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31
1
作者 陈安林 陈娅 +4 位作者 陈泽慧 刘瑶 胡潇云 胡世芸 邱隆敏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3-58,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医院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数据库关于医院感染MDR-AB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因医院感染MDR-AB而死亡的患者(死亡组),对... 目的系统评价医院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数据库关于医院感染MDR-AB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因医院感染MDR-AB而死亡的患者(死亡组),对照组为医院感染MDR-AB但未死亡的患者(存活组),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各自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质量评价后,用Rev Man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个研究,共1 204例医院感染MDR-AB患者,其中死亡组474例,存活组73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MD=3. 99)、低蛋白血症(OR=2. 1)、机械通气(OR=4. 23)、气管插管/切开(OR=2. 5)、深静脉置管(OR=2. 21)、移植术后(OR=3. 12)、入院APACHE II评分高(MD=2. 33)是MDR-AB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均P <0. 05)。结论医院感染MDR-AB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纷繁复杂,需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多重耐药 鲍曼不动杆菌 死亡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链球菌蛋白PotD的表达纯化及免疫活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闵迅 黄健 +4 位作者 黄美容 钟文 董杰 陈特 张雪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660-1663,共4页
目的研究PotD蛋白免疫保护活性,探讨其作为疫苗候选蛋白的可能性。方法构建、表达、纯化PotD蛋白,通过免疫BALB/c小鼠以制备多克隆抗体,评估其免疫原性,并进一步分析其对儿童的免疫保护效应;采用PCR技术扩增8株不同血清型S.pn中PotD基... 目的研究PotD蛋白免疫保护活性,探讨其作为疫苗候选蛋白的可能性。方法构建、表达、纯化PotD蛋白,通过免疫BALB/c小鼠以制备多克隆抗体,评估其免疫原性,并进一步分析其对儿童的免疫保护效应;采用PCR技术扩增8株不同血清型S.pn中PotD基因后进行测序鉴定分析基因序列的保守性;再通过western blot技术分析8株菌中PotD蛋白的表达水平,以评估PotD蛋白保守性;采用粘附抑制实验分析PotD蛋白的免疫保护活性。结果成功获得纯度大于95%的PotD目的蛋白,将其免疫小鼠后获得高效价抗体;在10岁以下儿童S.pn感染者及健康带菌者血清中均有抗PotD存在;对8株不同血清型S.pn PotD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发现8株细菌中该基因具有高度保守性;Western blot技术分析证实,8株不同血清型S.pn均表达该蛋白;粘附抑制实验证实,重组PotD蛋白及其抗体均能够显著抑制S.pn对A549细胞的粘附作用。结论 PotD蛋白制备方便,在我国流行S.pn血清型中有良好的保守性和免疫原性,能够显著抑制S.pn对宿主细胞的粘附,可能成为良好的蛋白疫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谷氨酰胺tRNA合成酶 保守性 抗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戴氏绿僵菌多糖对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肖代敏 吕纯莉 +3 位作者 肖建辉 曹喻 张志敏 刘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38-1341,共4页
目的:探讨戴氏绿僵菌多糖对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连续多次小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Ⅰ型糖尿病模型,观察模型小鼠体重变化,检测空腹血清葡萄糖,免疫器官(脾脏、胸腺)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脾淋... 目的:探讨戴氏绿僵菌多糖对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连续多次小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Ⅰ型糖尿病模型,观察模型小鼠体重变化,检测空腹血清葡萄糖,免疫器官(脾脏、胸腺)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脾淋巴细胞增殖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 G、补体C3、C4的含量等。结果:戴氏绿僵菌多糖能够改善模型小鼠体重;降低模型小鼠血糖含量,中、高剂量的多糖均能显著提高模型小鼠T、B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P<0.01);高剂量能显著提高模型小鼠脾脏指数和血清中Ig G、C3、C4的含量(P<0.01);中、高剂量能显著提高模型小鼠胸腺指数及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P<0.01)。结论:戴氏绿僵菌多糖可增强STZ诱导的Ⅰ型糖尿病模型小鼠的免疫功能和降低Ⅰ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氏绿僵菌 多糖 糖尿病模型 链脲佐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链球菌SPD1587蛋白的表达纯化及晶体生长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健 黄美容 +2 位作者 骆诗露 朱杰华 闵迅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26-230,共5页
SPD1587蛋白是肺炎链球菌D39菌株中的一种转录因子,其在鼻咽部定植和肺部感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其具有与A群链球菌的转录因子Mga蛋白相似的结构,目前其三维结构尚未被解析。成功构建了SPD1587蛋白的全长表达载体... SPD1587蛋白是肺炎链球菌D39菌株中的一种转录因子,其在鼻咽部定植和肺部感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其具有与A群链球菌的转录因子Mga蛋白相似的结构,目前其三维结构尚未被解析。成功构建了SPD1587蛋白的全长表达载体PET28a-spd1587,利用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进行原核表达,获得了以可溶形式表达的目的蛋白。经Ni-NTA柱亲和层析及DEAE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后,获得了高纯度的目的蛋白。采用悬滴气相扩散法获得了SPD1587蛋白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SPD1587蛋白 原核表达 晶体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t1在B细胞淋巴瘤中调控BAFF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
5
作者 王永伦 闵迅 葛晓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87-1792,共6页
目的:探讨Act1在B细胞淋巴瘤细胞中调控BAFF信号通路的机制,为B淋巴细胞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培养3种人B细胞淋巴瘤细胞系,即淋巴瘤细胞系(Raji),Burkitt人淋巴瘤细胞系(Daudi细胞)和B细胞白血病细胞系(BALL-1);待细胞进... 目的:探讨Act1在B细胞淋巴瘤细胞中调控BAFF信号通路的机制,为B淋巴细胞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培养3种人B细胞淋巴瘤细胞系,即淋巴瘤细胞系(Raji),Burkitt人淋巴瘤细胞系(Daudi细胞)和B细胞白血病细胞系(BALL-1);待细胞进入对数生长期,提取RNA,应用RT-PCR扩增Act1,构建p TT5-Act1表达质粒;采用构建过表达质粒并转染细胞,采用Act1siRNA干扰以实现Act1沉默;NF-κB信号通路蛋白检测使用Western-blot法。结果:Act1沉默与过表达后,3种B细胞淋巴瘤细胞增殖水平分别出现了上调与下调。过表达与沉默Act1能够分别下调与上调细胞BAFFR的表达,并分别对细胞NF-κB信号通路的活性产生抑制与激活作用。结论:在3种B细胞淋巴瘤细胞中,Act1发挥了负性调控作用。此结果说明Act1可能是B细胞淋巴瘤的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活化因子 BAFF Act1 B细胞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JAZF1对甲状腺乳头状癌BCPAP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4
6
作者 熊代刚 侯泽宇 +4 位作者 蔡玉怀 黄亮亮 杨艳 曾峰 程晓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5-60,共6页
目的探讨相互并列的锌指基因1(juxtaposed with another zinc finger gene 1,JAZF1)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BCPAP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重组腺病毒Adv-JAZF1-GFP、Adv-GFP分别感染BC... 目的探讨相互并列的锌指基因1(juxtaposed with another zinc finger gene 1,JAZF1)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BCPAP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重组腺病毒Adv-JAZF1-GFP、Adv-GFP分别感染BCPAP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NC组)、空载组(Adv-GFP组)、实验组(Adv-JAZF1-GFP组),感染48 h后分别提取各组细胞总RNA、蛋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Western blot检测JAZF1 mRNA、蛋白表达水平,MTT、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生长及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分析Bcl-2、Bax、PPAR-γ、PI3K、Akt、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空载组比较,实验组JAZF1 mRNA、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P<0.001),且随时间增殖能力明显抑制(P<0.01),克隆形成能力降低(P<0.001);流式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凋亡率[(23.02±0.35)%]较NC组[(8.63±0.40)%]、空载组[(7.95±0.32)%]均明显增加(P<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实验组Bcl-2表达较NC组、空载组明显下调66.0%(P<0.001),Bax表达明显上调64.8%(P<0.001),并显著降低p-PI3K/PI3K、pAkt/Akt比值(P<0.001)。结论JAZF1通过调控Bcl-2/Bax通路促进细胞凋亡,并且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BCPAP细胞增殖,从而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展进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ZF1 甲状腺乳头状癌 增殖 凋亡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