状RNA(circRNA)、微小RNA(miRNA)、长链ncRNA(lncRNA)和小干扰RNA(siRNA)等多种RNA,它们之间网状结构的动力平衡是调节内稳态所需要的,其中一种的异常调节就可能... 非编码RNA(nc RNA)是一种基因组转录产生的且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它包括环状RNA(circRNA)、微小RNA(miRNA)、长链ncRNA(lncRNA)和小干扰RNA(siRNA)等多种RNA,它们之间网状结构的动力平衡是调节内稳态所需要的,其中一种的异常调节就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circRNA是天然生成的内源性ncRNA家族中的一员,具有特殊的环状结构,不易被核酸酶降解、分布广泛、多样化、稳定和高度保守等特点使其逐渐成为ncRNA研究的热点。已有研究表明circRNA与人类疾病密切相关,其中就包括心血管疾病,并在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对circRNA在心血管某些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预处理外周间充质干细胞对兔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石蓓 郭艳 +2 位作者 王正龙 王冬梅 沈长银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86-1691,共6页
目的:探讨经骨髓动员后外周血分离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颈动脉球囊成形术后再狭窄的防治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外周血分离体外扩增获得MSCs,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基因... 目的:探讨经骨髓动员后外周血分离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颈动脉球囊成形术后再狭窄的防治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外周血分离体外扩增获得MSCs,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基因标记备用。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模型,随机分为缺氧预处理MSCs移植组(HP)、非缺氧预处理MSCs移植组(NHP)及对照组(C),再于球囊成形术后立即耳缘静脉内分别注入标记的缺氧处理、非处理MSCs或培养液。术后7 d、14 d、28 d采集外周血用ELISA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术后28 d处死动物留取血管标本通过Weigert弹力纤维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进行形态学分析、归巢MSCs分析、再内皮化程度分析。结果:HP组、NHP组术后各时点VEGF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P<0.01);术后7d、14 d HP组显著高于NHP组(P<0.05),28 d则差异无显著。术后7 d血管组织中仅HP组、NHP组血管组织中有EGFP(+)细胞分布;术后28 d HP组内膜增殖程度、再狭窄率明显低于NHP组(P<0.05),而该2组均显著低于C组(P<0.01);再内皮化程度HP组明显优于NHP组(P<0.05)、同时该2组又均显著优于C组(P<0.01)。结论:MSCs移植能够抑制模型兔颈动脉球囊成形术后内膜增生、促进损伤血管快速内皮化从而降低再狭窄率,移植经缺氧预处理的MSCs可增强上述作用,可能与缺氧应激诱导MSCs分泌细胞因子功能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缺氧 绿色荧光蛋白 再内皮化 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球囊损伤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郭艳 石蓓 +2 位作者 王正龙 王冬梅 许官学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8-294,共7页
探讨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模型兔颈动脉球囊成形术后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5 d后采集外周血,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反复贴壁法分离培养获得纯化的MSCs,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标记... 探讨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模型兔颈动脉球囊成形术后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5 d后采集外周血,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反复贴壁法分离培养获得纯化的MSCs,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标记备用。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模型,随机分为MSCs移植组及对照组,于颈动脉球囊成形术后分别静脉注入MSCs或等体积培养液。术后7、14、28 d取球囊损伤血管标本经TUNEL法(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测定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率;同时进行归巢MSCs的鉴定;此外,测定术后28 d的内膜、中膜面积,再狭窄率及再内皮化情况。术后7、14、28 d,与对照组比较,移植组平滑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仅在移植组血管组织中有GFP阳性细胞分布;术后28 d,移植组内膜面积、内膜中膜面积之比及再狭窄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再内皮化程度则明显优于对照组。静脉移植外周血MSCs能够促进模型兔球囊损伤血管快速内皮化,抑制新内膜增生、减少再狭窄率;这一作用可能与损伤血管局部平滑肌细胞凋亡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球囊成形术 内膜增生 细胞凋亡 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肾脏腺苷三磷酸酶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吴泽兵 商黔惠 +2 位作者 姜黔峰 吴芹 袁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20-1023,共4页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肾性高血压大鼠(RHR)肾脏腺苷三磷酸酶活性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方法采用两肾一夹制造RHR模型18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组、停药组,每组6只,未造模的6只大鼠为假手术组,用药8周后,用酶学比色法检测大鼠...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肾性高血压大鼠(RHR)肾脏腺苷三磷酸酶活性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方法采用两肾一夹制造RHR模型18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组、停药组,每组6只,未造模的6只大鼠为假手术组,用药8周后,用酶学比色法检测大鼠左、右肾皮质Na^+-K^+-ATP酶、Ca^(2+)-ATP酶活性,放射免疫技术测AngⅡ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厄贝沙坦组和停药组大鼠左右肾皮质Na^+-K^+-ATP酶活性显著降低,血浆AngⅡ显著升高,模型组和停药组Ca^(2+)-ATP酶活性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厄贝沙坦组Ca^(2+)-ATP酶活性显著升高,厄贝沙坦组和停药组血浆AngⅡ显著升高;与厄贝沙坦组比较,停药组Ca^(2+)-ATP酶活性显著降低,右肾皮质AngⅡ显著升高。肾脏Ca^(2+)-ATP酶与局部AngⅡ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厄贝沙坦影响RHR肾脏Ca^(2+)-ATP酶活性及AngⅡ水平,停药后AngⅡ及Ca^(2+)-ATP酶活性变化,可能是高血压反跳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肾性 联苯化合物 四唑类 腺苷三磷酸酶 血管紧张素Ⅱ 抗高血压药 厄贝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兔血管成形术后新生内膜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龙仙萍 赵然尊 +1 位作者 石蓓 许官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75-682,共8页
目的:探讨人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hRAMP1)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颈动脉球囊成形术后新生内膜增殖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加贴壁培养法获得MSCs,并以携带hRAMP1的腺病毒转染MSCs获得hRAMP1基因修... 目的:探讨人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hRAMP1)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颈动脉球囊成形术后新生内膜增殖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加贴壁培养法获得MSCs,并以携带hRAMP1的腺病毒转染MSCs获得hRAMP1基因修饰的MSCs(hRAMP1-MSCs)。建立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并球囊损伤血管成形术的兔模型,随机分为hRAMP1-MSCs组、MSCs组和对照组,模型建立成功后经耳缘静脉分别注射携带pAd2-EGFP-hRAMP1或pAd2-EGFP的MSCs和PBS,于细胞移植后7 d、14 d和28 d分别处死动物取材,观察MSCs归巢、血管内皮化程度及内膜增生程度,同时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和血管局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表达。结果:细胞移植后不同时点hRAMP1-MSCs组和MSCs组损伤血管增生内膜均有CD31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分布,但以hRAMP1-MSCs组内皮化程度明显,MSCs组次之,两者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细胞移植后不同时点hRAMP1-MSCs组和MSCs组内膜增生面积及再狭窄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尤以hRAMP1-MSCs组降低明显;细胞移植后不同时点hRAMP1-MSCs组和MSCs组血清VEGF水平和血管eNOS表达较对照组增加(P<0.05),而hRAMP1-MSCs组又明显高于MSCs组(P<0.05);损伤血管新生内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表达在hRAMP1-MSCs组最少,对照组最多。结论:hRAMP1基因修饰的MSCs能更有效促进损伤内膜快速内皮化,重组hRAMP1腺病毒载体不影响MSCs向内皮细胞分化潜能。基因联合干细胞治疗能更好地促进损伤动脉快速内皮化,降低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 间充质干细胞 新生内膜 再内皮化 血管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哇巴因和血管紧张素Ⅱ对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分泌心钠素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泽兵 商黔惠 +3 位作者 姜黔峰 李成浩 张贵海 李正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哇巴因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动脉平滑肌细胞(ASMCs)分泌心钠素(ANF)的影响。方法组织块种植法培养4只SHR和4只Wistar-Kyoto(WKY)大鼠胸主ASMCs,分别用1×10^(-9)、1×10^(-8)、1×10^(-7)m... 目的探讨哇巴因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动脉平滑肌细胞(ASMCs)分泌心钠素(ANF)的影响。方法组织块种植法培养4只SHR和4只Wistar-Kyoto(WKY)大鼠胸主ASMCs,分别用1×10^(-9)、1×10^(-8)、1×10^(-7)mol/L哇巴因、AngⅡ干预2种大鼠ASMCs,放射免疫法测定干预前及干预后3、6、12、24 h不同时间点ANF水平。结果干预前,WKY大鼠ANF水平高于SHR,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哇巴因干预后,2种大鼠ANF水平显著升高,WKY大鼠6 h达到峰值(87.97±26.90)pg/10~6cells,SHR 12 h达到峰值(120.23±23.60)pg/10~6cells;随哇巴因浓度增高,2种大鼠ANF水平呈浓度依赖性升高。Ang Ⅱ干预后,WKY大鼠ANF水平6 h达到峰值(86.78±18.83)Pg/10~6cells,随后逐渐下降;SHR的ANF水平呈时间依赖性升高;随AngⅡ浓度升高,ANF升高的程度减弱。结论哇巴因和AngⅡ对局部ASMCs分泌ANF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钠素 哇巴因 血管紧张素Ⅱ 平滑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染hRAMP1的间充质干细胞对心肌梗死后局部血管再生的作用
7
作者 赵然尊 龙仙萍 +2 位作者 刘志江 王冬梅 石蓓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496-1500,共5页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hRAMP1基因转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对心肌梗死后新生血管生成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密度梯度离心并贴壁培养获得兔骨髓MSCs,并分别转染pAd2-hRAMP1或pAd2-EGFP后给予CGRP刺激,ELISA法测定细...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hRAMP1基因转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对心肌梗死后新生血管生成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密度梯度离心并贴壁培养获得兔骨髓MSCs,并分别转染pAd2-hRAMP1或pAd2-EGFP后给予CGRP刺激,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和HGF水平。建立心肌梗死再灌注兔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SChRAMP1组(pAd2-hRAMP1转染MSCs移植)、MSCnull组(pAd2-EGFP转染MSCs移植)组和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n=10)。2周时Western blot检测心肌梗死组织促血管生长因子VEGF和HGF蛋白表达;4周时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比;抗CD31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心肌梗死区及梗死周边区新生毛细血管密度。结果 CGRP诱导72 h后MSChRAMP1培养上清液中VEGF和HGF水平显著高于MSCnull组[VEGF:(1 859.4±267.4)vs(1 344.4±137.2);(1 052.2±239.3)vs(683.8±150.5)pg/ml,P<0.05]。细胞移植后4周TTC染色检测显示MSChRAMP1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降低对照组和MSCnull组[(10.1±2.9)%vs(30.6±2.7)%和(22.5±3.2)%,P<0.05];抗CD3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MSChRAMP1组的梗死区和梗死交界区新生毛细血管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和MSCnull组(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细胞移植后2周MSChRAMP1组心肌梗死区促血管生长因子VEGF和HGF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和MSCnull组(P<0.05)。结论MSChRAMP1能通过提高梗死区心肌组织中促血管生长因子VEGF和HGF的表达,促进心肌梗死区和梗死交界区新生毛细血管生成,降低心肌梗死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 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梗死 再血管化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病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8
8
作者 陈涛 梅鸿 +3 位作者 刘映 钱明江 陈淼 石蓓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3419-3420,共2页
目的研究危重病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综合ICU2008年5月—2009年7月收治的危重病患者72例按照临床预后分为死亡组(29例)和存活组(43例),分析两组患者入院24h内APACHEⅡ评... 目的研究危重病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综合ICU2008年5月—2009年7月收治的危重病患者72例按照临床预后分为死亡组(29例)和存活组(43例),分析两组患者入院24h内APACHEⅡ评分与动脉血乳酸水平的关系。结果不同APACHEⅡ评分患者的动脉血乳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72,P<0.05),且APACHEⅡ评分>30分组与21~30分组,21~30分组与11~20分组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10.62和9.84,P<0.05)。死亡组血乳酸水平为(7.12±0.95)mmol/L,明显高于存活组的(4.56±0.7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病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随着APACHEⅡ评分的升高而升高,是危重病严重程度监测指标,值得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乳酸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苷通过上调SIRT1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THP-1巨噬细胞增殖和炎性因子表达 被引量:17
9
作者 马懿 阮云军 +1 位作者 王玉筵 吴赛珠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苷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THP-1巨噬细胞(MDM)炎性增殖与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培养THP-1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仅加入普通培养基)、ox-LDL组(80μmol/L ox-LDL处理细胞24 h)、白藜芦醇苷处理组(100μm...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苷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THP-1巨噬细胞(MDM)炎性增殖与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培养THP-1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仅加入普通培养基)、ox-LDL组(80μmol/L ox-LDL处理细胞24 h)、白藜芦醇苷处理组(100μmol/L白藜芦醇苷预处理2 h后,再加入80μmol/L ox-LDL处理24 h)、EX-527组(10μmol/L EX-527预处理细胞2 h)。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丙二醛(MDA)含量,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负载法检测活性氧(ROS)的含量;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白藜芦醇苷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mRNA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SIRT1、MCP-1、TNF-α、IL-6的蛋白水平。结果 ox-LDL促进THP-1巨噬细胞增殖。100μmol/L白藜芦醇苷组明显抑制ox-LDL诱导的细胞增殖,同时明显增加SOD含量,降低胞内MDA与ROS含量。ox-LDL抑制THP-1巨噬细胞中SIRT1 mRNA与蛋白表达,促进MCP-1、TNF-α、IL-6 mRNA与蛋白表达。白藜芦醇苷显著增加ox-LDL诱导后SIRT1 mRNA与蛋白表达,抑制MCP-1、TNF-α、IL-6 mRNA与蛋白表达,EX-527能抑制白藜芦醇苷上述保护作用。结论白藜芦醇苷可通过上调SIRT1表达提高抗巨噬细胞增殖的能力,减少ox-LDL诱导细胞内活性氧生成、抑制炎性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苷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 活性氧(ROS)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获得性长QT综合征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冬梅 王希 +1 位作者 荣季冬 石蓓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08-708,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9岁。因头昏、乏力、心跳慢1周入院。入院1周前出现头昏、乏力,伴发热,体温最高达42℃,于当地做心电图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经抗感染治疗后体温正常,但仍有心率慢而就诊我院。入院查体温正常,血压53/30mmHg(1 mmHg...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9岁。因头昏、乏力、心跳慢1周入院。入院1周前出现头昏、乏力,伴发热,体温最高达42℃,于当地做心电图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经抗感染治疗后体温正常,但仍有心率慢而就诊我院。入院查体温正常,血压53/30mmHg(1 mmHg=0.133 kPa),心率49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时心脏起搏器 钾镁合剂 电复律 起搏频率 异丙基肾上腺素 复极 窦性心动过缓 相对不应期 绝对不应期 心室颤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危险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冬梅 黄爽 +3 位作者 刘志江 沈长银 石蓓 赵然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174-2177,共4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07年1月至2015年5月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并于术后8~12个...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07年1月至2015年5月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并于术后8~12个月随访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 136例,其中男性835例,女性301例,年龄(61.61±12.32)岁。根据随访造影结果支架相关病变血管是否狭窄及程度将其分成ISR组(n=72)和非ISR组(n=1 064),记录两组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临床合并症、用药情况以及介入治疗相关参数等,分析可能导致ISR的相关因素。结果 本组病例资料造影随访显示ISR发生率为6.3%。与非ISR组比较,ISR组患者在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术后服药依从性差、长病变和多支病变、支架直径和长度及最小管腔直径(MLD)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规律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大剂量他汀类患者的比例,在非ISR组与ISR组比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是临床多因素共同作用结果,与未控制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抗血小板治疗和他汀治疗依从性以及支架治疗病变特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支架内再狭窄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苷通过上调SIRT3和SDF-1延缓大鼠心肌纤维化 被引量:10
12
作者 马懿 吴铮铮 +1 位作者 潘先花 马璇岚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76-781,共6页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苷对阿霉素诱导心肌纤维化与免疫细胞因子表达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对照组(常规喂养)、阿霉素组(腹腔注射2. 5 mg/kg阿霉素,2次/周)、白藜芦醇苷组(腹腔注射50 mg/kg白藜芦醇苷,1次/...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苷对阿霉素诱导心肌纤维化与免疫细胞因子表达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对照组(常规喂养)、阿霉素组(腹腔注射2. 5 mg/kg阿霉素,2次/周)、白藜芦醇苷组(腹腔注射50 mg/kg白藜芦醇苷,1次/日,其余处理同阿霉素组)、尼克酰胺组(腹腔注射500 mg/kg尼克酰胺,2次/周,其余处理同白藜芦醇苷组)。Van Gieson染色法观察心肌纤维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心肌组织1型胶原蛋白(Col1)、Col3表达,酶标法检测心肌羟脯氨酸(HYP)含量,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与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IL-10含量,反转录PCR检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SIRT3、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SIRT1、SIRT3、SDF-1与TGF-β的蛋白水平。结果阿霉素促进心肌纤维化,降低心肌组织中IL-10的水平并抑制SIRT3、SDF-1 mRNA与蛋白表达,增加TNF-α、IL-1的水平并促进TGF-βmRNA与蛋白表达。白藜芦醇苷明显抑制阿霉素诱导的心肌纤维化效应,降低HYP与Col3水平,同时增加GSH与SOD含量,降低MDA含量。显著增加阿霉素诱导后心肌细胞SIRT3、SDF-1 mRNA与蛋白水平,抑制TGF-β表达,尼克酰胺能抑制白藜芦醇苷上述作用。结论白藜芦醇苷可通过上调SIRT3表达提高抗心肌纤维化能力,降低阿霉素诱导氧化应激水平、抑制炎性细胞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苷 心肌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 白细胞介素1(IL-1)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许官学 石蓓 +2 位作者 沈长银 赵然尊 彭格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25-727,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与非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再狭窄(restenosis,RS)的关系。方法非糖尿病急性心梗患者62例,据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分为I...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与非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再狭窄(restenosis,RS)的关系。方法非糖尿病急性心梗患者62例,据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分为IR组(n=38)和非IR组(NIR组,n=24),均行PCI,每例患者植入1-2枚药物洗脱支架。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BI)、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用自我平衡模型分析法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计算患者体质量指数(BMI)。术后6-8个月再次冠脉造影。测定冠脉病变长度和术前、支架植入后及复查造影时血管最小内径,计算RS发生率、血管管腔直径丢失值和血管内径丢失指数。结果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比、高血压患病率、BMI、血TC、TG、HDL-c、LDL-c、冠脉病变长度、支架术前最小管腔直径、支架术后即刻最小管腔直径和术后即刻管腔残留狭窄程度差异皆无统计学意义。IR组FBG、FBI及ISI在IR组皆高于NIR组(P〈0.05,P〈0.01)。IR组有5例(13.2%)患者出现RS,NIR组1例(4.2%)出现RS,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IR组管腔丢失值和丢失指数皆大于NIR组(P〈0.01)。ISI与管腔丢失值和丢失指数呈明显正相关(r=0.811、r=0.821;P〈0.01)。结论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IR程度与急诊PCI后冠脉支架内RS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胰岛素抵抗 冠状动脉支架术 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术后近期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正龙 石蓓 +2 位作者 姜黔峰 许官学 巩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130-2132,共3页
目的:分析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患者介入治疗术后近期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10月至2012年10月先天性VSD接受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疗效,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结... 目的:分析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患者介入治疗术后近期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10月至2012年10月先天性VSD接受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疗效,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搜集4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随访1个月,共死亡1例,病死率为0.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体重(10~20kg)、手术时间(>120min)及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是先天性VSD患者介入治疗术后近期主要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先天性VSD患者介入治疗疗效肯定;影响先天性VSD患者经导管介入治疗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及合并心血管畸形。因此,为改善先天性VSD患者介入治疗预后,对年龄小、体重轻、手术时间长及合并心血管畸形的患者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先天性 经导管 介入治疗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右心功能动态变化及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许官学 石蓓 +2 位作者 沈长银 赵然尊 彭格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16-1118,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右心功能动态变化及急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形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对其影响。方法急性下壁心梗患者42例,27例于起病12h内接受PCI治疗(急诊PCI组),余者接受择期PCI治疗... 目的观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右心功能动态变化及急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形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对其影响。方法急性下壁心梗患者42例,27例于起病12h内接受PCI治疗(急诊PCI组),余者接受择期PCI治疗(择期PCI组)。分别于心梗后1、3、7、15、30d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组织多普勒测量右房室环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Sm)和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心房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Em/Am)比值评估右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结果右室收缩功能心梗后1d最差,舒张功能心梗后3d最差,之后逐渐恢复,观察期结束时(第30天)最佳。急诊PCI组Sm最小值和最大值,以及Em/Am比值最大值皆高于择期PCI组(P<0.01,P<0.05)。Sm值急诊PCI组在第7天即显著增高,择期PCI组第15天显著增高(P<0.05);Em/Am值急诊PCI组在第15天显著增高,择期PCI组第30天方显著增高(P<0.05)。结论急性下壁心梗损害右室收缩和舒张功能以心梗3d内最为严重,急诊PCI较择期PCI治疗更利于其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病 心肌梗死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右心室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体抑制剂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CHIP、HSP70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戴翠莲 姜黔峰 张新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0-553,共4页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N-benz0y1 oxycarbonyl(Z)-Leu-Leuleucina1)对急性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carboxyl terminus of the Hsc70-interacting protein,CHIP)、HSP70的影响以探讨MG-132的心肌保护机制。方法选择SD大鼠结扎左冠状...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N-benz0y1 oxycarbonyl(Z)-Leu-Leuleucina1)对急性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carboxyl terminus of the Hsc70-interacting protein,CHIP)、HSP70的影响以探讨MG-132的心肌保护机制。方法选择SD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54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入以下各组:治疗(I/R+T)组于再灌注前5min静脉注射MG-132(0.75mg/kg),对照(I/R)组及假手术(Sham)组注射生理盐水,并将I/R组和I/R+T组分为再灌注2、24h及7d亚组(各亚组各8只大鼠),分别用荧光定量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CHIP及HSP70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I/R各时相组相比,I/R+T各时相组CHIP及HSP70的mRNA水平显著升高[(0.87±0.10)vs(0.50±0.06),(0.57±0.07)vs(0.33±0.04),(0.47±0.06)vs(0.19±0.03),P<0.01]。与I/R2、24h组相比I/R+T组CHIP及mRNA水平显著升高[(1.15±0.12)vs(0.57±0.07),(0.81±0.09)vs(0.44±0.06),P<0.01];MG-132上调了I/R+T各时相组HSP70的蛋白质表达,与I/R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28±0.16)vs(0.79±0.08),(0.88±0.12)vs(0.58±0.12),(0.9±0.17)vs(0.50±0.09),P<0.01];MG-132上调了I/R+T2、24h组CHIP的蛋白质表达,与I/R2、24h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3±0.15)vs(1.04±0.11),P<0.01;(1.16±0.11)vs(0.96±0.13)],P<0.05)。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前适量静注MG-132能显著刺激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脏CHIP表达,从而进一步上调HSP70水平,从而保护心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体抑制剂 热休克蛋白70羧基端相互作用蛋白 热休克蛋白70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处理起搏器囊袋感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冬梅 石蓓 +1 位作者 龙仙萍 荣季冬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06-1008,共3页
目的:完全移除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感染患者的电子系统存在种种困难,探讨保守处理此类感染的可行性。方法:纳入我科2015-01至2016-02共4例起搏器囊袋感染患者,对感染囊袋及装置进行彻底清创、消毒,并结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处理囊袋... 目的:完全移除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感染患者的电子系统存在种种困难,探讨保守处理此类感染的可行性。方法:纳入我科2015-01至2016-02共4例起搏器囊袋感染患者,对感染囊袋及装置进行彻底清创、消毒,并结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处理囊袋。4例患者均未拔除电极导线,术后予静脉用抗生素治疗7~10天。结果:4例患者术后发生囊袋感染时间平均14.75个月,均为单纯囊袋感染。经囊袋清创及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处置后,随访5~10个月(平均7.25个月),起搏器囊袋感染消失,伤口愈合良好,疗效满意。结论:通过对感染囊袋的彻底清创、对残留电子系统的合理处理并结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可有效控制感染实现痊愈,并避免电极导线拔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人工 囊袋感染 封闭式负压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抑制动脉损伤后NF-κB表达及其对新生内膜增殖的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然尊 龙仙萍 +3 位作者 刘志江 盛瑾 王冬梅 石蓓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472-1476,共5页
目的通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处理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和颈动脉损伤大鼠模型,探讨NF-κB在CGRP调节VSMCs表型改变和动脉损伤后新生内膜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建立颈动... 目的通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处理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和颈动脉损伤大鼠模型,探讨NF-κB在CGRP调节VSMCs表型改变和动脉损伤后新生内膜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建立颈动脉损伤大鼠模型,并分为对照组和CGRP组(n=24),通过HE染色观察新生内膜形成情况,并Western blot检测两组动物损伤动脉中NF-κB p65蛋白表达情况。以组织块贴壁培养法获得VSMCs,并分为对照组、IL-1β组(给予IL-1β处理)、CGRP组(给予IL-1β+CGRP处理)和CGRP8-37组(在IL-1β+CGRP基础上,加CGRP8-37)(n=24),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NF-κB p65蛋白和细胞表型标志蛋白表达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①对照组大鼠的颈动脉损伤后7 d时新生内膜明显增加,至28 d时基本稳定,而CGRP组7 d和28 d时新生内膜面积较对照组同时间点显著降低[7d:(2.09±0.26)vs(3.76±0.33);14 d:(3.52±0.41)vs(6.38±0.61),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CGRP组1周时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28 d时两组NF-κB p65表达水平无差异(P>0.05)。②在体外培养VSMCs中,IL-1β处理显著激活细胞NF-κB p65蛋白表达(P<0.05),伴随着VSMCs收缩表现标志蛋白SMα-actin表达减少和OPN表达增加(P<0.05);同时再给予CGRP处理后,则显著减弱IL-1β诱导的NF-κB p65蛋白表达(P<0.05),且使VSMCs合成表现标志蛋白OPN表达减少。RT-PCR分析获得相一致的结果。同时,CGRP显著抑制IL-1β引起的VSMCs增殖。③CGRP受体阻断剂CGRP8-37可以阻断CGRP减弱IL-1β诱导的NF-κB p65蛋白表达作用,并抑制CGRP对VSMC表达蛋白调节作用。结论 CGRP与受体结合后抑制NF-κB激活,促进VSMCs分化标志基因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增殖,降低动脉损伤后新生内膜增殖,这对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可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表型改变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源外泌体在治疗心肌梗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玲 石蓓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87-992,共6页
干细胞移植为心肌梗死后受损心肌的修复带来曙光,然而移植的干细胞群在缺血缺氧环境中的存活率、有效性及相关作用机制仍备受争议。近年来,干细胞旁分泌效应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逐渐受到重视。外泌体作为干细胞旁分泌效应的典型代表... 干细胞移植为心肌梗死后受损心肌的修复带来曙光,然而移植的干细胞群在缺血缺氧环境中的存活率、有效性及相关作用机制仍备受争议。近年来,干细胞旁分泌效应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逐渐受到重视。外泌体作为干细胞旁分泌效应的典型代表,是在不同应激反应中所产生的直径介于30—100nm的膜状小体,富含大量与其母体干细胞相关的miRNA,mRNA及蛋白质,作为一种新型替代疗法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具备巨大潜力。不同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可通过促进受体细胞存活、增殖及血管生成等多种方式改善心梗后心脏功能。文中主要针对不同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心肌梗死后通过促进心肌细胞存活、增殖及新生血管形成;抑制炎症反应及心脏纤维化等方式修复受损心肌的潜在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干细胞移植 心肌梗死 MICRO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载体介导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转染对心脏干细胞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荣季冬 李玲 +2 位作者 龙仙萍 邓文文 石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45-1449,1456,共6页
目的:探讨携带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慢病毒体外转染对大鼠c-kit^(pos)心脏干细胞(c-kit^+ CSCs)活力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取出SD大鼠的心耳,采用酶消化法结合免疫磁珠法获取c-kit^+ CSCs,并通过流式细胞术鉴定;将携带目的基因的... 目的:探讨携带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慢病毒体外转染对大鼠c-kit^(pos)心脏干细胞(c-kit^+ CSCs)活力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取出SD大鼠的心耳,采用酶消化法结合免疫磁珠法获取c-kit^+ CSCs,并通过流式细胞术鉴定;将携带目的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Lv-EGFP-CGRP)及空病毒载体(Lv-EGFP)分别转染至ckit^+ CSCs,实验分为3组:Lv-EGFP-CGRP-CSCs组、Lv-EGFP-CSCs组和CSCs组;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其转染率,采用ELISA测定各组培养上清液中CGRP的浓度,采用CCK-8法检测慢病毒转染对c-kit^+ CSCs活力的影响。结果:成功分离培养获取c-kit^+ CSCs,流式细胞术鉴定显示其高表达c-kit(为91.0%),低表达CD45及CD34;成功转染慢病毒的大鼠c-kit^+ CSCs可表达绿色荧光,48 h后可稳定表达,感染复数(MOI)值为20时,荧光显微镜观察及流式细胞术结果均显示转染率达80%以上;ELISA结果示,Lv-EGFP-CGRPCSCs组细胞上清液CGRP分泌量较Lv-EGFP-CSCs组和CSCs组增加(P<0.01);CCK-8检测细胞活力的结果显示,慢病毒转染不影响c-kit^+ CSCs的活力。结论:携带CGRP的慢病毒载体可成功转染至c-kit^+ CSCs,转染Lv-EGFP-CGRP后的c-kit^+ CSCs可合成和分泌CGRP蛋白至上清液中,且转染后c-kit^+ CSCs的活力未受影响。这为基因工程细胞疗法治疗心肌梗死提供了新的理论及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慢病毒载体 心脏干细胞 细胞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