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遵义地区3种野生食用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1
作者 孟庆峰 张旭 +1 位作者 祝伦伟 付少彬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期54-58,共5页
为保护和开发野生食用菌资源,采用孢子释放法和组织分离法对采自贵州遵义地区的3种野生食用菌进行菌株分离与鉴定,从而确定其生物学地位。结果表明:综合形态学特征和ITS基因序列鉴定,X-01号为真菌界(Eumycota),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 为保护和开发野生食用菌资源,采用孢子释放法和组织分离法对采自贵州遵义地区的3种野生食用菌进行菌株分离与鉴定,从而确定其生物学地位。结果表明:综合形态学特征和ITS基因序列鉴定,X-01号为真菌界(Eumycota),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伞菌目(Agad-cales),粉褶菌科(Rhodophyllaceae)粉褶菌属(Rhodophyllus),晶盖粉褶蕈[Entoloma clypeatum(L)Quel];X-02号为真菌界,担子菌亚门,无隔担子菌亚纲(Holobasidiomycetidae),非褶菌目(Aphyllophorales),多孔菌科(Polyporaceae),多孔菌属(Polyporus),漏斗大孔菌[Favolus arcularius (Batsch:Fr.)Ames];X-03号为真菌界,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盘菌纲(Discomycetes),盘菌目(Pezizales),羊肚菌科(Morohel-laceae),羊肚菌属(Morchel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食用菌 孢子释放法 组织分离法 菌株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技术在药学中的发展应用及前景 被引量:3
2
作者 黄晓丽 蒲家志 +1 位作者 陈衬心 李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期3-6,共4页
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在药学中药物分离和分析、中药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药物残留检测(环境检测、食品药品残留分析检测)、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并对分子印迹技术在药学领域中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分子印迹技术 药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3T3-L1脂肪胰岛素抵抗细胞的建立 被引量:23
3
作者 聂绪强 杨建文 +3 位作者 史海霞 张玉金 张建永 卞卡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3-108,共6页
目的探讨3T3-L1脂肪胰岛素抵抗细胞(insulin resistant 3T3-L1 adipocytes cell,IR-3T3-L1)最佳的建立条件。方法采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DEX)、1-甲基-3-异丁基黄嘌呤(3-isobutyl-methylxanthine,IBMX)和不同浓度的胰岛素(10... 目的探讨3T3-L1脂肪胰岛素抵抗细胞(insulin resistant 3T3-L1 adipocytes cell,IR-3T3-L1)最佳的建立条件。方法采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DEX)、1-甲基-3-异丁基黄嘌呤(3-isobutyl-methylxanthine,IBMX)和不同浓度的胰岛素(10^-8、10^-7、10^-6mol·L-1)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Oil red O染色确定最佳胰岛素诱导浓度,继而用1μmol·L-1DEX诱导建立IR-3T3-L1脂肪胰岛素抵抗细胞。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Glucose oxidase-peroxidase,GOD-POD)法对IR-3T3-L1细胞的最佳诱导时间(24~120 h)及其稳定时间(24~48 h)进行了考察。结果 Oil red O染色发现3T3-L1前脂肪细胞用DEX、IBMX和10-6mol·L-1胰岛素诱导9 d,〉90%的前脂肪细胞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用1μmol·L-1DEX培养96 h后,脂肪细胞葡萄糖消耗率达到最大(P=0.0003);稳定时间考察发现,在36 h内葡萄糖消耗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3T3-L1前脂肪细胞在1μmol·L-1DEX、0.5 mmol·L-1IBMX和10-6mol·L-1最佳胰岛素浓度作用下诱导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后,用1μmol·L-1DEX培养96 h即可成功诱导成IR-3T3-L1-IR脂肪胰岛素抵抗细胞,且在36 h内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T3-L1脂肪细胞 胰岛素抵抗 地塞米松 葡萄糖消耗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总皂苷在实验性肺纤维化小鼠中的抗氧化损伤作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罗敏 舒磊 +3 位作者 李映莹 肖江滔 石京山 邓江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1-516,共6页
目的探讨人参总皂苷(TG)对小鼠肺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G 40,80和160 mg·kg-1组及阳性药醋酸泼尼松5 mg·kg-1组。气管内灌注博来霉素(BLM)5 mg·kg-1... 目的探讨人参总皂苷(TG)对小鼠肺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G 40,80和160 mg·kg-1组及阳性药醋酸泼尼松5 mg·kg-1组。气管内灌注博来霉素(BLM)5 mg·kg-1建立肺纤维化小鼠模型。制模次日ig给药,每天1次,连续28 d,计算小鼠肺系数、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 RNA的表达;试剂盒检测小鼠肺组织羟脯氨酸(HYP)、谷胱甘肽(GSH)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羟自由基(·OH)的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系数显著升高(P<0.05),肺泡炎及肺纤维化明显,α-SMA m 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小鼠肺组织HYP,·OH,NOS和MPO活性升高(P<0.05),但GSH和T-AOC水平下降(P<0.05);TG和醋酸泼尼松给药后能显著降低模型小鼠的肺系数(P<0.05),减轻肺纤维化程度;TG可使模型小鼠肺组织匀浆中·OH,NOS,MPO和HYP活性降低(P<0.05),GSH和T-AOC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TG能改善博来霉素所致小鼠肺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增加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减轻氧化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总皂苷 肺纤维化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龄草苷对过氧化氢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高健美 徐凡 +2 位作者 雷鸣 刘双 龚其海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49-453,531,共6页
探讨延龄草苷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采用MTT法和LDH活性测定观察延龄草苷对PC12细胞模型的影响,采用相关试剂盒检测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 探讨延龄草苷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采用MTT法和LDH活性测定观察延龄草苷对PC12细胞模型的影响,采用相关试剂盒检测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Western blot检测Sirt1、NF-κB和TNF-α的蛋白表达。延龄草苷(5~20μM)能够显著提高H_2O_2损伤的PC12细胞的活力,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并上调Sirt1的表达,下调NF-κB和TNF-α的表达,其保护作用可能与提高抗氧化能力,降低炎症因子损伤,调控Sirt1/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龄草苷 PC12细胞 氧化应激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里光抗菌作用的数量性状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钱刚 敖弟书 +2 位作者 段鹏敏 蒋思思 李有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7-71,共5页
应用倍比稀释法检测18份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水煎剂对7种细菌的抗菌效果。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检测结果表明,千里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最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效果最差。比较... 应用倍比稀释法检测18份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水煎剂对7种细菌的抗菌效果。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检测结果表明,千里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最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效果最差。比较不同细菌的MIC值发现,温和气单胞菌共检测出4个不同的MIC值,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甲型副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和迟钝爱德华菌的MIC值为5个,迟钝爱德华菌的MIC值最多,表现出6个MIC梯度值。本研究结果提示千里光个体有效抗菌组分的多样性,也意味着千里光抗菌药理学性状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里光 抗菌作用 最低抑菌浓度(MIC) 数量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芫菁体内结合斑蝥素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晓飞 曹嵩 +4 位作者 娄方明 晏容 侯晓晖 张恒 刘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63-966,共4页
本文考察了芫菁体内结合斑蝥素和人工合成的斑蝥素盐类衍生物斑蝥素酸镁的体外抗肿瘤活性。采用WST-1法检测两者在体外对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显示两者对SGC-7901细胞均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效果,且随药物浓度升高... 本文考察了芫菁体内结合斑蝥素和人工合成的斑蝥素盐类衍生物斑蝥素酸镁的体外抗肿瘤活性。采用WST-1法检测两者在体外对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显示两者对SGC-7901细胞均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效果,且随药物浓度升高其抑制作用增强,呈剂量效应关系;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0.86和8.65μmol/L。此外,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结合斑蝥素能引起SGC-7901细胞G0~G1期阻滞;斑蝥素酸镁则引起SGC-7901细胞S期阻滞,两者均能通过干预SGC-7901细胞的周期来抑制其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芫菁 结合斑蝥素 斑蝥素酸镁 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鸡菌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玉金 张静潮 +2 位作者 李荣春 白建波 蒲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59-164,共6页
测定粗柄鸡菌(Termitomyces robustus)、黄褐条纹鸡菌(T.striatus)子实体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矿质元素、碳水化合物、灰分及VC的含量,并通过与氨基酸对人类味觉感受阈值的比较,分析了鸡菌风味品质的物质基础。结果表明,鸡菌子实体富... 测定粗柄鸡菌(Termitomyces robustus)、黄褐条纹鸡菌(T.striatus)子实体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矿质元素、碳水化合物、灰分及VC的含量,并通过与氨基酸对人类味觉感受阈值的比较,分析了鸡菌风味品质的物质基础。结果表明,鸡菌子实体富含镁、钙、铁、锌、磷,2种鸡菌子实体中氨基酸以谷氨酸含量最高分别达到0.55%和0.19%,7种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41%和50%,蛋白质、脂肪含量介于蔬菜、动物类食物之间,但更偏重于蔬菜类,VC含量较为丰富。鸡菌营养丰富,其鲜味与鸡菌子实体中天冬氨酸、谷氨酸的较高含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柄鸡菌 黄褐条纹鸡菌 子实体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对TiO_2/AC的吸附和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钟永科 周斌 +1 位作者 张成江 吴迪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60-466,共7页
通过硝酸氧化和热处理获得了表面含氧基团和织构显著变化的活性炭,考察了所得活性炭载纳米TiO_2光催化剂(TiO_2/AC)对亚甲蓝和甲基橙的吸附和光催化降解,研究了活性炭表面含氧基团对TiO_2/AC吸附和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表... 通过硝酸氧化和热处理获得了表面含氧基团和织构显著变化的活性炭,考察了所得活性炭载纳米TiO_2光催化剂(TiO_2/AC)对亚甲蓝和甲基橙的吸附和光催化降解,研究了活性炭表面含氧基团对TiO_2/AC吸附和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表面含氧基团的变化比织构显著,其表面含氧基团尤其是羧酸基团对TiO_2/AC的吸附和光催化活性有决定性的影响;同时,针对降解物的电荷性质不同,活性炭表面含氧基团的影响有差异,对阳离子亚甲蓝的吸附和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比阴离子甲基橙的显著,250℃下脱除表面羧酸后的催化剂对亚甲蓝的光催化活性明显降低而对甲基橙的则稍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活性炭 表面含氧基团 光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氨基硫脲双核席夫碱和其配合物的合成与抗菌活性 被引量:13
10
作者 胡庆红 袁泽利 +2 位作者 吴庆 张铭钦 朱必学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4-537,共4页
以3-羧基水杨醛与二氨基硫脲为原料合成了新的3-羧基水杨醛双缩二氨基硫脲席夫碱(H4L)及其Co(Ⅱ),Ni(Ⅱ),Cu(Ⅱ),Zn(Ⅱ)双核配合物,收率57%~78%。通过元素分析、^1H NMR、IR、UV—Vis、摩尔电导、质谱分析等测试技术... 以3-羧基水杨醛与二氨基硫脲为原料合成了新的3-羧基水杨醛双缩二氨基硫脲席夫碱(H4L)及其Co(Ⅱ),Ni(Ⅱ),Cu(Ⅱ),Zn(Ⅱ)双核配合物,收率57%~78%。通过元素分析、^1H NMR、IR、UV—Vis、摩尔电导、质谱分析等测试技术对合成得到的席夫碱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合成的席夫碱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氨基硫脲 席夫碱 金属配合物 合成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茴香储存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9
11
作者 罗静 钟永科 +1 位作者 李明明 范会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9-52,共4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测定了储存12个月的小茴香挥发性成分,探讨了其储存中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变化。结果发现:小茴香储存中除主要成分反式茴香脑和爱草脑的含量相对稳定外(在储存初始及3,6,9,12个月的总含量分别是72.2%,85.4...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测定了储存12个月的小茴香挥发性成分,探讨了其储存中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变化。结果发现:小茴香储存中除主要成分反式茴香脑和爱草脑的含量相对稳定外(在储存初始及3,6,9,12个月的总含量分别是72.2%,85.49%,93.06%,95.89%,90.13%),其他成分含量变化较大,其中,茴香醛含量增加,由起初的0.47%不断增加到6.1%;芳樟醇和萜类成分含量减小,且都在储存前半期,芳樟醇由初期的9.72%减少到0.28%,而萜类成分个数由14个减少到10个,总含量也由14.87%减少到2.51%(主要成分柠檬烯由初期的7.98%减少到1.52%)。此外,小茴香在储存中期还有少量酯类产生,尾期主要是酸类和醇类,它们的含量均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茴香 储存 挥发性成分 固相微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不同产地厚朴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22
12
作者 娄方明 李群芳 邱维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934-3937,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产地厚朴的挥发油成分,为厚朴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厚朴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5种不同产...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产地厚朴的挥发油成分,为厚朴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厚朴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5种不同产地厚朴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80个化学成分,有18种成分为5个产地共有。[结论]不同产地厚朴挥发油的含量及化学成分组成有较大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产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槲皮苷对叔丁基过氧化氢诱导的L-0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雷鸣 徐应淑 +3 位作者 孙静波 刘双 龚其海 高健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63-568,共6页
研究异槲皮苷对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的L-0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体外培养L-02细胞,采用t-BHP(100μmol/L)作用24 h,建立L-0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100μmol/L tBHP)、阳性对照(10μmol/L维生素E)组和不同... 研究异槲皮苷对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的L-0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体外培养L-02细胞,采用t-BHP(100μmol/L)作用24 h,建立L-0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100μmol/L tBHP)、阳性对照(10μmol/L维生素E)组和不同浓度异槲皮苷(1、10、100μmol/L)预处理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活性氧(ROS)、乳酸脱氢酶(LD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性。与模型组比较,异槲皮苷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P<0.05),降低ROS和MDA含量及LDH的外漏(P<0.05),明显增加GSH-Px和SOD活性(P<0.05)。异槲皮苷能够上调Sirt6表达,降低NF-κBp65含量。异槲皮苷能够保护t-BHP诱导的L-02细胞氧化损伤,其作用可能与提高清除ROS能力,调控Sirt6和NF-κBp65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槲皮苷 L-02细胞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诺酮羧酸酯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家强 车万莉 +1 位作者 马俊 李明刚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3-466,共4页
为了寻找抗肿瘤活性先导物,采用活性结构拼接原理,通过喹诺酮化合物与α-羟基膦酸酯拼合,设计合成8个O,O'-二烷基-α-苯基-α-取代喹啉甲酰氧基-甲基膦酸酯衍生物,经IR、NMR及元素分析进行结构确认。生物活性测试表明:该类衍生物对... 为了寻找抗肿瘤活性先导物,采用活性结构拼接原理,通过喹诺酮化合物与α-羟基膦酸酯拼合,设计合成8个O,O'-二烷基-α-苯基-α-取代喹啉甲酰氧基-甲基膦酸酯衍生物,经IR、NMR及元素分析进行结构确认。生物活性测试表明:该类衍生物对肿瘤细胞有一定增殖抑制作用,化合物Ⅲc、Ⅲg抗肿瘤活性最显著,在20μmol/L对SGC-7901的抑制率分别为50.7%、4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 α-羟基膦酸酯 生物活性 医药与日化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花椒储存中挥发物的变化 被引量:10
15
作者 牟青松 钟永科 罗静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61,共3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贵州花椒储存过程中的挥发性组分进行了检测,并对匹配度大于90的可检索组分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发现:花椒储存中挥发性组分的相对含量和数量变化较大且有新组分产生,相对含量变化体现在...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贵州花椒储存过程中的挥发性组分进行了检测,并对匹配度大于90的可检索组分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发现:花椒储存中挥发性组分的相对含量和数量变化较大且有新组分产生,相对含量变化体现在储存中烯烃类减小而醇、酯类增加,主要是β-榄香烯和(-)-β-荜澄茄油烯的减少和橙花叔醇的增加,新产生的主要是柠檬烯和吉马烯D及桉树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储存 挥发性组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氨基硫脲异双核席夫碱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9
16
作者 袁泽利 胡庆红 +1 位作者 吴庆 张铭钦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8年第7期790-793,共4页
以3-羧基水杨醛与二氨基硫脲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以甲醇为溶剂,合成了3-羧基水杨醛双缩二氨基硫脲席夫碱(H2L)及其单核配合物NiL和异双核配合物NiML(M=Mn^3+,Fe^3+,Co^2+,Cu^2+,Zn^2+)。考察了反应时间、温度、原料配... 以3-羧基水杨醛与二氨基硫脲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以甲醇为溶剂,合成了3-羧基水杨醛双缩二氨基硫脲席夫碱(H2L)及其单核配合物NiL和异双核配合物NiML(M=Mn^3+,Fe^3+,Co^2+,Cu^2+,Zn^2+)。考察了反应时间、温度、原料配比对该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的最佳条件为:3-羧基水杨醛:二氨基硫脲=2.4:1(摩尔比),在70—80℃条件下反应3h,产率可达78%。通过元素分析、^1HNMR、IR、UV-vis、摩尔电导等手段对合成得到的席夫碱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氨基硫脲 席夫碱配合物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芍醇提物对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成和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史海霞 杨嘉君 +2 位作者 聂绪强 薛永亮 卞卡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9-163,共5页
目的:观察赤芍95%乙醇提取物(PV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中一氧化氮(NO)合成和分泌的影响。方法:分别用0.025、0.050、0.100 g/L PVL孵育HUVECs,利用荧光染料DAF-FM DA及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细胞内、外NO含量,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和乙酰... 目的:观察赤芍95%乙醇提取物(PV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中一氧化氮(NO)合成和分泌的影响。方法:分别用0.025、0.050、0.100 g/L PVL孵育HUVECs,利用荧光染料DAF-FM DA及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细胞内、外NO含量,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和乙酰胆碱阳性对照组。用0.100 g/L的PVL孵育HUVECs 0、2、5、10、15、30、60、120 min,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Akt、eNOS总蛋白及Akt Ser^(473)、eNOS Ser^(1177)和eNOS Thr^(495)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结果:PVL可剂量依赖性地提高HUVECs细胞内、外NO含量(P<0.05)。0.100 g/L的PVL作用120min内,eNOS Ser^(1177)、Akt Ser^(473)的磷酸化及eNOS Thr^(495)的脱磷酸化水平均随时间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变化(P<0.05)。结论:PVL可能通过激活Akt-eNOS-NO信号通路而增强内皮细胞NO的合成和分泌,从而发挥其内皮依赖性舒张血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 蛋白激酶B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提取天麻中天麻素优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余兰 陈华 +1 位作者 娄营 张新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556-2558,2668,共4页
[目的]探索超声波提取天麻中天麻素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天麻素含量为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天麻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天麻素的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14.549X+21.925,R2=0.999 8。在0.053 5-2.140 0μg范围内,天麻素的... [目的]探索超声波提取天麻中天麻素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天麻素含量为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天麻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天麻素的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14.549X+21.925,R2=0.999 8。在0.053 5-2.140 0μg范围内,天麻素的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甲醇体积分数在70%以下时,随着甲醇浓度的增加,天麻素的提取率逐渐增加;甲醇体积分数超过80%时,天麻素的提取率下降。超声波功率低于350 W时,随着超声波功率的增加提取率增大;功率超过350 W时,提取率降低。超声提取5-30 m in时,提取率逐渐增加;超声提取30-40 m in时,提取率减少。溶剂体积为50 m l时提取率最高。[结论]提取天麻中天麻素的最佳条件为:甲醇体积分数为70%、溶剂体积为50 m l、超声功率为300 W、超声提取温度为55℃、超声时间为30 m 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天麻素 超声提取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叶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倩茹 高颖 +2 位作者 李群芳 娄方明 赵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051-4052,共2页
[目的]研究杜仲叶中总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考察提取条件对有效物质含量的影响。[方法]用正交法优选最佳提取条件,用比色法测定其含量。[结果]杜仲叶中总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用1:12同液质量比的85%乙醇作为提取溶... [目的]研究杜仲叶中总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考察提取条件对有效物质含量的影响。[方法]用正交法优选最佳提取条件,用比色法测定其含量。[结果]杜仲叶中总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用1:12同液质量比的85%乙醇作为提取溶剂,于80℃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45min,提取率为0.507%。桃叶珊瑚苷在0.1016~0.8128m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1.0731X-0.0474,相关系数r=0.997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18%,RSD为1.94%。[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捷,适用于杜仲叶中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叶 正交试验 环烯醚萜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有机聚合物在样品前处理技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成江 潘加亮 +1 位作者 张卓旻 李攻科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34-1042,共9页
微孔有机聚合物(microporous organic polymers,MOPs)是一类由轻元素组成的新型多孔材料,具有骨架密度低、比表面积大、孔尺寸可调控、表面可修饰、化学和物理性质稳定等优点。近年来,MOPs在样品前处理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 微孔有机聚合物(microporous organic polymers,MOPs)是一类由轻元素组成的新型多孔材料,具有骨架密度低、比表面积大、孔尺寸可调控、表面可修饰、化学和物理性质稳定等优点。近年来,MOPs在样品前处理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MOPs的结构类型及合成方法,以及MOPs在固相萃取、批处理吸附萃取、整体柱和传感膜等样品前处理技术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有机聚合物 样品前处理 应用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