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小儿原发性脾脏血管淋巴管瘤l例
1
作者
郑泽兵
金祝
+1 位作者
毛羽晨
陈彬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88-88,共1页
原发性脾血管淋巴管瘤(Primary hemangiolyphangioma of spleen)是脾脏原发良性肿瘤,临床少见。本院诊治1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脾脏血管淋巴管瘤
原发性
脾血管淋巴管瘤
小儿
良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时机选择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15
2
作者
郑泽兵
刘远梅
+5 位作者
张帆
金祝
毛羽晨
高明娟
汤成艳
王绘楠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361-367,共7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指导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时机选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131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非手术组33例...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指导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时机选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131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非手术组33例,手术组47例,对照组36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三组患儿起病后1h、6h、12h血清PCT、IL-6、CRP浓度,对可能影响治疗方式选择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ROC曲线评价PCT、IL-6、CRP三者对手术时机选择的作用。结果三组患儿胎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手术组胎龄最低,其后依次为非手术组、对照组;手术组出生体重显著低于非手术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手术组与对照组出生体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性别比例、发病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症主要为低血糖、新生儿肺炎、低体重及窒息,三组间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及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确诊时血清PCT、IL-6、CRP水平,手术组均显著高于非手术组和对照组(P<0.05)。同一监测时点组内,Bell分期从Ⅰ到Ⅲ期血清PCT、IL-6、CRP水平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P<0.05);同一Bell分期组内,发病后1h、6h、12h血清PCT、IL-6、CRP水平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P<0.05);Bell分期与检测时间不存在交互效应(P>0.05),其中PCT、IL-6、CRP最高值均出现在发病后12h组内Bell分期为Ⅲ期的亚组中,最低值均出现在发病后1h组内Bell分期为Ⅰ期的亚组中。发病后6h血清PCT(OR=2.612,95%CI:1.725~4.781)、发病后6h血清IL-6(OR=1.896,95%CI:1.439~3.234)及发病后12h血清CRP(OR=1.330,95%CI:1.004~2.314)水平是NEC患儿是否选择手术治疗的主要影响因素。PCT6h、IL-66h、CRP12h三个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95%CI:0.768~0.934)、0.89(95%CI:0.803~0.967)、0.73(95%CI:0.652~0.806)。考虑到手术指征的严谨性,每项检查结果需结合95%医学参考值范围,因此最佳临界点分别为0.62(0.38~0.86)ng/mL、145.85(137.70~154.01)pg/mL、8.35(7.27~9.43)mg/L。结论PCT、IL-6、CRP水平对NEC手术时机的判断具有一定意义,但NEC患儿是否需要外科手术干预还应结合上述指标的医学参考值范围、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外科学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病因学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婴儿
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芪注射液在婴幼儿嵌顿疝中的干预作用
3
作者
周涛
刘远梅
+2 位作者
毛羽晨
金祝
高明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94-295,297,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在小儿嵌顿疝术后的干预作用。方法2008年1月-2011年6月作者手术治疗小儿嵌顿疝59例,年龄1个月至2岁,平均1.1岁,男性52例,女性7例,嵌顿时间19-42h,平均30.5h,随机分黄芪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患...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在小儿嵌顿疝术后的干预作用。方法2008年1月-2011年6月作者手术治疗小儿嵌顿疝59例,年龄1个月至2岁,平均1.1岁,男性52例,女性7例,嵌顿时间19-42h,平均30.5h,随机分黄芪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患儿术后常规输液抗炎治疗,黄芪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术后连续3d给予黄芪注射液(0.5mL·kg^-1·d^-1)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静脉滴注,用药前和术后48h抽血,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P-选择素含量,并观察患儿临床指标(体温、心率、白细胞计数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改善情况。结果用药前SOD活性及P-选择素含量两组无差异,P〉0.05;用药后,黄芪组SOD活性140.77±8.22,P-选择素含量724.06±149.67,对照组分别是129.49±14.23,1222.64±1085.27,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黄芪组临床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明显,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黄芪组为(23.92±13.51)h,对照组为(35.57±15.14)h,两组比较,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对小儿嵌顿疝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小儿
嵌顿疝
手术
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天性巨结肠肠管lncRNA-mRNA共表达谱芯片初步筛查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罗波
刘远梅
+4 位作者
冯莎莎
金祝
刘毅
汤成艳
王红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90-1194,共5页
目的:研究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病变段肠管与正常段肠管lncRNA-mRNA表达谱的差异。方法:采用lncRNA-mRNA共表达谱芯片筛查5例HD肠管和5例配对的正常肠管差异表达的lncRNA和mRNA,并以17对样本对其中显著差异的5个lnc...
目的:研究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病变段肠管与正常段肠管lncRNA-mRNA表达谱的差异。方法:采用lncRNA-mRNA共表达谱芯片筛查5例HD肠管和5例配对的正常肠管差异表达的lncRNA和mRNA,并以17对样本对其中显著差异的5个lncRNA进行q RT-PCR验证,同时应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构建lncRNA-mRNA共表达网络,预测差异lncRNA的靶基因,并对预测的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分析和通路(pathway)分析。结果:lncRNA-mRNA共表达谱芯片筛查出HD肠管中存在353个表达上调,474个下调的lncRNA,以及865个上调,461个下调的mRNA。并验证出5个差异表达的lncRNA。lncRNA与mRNA相互关联,通过调控相应的靶mRNA,参与包括细胞增殖、分化和迁移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与HD的发病有一定相关性。结论:HD肠管中存在大量差异表达的lncRNA和mRNA。lncRNA和mRNA之间具有广泛的联系,形成共表达网络,lncRNA可能是通过调控相应的靶mRNA参与HD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lncRNA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儿原发性脾脏血管淋巴管瘤l例
1
作者
郑泽兵
金祝
毛羽晨
陈彬
机构
贵州省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普胸泌外科
出处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88-88,共1页
文摘
原发性脾血管淋巴管瘤(Primary hemangiolyphangioma of spleen)是脾脏原发良性肿瘤,临床少见。本院诊治1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脾脏血管淋巴管瘤
原发性
脾血管淋巴管瘤
小儿
良性肿瘤
分类号
R733.2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时机选择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15
2
作者
郑泽兵
刘远梅
张帆
金祝
毛羽晨
高明娟
汤成艳
王绘楠
机构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普胸泌外科
出处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361-367,共7页
基金
贵州省科技厅联合基金资助项目(编号:黔科合LH字[2017]7100号)
文摘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指导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时机选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131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非手术组33例,手术组47例,对照组36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三组患儿起病后1h、6h、12h血清PCT、IL-6、CRP浓度,对可能影响治疗方式选择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ROC曲线评价PCT、IL-6、CRP三者对手术时机选择的作用。结果三组患儿胎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手术组胎龄最低,其后依次为非手术组、对照组;手术组出生体重显著低于非手术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手术组与对照组出生体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性别比例、发病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症主要为低血糖、新生儿肺炎、低体重及窒息,三组间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及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确诊时血清PCT、IL-6、CRP水平,手术组均显著高于非手术组和对照组(P<0.05)。同一监测时点组内,Bell分期从Ⅰ到Ⅲ期血清PCT、IL-6、CRP水平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P<0.05);同一Bell分期组内,发病后1h、6h、12h血清PCT、IL-6、CRP水平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P<0.05);Bell分期与检测时间不存在交互效应(P>0.05),其中PCT、IL-6、CRP最高值均出现在发病后12h组内Bell分期为Ⅲ期的亚组中,最低值均出现在发病后1h组内Bell分期为Ⅰ期的亚组中。发病后6h血清PCT(OR=2.612,95%CI:1.725~4.781)、发病后6h血清IL-6(OR=1.896,95%CI:1.439~3.234)及发病后12h血清CRP(OR=1.330,95%CI:1.004~2.314)水平是NEC患儿是否选择手术治疗的主要影响因素。PCT6h、IL-66h、CRP12h三个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95%CI:0.768~0.934)、0.89(95%CI:0.803~0.967)、0.73(95%CI:0.652~0.806)。考虑到手术指征的严谨性,每项检查结果需结合95%医学参考值范围,因此最佳临界点分别为0.62(0.38~0.86)ng/mL、145.85(137.70~154.01)pg/mL、8.35(7.27~9.43)mg/L。结论PCT、IL-6、CRP水平对NEC手术时机的判断具有一定意义,但NEC患儿是否需要外科手术干预还应结合上述指标的医学参考值范围、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外科学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病因学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婴儿
新生
Keywords
Enterocolitis,Necrotizing/SU
Enterocolitis,Necrotizing/ET
Procalcitonin
Interleukin-6
C reactive protein
Infant,Newborn
分类号
R722.1 [医药卫生—儿科]
R392.7 [医药卫生—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芪注射液在婴幼儿嵌顿疝中的干预作用
3
作者
周涛
刘远梅
毛羽晨
金祝
高明娟
机构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普胸泌外科
出处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94-295,297,共3页
基金
本课题为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黔中医药发[2008142号)
文摘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在小儿嵌顿疝术后的干预作用。方法2008年1月-2011年6月作者手术治疗小儿嵌顿疝59例,年龄1个月至2岁,平均1.1岁,男性52例,女性7例,嵌顿时间19-42h,平均30.5h,随机分黄芪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患儿术后常规输液抗炎治疗,黄芪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术后连续3d给予黄芪注射液(0.5mL·kg^-1·d^-1)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静脉滴注,用药前和术后48h抽血,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P-选择素含量,并观察患儿临床指标(体温、心率、白细胞计数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改善情况。结果用药前SOD活性及P-选择素含量两组无差异,P〉0.05;用药后,黄芪组SOD活性140.77±8.22,P-选择素含量724.06±149.67,对照组分别是129.49±14.23,1222.64±1085.27,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黄芪组临床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明显,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黄芪组为(23.92±13.51)h,对照组为(35.57±15.14)h,两组比较,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对小儿嵌顿疝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小儿
嵌顿疝
手术
缺血再灌注损伤
分类号
R259.414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天性巨结肠肠管lncRNA-mRNA共表达谱芯片初步筛查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罗波
刘远梅
冯莎莎
金祝
刘毅
汤成艳
王红宇
机构
自贡市第一人民
医院
儿科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普胸泌外科
自贡市第一人民
医院
检验科
出处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90-119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650029)
文摘
目的:研究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病变段肠管与正常段肠管lncRNA-mRNA表达谱的差异。方法:采用lncRNA-mRNA共表达谱芯片筛查5例HD肠管和5例配对的正常肠管差异表达的lncRNA和mRNA,并以17对样本对其中显著差异的5个lncRNA进行q RT-PCR验证,同时应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构建lncRNA-mRNA共表达网络,预测差异lncRNA的靶基因,并对预测的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分析和通路(pathway)分析。结果:lncRNA-mRNA共表达谱芯片筛查出HD肠管中存在353个表达上调,474个下调的lncRNA,以及865个上调,461个下调的mRNA。并验证出5个差异表达的lncRNA。lncRNA与mRNA相互关联,通过调控相应的靶mRNA,参与包括细胞增殖、分化和迁移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与HD的发病有一定相关性。结论:HD肠管中存在大量差异表达的lncRNA和mRNA。lncRNA和mRNA之间具有广泛的联系,形成共表达网络,lncRNA可能是通过调控相应的靶mRNA参与HD的发病。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lncRNA
MRNA
Keywords
Hirschsprung' s disease
lncRNA
mRNA
分类号
R726.1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小儿原发性脾脏血管淋巴管瘤l例
郑泽兵
金祝
毛羽晨
陈彬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时机选择中的应用研究
郑泽兵
刘远梅
张帆
金祝
毛羽晨
高明娟
汤成艳
王绘楠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黄芪注射液在婴幼儿嵌顿疝中的干预作用
周涛
刘远梅
毛羽晨
金祝
高明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先天性巨结肠肠管lncRNA-mRNA共表达谱芯片初步筛查研究
罗波
刘远梅
冯莎莎
金祝
刘毅
汤成艳
王红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