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低剂量锰染毒对子代大鼠生精细胞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乾兴 于明明 张先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3543-3546,共4页
目的探讨氯化锰长期低剂量染毒对子代大鼠生精细胞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锰染毒组,每组8只。锰染毒组腹腔注射2、4和8 mg/kgMnCl_2·4H_2O,对照组腹腔注射等容生理盐水,1次/d,5次/周,共... 目的探讨氯化锰长期低剂量染毒对子代大鼠生精细胞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锰染毒组,每组8只。锰染毒组腹腔注射2、4和8 mg/kgMnCl_2·4H_2O,对照组腹腔注射等容生理盐水,1次/d,5次/周,共8周。与正常雄性SD大鼠交配受孕后,雌鼠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继续染毒。每组随机取8只12周龄子代雄性大鼠断头处死后取材,HE染色观察睾丸生精小管结构;Western Blot检测FOXO3A、P16、P21、CDK2、CDK4、CDK6、BIM和Caspase-9的表达;TU-NEL法检测生精细胞凋亡。结果随锰染毒剂量的增加,生精小管呈现生精细胞层数减少、生精细胞排列紊乱、数量减少等变化;随锰染毒剂量的增加,睾丸组织FOXO3A的表达逐渐上升;P16、P21表达量逐渐增加;CDK2、CDK4则逐渐降低,CDK6的表达未见明显改变;BIM、Caspase-9表达及生精细胞凋亡指数均随锰染毒剂量的增加逐渐增加。结论长期低剂量锰染毒可能通过诱导FOXO3A表达,引起子代大鼠生精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睾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块茎特异性启动子驱动的人白细胞介素-12的遗传转化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加伟 程小玲 龙朝康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20-225,共6页
为获得高效表达人白细胞介素-12(h IL-12)蛋白的转基因马铃薯植株,利用根瘤农杆菌侵染法将前期构建的马铃薯块茎特异性启动子Ppatatin驱动的h IL-12植物表达载体导入马铃薯,通过共培养、筛选、分化等过程获得转基因植株,并结合PCR、RT-... 为获得高效表达人白细胞介素-12(h IL-12)蛋白的转基因马铃薯植株,利用根瘤农杆菌侵染法将前期构建的马铃薯块茎特异性启动子Ppatatin驱动的h IL-12植物表达载体导入马铃薯,通过共培养、筛选、分化等过程获得转基因植株,并结合PCR、RT-PCR、GUS染色及ELISA分析对转基因植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获得12个马铃薯转基因株系,PCR检测表明其中的10个株系目的基因已导入马铃薯基因组,转基因阳性率为83%;RT-PCR分析表明其中的7个株系外源基因在转录水平成功获得表达,ELISA分析表明其中的5个株系有明显的蛋白水平表达。对这7个株系后代的检测表明外源基因成功表达且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tatin启动子 人白细胞介素-12 转基因马铃薯 植物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及原生质体的分离与纯化 被引量:5
3
作者 徐德林 张林 +3 位作者 储士润 韦欣 钱刚 郑明辉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95-800,共6页
为建立起白及原生质体分离纯化的技术体系,以白及组培苗叶片为材料,经不同方式预处理后,用不同浓度的纤维素酶、果胶酶、离析酶和甘露醇组合进行酶解,将释放出来的原生质体用过滤和离心的方法进行纯化,最后用荧光素双醋酸酯(FDA)法对纯... 为建立起白及原生质体分离纯化的技术体系,以白及组培苗叶片为材料,经不同方式预处理后,用不同浓度的纤维素酶、果胶酶、离析酶和甘露醇组合进行酶解,将释放出来的原生质体用过滤和离心的方法进行纯化,最后用荧光素双醋酸酯(FDA)法对纯化的原生质体进行活力率测定,以期系统建立起酶解法从叶片中分离纯化出白及原生质体的技术流程。结果发现在低温黑暗+0.75 mol·L^(^(-1))甘露醇条件下对叶片进行预处理、酶液组合为1.5%纤维素酶Cellulase R^(-1)0+0.4%果胶酶Pectolyase Y-23+0.5%离析酶Macerozyme R^(-1)0+0.75 mol·L^(^(-1))甘露醇、酶解液p H值保持在5.8、摇床转速120 r·min^(^(-1))、酶解4 h时,得到的原生质体产量最大,达4.72×10~6个·g^(^(-1)),活力率也达90.4%。本研究构建了用白及叶片分离和纯化原生质体的技术流程,为白及遗传资源的拓展和遗传改良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原生质体 分离 纯化 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川库蠓雌雄成虫形态和超微结构 被引量:3
4
作者 蒋晓红 常琼琼 侯晓晖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8-504,共7页
【目的】为了更加准确地进行蠓科(Ceratopogonidae)昆虫的分类鉴定,获得更全面、细致的荒川库蠓Culicoides arakawai(Arakawa)雌雄成虫形态和超微结构特征。【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荒川库蠓雌雄成虫形态和超微结构特征进行观察研... 【目的】为了更加准确地进行蠓科(Ceratopogonidae)昆虫的分类鉴定,获得更全面、细致的荒川库蠓Culicoides arakawai(Arakawa)雌雄成虫形态和超微结构特征。【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荒川库蠓雌雄成虫形态和超微结构特征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获得荒川库蠓雌雄成虫复眼、触角、口器、翅、盾板、足和生殖器等性状特征扫描电镜图共计31幅,其中包括精确的体躯量度值,如雌虫触角鞭节各节长度比值为4.80∶3.22∶3.56∶3.54∶3.44∶3.56∶3.56∶3.86∶7.32∶6.96∶7.02∶7.40∶9.78,雌虫触须各节长度比值为2.90∶7.47∶8.07∶2.58∶3.92;雌雄虫翅大小分别为1.34~1.36 mm×0.56~0.66 mm和1.22~1.32 mm×0.40~0.48 mm;受精囊大小为71.87μm×48.07μm。观察到已知特征未被描述的细节,如雌虫小颚齿19枚,分两排排列,雄虫小颚具12~13枚细长小颚齿;雌虫小盾片梯形,具4根粗鬃和6~8根细鬃;雌虫后足距的表面具排列成扇状细毛;雌虫爪端部分叉,爪间突具4对毛状分支;雌虫受精囊表面具刻点,基孔与受精囊宽度比值约为1/9;雄虫尾叶内表面具微毛和大毛及特殊结构。发现新特征——爪毛。通过对比发现荒川库蠓性二型现象明显,如雌雄成虫在触角形态、触角感器的类型及其分布、大颚和小颚的形态及齿的数量和形状、舌的形态及翅形等性状特点上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为荒川库蠓的准确鉴定及蠓科昆虫分类学和系统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并具有重要的经济学及医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川库蠓 吸血蠓 库蠓 成虫 形态 超微结构 扫描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朽木来源纤维素分解细菌·真菌混合秸秆纤维发酵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岳昌武 杨明理 刘坤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88-989,共2页
[目的]为研究朽木生态小环境中各种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农业废弃秸秆的再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分离的几株来源于云贵高原地区次生林朽木中具有较高纤维素分解活性的细菌(B2、Q1)、真菌(W9)与放线菌(H1)分别和混合发酵纤维素羧甲... [目的]为研究朽木生态小环境中各种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农业废弃秸秆的再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分离的几株来源于云贵高原地区次生林朽木中具有较高纤维素分解活性的细菌(B2、Q1)、真菌(W9)与放线菌(H1)分别和混合发酵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滤纸等底物,研究碳源种类、培养时间对纤维素分解酶活的影响。[结果]分离的4株菌及混合菌在4种碳源上均能良好生长,其中B2和H1在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培养72h的纤维素酶活性最高,分别为61.9 U和57.7U;混合菌在各种碳源中发酵活力均较低;混合发酵较不同菌株单独发酵产生还原糖总量略有降低;在以玉米秸秆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各种菌的纤维素分解酶活性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结论]混合菌的纤维素分解活性均低于各种菌单独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分解菌 混合发酵 纤维素 还原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鲇16SrRNA基因片段序列差异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庆容 王大忠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2-135,共4页
从5个种群南方鲇(Silurus merdionalis)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扩增出约600bp的16SrRNA基因片段,经ClustalX同源排序后得540bp序列。用PopGen32软件计算遗传距离和遗传一致度,且对5个种群16SrRNA基因片段序列遗传关... 从5个种群南方鲇(Silurus merdionalis)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扩增出约600bp的16SrRNA基因片段,经ClustalX同源排序后得540bp序列。用PopGen32软件计算遗传距离和遗传一致度,且对5个种群16SrRNA基因片段序列遗传关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8个个体间的遗传距离变化为0~0.0009,遗传一致度变化为0.9991~1;在长江上游支流中,南方鲇不同种群间在该基因片段上基本没有差异,只有乌江种群与其他种群有2个碱基差异;长江中游支流的洞庭湖种群与长江上游支流的各种群间在该基因片段存在一定差异;5个种群16SrRNA基因片段序列遗传关系聚为3支,其中,雅砻江、岷江、宜宾3个种群聚为1支,乌江种群聚为1支,洞庭湖种群聚为1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鲇 线粒体DNA 16SrRNA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锂激活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激素型骨质疏松的防护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兴宇 王乾兴 +3 位作者 路健 刘南君 汤贤春 李姣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1-205,共5页
目的研究氯化锂(LiCl)激活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糖皮质激素引发的小鼠骨丢失的防护作用。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骨质疏松模型组和LiCl组。骨质疏松模型组及LiCl组小鼠皮下注射地塞米松(50mg/kg),对照组小鼠皮下... 目的研究氯化锂(LiCl)激活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糖皮质激素引发的小鼠骨丢失的防护作用。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骨质疏松模型组和LiCl组。骨质疏松模型组及LiCl组小鼠皮下注射地塞米松(50mg/kg),对照组小鼠皮下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LiCl组小鼠在注射地塞米松同时通过饮用水给予LiCl(200mg/kg)。处理5周后处死小鼠做骨组织切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活性β-catenin蛋白的表达,鉴定体内Wnt/β-catenin通路激活情况;用H-E染色鉴定骨组织形态。同时取小鼠股骨进行microCT扫描,测定骨形态计量学参数。用钙黄绿素荧光标记实验鉴定新骨形成能力,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鉴定骨吸收情况。结果 LiCl组小鼠体内活性β-catenin蛋白水平高于骨质疏松模型组,其骨量、骨小梁数量、骨小梁间隙及骨密度均得到改善(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黄绿素荧光标记实验证实LiCl组小鼠新骨形成能力比骨质疏松模型组有所提高,但仍低于对照组。TRAP染色证实各组小鼠骨吸收活性未发生明显改变。结论口服LiCl能有效激活体内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新骨形成,对糖皮质激素引发的骨丢失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氯化锂 糖皮质激素类 骨质疏松 新骨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素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欣 王明达 +2 位作者 林博浩 王乾兴 余守洋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5-498,共4页
天麻(gastrodiaelata,BL)是中医中药中研究的热点。在中医理论上具有熄风定惊,益智健脑,平肝潜阳以及延缓衰老的作用。其作为人们食用及药用价值极高的中医药材在我国已具有广泛传统的历史。然而,天麻素作为一种主要的神经治疗药... 天麻(gastrodiaelata,BL)是中医中药中研究的热点。在中医理论上具有熄风定惊,益智健脑,平肝潜阳以及延缓衰老的作用。其作为人们食用及药用价值极高的中医药材在我国已具有广泛传统的历史。然而,天麻素作为一种主要的神经治疗药物已普遍应用于临床,可治疗多种疾病如各种头痛(血管性头痛、紧张性头痛、偏头痛等)、神经退行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保护作用 天麻素 神经退行性疾病 机制 中医中药 治疗药物 偏头痛 中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及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潘胤池 李林 +3 位作者 肖世基 张社波 上官艳妮 徐德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42-1149,共8页
本文在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种子直播、共生萌发、组织培养和人工种子4方面对近年来白及繁育技术研究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比较了不同繁育技术的优缺点,以期促进白及繁育技术的进步。并对未来以不同繁育技术相结合,建立起系统的白... 本文在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种子直播、共生萌发、组织培养和人工种子4方面对近年来白及繁育技术研究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比较了不同繁育技术的优缺点,以期促进白及繁育技术的进步。并对未来以不同繁育技术相结合,建立起系统的白及繁育技术体系进行了展望,为白及药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繁育技术 种子直播 共生萌发 组织培养 人工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分子GRP78在不同时程吗啡依赖大鼠睾丸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明松 罗素元 +3 位作者 郑翔 涂平 白威峰 刘兴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108-2112,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内质网应激标志分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在不同时程吗啡依赖大鼠睾丸中的表达变化,探索内质网应激在阿片类药物成瘾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分为生理盐水(NS)戒断组、NS消退组、NS点燃组、吗啡(Mor)戒断组、Mor消退组、... 目的:通过观察内质网应激标志分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在不同时程吗啡依赖大鼠睾丸中的表达变化,探索内质网应激在阿片类药物成瘾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分为生理盐水(NS)戒断组、NS消退组、NS点燃组、吗啡(Mor)戒断组、Mor消退组、Mor点燃组,前3组注射NS,后3组皮下注射Mor,建立条件性位置偏爱(CPP)大鼠模型。分别于戒断48 h、消退和用吗啡点燃时,取大鼠的睾丸组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GRP78水平。结果:吗啡给药10 d并戒断48 h后,大鼠在伴药箱中的时间为(528.0±81.0)s,显著高于NS对照组(P<0.001),经过17 d自然戒断后在伴药箱中的时间为(396.8±116.9)s,显著低于其戒断时的时间(P<0.001),用吗啡点燃后在伴药箱中的时间为(530.7±91.9)s,显著高于消退时的时间(P<0.001),表明吗啡消退、点燃模型建立成功。GRP78在戒断48 h时表达下调(P<0.05)、消退时表达增加且略高于NS消退组;在点燃时,GRP78水平急剧上调(P<0.01)。结论:睾丸内质网应激参与了吗啡成瘾,内质网应激在阿片类药物成瘾者男性生殖功能紊乱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依赖 吗啡 内质网应激 GRP78 睾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分子标记技术应用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红波 余金芮 +1 位作者 杨春先 钱刚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3期2401-2405,共5页
通过对近年来常用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技术特点及其在药用植物研究领域中应用现状的总结,以期为药用植物资源开发与评价提供参考,也进一步为药用植物功能基因的筛选和验证提供思路。
关键词 分子标记 药用植物 简单序列重复(SSR)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 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技术(SN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DA受体在阿片类精神依赖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邱成楷 蒋奇阳 +1 位作者 余守洋 罗素元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42-544,共3页
药物依赖是一种以强迫性觅药为特征的慢性、复发性脑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药物依赖分为精神依赖和身体依赖。精神依赖又称为心理依赖,是指药物使人产生一种心理满足、愉快的感觉,因而需要定期地或连续地使用它以保持那种舒适感或者为了... 药物依赖是一种以强迫性觅药为特征的慢性、复发性脑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药物依赖分为精神依赖和身体依赖。精神依赖又称为心理依赖,是指药物使人产生一种心理满足、愉快的感觉,因而需要定期地或连续地使用它以保持那种舒适感或者为了避免不舒服。凡能引起令人愉快意识状态的药物即可引起精神依赖。引起精神依赖的药物种类很多,其中阿片类药物(如吗啡)是典型的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DA受体 阿片类 药物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及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沈访 李林 +3 位作者 潘胤池 张社波 马激 徐德林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43-550,共8页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是植物细胞光合作用和一碳代谢的关键酶之一,研究SHMT基因的序列信息对揭示其蛋白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从白及转录组数据库中分离得到SHMT基因(NCBI登录号:MG544187),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该基因进行...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是植物细胞光合作用和一碳代谢的关键酶之一,研究SHMT基因的序列信息对揭示其蛋白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从白及转录组数据库中分离得到SHMT基因(NCBI登录号:MG544187),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该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长度为1 953 bp,编码的蛋白质长度为471aa、分子量为51.861 06 k D、理论等电点为7.17,SHMT二级结构主要由无规则卷曲结构和α螺旋结构组成,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铁皮石斛SHMT相似性最高,达93%,结构域分析发现该蛋白具有高度保守结构域,三级结构预测为四聚体结构,跨膜区及信号肽分析发现该蛋白无跨膜区及信号肽,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该蛋白主要位于细胞质、叶绿体亚细胞器位置。本分析结果为白及SHMT的应用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植物SHMT基因的分子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 序列分析 结构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