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NK基因在慢性髓系白血病中的变异 被引量:5
1
作者 谭梅 容颖 +3 位作者 田润梅 杨宇航 朱平 陈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06-710,共5页
目的:比较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组与对照组的LNK基因突变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探讨LNK基因变异与CML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36例CML患者和46例健康对照者。提取骨髓和外周血DNA,用Q-PCR检测BCR/ABL1融合基因,用PCR扩增LNK基因外显... 目的:比较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组与对照组的LNK基因突变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探讨LNK基因变异与CML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36例CML患者和46例健康对照者。提取骨髓和外周血DNA,用Q-PCR检测BCR/ABL1融合基因,用PCR扩增LNK基因外显子全长;扩增序列中包括了LNK基因内影响氨基酸表达的Rs3184504(C/T)和Rs78894077(A/C/G/T),以及对氨基酸表达无影响的Rs7973120(A/T)的3个SNP位点。测序分析LNK基因突变及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36例CML患者均有BCR/ABL1突变,对照组无突变;1例CML患者有LNK杂合子突变,位点为A300V,突变率2.8%,对照组无突变。Rs3184504:对照组C/T等位基因频率为50%/50%,CML组为94.4%/5.6%,CML组C等位基因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CC基因型占94.4%(P<0.01);Rs78894077:对照组C/T等位基因为9.8%/90.2%,CML组16.7%/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ML组CC基因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s7973120:对照组A/T等位基因频率为10.9%/89.1%,CML组为25%/75%,CML组A等位基因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CML患者中有LNK突变,LNK单核苷酸多态性与CML的发生相关,CML患者多携带有LNK Rs3184504 C等位基因及Rs7973120 A等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K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基因突变 慢性髓系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K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急性白血病易感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吴柳松 韩春生 +5 位作者 谭梅 朱平 卜方定 张英 陈艳 伍学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05-1311,共7页
目的:探讨JAK-STAT信号通路的负调控基因LNK(SH2B3)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急性白血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3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70例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以及130例健康对照者的骨髓及外周血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探讨JAK-STAT信号通路的负调控基因LNK(SH2B3)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急性白血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3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70例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以及130例健康对照者的骨髓及外周血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LNK Rs3184504(c.784T>C)与Rs78894077(c.724C>T)单核苷酸多态位点的分布情况,并用凝胶电泳和测序验证。培养NB4、THP-1、Raji等白血病细胞株模型,直接测序分析各白血病细胞株Rs3184504与Rs78894077位点多态性情况。结果:Rs3184504位点的CC基因型在急性白血病组中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ML组和ALL组之间无差异。Rs3184504C等位基因在急性白血病中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LNK基因Rs78894077位点的基因型在急性白血病组和正常对照组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NB4细胞、THP-1细胞、Raji细胞Rs3184504和Rs78894077位点均为CC基因型。结论:携带LNK基因Rs3184504 C等位基因型位点者更易于发生急性白血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K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急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K基因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中的变异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田润梅 容颖 +4 位作者 吴柳松 蒋焰 秦海燕 朱平 陈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8-233,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osis,ET)中LNK基因的突变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分析其与ET发病的关系。方法:用位点特异性PCR的方法检测JAK2V617F基因突变。用PCR扩增LNK基因外显子全长,扩增序列中包括LNK基因内...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osis,ET)中LNK基因的突变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分析其与ET发病的关系。方法:用位点特异性PCR的方法检测JAK2V617F基因突变。用PCR扩增LNK基因外显子全长,扩增序列中包括LNK基因内影响氨基酸表达的Rs3184504(C/T)和Rs78894077(A/C/G/T)以及对氨基酸表达无影响的Rs7973120(A/T)3个SNP位点。测序分析LNK基因突变及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发现6例患者有LNK突变,包括4种类型,分别为A300V、R425C、V402L及R426Q。ET患者SNP Rs78894077Ser(丝氨酸)型T等位基因分布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患者SNP Rs3184504 Ser(丝氨酸)型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ET患者中存在LNK基因突变,携带LNK SNP Rs78894077 Ser及Rs3184504 Ser位点T等位基因可增加患ET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基因突变 LNK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总苷对PCSK9基因表达及辛伐他汀降血脂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吴柳松 钱民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9-85,共7页
目的:探讨绞股蓝总苷(gypenosides,GPs)对大鼠肝脏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基因表达及辛伐他汀的降血脂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饲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高脂模型组(... 目的:探讨绞股蓝总苷(gypenosides,GPs)对大鼠肝脏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基因表达及辛伐他汀的降血脂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饲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高脂模型组(model组)、辛伐他汀组(Simvastatin组)、GPs组和GPs与辛伐他汀联合用药组(combined组)。除正常对照组喂食普通饲料外,其余3组大鼠均喂食高脂饲料。将GPs溶于0.3%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溶液中,用灌胃方式给药。Control组和model组灌0.3%CMC-Na(1mL/100 g),GPs组灌GPs 160 mg·kg^(-1)·d^(-1),simvastatin组灌辛伐他汀5mg·kg^(-1)·d^(-1),combined组灌两者联合剂量。实验8周后,处死大鼠。取腹腔动脉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称大鼠体重及肝脏组织湿重,测定肝指数;取肝脏用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作常规形态学检测;另取肝脏提取总RNA,real-time PCR测定PCSK9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的mRNA表达;提取肝脏总蛋白,Western blot测定PCSK9和LDLR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与model组大鼠比较,simvastatin组、GPs组以及combined组TC、TG和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各组HDLC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上升(P<0.05)。与model组大鼠比较,simvastatin组、GPs组以及combined组肝指数均明显下降(P<0.05)。肝组织病理结果显示,高脂血症性大鼠出现脂肪肝病变;Simvastatin组、GPs组以及combined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有不同程度减轻,尤以combined组效果显著。与model组比较,simvastatin组PCSK9和LDLR的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GPs组以及combined组PCSK9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GPs组LDLR的mRNA表达变化不明显,combined组LDLR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model组比较,Simvastatin组PCSK9和LDLR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GPs组和combined组的PCSK9蛋白表达明显降低,LDLR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GPs能抑制肝脏PCSK9表达,增加LDLR表达量;与辛伐他汀联用可增强其降血脂和减轻肝脏脂肪病变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总苷 高脂血症 PCSK9基因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辛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殖性肿瘤中STAT3基因的变异及其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谭梅 罗茜 +5 位作者 苏琼 黄成双 杨宇航 容颖 朱平 陈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30-1436,共7页
目的:检测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STAT3基因的突变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其与骨髓增殖性肿瘤各亚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47例MPN患者,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28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46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10例及慢性髓... 目的:检测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STAT3基因的突变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其与骨髓增殖性肿瘤各亚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47例MPN患者,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28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46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10例及慢性髓系白血病(CML)63例。以88名健康人为正常对照。提取所有病例骨髓或外周血的DNA,采用位点特异性PCR检测JAK2V617F基因突变;用PCR扩增STAT3基因23个外显子,测序分析STAT3基因的突变及Rs2293152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8例CML患者出现STAT3基因突变,且均为新发突变,突变率12.7%,其中3例为错义突变(S629T),5例为同义突变(Q469Q 3例、G618G 2例),其中1例同时有S629T及G618G 2个位点的突变;正常对照组无突变。Rs2293152检测显示,CML组G等位基因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V、ET、PMF组(P <0.01),提示携带G等位基因的患者可能更容易发生CML;PV、ET及PMF组C等位基因均明显高于CML组(P <0.05),提示携带C等位基因的患者可能更容易发生PV、ET及PMF;JAK2V617F阴性组G等位基因较正常对照组及JAK2V617F阳性组明显降低(P<0.01),提示携带Rs2293152 G等位基因可能是JAK2V617F突变的保护性因子。结论:在MPN患者中,STAT3基因不稳定,容易发生突变,其Rs2293152位点上不同的等位基因与骨髓增殖性肿瘤中的不同亚型有关,与JAK2V617F阴性的MPN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殖性肿瘤 STAT3基因 基因突变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K基因沉默对THP-1细胞EPO、EPOR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田润梅 罗茜 +4 位作者 谭梅 史良 黄成双 苏琼 陈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13-1019,共7页
目的:探讨LNK基因沉默对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EPO、EPOR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THP-1细胞,以慢病毒为载体介导SiRNA稳定沉默LNK基因,感染72h后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GFP表达水平;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慢病毒感染效率,RT-PCR验证LN... 目的:探讨LNK基因沉默对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EPO、EPOR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THP-1细胞,以慢病毒为载体介导SiRNA稳定沉默LNK基因,感染72h后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GFP表达水平;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慢病毒感染效率,RT-PCR验证LNK沉默效应,并检测EPO及EPOR mRNA表达水平;应用Western blot检测LNK、EPO及EPOR蛋白水平。结果:慢病毒感染72h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GFP表达水平达85%以上,流式细胞术检测感染效率均在99%以上;LNK沉默组LNK、EPO及EPORmRNA表述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NK沉默组LNK、EPO及EPOR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LNK基因沉默的THP-1细胞株。沉默LNK基因,则EPO及EPOR表达下调,提示LNK可能参与了EPO及EPOR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P-1 淋巴细胞特异性连接蛋白 促红细胞生成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EPO、EPO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田润梅 黄成双 +3 位作者 苏琼 史良 罗茜 陈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26-1032,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红细胞生成素(EPO)及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检测骨髓血浆中EPO和EPOR水平;RT-RCR法检测EPO和EPOR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EPO和EPO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LL及AML组...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红细胞生成素(EPO)及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检测骨髓血浆中EPO和EPOR水平;RT-RCR法检测EPO和EPOR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EPO和EPO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LL及AML组骨髓血浆中EPO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LL及AML组骨髓血浆中EPOR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ALL及AML组骨髓中EPO及EPOR mR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ALL、AML高危组EPO及EPORmRNA水平较中危、低危及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0.05)。在ALL及AML组骨髓中EPO、EPOR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ALL及AML组EPO、EPORmRNA水平与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无相关性(P>0.05)。结论:ALL及AML患者存在有EPO、EPOR高表达。EPO、EPOR表达水平与ALL及AML的危险度有关,在高危患者表达水平更高。EPO、EPOR水平与血红蛋白及红细胞之间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促红细胞生成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K基因沉默和过表达对THP-1细胞STAT3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田润梅 史良 +5 位作者 容颖 谭梅 罗茜 苏琼 黄成双 陈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69-1475,共7页
目的:探讨LNK基因沉默和过表达对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STAT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THP-1细胞;以慢病毒为载体介导SiRNA、LNK(SH2B3)稳定沉默及过表达LNK基因;转染72h后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GFP表达量;应用流式细胞... 目的:探讨LNK基因沉默和过表达对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STAT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THP-1细胞;以慢病毒为载体介导SiRNA、LNK(SH2B3)稳定沉默及过表达LNK基因;转染72h后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GFP表达量;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慢病毒感染效率;RT-PCR验证LNK沉默及过表达效应,检测STAT3 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LNK、STAT3蛋白水平。结果:慢病毒感染72 h THP-1细胞GFP表达量达85%以上,细胞感染效率在99%以上。LNK沉默组LNK及STAT3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LNK过表达组的LNK和STAT3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NK沉默组LNK、STAT3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在LNK过表达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LNK基因沉默及过表达的THP-1细胞株。沉默LNK基因导致STAT3表达下调;过表达LNK基因,使STAT3表达上调;此结果提示LNK可能参与了STAT3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P-1 淋巴细胞特异性连接蛋白 信号转导 转录活化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通过诱导凋亡发挥抗THP-1细胞增殖作用
9
作者 容颖 谭梅 +7 位作者 张相梅 田润梅 杨宇航 苏琼 罗茜 史良 朱平 陈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16-721,共6页
目的:了解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是否能抑制THP-1细胞的增殖,并探讨其相关的抗白血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5种浓度的青蒿琥酯处理THP-1细胞24、48和72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方法... 目的:了解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是否能抑制THP-1细胞的增殖,并探讨其相关的抗白血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5种浓度的青蒿琥酯处理THP-1细胞24、48和72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TAT3、Caspase3和Caspase8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RT能明显抑制THP-1细胞的增殖,其效应呈剂量依赖性(r=0.9829,P<0.05);流式细胞术实验结果表明,ART能显著增加THP-1细胞的凋亡,且ART处理THP-1细胞后STAT3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同时Caspase3及裂解的Caspase3和Caspase8表达均增加(P<0.01)。结论:青蒿琥酯能抑制THP-1细胞的生长,可能与下调STAT3蛋白的表达,并同时激活Capase3和Caspase8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CASPASE3 STAT3基因 THP-1细胞 CASPASE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