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留置导管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早期防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茜茜 张莉 +1 位作者 王安素 罗倩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0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凝胶早期外敷联合康惠尔敷贴防护动脉留置导管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效果。方法采用抽签法随机将40只健康清洁级新西兰大白兔分成4组各10只,双耳均进入实验。将24G动脉留置导管穿刺并留置于...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凝胶早期外敷联合康惠尔敷贴防护动脉留置导管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效果。方法采用抽签法随机将40只健康清洁级新西兰大白兔分成4组各10只,双耳均进入实验。将24G动脉留置导管穿刺并留置于兔耳背中央动脉处,每组每2小时动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5mL,然后采用125U/mL的肝素液5mL脉冲式推注封管;A组采用3L敷贴固定;B组采用bFGF凝胶外敷+3L敷贴固定;C组采用康惠尔敷贴固定;D组采用bFGF凝胶外敷+康惠尔敷贴固定,置管96h取活体标本检测。结果动脉血管壁损伤、炎性细胞浸润、动脉管腔充血、动脉血管循环障碍(血栓)程度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其他三组比较,D组动脉血管损伤程度最轻(均P<0.05);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程度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动脉内皮细胞增生情况显著优于其他三组(均P<0.05)。结论早期联合运用康惠尔透明贴及bFGF凝胶,能对机械性刺激引起的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起到较好的防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留置导管 血管内皮损伤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 康惠尔敷贴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重症监护室内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龙 胡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7-159,共3页
神经损伤后修复困难是难以攻克的世界难题.特别是神经危重症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严重脑水肿.导致脑疝等不可逆神经损伤.因此早期发现脑损伤。早干预.早治疗.预防不可逆神经损伤,是神经重症监护室需要强调的方向。加强神... 神经损伤后修复困难是难以攻克的世界难题.特别是神经危重症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严重脑水肿.导致脑疝等不可逆神经损伤.因此早期发现脑损伤。早干预.早治疗.预防不可逆神经损伤,是神经重症监护室需要强调的方向。加强神经的监护至关重要。随着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监护技术及治疗手段日新月异.对于神经危重症患者,有了很多新的检测手段,特别是床旁监测既有利于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又可避免反复搬动患者带来不便。本文就神经重症监护病房内常用床旁检测方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 监测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技术 危重症患者 室内 床旁检测 神经损伤 损伤后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护士压力的中介因素及应对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3
作者 周业红 王锐霞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7期95-98,共4页
对目前国内外护士心理健康现状、压力来源、影响护士压力的中介因素及应对策略进行综述,旨在指导护士掌握和应用自我压力管理方法,提高护士自身抗压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 护士 职业压力 中介因素 应对策略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病毒71型VP1抗原表位多肽疫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向云凤 宋惠玲 +5 位作者 苟恩进 李青 顾胜利 韩允 汤正珍 黄波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83-387,共5页
目的根据贵州省手足口病患儿肠道病毒71型(EV71)分离株的VP1结构蛋白序列研制多肽疫苗并研究其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2013年3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从贵州省手足口病患儿的咽拭子样本中分离到17株EV71毒株,其VP1氨基酸序列一致(共... 目的根据贵州省手足口病患儿肠道病毒71型(EV71)分离株的VP1结构蛋白序列研制多肽疫苗并研究其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2013年3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从贵州省手足口病患儿的咽拭子样本中分离到17株EV71毒株,其VP1氨基酸序列一致(共297个氨基酸),据此设计并合成多肽片段(除最后一段为27个氨基酸外,其余均为20个氨基酸);用感染EV71的手足口病病愈患儿的阳性血清,通过间接ELISA法筛选出免疫原性较好的多肽片段,制成多肽疫苗;用多肽疫苗免疫ICR健康雌鼠,并设未免疫的对照(Con);将雌鼠的子代小鼠随机分为注射和不注射EV71病毒颗粒的2个亚组;注射病毒2 d后处死所有小鼠,分别取小鼠的骨骼肌、小肠和脑组织,通过RT-PCR检测病毒感染情况,同时HE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病理改变。结果共设计并合成19段含交叉序列的多肽片段,从中筛选出3段免疫原性较好的(P2:VSRALTHALPAPTGQNTQVS;P4:ALQAAEIGASSNASDESMIE;P8:YANWDIDITGYAQMRRKVEL),制成多肽疫苗并免疫雌鼠,取雌鼠的子代小鼠进行后续试验。RT-PCR结果显示,各感染病毒亚组的骨骼肌、小肠和脑组织中均能检测到EV71病毒,而未感染病毒亚组均检测不到;病理结果显示,未接种多肽疫苗母鼠的子代小鼠在感染EV71病毒后,骨骼肌、小肠和脑组织均出现明显的炎性改变;接种多肽疫苗母鼠的子代小鼠骨骼肌、小肠和脑组织的炎性改变明显减轻,3种多肽疫苗对EV71所致炎症的改善作用无明显差异;接种多肽疫苗母鼠的未注射病毒亚组子代小鼠骨骼肌、小肠和脑组织中均未检测到EV71病毒,也未观察到明显的炎性改变。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VP1抗原表位多肽疫苗并在动物实验中证实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可为今后相关疫苗的研制提供方法学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EV71 结构蛋白VP1 多肽疫苗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性疼痛相关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鹏涛 肖智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56-761,共6页
随着肿瘤诊断、治疗水平的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逐渐延长,但往往出现疼痛等并发症。由于对癌性疼痛机制认识不清,临床镇痛治疗效果不佳,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离子通道为跨膜糖蛋白,激活后能产生并传导电信号,参与机体多种生... 随着肿瘤诊断、治疗水平的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逐渐延长,但往往出现疼痛等并发症。由于对癌性疼痛机制认识不清,临床镇痛治疗效果不佳,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离子通道为跨膜糖蛋白,激活后能产生并传导电信号,参与机体多种生理及病理功能调节。离子通道功能改变在癌性疼痛的形成和维持机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文章将近年来癌性疼痛机制中几种主要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做一总结,为下一步癌性疼痛的离子通道机制研究及相关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疼痛 离子通道 受体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的分子机理和恶性克隆演化 被引量:19
6
作者 丁飞 朱平 伍学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13-1516,共4页
几乎所有多发性骨髓瘤(MM)病例都可能出现导致基因变异的染色体易位,其易位主要发生在IGH基因位点,在易位后与一些致癌基因融合。常见的IGH基因易位结合位点和融合基因包括染色体11q13(CCND1),4p16(FGFR/MMSET),16q23(MAF),6p21(CCND3)... 几乎所有多发性骨髓瘤(MM)病例都可能出现导致基因变异的染色体易位,其易位主要发生在IGH基因位点,在易位后与一些致癌基因融合。常见的IGH基因易位结合位点和融合基因包括染色体11q13(CCND1),4p16(FGFR/MMSET),16q23(MAF),6p21(CCND3)和20q11(MAFB)。所有IGH易位影响一个共同的细胞周期信号通路。MM是一个从癌前病变到癌性病变机制的特殊研究模型。一些MM的演变会经历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GUS)到冒烟型骨髓瘤(SMM),然后发展到MM、浆细胞白血病(PCL)不同阶段。骨髓瘤克隆演化类似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呈分支状(Branching)模式。MM的治疗失败往往与疾病诊断之初几乎难以发现的一个微小亚克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细胞遗传学异常 分子机理 恶性克隆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兰阴性菌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景 穆媛嫒 +3 位作者 黎庶 陈志瑾 熊坤 丛延广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2299-2301,共3页
目的构建1个适用于革兰阴性菌的精确基因敲除载体并证明其有效性。方法构建的载体主要包括以下成分:π蛋白依赖性复制起点oriR6K;接合转移基因mob,使载体可以通过简单的接合方式实现转移;多克隆位点序列:EcoRⅠ-XbaⅠ-ApaⅠ-SfiⅠ-SacⅠ... 目的构建1个适用于革兰阴性菌的精确基因敲除载体并证明其有效性。方法构建的载体主要包括以下成分:π蛋白依赖性复制起点oriR6K;接合转移基因mob,使载体可以通过简单的接合方式实现转移;多克隆位点序列:EcoRⅠ-XbaⅠ-ApaⅠ-SfiⅠ-SacⅠ-NotⅠ-SpeⅠ-NdeⅠ-SacⅡ-BglⅡ;反向选择标志SacB;正向选择标志卡那霉素抗性片段。载体构建完成后,采用该载体对弗氏枸橼酸杆菌的yeeZ基因进行框架内敲除,以验证其有效性。结果成功构建了敲除载体,命名为pYG4,并对yeeZ基因进行了框架内精确敲除获得突变株。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载体适用于对革兰阴性菌进行目的基因的精确敲除,将在细菌基因功能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敲除 载体构建 突变株 基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3在肿瘤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18
8
作者 韩春生 陈艳 伍学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17-520,共4页
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存活、凋亡、转化、细胞免疫等重要的生理病理过程。JAK–STAT信号通路是STAT3众多信号通路中最直接和研究较为深入的通路。研究发现,在肿瘤中普遍存在STAT3的异常活化,STAT3的异常... 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存活、凋亡、转化、细胞免疫等重要的生理病理过程。JAK–STAT信号通路是STAT3众多信号通路中最直接和研究较为深入的通路。研究发现,在肿瘤中普遍存在STAT3的异常活化,STAT3的异常活化与肿瘤的形成密切相关。最近的研究提示,STAT3基因突变或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也参与了肿瘤的形成。STAT3在肿瘤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STAT3在肿瘤形成中的作用做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 肿瘤形成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检查肘部桡神经 被引量:7
9
作者 赵新宇 鄂占森 +4 位作者 徐文中 陈敏 张颖 柳展梅 吕海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8-779,共2页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桡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致低血磷性骨软化症2例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晓丹 李湘 +3 位作者 于萌 陈昕彦 郑德禄 林奕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2-345,共4页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德福韦酯导致低血磷性骨软化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5年2月至6月收治的2例长期口服阿德福韦酯(10 mg/d)导致低血磷性骨软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结果2例患者分别为75岁...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德福韦酯导致低血磷性骨软化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5年2月至6月收治的2例长期口服阿德福韦酯(10 mg/d)导致低血磷性骨软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结果2例患者分别为75岁男性和79岁女性,均因全身骨痛、肌肉无力和行走困难2年就诊,既往均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分别口服阿德福韦酯(10 mg/d)8年和4年;化验提示低磷血症(男患为0.44 mmol/L,女患为0.47 mmol/L),低钾血症(男患为3.0mmol/L,女患为3.1 mmol/L),血碱性磷酸酶升高(男患为227 IU/L,女患为566 IU/L),25(OH)D降低(男患为18.16 ng/ml,女患为3 ng/ml),尿常规检测提示尿蛋白及尿糖为阳性,骨密度均提示骨质疏松,影像学显示多发性骨折。停服阿德福韦酯,补充钙剂、骨化三醇、氯化钾和中性磷溶液等治疗,患者生化指标逐渐恢复正常,骨痛及肌肉无力减轻,行走较正常。结论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德福韦酯可以导致低血磷性骨软化症,应定期监测血电解质、肾脏功能、尿常规及骨密度,一旦出现阿德福韦酯相关的肾损伤,应停用阿德福韦酯,并纠正电解质紊乱,以避免引起低血磷性骨软化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德福韦酯 骨软化症 低磷血症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ANRIL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费帆 何永生 +2 位作者 王友于 李梦妮 何森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0-375,共6页
目的:探讨lnc RNAANRIL在胶质瘤患者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0日于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的临床资料完整的129例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及25例对照正常脑组织标本,应用Real-time PCR检测lnc RNAANRI... 目的:探讨lnc RNAANRIL在胶质瘤患者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0日于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的临床资料完整的129例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及25例对照正常脑组织标本,应用Real-time PCR检测lnc RNAANRIL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与患者对替莫唑胺的敏感性及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脑组织标本比较,lnc RNA ANRIL在129例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8.730±0.336)vs(1.090±0.137),t=9.957、P<0.01],在WHO分级Ⅰ~Ⅱ级患者中的表达明显低于Ⅲ~Ⅳ级[(4.198±0.260)vs(10.550±0.291),t=13.03、P<0.01],lnc RNAANRIL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KPS评分、肿瘤直径无关(均P>0.05),与肿瘤WHO分级、对替莫唑胺的敏感性及生存状态明显相关(均P<0.05)。低表达lnc RNA ANRIL患者的总生存时间较高表达者明显延长[(29.17±0.64)vs(13.54±0.74)个月,P<0.01],低表达lnc RNA ANRIL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时间较高表达者明显延长[(15.88±0.83)vs(9.08±0.56)个月,P<0.01]。单因素及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提示,lnc RNA ANRIL的表达、WHO分级及对替莫唑胺的敏感性是胶质瘤独立的预后因素(P<0.05)。结论:胶质瘤患者的肿瘤病理级别越高,lnc RNA ANRIL的表达越高,患者生存时间越短。lnc RNA ANRIL参与调节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可作为胶质瘤诊断和预后评估潜在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ANRIL 胶质瘤 预后 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脂氧合酶抑制剂MK886对结肠癌HT-29细胞干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蓉 李仕宇 +2 位作者 李伶俐 鲁生念 赵逵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07-911,共5页
目的目前有关5-脂氧合酶(5-LOX)与结肠癌干细胞的关系尚无明确结论。文中旨在探讨5-LOX抑制剂MK886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株干性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MK886(12.5、25、50、75、100、200μmol/L)对体外培养的HT-29细胞生长... 目的目前有关5-脂氧合酶(5-LOX)与结肠癌干细胞的关系尚无明确结论。文中旨在探讨5-LOX抑制剂MK886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株干性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MK886(12.5、25、50、75、100、200μmol/L)对体外培养的HT-29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情况,并计算出半数抑制浓度(IC50);采用克隆形成和干细胞球形成实验观察MK886 IC50对细胞克隆形成和球形成能力的影响;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法检测MK886 IC50作用HT-29细胞24、48 h后干性标记物(CD133、Lgr5、Oct4和Ascl2)mRNA的表达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K886 IC50作用24、48 h及72 h后上述标记物蛋白质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24、48 h细胞增殖抑制率比较(0%、0%),25μmol/L药物组[(20.46±1.14)%、(34.97±6.02)%]明显升高,50、75、100、200μmol/L药物组亦明显升高(P<0.05)。MK886组克隆形成能力、细胞球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10.60±1.71)%vs(44.67±3.21)%、(6.00±1.60)个vs(19.07±2.8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K886组干预HT-29细胞后24、48 h CD133mRNA相对表达量[(0.72±0.10)、(0.39±0.07)]与0 h(1.66±0.33)比较显著降低,Lgr5、Oct4、Ascl2 mRNA亦显著降低(P<0.05)。结论 5-LOX抑制剂MK886可抑制HT-29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和球形成能力,可能与其下调干性标记物的表达水平,从而抑制结肠癌干细胞"干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5-脂氧合酶 干性 CD133 LGR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藤碱对偏头痛模型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区NF-κB和COX-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易桂标 杨丽 +1 位作者 郝仁方 张中菊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78-681,共4页
目的研究青藤碱对偏头痛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区(PAG)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影响,探讨青藤碱治疗偏头痛的可能机制。方法 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尼美舒利组、青藤碱低、中、高剂量组,复... 目的研究青藤碱对偏头痛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区(PAG)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影响,探讨青藤碱治疗偏头痛的可能机制。方法 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尼美舒利组、青藤碱低、中、高剂量组,复制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大鼠。尼美舒利为阳性对照组,在制模、药物干预后,免疫组化检测大鼠PAG区NF-κB和COX-2阳性表达。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AG区NF-κB、COX-2表达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模型组比较,尼美舒利组和青藤碱高剂量组PAG区NF-κB、COX-2表达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与尼美舒利组比较,青藤碱高剂量组PAG区NF-κB、COX-2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NF-κB、COX-2参与了偏头痛发病过程;青藤碱能较好地缓解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大鼠行为学变化,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AG区NF-κB和COX-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藤碱 偏头痛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核转录因子-κB 环氧化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声学造影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方杰 李春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1-474,共4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生发展与心肌微循环障碍紧密相关,及时有效地评价微循环灌注情况对AMI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心肌声学造影是一种评估心肌微循环灌注的超声新技术,目前已成为临床评价AMI的重要方法。本文就心肌...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生发展与心肌微循环障碍紧密相关,及时有效地评价微循环灌注情况对AMI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心肌声学造影是一种评估心肌微循环灌注的超声新技术,目前已成为临床评价AMI的重要方法。本文就心肌声学造影在AMI再灌注前后的应用、危险分层、疗效评估、存活心肌检测、造影剂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肌梗死 微循环 心肌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与人肺腺癌A549及A549/DDP细胞共培养下细胞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菲 李宁 +4 位作者 李培义 岳云 张川骎 王雪 罗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目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 cell,CIK)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机制尚不明确,文中旨在研究将CIK细胞与人肺腺癌A549及耐药株A549/DDP细胞非接触式共培养条件下,上清液中细胞因子TNF-α、IFN-γ、IL-2及IL-12的变... 目的目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 cell,CIK)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机制尚不明确,文中旨在研究将CIK细胞与人肺腺癌A549及耐药株A549/DDP细胞非接触式共培养条件下,上清液中细胞因子TNF-α、IFN-γ、IL-2及IL-12的变化情况,为研究CIK细胞逆转A549/DDP耐药机制提供细胞因子水平的理论依据。方法实验将细胞分为5组:CIK组(CIK细胞)、A549组(A549细胞)、A549/DDP组(A549/DDP细胞)、CIK+A549组(CIK细胞与A549细胞按20∶1共培养24 h)、CIK+A549/DDP组(CIK细胞与A549/DDP细胞按20∶1共培养24 h)。利用Transwell小室模型将CIK细胞与A549、A549/DDP细胞分别非接触式共培养后,通过ELISA检测各组细胞培养24 h后上清液中细胞因子TNF-α、IFN-γ、IL-2及IL-12的含量。为测A549/DDP细胞本身耐药倍数,实验将细胞分组:A549a组和A549/DDPa组分别加入A549、A549/DDP细胞,同时加入浓度分别为1、2、4、6、8、16、32、64μg/m L的顺铂;A549 b组、A549/DDP b组分别加入A549细胞、A549/DDP细胞,同时加等体积含5%FBS的RPMI-1640培养液;调零组只加RPMI-1640培养液。为测Transwell中CIK与A549/DDP共培养后A549/DDP耐药倍数,实验将细胞分为对照组(A549/DDP细胞)、实验组(A549/DDP细胞+浓度分别为1、2、4、6、8、16、32、64μg/m L的顺铂)、调零a组(只加培养液)。结果 CIK+A549/DDP组TNF-α含量[(245.82±8.63)pg/m L]显著高于CIK组、A549组、A549/DDP组及CIK+A549组[(52.66±3.32)、(66.95±1.71)、(72.42±3.00)、(88.24±3.44)pg/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K+A549组TNF-α含量较CIK组、A549组、A549/DDP组均升高(P<0.05)。CIK组、CIK+A549/DDP组、CIK+A549组IFN-γ含量显著高于A549组、A549/DDP组(P=0.000)。CIK+A549/DDP组、CIK+A549组IL-2含量[(910.24±32.33)、(502.74±36.24)pg/m L]显著高于CIK组、A549组、A549/DDP组[(144.00±12.14)、(47.32±7.50)、(68.386±2.21)pg/m L],且CIK+A549/DDP组IL-2含量显著高于CIK+A549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K+A549/DDP组、CIK+A549组IL-12含量[(4.04±0.05)、(2.52±0.19)pg/m L]显著高于CIK组、A549组、A549/DDP组[(2.96±0.07)、(2.06±0.13)、(2.33±0.15)pg/m L],且CIK+A549/DDP组IL-12含量显著高于CIK+A549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549/DDP本身的耐药倍数为5.087;A549/DDP的耐药倍数为0.805。结论 CIK与肿瘤细胞非接触式共培养后发生了相互刺激作用,尤其是耐药株A549/DDP与CIK共培养后,更显著的刺激了TNF-α、IL-2及IL-12的分泌。采用Transwell小室模型将CIK细胞与A549/DDP细胞非接触式共培养后A549/DDP细胞耐药倍数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A549 A549/DDP 细胞因子 肿瘤多药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职护生自主学习准备度测评量表的研制
16
作者 苟莉 温贤秀 《中国护理管理》 2012年第4期41-43,共3页
目的:针对中职护生制定自主学习准备度测评量表,对学生自主学习准备度进行调查,为有效评估中职护生学习自主性及开展学生教育提供参考。方法:经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德尔菲法拟定自主学习准备度调查问卷,并分析问卷的... 目的:针对中职护生制定自主学习准备度测评量表,对学生自主学习准备度进行调查,为有效评估中职护生学习自主性及开展学生教育提供参考。方法:经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德尔菲法拟定自主学习准备度调查问卷,并分析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结果:经分析确定量表框架分为3部分:调查对象一般情况、问卷主体、调查参考内容项目。其中,问卷主体分为3个维度。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56,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在0.808~0.821之间;各维度的重测信度系数在0.834~0.826之间;量表的CVR=0.845。问卷第3部分内容由13个条目组成。结论: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良好,可作为中职护生自主学习准备度评价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护生 自主学习准备度 量表研制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人群高甘油三酯血症-腰围表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关系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袁宁 黄晓波 +3 位作者 刘雅 欧阳凌云 张廷杰 陈祥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79-1083,共5页
目的:探讨40~79岁中老年人群高甘油三酯(TG)血症-腰围(HTWC)表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关系。方法 :利用2013年成都市4个社区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的1 004例40~79岁中老年人群数据,将HTWC定义为TG≥2.0 mmol/L,男性腰围≥90 cm,女... 目的:探讨40~79岁中老年人群高甘油三酯(TG)血症-腰围(HTWC)表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关系。方法 :利用2013年成都市4个社区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的1 004例40~79岁中老年人群数据,将HTWC定义为TG≥2.0 mmol/L,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分为(1)TG和腰围正常组(492例)即血TG〈2.0 mmol/L,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2)单纯腹型肥胖组(301例)即血TG〈2.0 mmol/L,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3)单纯高TG组(79例)即血TG≥2.0 mmol/L,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4)HTWC组(132例)即血TG≥2.0 mmol/L,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共4组。分析该人群HTWC检出率及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相关性。结果:40~79岁中老年人群HTWC表型的检出率为13.15%(男性12.69%,女性13.37%),40~79岁人群中HTWC组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检出率为41.67%,而TG和腰围正常组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检出率为13.21%。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经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糖尿病家族史及高血压家族史后,HTWC组发生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检出率仍为TG和腰围正常组的4.50倍(比值比:4.50,95%可信区间:2.84~7.12,P〈0.05)。结论:中老年人群HTWC与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密切相关,可作为筛查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甘油三酯血症 流行病学 腰围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P2X_7受体激活介入曲马多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机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鹏涛 秦颖 肖智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59-465,共7页
目的脊髓背角P2X_7受体激活介入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形成和维持机制。文中观察不同剂量曲马多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痛阈的影响并对其镇痛机制做初步探讨,旨为临床镇痛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取雄性SD大鼠建立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性损伤模型(CCI),... 目的脊髓背角P2X_7受体激活介入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形成和维持机制。文中观察不同剂量曲马多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痛阈的影响并对其镇痛机制做初步探讨,旨为临床镇痛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取雄性SD大鼠建立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性损伤模型(CCI),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组(仅暴露左侧坐骨神经主干,止血钳轻夹神经,不予结扎)、CCI组、CCI+曲马多5 mg/kg组、CCI+曲马多15 mg/kg组、CCI+曲马多25 mg/kg组。CCI+曲马多5 mg/kg组、CCI+曲马多15 mg/kg组和CCI+曲马多25 mg/kg组大鼠于CCI术后第7天开始腹腔分别注射不同剂量曲马多(5、15、25 mg/kg,1次/d)至术后第14天。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点测定大鼠建模侧后足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CCI术后第14天,免疫组化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背角P2X_7受体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5、7、10、12、14 d机械痛阈值[(39.73±5.55)、(39.50±5.51)、(40.97±5.58)、(41.87±5.60)、(42.97±6.75)g]比较,CCI组[(34.97±3.86)、(34.06±3.79)、(33.27±3.65)、(29.03±3.54)、(17.90±2.34)g]均降低(P<0.01),CCI+曲马多25 mg/kg组[(34.87±3.85)、(33.47±3.66)、(34.50±3.78)、(29.43±3.64)、(18.63±2.42)g]亦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5、7、10、12、14d热痛阈值[(39.69±4.86)、(39.21±4.82)、(39.42±5.08)、(41.17±4.88)、(42.53±5.12)s]比较,CCI组[(35.21±3.94)、(35.16±3.80)、(29.74±2.76)、(20.47±2.16)、(12.08±1.48)s]均降低(P<0.05),CCI+曲马多25 mg/kg组[(35.76±3.76)、(33.27±3.52)、(31.22±3.05)、(19.41±2.08)、(10.35±1.34)s]亦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CCI+曲马多5 mg/kg组、CCI+曲马多15 mg/kg组在5、7、10 d机械痛阈值均降低(P<0.01),CCI+曲马多5 mg/kg组5、7 d热痛阈值降低(P<0.05),CCI+曲马多15 mg/kg组5、7、10 d热痛阈值降低(P<0.05)。与CCI组比较,CCI+曲马多5 mg/kg组和CCI+曲马多15 mg/kg组10、12、14 d机械痛阈值均升高(P<0.01),CCI+曲马多5 mg/kg组和CCI+曲马多15 mg/kg组7、10、12、14 d热痛阈值升高(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CCI组大鼠P2X_7受体阳性细胞数显著升高(P<0.01);与CCI组比较,CCI+曲马多5 mg/kg组和CCI+曲马多15 mg/kg组大鼠脊髓背角P2X_7受体阳性细胞数均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CCI组大鼠P2X_7受体蛋白阳性产物ROD值显著升高(P<0.01);与CCI组大鼠比较,CCI+曲马多5 mg/kg组和CCI+曲马多15 mg/kg组大鼠脊髓背角P2X_7受体蛋白阳性产物ROD值降低(P<0.01)。结论腹腔注射小剂量曲马多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有镇痛作用,其机制与小剂量曲马多降低大鼠脊髓背角P2X_7受体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曲马多 镇痛 脊髓 P2X7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对肝脏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晓彤 郭丽苹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2210-2213,共4页
超声弹性成像是一种新兴的超声诊断技术,近年来在慢性肝脏疾病的诊断、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介绍了超声弹性成像的原理及分类、不同类型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和研究进展。指出超声弹性成像具有定性及定量分析肝组... 超声弹性成像是一种新兴的超声诊断技术,近年来在慢性肝脏疾病的诊断、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介绍了超声弹性成像的原理及分类、不同类型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和研究进展。指出超声弹性成像具有定性及定量分析肝组织硬度的能力,弥补了传统超声成像的不足,丰富了诊断信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弹性成像技术 诊断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及脾脏慢性肉芽肿性炎超声误诊为淋巴瘤1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汪健 陈琴 罗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7-317,共1页
患者女,39岁,因“体检发现脾脏占位1月余”入院;体检时发现脾脏体积增大,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呼吸困难,无腹泻、便血。查体未见异常。超声:脾大;肝脏及脾脏内见多个低回声结节,最大者约1.3 cm×1.2 cm,边界清楚,形态规则,C... 患者女,39岁,因“体检发现脾脏占位1月余”入院;体检时发现脾脏体积增大,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呼吸困难,无腹泻、便血。查体未见异常。超声:脾大;肝脏及脾脏内见多个低回声结节,最大者约1.3 cm×1.2 cm,边界清楚,形态规则,CDFI未见血流信号(图1A);CEUS示肝脏多发结节动脉期呈稍低增强,门静脉早期低增强表现更加明显(图1B),延迟期逐渐呈等增强,结节分布于全肝各叶、段,最大径2~7 mm;脾脏多发结节呈慢进低增强表现(图1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病 慢性 淋巴瘤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