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特异性脊柱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39
1
作者 孙厚杰 蔡小军 +5 位作者 韩建华 李德祥 冯道春 周鑫 范华华 段人榕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08-513,共6页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脊柱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同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9月-2012年2月收治的16例非特异性脊柱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例,女10例,年龄23-66岁,平均53.5岁。腰椎8例,胸腰段6例,胸椎2例。患椎处剧痛14例,...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脊柱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同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9月-2012年2月收治的16例非特异性脊柱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例,女10例,年龄23-66岁,平均53.5岁。腰椎8例,胸腰段6例,胸椎2例。患椎处剧痛14例,轻度胀痛2例,11例x线片显示患椎终板缘“鸟嘴样”增生.13例邻近终板侵蚀性破坏,边界模糊,周同硬化。所有患者均无成角畸形及明湿神经损害。人院诊断为脊柱肿瘤1例,脊柱结核3例,疑似脊柱结核8例,脊柱感染4例。人院后诊断为“脊柱肿瘤”者直接行“肿瘤椎体”切除植骨内同定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化脓性脊柱骨髓炎;其余15例患者治疗前均行病椎穿刺病理检查.诊断为非特异性脊柱感染,其中10例患者行保守治疗,4例患者因椎间失稳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后路内同定术,1例因伴椎旁脓肿行单纯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均应用敏感或广谱抗生素,手术治疗患者应用2-3周,保守治疗患者应用3-6周。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18个月,平均12个月。10例保守治疗患者中,6例痊愈;4例遗留腰背部僵硬感,行腰背肌理疗及功能锻炼后均缓解。6例手术患者中,1例误诊为脊柱肿瘤患者术后1.5年x线片显示植骨端骨吸收,患者有腰背部僵硬感,暂予观察;其余5例患者随访时植骨均骨性融合,2例遗留不同程度腰背部僵硬,但均不影响生活。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无复发。结论:脊柱非特异性感染容易误诊,治疗前行穿刺病理检查可早期确诊,多数患者经保守治疗可治愈,对影响脊柱稳定性者应选择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感染 非特异性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ngman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孙厚杰 蔡小军 +4 位作者 张军 廖文波 蔡玉强 韩建华 董革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54-560,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Hangman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和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09年6月我院脊柱外科共收治Hangman骨折患者29例,男20例,女9例;年龄17~74岁,平均32岁。采用Levine-Edwards分类法:Ⅰ型8例,Ⅱ型12例,Ⅱa型7例,Ⅲ型2例。所...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Hangman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和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09年6月我院脊柱外科共收治Hangman骨折患者29例,男20例,女9例;年龄17~74岁,平均32岁。采用Levine-Edwards分类法:Ⅰ型8例,Ⅱ型12例,Ⅱa型7例,Ⅲ型2例。所有患者均先行牵引复位后再采用Halo-vest外固定或手术内固定治疗,其中Ⅰ型患者均采用Halo-vest外固定;有硬膜前方受压的5例Ⅱ型和1例Ⅲ型患者采用前路C2/3椎间盘摘除、椎体间植骨、前路钛板固定术(A术式),无硬膜前方受压的5例Ⅱa型患者采用后路C2椎弓根螺钉固定术(B术式),2例Ⅱa型、7例Ⅱ型、1例Ⅲ型患者采用后路C2-3椎弓根侧块螺钉钛板/棒内固定术(C术式)。术后根据颈椎X线片上骨折愈合情况、临床症状及颈椎活动功能改善情况评价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40个月,平均18个月。末次随访时8例采用Halo-vest外固定治疗的Ⅰ型患者疗效优良5例,可2例,差1例(骨折未愈合,后经A术式治疗,12周后C2-3节段融合,疗效为良)。6例A术式及5例B术式手术患者均在12周后获得骨性融合,疗效均为优良。10例采用C术式手术患者中,1例Ⅱ型患者畸形融合,1例Ⅱ型未融合,8例疗效优良。结论:根据Levine-Edwards分型选择治疗方式治疗Hangman骨折多数患者可获得优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NGMAN骨折 颈椎 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疗效 被引量:2
3
作者 何斌 蔡小军 +2 位作者 韩建华 李代君 游庆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91-692,共2页
目的观察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对25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采用JOA评分、Frankel分级及影像学检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随访8~20个月,平均13... 目的观察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对25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采用JOA评分、Frankel分级及影像学检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随访8~20个月,平均13个月。随访结束时JOA评分平均为10.3分。术前Frankel分级B级2例改善到C级,C级5例改善到D级,D级3例改善到E级。影像学检查25例颈椎生理屈度正常,无一例发生再"关门"现象,未发现有不稳定现象。最终随访时有4例患者颈部轻度僵硬和活动受限。结论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合并颈椎管狭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及多节段椎间盘退变突出的患者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成形术 脊髓损伤 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