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部分腓骨长肌腱重建膝关节后外侧复合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吴术红 刘毅 熊华章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52-1456,共5页
目的探讨部分腓骨长肌腱重建膝关节后外侧复合体(posterolateral complex,PLC)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本科采用部分腓骨长肌腱模拟重建PLC的三大核心韧带治疗Fanelli B型或C型韧带实质部断裂的后外侧旋转不... 目的探讨部分腓骨长肌腱重建膝关节后外侧复合体(posterolateral complex,PLC)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本科采用部分腓骨长肌腱模拟重建PLC的三大核心韧带治疗Fanelli B型或C型韧带实质部断裂的后外侧旋转不稳定患者24例,均为多发韧带损伤,随访时间大于1年,比较手术前后伸膝0°位、屈膝30°位膝关节内翻、外旋试验(Dial-test)及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所有患者伸膝无受限,轻度屈膝受限。内翻情况:术前伸膝0°位Ⅱ度11例,Ⅲ度13例。屈膝30°位Ⅱ度9例,Ⅲ度15例;术后伸膝0°位Ⅰ度2例,屈膝30°位Ⅰ度5例,其余阴性。Dial-test:术前胫骨外旋增加角度均大于10°,其中C级21例,D级3例;术后均小于10°,其中A级19例,B级5例。患者术前IKDC评分均为D级,术后患者均认为获得改善或明显改善,A级9例,B级15例。结论采用部分腓骨长肌腱重建PLC,基本再现了三根韧带的走形,能够较好地纠正膝关节后外侧不稳定,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后外侧复合体 后外侧旋转不稳定 关节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下自体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疗效 被引量:13
2
作者 仲鹤鹤 刘毅 +2 位作者 吴术红 孙鹏鹏 刘子铭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51-1155,共5页
目的:探讨胫骨结节内移垫高截骨联合内侧髌股韧带重建和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对28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男3例,女25例),行胫骨结节内移垫高截骨联合内侧髌股韧带重建和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 目的:探讨胫骨结节内移垫高截骨联合内侧髌股韧带重建和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对28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男3例,女25例),行胫骨结节内移垫高截骨联合内侧髌股韧带重建和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术中先在镜下检查髌骨轨迹,手术前后髌骨CT扫描测量髌股合适角、髌骨倾斜角及髌骨外移率以及Kujala、Lysholm和Tegner运动功能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3月,平均18.5个月,最后随访时膝关节症状得到改善,CT检查髌骨适合角、髌骨倾斜角及髌骨外移率分别由术前的(33.85±4.30)°、(12.23±1.78)°、(47.7±2.61)%降低到(11.58±1.86)°、(8.35±1.52)°、(8.80±1.63)%,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Kujala、Lysholm和Tegner运动功能评分分别由术前的(57.70±2.93)、(56.3±2.53)、(3.40±0.94)分提高到(89.90±2.87)、(91.40±2.06)、(5.20±1.07)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结论:胫骨结节内移垫高截骨联合内侧髌股韧带重建和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能有效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改善膝关节的稳定性并避免脱位复发,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髌骨脱位 关节镜 截骨术 内侧髌股韧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膜片技术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尤奇 段小军 +4 位作者 杨柳 金瑛 李豫皖 朱喜忠 刘毅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41-548,共8页
细胞膜片技术保留了大量自体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基质,为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供与体内极度相似的微环境,通过获取完整的膜片而用于修复软骨缺损。同传统的软骨缺损修复方法相比,细胞膜片技术展现了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目前细胞膜片技术已经... 细胞膜片技术保留了大量自体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基质,为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供与体内极度相似的微环境,通过获取完整的膜片而用于修复软骨缺损。同传统的软骨缺损修复方法相比,细胞膜片技术展现了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目前细胞膜片技术已经用于临床眼角膜和食道缺损的修复。近年来,对于脱细胞基质膜片和静电纺丝膜片的研究也日益增多,脱细胞基质膜片克服了传统的脱细胞组织块的缺点,有利于细胞的迁移增殖和分化,而且具有免疫耐受的特点。静电纺丝膜片具有纳米结构,类似于天然的软骨细胞外基质,机械特性好,易于操作,利于物质的交换。现阶段,应用膜片技术修复软骨缺损还主要处于实验研究中,临床应用的报道还很少,其中膜片技术还面临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解决。随着生物医学和材料学的发展,未来还需应用更多的创新技术成果不断改进膜片技术,以期早日用于临床软骨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片技术 软骨组织工程 再生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构建及其成软骨诱导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尤奇 段小军 +3 位作者 张骏 金瑛 彭旭 刘毅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93-500,共8页
目的:探讨应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构建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mniotic mesenchymal stem cells,HAMSCs)膜片,并研究其向成软骨细胞分化的潜能,探索利用HAMSCs膜片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可行性。方法:取产妇胎盘通过酶消化法获得HAMSCs,通... 目的:探讨应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构建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mniotic mesenchymal stem cells,HAMSCs)膜片,并研究其向成软骨细胞分化的潜能,探索利用HAMSCs膜片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可行性。方法:取产妇胎盘通过酶消化法获得HAMSCs,通过流式细胞术鉴定其表型特征;通过免疫荧光检测细胞波形蛋白和CK-19的表达。取第3代HAMSCs通过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取第3代HAMSCs加入成膜片培养基培养以构建HAMSCs膜片;取第3代HAMSCs加入成膜片培养基培养7天,再换用成软骨诱导培养基培养以构建成软骨诱导的HAMSCs膜片。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成膜片诱导后HAMSCs表型分子的表达;扫描电镜(SEM)观察细胞形态和细胞外基质的分泌。RT-PCR定量分析成软骨分化相关基因(SOX9、ACAN、COLⅡ)的表达;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分布;甲苯胺蓝和番红染色检测蛋白聚糖的分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检测Ⅱ型胶原的表达。结果: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HAMSCs表达间充质干细胞(MSCs)表型。免疫荧光检测结果示:波形蛋白阳性表达,CK-19阴性表达。CCK-8检测结果示: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第3天进入对数生长期,第7天达到顶峰。HAMSCs成膜片诱导后流式结果表明干细胞特性分子CD44、CD73、CD90、CD105仍高表达。SEM结果示:HAMSCs膜片呈复层结构,梭形的细胞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细胞被细胞外基质所包埋并逐渐融合。RT-PCR结果显示:与HAMSCs膜片组相比,成软骨诱导的膜片组Ⅱ型胶原、蛋白聚糖、SOX9 mRNA的表达量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示:成软骨诱导的HAMSCs膜片可见分布均匀的类圆形细胞并被大量细胞外基质包围;甲苯胺蓝染色结果显示:椭圆形细胞分泌大量细胞胞外基质,成铺路石样排列;番红染色结果示:成软骨诱导的膜片有大量蛋白聚糖分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结果示:成软骨诱导的膜片高表达Ⅱ型胶原。结论:本实验应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在普通培养皿上成功构建了HAMSCs膜片,体外研究证实HAMSCs膜片具有良好的成软骨分化潜能。因此,HAMSCs膜片可以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之一,HAMSCs膜片的应用将为软骨缺损修复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 膜片 成软骨诱导 软骨损伤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氮冷冻致兔股骨头坏死病理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正丽 张潜 +4 位作者 周正平 黄跃 彭笳宸 汤宁宁 章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95-1098,共4页
目的探讨液氮冷冻法制备兔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的病理学特征。方法采用成年新西兰大白兔,无菌条件下手术显露股骨头;采用棉签蘸取液氮,对股骨头软骨面负重区冷冻、复温以制备股骨头坏死模型。于制模后第3、7天及第2、4、6、8周随机选择... 目的探讨液氮冷冻法制备兔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的病理学特征。方法采用成年新西兰大白兔,无菌条件下手术显露股骨头;采用棉签蘸取液氮,对股骨头软骨面负重区冷冻、复温以制备股骨头坏死模型。于制模后第3、7天及第2、4、6、8周随机选择模型兔,手术取下股骨头,进行股骨头纵切面肉眼观察,常规石蜡包埋、切片,经HE染色后光镜观察。结果股骨头纵切面4周前各观察时间点,股骨头局灶性坏死区域渐增。制模术后第3天兔股骨头组织切片镜下可见软骨细胞及骨细胞坏死;术后第7天见坏死区空骨陷窝较多;术后第2周见关节软骨缺损,软骨下区域小血管充血,骨小梁开始断裂、排列紊乱;术后第4周见关节软骨剥脱,髓腔内脂肪细胞坏死,并现增生纤维组织;术后第6周见股骨头塌陷,并出现纤维化骨的匍伏附着;术后第8周见新骨沉积性生长,骺板细胞挤压、变形。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液氮冷冻致兔股骨头坏死模型具有典型的病理演变特征,贴近已知人类股骨头坏死病理演变规律,是干细胞移植等治疗研究的理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疾病模型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损害控制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6
作者 范彩丽 宋凌霞 +3 位作者 张莉 贾婷 张英 朱捷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18,共3页
从社会老龄化与髋部骨折的现状、损害控制理念的形成发展、护理干预措施如多模式的镇痛、心肺功能锻炼等方面总结将损害控制应用于风险较高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研究进展,探索其发展趋向,为提高髋部骨折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 从社会老龄化与髋部骨折的现状、损害控制理念的形成发展、护理干预措施如多模式的镇痛、心肺功能锻炼等方面总结将损害控制应用于风险较高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研究进展,探索其发展趋向,为提高髋部骨折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髋部骨折 损害控制 围手术期护理 镇痛 心肺功能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