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海市恙虫病东方体基因型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肖寒 方倩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对广东省珠海市恙虫病东方体进行基因分型。方法予高热期恙虫病患者静脉采血后,立刻床旁小白鼠腹腔接种,待发病后解剖,取其腹壁刮液涂片、吉姆萨染色镜检;以巢式PCR进行恙虫病东方体DNA检测和序列分析,将结果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目的对广东省珠海市恙虫病东方体进行基因分型。方法予高热期恙虫病患者静脉采血后,立刻床旁小白鼠腹腔接种,待发病后解剖,取其腹壁刮液涂片、吉姆萨染色镜检;以巢式PCR进行恙虫病东方体DNA检测和序列分析,将结果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床旁小白鼠腹腔接种,腹壁刮液涂片镜检可见紫红色圆形、椭圆形、短杆状恙虫病东方体菌体。10例恙虫病患者进行特异性的巢式PCR扩增,其中6例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阳性率为60%。将扩得珠海恙虫病东方体基因片段的DNA序列与基因库序列进行比对,发现其与韩国株Yonchon株同源性最高,大于95%,系统进化树显示其与Karp株在同一分支。结论珠海市为恙虫病的自然疫源地,该地区恙虫病东方体的基因型与Yonchon株最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恙虫病 病原体分离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珠海市住院医师能力培养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戴丽 马俊 龙艺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年第5期755-758,共4页
通过应用德尔菲法从医学专家的角度探索珠海市住院医师能力培养标准。经过两轮的专家函询获得6个维度53个因子的研究成果,其中一级指标6项:专业素养、临床实践技能、终身学习与自我提高的能力、人文医学实践能力、医学知识、促进医疗系... 通过应用德尔菲法从医学专家的角度探索珠海市住院医师能力培养标准。经过两轮的专家函询获得6个维度53个因子的研究成果,其中一级指标6项:专业素养、临床实践技能、终身学习与自我提高的能力、人文医学实践能力、医学知识、促进医疗系统良好发展的能力,二级指标18项、三级指标29项。标准指出医师能力的培训内容已不再仅仅以临床实践能力为主。合格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毕业生既要达到国标的临床实践技能目标,又要具备其他五大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 培养标准 住院医师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预性早产7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豫黔 方燕 +3 位作者 王有 蒋云霞 符雪花 刘晓健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03-306,共4页
目的:探讨干预性早产的病因、分娩方式、分娩时机及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4例干预性早产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早产发生率为6.33%,其中干预性早产占42.05%。重度子前期是干预性早产的首位因素。干预性早产组的剖宫产... 目的:探讨干预性早产的病因、分娩方式、分娩时机及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4例干预性早产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早产发生率为6.33%,其中干预性早产占42.05%。重度子前期是干预性早产的首位因素。干预性早产组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自然早产组(P<0.01);干预性早产组早产儿窒息率明显低于自然早产组(P<0.01);干预性早产组产妇产后出血、围生儿死亡率明显低于自然早产组(P<0.05);孕周≥34周,体重≥2000 g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及围生儿死亡率明显低于孕周<34周、体重<2000 g的早产儿(P<0.01)。结论:适时选择干预性早产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及提高围生儿存活率有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 干预性早产 剖宫产术 分娩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电神经刺激配合微波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4
作者 王海澜 冉春风 +5 位作者 王明军 李明亮 田永锋 柳学勇 彭丽媛 胡志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1-434,439,共5页
目的:观察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配合微波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制定出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N)的康复治疗模式。方法:将61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糖尿病治... 目的:观察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配合微波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制定出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N)的康复治疗模式。方法:将61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糖尿病治疗,另外实验组给予TENS配合微波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15d)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定量感觉阈值、神经传导速度的评定,并随访观察预后及进行疗效评价。结果:TENS配合微波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经随访的问卷调查,治疗组患者对四肢末梢神经的感觉异常恢复满意度及疼痛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治愈率治疗组(26.7%)优于对照组(9.6%)(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93.3%)优于对照组(48.3%)(P<0.05)。结论:TENS配合微波治疗,能有效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用此疗法比患者单纯药物治疗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神经电刺激 微波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丹参药对及其组分对肾纤维化梗阻大鼠肾组织Ⅰ、Ⅲ型胶原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均 曹轶璇 +2 位作者 王冬 阳小敏 周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1640-1642,共3页
目的: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Ⅰ、Ⅲ型胶原含量,探讨黄芪丹参药对及其有效成分对肾纤维化的影响。方法:66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组、福辛普利组(用蒙诺化学名取代商品名)、丹参总酚酸组、黄芪总皂苷组、黄芪丹参... 目的: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Ⅰ、Ⅲ型胶原含量,探讨黄芪丹参药对及其有效成分对肾纤维化的影响。方法:66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组、福辛普利组(用蒙诺化学名取代商品名)、丹参总酚酸组、黄芪总皂苷组、黄芪丹参颗粒剂配伍1∶1组(简称颗粒配伍组)、黄芪丹参组分配伍1∶1组(简称组分配伍组)。各组手术后第15天取出梗阻侧肾脏,组织经4%多聚甲醛固定24h,然后常规脱水包埋制成石蜡切片。部分进行HE、Masson病理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另一部分进行免疫组化实验,观察Ⅰ、Ⅲ型胶原沉积情况。结果:各组肾脏病理损害、胶原沉积及免疫组化结果表现一致,均以模型组最明显;表达最轻的为福辛普利组及组分配伍组。结论:UUO大鼠肾组织胶原沉积明显,黄芪丹参药对及其有效成分干预后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肾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梗阻 黄芪 丹参 有效成分 Ⅰ型胶原 Ⅲ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范家珊 李有霞 +1 位作者 陆莎 顾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047-2049,共3页
目的:分析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分布及其敏感药物,从而指导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03例,对其进行痰液病原体检测和药敏试验,并统计分析检验结果。结果:分离出113株病原体,革兰阴性杆菌是最... 目的:分析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分布及其敏感药物,从而指导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03例,对其进行痰液病原体检测和药敏试验,并统计分析检验结果。结果:分离出113株病原体,革兰阴性杆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占53.9%),其中前四位为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等;这些细菌对大部分抗生素尤其是三代头孢类抗生素耐药严重,但对哌拉西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革兰阳性菌占46.1%;合并真菌感染15.9%。结论:本地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合并真菌感染的几率较高。临床中应严密监测本地区病原体的构成,参照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及抑制耐药菌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社区获得性 病原体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加强心理干预对检查依从性及CD_4^+T细胞计数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肖寒 张利霞 +2 位作者 罗永燕 刘尹正泽 邵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0-562,共3页
目的对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采用加强心理干预,探讨对患者服药随访检查依从性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选择珠海市定点医院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30例,以2007年9月—2008年1月告知定期随访检查为干预前组,以2008年2—8月进行... 目的对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采用加强心理干预,探讨对患者服药随访检查依从性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选择珠海市定点医院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30例,以2007年9月—2008年1月告知定期随访检查为干预前组,以2008年2—8月进行加强心理干预为干预后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检查依从率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有无差异。结果艾滋病患者干预前后血液生化检查及CD4+T淋巴细胞检查的依从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加强心理干预后能明显提高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检查依从性,亦能提高CD4+T淋巴细胞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检查依从性 CD4+T淋巴细胞计数 心理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6例HIV感染者中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梅毒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黄启强 王国强 +1 位作者 谢金玲 胡淑燕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501-502,505,共3页
目的:了解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人群中的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和梅毒的携带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咐试验(ELISA)检测206例(男性138例,女性68例)HIV阳性血清中HBV、HCV,采用TPPA法进行梅毒试验,比较HIV感染者及不同性别感染者HB... 目的:了解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人群中的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和梅毒的携带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咐试验(ELISA)检测206例(男性138例,女性68例)HIV阳性血清中HBV、HCV,采用TPPA法进行梅毒试验,比较HIV感染者及不同性别感染者HBV、HCV、梅毒感染率。结果:206例患者HCV感染率(34.47%)明显高于HBV和梅毒感染率(18.93%、16.99%),女性梅毒、HBV+梅毒、HCV+梅毒检出率均明显高于男性(P均<0.05)。结论:感染HIV时往往合并丙肝、乙肝和梅毒的二重或多重感染;HIV/HCV混合感染明显高于HIV/HBV和HIV/梅毒混合感染,女性HIV/梅毒混合感染明显高于男性;治疗HIV的同时注意乙肝、丙肝、梅毒多重感染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乙肝 丙肝 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兆杰 安荣泽 +3 位作者 陈军平 齐新文 俞华威 邝立鹏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442-444,共3页
目的总结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自2005年8月~2008年8月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性骨折和椎体肿瘤22例患者25个椎体,在C臂机正侧位方向监视下用13G骨穿针经单侧椎弓根穿刺至椎体前中1/3,注入聚甲... 目的总结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自2005年8月~2008年8月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性骨折和椎体肿瘤22例患者25个椎体,在C臂机正侧位方向监视下用13G骨穿针经单侧椎弓根穿刺至椎体前中1/3,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3~5mL。结果本组全部患者术后第1 d疼痛缓解程度根据VAS评分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可戴腰围自行或搀扶下地。1例出现骨水泥椎间隙及椎前缘渗漏,无临床症状,未做处理;1例术后出现不明原因精神症状,精神科会诊诊断为反应性精神分裂症,转精神科治疗1 w后恢复正常出院。结论PVP的技术难点在于准确地穿刺、骨水泥注入时机的掌握,PVP的新发展与新型充填物的研发将会使其治疗脊椎病变具有广阔应用前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体质指数与深吸气量、用力肺活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曾伟光 曾艳芳 +5 位作者 邱桂凤 荆维丽 杨茂祥 李有霞 李国帆 伍火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2969-2971,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体质指数(BMI)与深吸气量(IC)、用力肺活量(FVC)的相关性,为临床COPD的综合治疗和疗效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我院呼吸内科2010年1-10月COPD患者94例,按BMI分成两组:低BMI组49例、正常BMI组45例,测...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体质指数(BMI)与深吸气量(IC)、用力肺活量(FVC)的相关性,为临床COPD的综合治疗和疗效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我院呼吸内科2010年1-10月COPD患者94例,按BMI分成两组:低BMI组49例、正常BMI组45例,测定IC与FVC,并分析BMI与ICFVC的相关性。结果:低BMI组COPD患者IC及FVC较正常BMI组下降,IC有显著意义(P<0.01),BMI分别与IC(pearson相关系数r=0.346,P=0.01)、FVC(Pearson相关系数r=0.317,P=0.032)显著相关。结论:BMI是评估COPD患者营养状况的指标,IC、FVC与BMI呈正相关,提高COPD患者营养状况,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体质指数 深吸气量 用力肺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拉鲁肽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改善合并糖尿病的局灶性脑缺血损伤 被引量:8
11
作者 何婧 韩江全 +2 位作者 施宁华 刘婷 郭琪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0-355,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大鼠脑缺血损伤后脑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利拉鲁肽如何影响合并糖尿病的脑缺血损伤及可能机制。方法:48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糖尿... 目的:通过观察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大鼠脑缺血损伤后脑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利拉鲁肽如何影响合并糖尿病的脑缺血损伤及可能机制。方法:48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糖尿病脑缺血组(DCI组)、利拉鲁肽组(Lir组)、胰岛素组(Ins组),每组12只。应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发糖尿病,继而制作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Lir组、Ins组于缺血前7 d分别腹腔注射利拉鲁肽(100μg/kg,q12h)、胰岛素(2 U/kg,q12h),其他各组于同一时间段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脑缺血24 h后作神经功能评分,断头取脑行2,3,5-氯化三苯四氮唑(2,3,5-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测脑梗死面积,蛋白印迹法检测缺血区PPAR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β、PPARγ、NF-κB、p65、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各组药物干预前后血糖同组比较:Lir组、Ins组注射利拉鲁肽、胰岛素后血糖水平明显下降,注射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P=0.008)。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ham组无神经功能缺损,与DCI相比,Ins组神经功能评分无明显改变;而Lir组明显降低(P=0.000)。TTC染色:Sham组未见梗死灶,与DCI组相比,Ins组梗死灶无明显变化,而Lir组梗死体积明显缩小(P=0.033)。蛋白质印迹显示:PPARα、PPARβ、PPARγ、NF-κBp65、TNF-α表达水平在Sham组、DCI组、Ins组和Lir组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F=15.826,P=0.000;F=21.988,P=0.000;F=21.132,P=0.000;F=21.023,P=0.000;F=63.607,P=0.000)。与DCI组相比,Ins组各组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而Lir组PPARα、PPARβ、PPARγ表达明显增高(P=0.000;P=0.000;P=0.000),NF-κBp65、TNF-α表达明显降低(P=0.000;P=0.000)。结论: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可能机制与上调PPARα、PPARβ、PPARγ表达,下调NF-κBp65、TNF-α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糖尿病 脑缺血 胰岛素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与血浆5-羟色胺、血栓素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2
作者 范家珊 张丽杰 +2 位作者 梁光春 李有霞 李国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35-1136,共2页
目的:探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压与血浆5-羟色胺(5-HT)、血栓素(TXA2)之间的相关性,以期进一步分析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方法:用超声心动图测定15例明确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并按肺动脉收缩压力的... 目的:探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压与血浆5-羟色胺(5-HT)、血栓素(TXA2)之间的相关性,以期进一步分析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方法:用超声心动图测定15例明确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并按肺动脉收缩压力的高低分为轻度肺动脉高压组8例及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7例;同期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浆5-HT及TXA2水平。结果:轻度肺动脉高压组的血浆5-HT及TXA2水平明显低于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P<0.01);血浆5-HT及TXA2水平与肺动脉压的变化呈明显相关性(r1=0.765,P1<0.05;r2=0.689,P2<0.05)。结论:低氧性肺动脉高压随着血浆5-HT及TXA2水平增高而加重。血浆5-HT和TXA2可能参与了低氧性肺动高压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肺性 5-羟色胺 血栓素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体转移瘤 被引量:5
13
作者 齐新文 王兆杰 +2 位作者 陈军平 俞华威 邝立鹏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5期400-404,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胸腰椎体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C臂X线机透视下采用经皮单侧椎弓根穿刺注入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于受累椎体内进行止痛治疗,同时进行肿瘤个体化的综合治疗以...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胸腰椎体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C臂X线机透视下采用经皮单侧椎弓根穿刺注入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于受累椎体内进行止痛治疗,同时进行肿瘤个体化的综合治疗以及抗骨质疏松治疗。共22例26个受累椎体,其中胸椎11例,腰椎8例,胸腰椎两个椎体受累共有2例,胸腰椎3个椎体受累1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症及较重难以忍受的腰背部疼痛,2例有轻度神经根症状。对治疗后1周,3月,6月,12月患者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scores,VAS)进行评估,观察对比手术前后活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的变化及病椎的形态学变化和骨密度变化,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本组26个椎体全部穿刺成功,骨水泥渗透4例,椎间盘及椎体前缘渗漏3例,椎管内渗漏1例,未出现神经根症状。患者PVP手术后1周,3月,6月,12月各时间点VAS评分疼痛缓解率均大于80%,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改善,随访12个月内生存患者有19例,胸腰椎疼痛未见加重,病椎高度未见明显压缩,亦未见肿瘤浸润加重。骨质疏松程度未见加重,5例由OP好转为骨量减少。结论 PVP治疗胸腰椎体转移瘤具有对患者机体干扰小,止痛效果显著,手术简单,相对安全,可以预防病椎的进一步骨折和塌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优点,疗效满意,是综合治疗胸腰椎转移瘤的一种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转移瘤 骨质疏松 经皮椎体成形术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何朝晖 祝伟 谢萍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641-1644,共4页
目的评价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疗效,检测胆汁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4年11月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收治的150例AOSC患者,所有患者均行ERCP治疗,治疗中抽取... 目的评价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疗效,检测胆汁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4年11月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收治的150例AOSC患者,所有患者均行ERCP治疗,治疗中抽取患者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测定,并根据测定结果选择抗生素,评价疗效。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总插管成功率为92%(138/150),引流有效率为94.2%(130/138);有效引流的130例患者TBil和DBil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减少[(60.3±43.4)μmol/L vs(110.2±53.1)μmol/L,(35.5±23.6)μmol/L vs(65.5±33.2)μ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56、8.65,P值均<0.0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较治疗前显著下降(65.2%vs 83.4%)(χ2=11.85,P<0.05);胆汁培养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胆汁培养阳性标本总数的85.7%(78/91),加入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做为首选用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可做为二线用药。结论 ERCP是治疗AOSC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根据患者胆汁标本的培养结果选用抗生素,可迅速缓解患者中毒症状,预防耐药性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炎 胆汁淤积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骶棘肌腰方肌间隙入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被引量:5
15
作者 齐新文 王兆杰 +1 位作者 安荣泽 陈军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3-265,共3页
目的:探讨骶棘肌腰方肌肌肉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自2005年9月至2007年6月,我们对12例胸腰段结核实施了经骶棘肌腰方肌间隙入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21~52岁,平均34.5岁;病变累及部位:L1结核... 目的:探讨骶棘肌腰方肌肌肉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自2005年9月至2007年6月,我们对12例胸腰段结核实施了经骶棘肌腰方肌间隙入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21~52岁,平均34.5岁;病变累及部位:L1结核4例,L2结核3例,L3结核2例,T12结核2例,T12~L1结核1例,无跳跃型结核病例。手术前Frankel分级:C级2例,D级2例,E级8例;手术前4联抗痨药应用2~3周,采用经骶棘肌腰方肌间隙入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手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4.5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手术,手术中显露较好,病灶清除彻底,手术时间2~3h,手术中出血300~800mL,未出现胸膜破裂、瘫痪加重等手术并发症。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期内无结核复发及瘫痪加重,末次随访时术前有神经症的4例中1例C级恢复为D级,1例C级和2例D级均恢复为E级。无断钉及内固定失效发生,植骨愈合良好,愈合时间为4~8个月,平均为6.5个月。结论:经骶棘肌腰方肌间隙入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具有入路简捷,损伤小,出血少,能够最大限度进行椎管内病灶的彻底清除和保持脊柱的稳定性,避免加重脊髓损伤和胸膜破裂等并发症发生,植骨和内固定操作方便等优点,是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较好的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外科手术 骶棘肌腰方肌肌肉间隙 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促血管生成素基因表达对肝癌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欧卫权 彭林 +3 位作者 孙昕 杨辉 吴晓媚 赖运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41-743,共3页
目的:观察抑制促血管生成素-2(Ang-2)基因表达后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体外成瘤性和血管生成的影响,阐明Ang-2基因在肝癌血管生成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为研究抗血管生成疗法奠定基础。方法:选择携带Ang-2基因的肝癌细胞系SMMC7721,通过... 目的:观察抑制促血管生成素-2(Ang-2)基因表达后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体外成瘤性和血管生成的影响,阐明Ang-2基因在肝癌血管生成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为研究抗血管生成疗法奠定基础。方法:选择携带Ang-2基因的肝癌细胞系SMMC7721,通过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方法将特异干扰性小RNA(siRNA)基因导入SMMC7721肝癌细胞系,并用G418筛选稳定表达的细胞克隆,用RT-PCR和免疫荧光法检测是否成功构建了抑制Ang-2基因表达的SMMC7721肝癌细胞系。将63只裸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转染和未转染siRNA基因的携带Ang-2基因SMMC7721肝癌细胞及不携带Ang-2基因SMMC7721肝癌细胞注射于裸鼠皮下产生肿瘤结节,观察肿瘤的生长的速度并对肿瘤组织中的微血管进行检测。结果:用RT-PCR方法从RNA水平以及用免疫荧光法从蛋白质水平均证实新构建的肝癌细胞系成功抑制了Ang-2基因及其蛋白产物的表达。抑制了Ang-2基因后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减慢(P<0.05),肿瘤组织中血管生成的数量较未转染前明显减少(P<0.05)。结论:Ang-2的表达增强了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的体外成瘤性并促进了肿瘤组织中的血管生成。抑制Ang-2的表达可以明显减弱这种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SIRNA 基因转染 促血管生成素 肝癌细胞系 肿瘤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势大耳兔脊柱骨的CT形态及QCT骨密度测定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林 刘建民 +2 位作者 赵爱莲 江山岳 张燕玲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去势大耳兔腰椎骨的CT形态及QCT骨密度变化。方法将16只5月龄雌大耳兔随机分成手术组(OVX)与伪手术组(SHAM),手术组行双侧卵巢切除,伪手术组打开腹腔不切除卵巢。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2、3、4月称体重,进行CT腰椎骨薄层扫描... 目的探讨去势大耳兔腰椎骨的CT形态及QCT骨密度变化。方法将16只5月龄雌大耳兔随机分成手术组(OVX)与伪手术组(SHAM),手术组行双侧卵巢切除,伪手术组打开腹腔不切除卵巢。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2、3、4月称体重,进行CT腰椎骨薄层扫描并做多平面重建(MPR)及表面遮盖(SSD)重建,并对腰椎骨进行骨密度检测。结果手术组3个月后腰椎密质骨明显变薄,兔体重明显增加,松质骨密度明显减低(P<0.01)。结论去势后3个月兔腰椎骨开始呈现骨质疏松表现,术后4个月可形成可靠的骨质疏松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势 骨质疏松 腰椎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GF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及fractalkine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韩江全 于奎营 +2 位作者 胡泳涛 林冬融 黄名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22-1225,共4页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缺血半暗带侧皮质区fractalkine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bFGF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应用栓线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36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bFGF...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缺血半暗带侧皮质区fractalkine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bFGF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应用栓线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36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bFGF组,缺血1 h再灌注24 h后行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测梗死面积,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数目,免疫组化检测fractalkine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及bFGF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3.18±0.65和2.23±0.59,两组比较P<0.05;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及bFGF组凋亡细胞数目分别为0.91±0.65、17.28±1.01及13.22±1.35,bFGF组的凋亡细胞数目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减少(P<0.05);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及bFGF组fractalkine表达量分别为101.26±1.13、113.17±1.35及107.25±3.25,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fractalkine表达减少,bFGF组fractalkine表达量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bFGF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其上调fractalkine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缺血再灌注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微小RNA-21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晟春 王燕 +1 位作者 张兴毅 王才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4-629,共6页
目的比较两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微小RNA(miR)-21的表达,选择更适用于临床的检测方法。方法选取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2010年度住院的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乳腺组织标本,包括乳腺癌组织和癌... 目的比较两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微小RNA(miR)-21的表达,选择更适用于临床的检测方法。方法选取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2010年度住院的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乳腺组织标本,包括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5 cm)14对。分别用SYBR GreenⅠ染料和Taq-Man探针作为荧光指示剂,FQ-PCR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21的相对表达水平,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分析两种检测模式的差异。最后用Northern Blot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 SYBR GreenⅠ染料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miR-2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04,P=0.000);TaqMan探针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与癌旁组中miR-2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38,P=0.000)。SYBR GreenⅠ染料法与TaqMan探针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miR-21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33,P=0.053);SYBR GreenⅠ染料法与TaqMan探针法检测癌旁组织中miR-21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P=0.95)。Northern Blot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21的表达,探针分别为miR-21和U6的反义链,由32P标记。用Image Quant软件测定灰度值评定信号表达强弱,结果表明,乳腺癌组织中miR-21高表达,而癌旁组织中miR-21低表达。结论 SYBR GreenⅠ染料法和TaqMan探针法检测乳腺癌组织miR-21表达均较癌旁组织中明显升高,与Northern Blot法检测结果一致,但SYBR GreenⅠ染料法简单、有效、成本较低,更适用于临床miR-21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聚合酶链反应 微小RNA-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配合牵引理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1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齐新文 王兆杰 安荣泽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85-1587,共3页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配合牵引理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给予丹参注射液8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同时配合牵引理疗。治疗组加用鼠神经...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配合牵引理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给予丹参注射液8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同时配合牵引理疗。治疗组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18μg,qd,im。对照组加用维生素B120.5 mg,qd,im。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用2个疗程。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肌电图(EMG)神经传导速度量化比较受损神经根修复程度。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83.9%,64.5%(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3.5%,87.1%(P<0.05)。结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配合活血理疗等可以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神经生长因子 颈椎病 神经根型 牵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