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动脉栓塞猝死的法医病理学检验 被引量:9
1
作者 韦登明 颜怀奇 +1 位作者 王兆生 何宇红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73-74,76,共3页
对50例肺动脉栓塞猝死案例分析,结果显示:引起肺动脉栓塞猝死的主要原因为创伤(42%),心脏疾病(32%),外科手术(20%)等。血栓栓子多来源于下肢静脉(80%);其次为心腔内附壁血栓(20%)。发生猝死高峰季节为... 对50例肺动脉栓塞猝死案例分析,结果显示:引起肺动脉栓塞猝死的主要原因为创伤(42%),心脏疾病(32%),外科手术(20%)等。血栓栓子多来源于下肢静脉(80%);其次为心腔内附壁血栓(20%)。发生猝死高峰季节为10~12月;低峰季节为4~6月。猝死场所多见于医院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猝死 法医病理学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64例临床病理分析
2
作者 黄波 郭瑞珍 +4 位作者 明晓务 王俊 李青 唐文台 肖庆帮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91-491,495,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非霍奇金淋巴瘤 临床症状 病理分析 WHO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及不同子宫内膜病变组织中p57^(kip2)、ER、PR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7
3
作者 罗祖强 周正平 +1 位作者 格桑志玛 肖庆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82-985,共4页
目的探讨p57kip2、ER、PR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10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EA)、20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endometri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EIN)、20例增生性... 目的探讨p57kip2、ER、PR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10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EA)、20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endometri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EIN)、20例增生性病变、20例增生期和20例分泌期组织中p57kip2、ER、PR蛋白的表达。结果 p57kip2蛋白在子宫内膜分泌期中表达最高,在增生性病变中表达最低,在EA中表达低于在EIN、分泌期中的表达,且高于在增生性病变、增生期中的表达;p57kip2在分泌期中的表达与EA、增生性病变、增生期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R蛋白在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最高,在EA中的表达最低。ER蛋白在EA中的表达与在增生性病变、增生期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PR蛋白在增生性病变、增生期中的表达最高,在EA中的表达最低,但在各组病变中的表达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在EA中,p57kip2、ER、PR蛋白的表达均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p57kip2与PR、ER与PR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p57kip2、ER、PR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子宫内膜组织恶性转变的重要生物学标志;孕激素可促进p57kip2蛋白的表达,协同负调控细胞周期、阻滞EA的发生、发展;雌激素可下调p57kip2蛋白的表达,推进细胞周期进程、促进EA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子宫内膜样腺癌 P57KIP2 ER PR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肿瘤p63、p16基因表达与细胞增殖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黄平 杨宇明 +3 位作者 李德祥 李丽娟 张梅 张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8-379,共2页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P63蛋白 P16蛋白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对人子宫内膜癌JEC细胞中p57^(kip2)和Cyclin E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孙小杰 格桑志玛 +2 位作者 周正平 肖欣 刘蒙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08-1213,共6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体外培养的人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JEC细胞中p57^(kip2)和Cyclin E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JEC细胞分别用高、中、低三种浓度(10^(-6)、10^(-8)、10^(-10)mol/L)的雌二醇(β-Estradiol,E2)治疗处理...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体外培养的人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JEC细胞中p57^(kip2)和Cyclin E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JEC细胞分别用高、中、低三种浓度(10^(-6)、10^(-8)、10^(-10)mol/L)的雌二醇(β-Estradiol,E2)治疗处理,于作用24、48、72 h后,分别用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JEC细胞的形态变化,用MTT、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细胞的生长情况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57^(kip2)、Cyclin E蛋白的表达。结果形态观察、MTT、FCM检测显示,在中、低浓度的E2对JEC细胞的生长有促进作用(P<0.05);E2作用72 h后,处于G0/G1期细胞明显减少,S期细胞明显增多(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2作用于JEC细胞:(1)24 h时,p57^(kip2)蛋白在中浓度组表达最低,高浓度组表达最高(P<0.05),Cyclin E蛋白在高浓度组表达最低,中浓度组表达最高(P<0.05),然而,在48 h时,随着浓度的升高,p57^(kip2)、Cyclin E蛋白的表达均逐渐增加(P<0.05),72 h亦然。(2)p57^(kip2)蛋白在中浓度组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表达增高(P<0.05),高浓度组亦然;Cyclin E蛋白在中浓度组随着时间的延长,表达降低(P<0.05),低浓度组亦然。p57^(kip2)、Cyclin E蛋白表达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p57^(kip2)、Cyclin E蛋白在E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均受到E2的影响。随着E2作用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JEC细胞由增殖促进状态变成增殖抑制状态,中、高浓度组p57^(kip2)蛋白表达逐渐增高;中、低浓度组则随着E2作用时间的延长,Cyclin E蛋白表达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子宫内膜癌 JEC细胞 雌二醇 P57KIP2 CYCL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潜伏感染在不同部位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4
6
作者 郭瑞珍 梁国桢 +2 位作者 何妙侠 邓飞 肖庆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40-342,I04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T细胞淋巴瘤(TML)与EB病毒(EBV)感染的关系。方法:对100例不同部位的TML(结内40例、结外60例),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肿瘤细胞EBV编码的RNA(EBER1/2)。结果:(1)100例...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T细胞淋巴瘤(TML)与EB病毒(EBV)感染的关系。方法:对100例不同部位的TML(结内40例、结外60例),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肿瘤细胞EBV编码的RNA(EBER1/2)。结果:(1)100例中EBER1/2检出率48%(48/100),结内TML检出率30%(12/40),结外TML检出率60%(36/60),结内、结外EBV检出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2)结外呼吸道TMLEBER1/2检出率鼻腔、鼻咽、口咽和肺分别是88.9%(16/18)、71.4%(5/7)、47.6%(10/21)、33.3%(1/3)。(3)胃肠道、软组织TMLEBER1/2检出率分别是16.7%(1/6)、33.3%(1/3)。结论:EBV感染在不同部位TML中的表达具有明显部位限制性,特别是鼻腔、鼻咽的TML与EBV关系最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T细胞 原位杂交 TML EB病毒 潜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子宫内膜癌中p57^(kip2)、Cyclin D1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格桑志玛 周正平 +2 位作者 罗祖强 肖庆邦 孙小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75-978,共4页
目的探讨p57kip2、Cyclin D1在人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子宫内膜样腺癌(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EA)100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endometri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EIN)20例、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20例、增生... 目的探讨p57kip2、Cyclin D1在人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子宫内膜样腺癌(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EA)100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endometri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EIN)20例、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20例、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20例;选取不同子宫内膜细胞[高分化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中分化子宫内膜癌细胞(JEC)、低分化子宫内膜癌细胞(KLE)及正常子宫内膜细胞(ESC)]进行细胞培养。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p57kip2、Cyclin D1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子宫内膜细胞中p57kip2、Cyclin D1蛋白的表达。结果 p57kip2蛋白在EIN组织中表达最高,在增生期子宫内膜、EA、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组织中表达逐渐降低,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与EIN组织中p57kip2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 D1蛋白在EA组织中表达最高,在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最低,在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组织、EIN组织中表达依次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57kip2、Cyclin D1蛋白在EA组织中的表达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增高呈依次递减趋势,但仅p57kip2蛋白表达和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p57kip2蛋白在KLE中表达最高,在ESC中表达最低,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Cyclin D1在JEC、Ishikawa中的表达高于ESC,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p57kip2、Cyclin D1均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Cyclin D1表达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的早期事件,可能还存在异常合成的p57kip2蛋白,其协同Cyclin D1促进子宫内膜的恶性转化。联合检测p57kip2、Cyclin D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对预测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样腺癌 P57^KIP2 CYCLIN D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殖细胞核抗原、bcl-2在灰线牙龈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林 朱国威 +1 位作者 杨晓红 刘华庆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0-182,共3页
目的 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bcl_2蛋白在灰线牙龈组织和正常牙龈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瓷熔附金属全冠修复的生物学效果。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 ,以瓷熔附金属全冠修复后建立出的家兔灰线牙龈实验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 ,检测PCNA、b... 目的 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bcl_2蛋白在灰线牙龈组织和正常牙龈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瓷熔附金属全冠修复的生物学效果。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 ,以瓷熔附金属全冠修复后建立出的家兔灰线牙龈实验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 ,检测PCNA、bcl_2蛋白在戴金属烤瓷全冠 3个月组、戴金属烤瓷全冠 6个月组和不戴金属烤瓷全冠组即对照组牙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戴金属烤瓷全冠 3个月组与对照组PCNA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戴金属烤瓷全冠 6个月组与对照组PCNA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戴金属烤瓷全冠 3个月组、戴金属烤瓷全冠 6个月组与对照组bcl_2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PCNA表达与灰线牙龈组织炎症反应有关 ;PCNA、bcl_2的表达 ,不表明灰线牙龈组织有异常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细胞核抗原 BCL-2 免疫组织化学 瓷熔附金属全冠 变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IAP、OMI/HTRA2蛋白对HeLa细胞的影响及两种蛋白间相互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汤英姿 郑洪 +1 位作者 魏娜 于晓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7-291,共5页
目的探讨XIAP、Omi/HtrA2、米非司酮对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XIAP、Omi/HtrA2的相互作用。方法细胞转染、米非司酮诱导HeLa细胞凋亡,利用共聚焦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观察XIAP、Omi/HtrA2在细胞内的表达和定位,并检测其对HeLa细胞凋亡影... 目的探讨XIAP、Omi/HtrA2、米非司酮对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XIAP、Omi/HtrA2的相互作用。方法细胞转染、米非司酮诱导HeLa细胞凋亡,利用共聚焦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观察XIAP、Omi/HtrA2在细胞内的表达和定位,并检测其对HeLa细胞凋亡影响的情况,使用共聚焦显微镜检测XIAP、Omi/HtrA2的相互作用。结果 (1)在转染了重组质粒pDsRed2-XIAP、pDsRed2-Omi/HtrA2的HeLa细胞中,加入米非司酮后其凋亡率分别是:只加米非司酮组为46.16%;米非司酮+转染质粒pDsRed2-XIAP为26.41%;米非司酮+转染质粒pDsRed2-Omi/HtrA2为78.85%。(2)利用共聚焦显微镜检测XIAP、Omi/HtrA2在HeLa细胞中存在能量共振转移现象。结论米非司酮能促进HeLa细胞凋亡;DsRed2-XIAP融合蛋白能够抑制由米非司酮诱导的HeLa细胞凋亡;DsRed2-Omi/HtrA2融合蛋白能够促进HeLa细胞凋亡,米非司酮能增加Omi/HtrA2促凋亡作用。在活HeLa细胞中,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直接证实XIAP与Omi/HtrA2在部分细胞中存在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细胞系 凋亡 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 丝氨酸蛋白酶A2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与EB病毒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妙侠 梁国桢 +2 位作者 郭瑞珍 邓飞 肖庆帮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56-258,I034,共4页
目的:探讨淋巴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与EB病毒的关系。方法:收集9例淋巴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进行EB病毒检测,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证实其肿瘤细胞本质;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EB病毒特征性DNA序列(EBVDNA);用RN... 目的:探讨淋巴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与EB病毒的关系。方法:收集9例淋巴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进行EB病毒检测,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证实其肿瘤细胞本质;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EB病毒特征性DNA序列(EBVDNA);用RNA原位杂交法检测EB病毒编码的RNA(EBER1/2)。结果:9例淋巴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EBVDNA阳性7例(77.8%),EBER1/2阳性6例(6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母细胞性 淋巴瘤 T细胞淋巴瘤 EB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地区淋巴瘤类型分布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国桢 庄恒国 +2 位作者 郭瑞珍 邓飞 张锚链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20-322,共3页
使用免疫组化法分析253例恶性淋巴瘤,应用改良的T、B非何杰金淋巴瘤(NHL)的分类法进行分类。B细胞性淋巴瘤137例,占54.15%。其中慢性淋巴细胞性(14.4%),小裂细胞性(18.25%),裂—无裂细胞性(2... 使用免疫组化法分析253例恶性淋巴瘤,应用改良的T、B非何杰金淋巴瘤(NHL)的分类法进行分类。B细胞性淋巴瘤137例,占54.15%。其中慢性淋巴细胞性(14.4%),小裂细胞性(18.25%),裂—无裂细胞性(20.44%),大裂细胞性(9.49%),小无裂细胞性(5.11%),大无裂细胞性(8.76%).T细胞淋巴瘤116例(45.85%):其中慢性淋巴细胞性(10.34%),多形性(小细胞性)(27.59%),多形性(中细胞性)(16.38%),多形性(大细胞性)(6.03%),透明细胞性(7.76%),淋巴母细胞性(8.62%)。两组各占76%。结果说明改良法是适合中国淋巴瘤分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重排 类型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拮抗剂对人子宫内膜样癌JEC细胞中ERα、ERβ、p57^(kip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蒙蒙 袁丹 +2 位作者 周正平 孙小杰 刘俊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8-294,共7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拮抗剂对人子宫内膜样癌(endometrioid carcinoma,EC)JEC细胞(中分化)中ER亚型ERα、ERβ及p57^(kip2)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两种ER拮抗剂[他莫昔芬(Tamoxifen,TAM)(10^(-6)mol/L)、氟维司群(...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拮抗剂对人子宫内膜样癌(endometrioid carcinoma,EC)JEC细胞(中分化)中ER亚型ERα、ERβ及p57^(kip2)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两种ER拮抗剂[他莫昔芬(Tamoxifen,TAM)(10^(-6)mol/L)、氟维司群(Faslodex,ICI182780)(10^(-6)mol/L)]及雌二醇(β-Estradiol,E_2)(10^(-6)mol/L)干扰JEC细胞,体外培养24、48、72 h后,MTT法观察JEC细胞的生长曲线;光镜与电镜观察JEC细胞的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JEC细胞中ERα、ERβ及p57^(kip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MT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JEC细胞比较,E_2可明显促进JEC细胞增殖,ICI182780则明显抑制JEC细胞的增殖(P<0.05);与E_2组比较,E_2+ICI182780组JEC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5)。形态学改变:与对照组比较,E_2组细胞密度增大较明显,病理性核分裂象易见,ICI182780组细胞密度减小较明显;与E_2组比较,E_2+TAM组与E_2+ICI182780组细胞密度均有所减小,核分裂象不易见。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E_2组ERβ蛋白表达增高,p57^(kip2)蛋白表达降低(P<0.05);ICI182780组与TAM组ERβ蛋白表达均降低,p57^(kip2)蛋白表达均增高,但仅ICI18278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_2组比较,E_2+ICI182780组与E_2+TAM组ERβ蛋白表达均降低,p57^(kip2)蛋白表达均增高,但仅E_2+ICI18278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各组及对照组JEC细胞中均无ERα蛋白表达。结论 JEC细胞不表达ERα蛋白。ICI182780有较强的拮抗雌激素的作用,可能通过下调JEC细胞中ERβ蛋白表达,诱导p57^(kip2)蛋白的表达,发挥其阻滞细胞周期进程的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TAM则对JEC细胞生长有较弱的雌激素样作用。联合检测ERα、ERβ、p57^(kip2)蛋白在EC中的表达,对EC患者内分泌治疗的个体化选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雌激素受体拮抗剂 ERΑ ERΒ P57KIP2 TAM ICI18278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霍奇金淋巴瘤IgH基因重排分析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华 肖庆邦 +1 位作者 刘华庆 邓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671-1674,共4页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的检测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半巢式和混合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联合使用IgHFR3A、FR2A、FR1家族特异性引物Mixtures(VH1、VH2、VH3)检测44例B-NHL患者、1例未分型淋巴瘤...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的检测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半巢式和混合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联合使用IgHFR3A、FR2A、FR1家族特异性引物Mixtures(VH1、VH2、VH3)检测44例B-NHL患者、1例未分型淋巴瘤、15例T-NHL患者和5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IgH基因克隆性重排情况。结果①采用FR3A引物,44例B-NHL有37例出现克隆性IgH基因重排,检测率为84%(37/44);采用FR2A引物,有27例出现克隆性IgH基因重排,检测率为61%(27/44);采用FR1家族特异性引物Mixtures(VH1、VH2、VH3)与J区(JHb、JHc)引物,有34、33例出现克隆性IgH基因重排,检测率为77%、75%(34/44、33/44);结合FR3A、FR2A、FR1家族特异性引物Mix-tures(VH1、VH2、VH3),总检测率为95%(42/44)。②15例T-NHL有4例出现克隆性IgH基因重排,而5例LRH未出现克隆性IgH基因重排。③1例免疫组化未分型的NHL经PCR检测后明确了分型,为B细胞性淋巴瘤。结论联合采用多对引物可提高检测阳性率;IgH基因克隆性重排检测对鉴别B细胞淋巴瘤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以及T细胞淋巴瘤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B细胞淋巴瘤 基因重排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骨肉瘤的组织学分型及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梁国桢 李维才 张锚链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66-269,T002,共5页
报道65例骨肉瘤组织学分型和免疫组化研究的结果。组织学上区分为以下类型:骨母细胞型(11例,16.92%),软骨母细胞型(8例,12.30%),纤维母细胞型(11例,16.92%),恶纤组型(8例,12.30%),巨细胞型(5例,7.69%),小细胞型(3例,4.62%),上皮样... 报道65例骨肉瘤组织学分型和免疫组化研究的结果。组织学上区分为以下类型:骨母细胞型(11例,16.92%),软骨母细胞型(8例,12.30%),纤维母细胞型(11例,16.92%),恶纤组型(8例,12.30%),巨细胞型(5例,7.69%),小细胞型(3例,4.62%),上皮样型(2例,3.08%),毛细血管扩张型(2例,3.08%),骨内分化好型(5例,7.69%),透明细胞型(3例,4.62%),骨旁骨肉瘤(4例,6.15%),骨膜骨肉瘤(1例,1.54%),高度恶性表面骨肉瘤(2例,3.98%)。本组对恶纤组型、巨细胞型各1例进行超微结构观察,20例作免疫组化及酶组化染色。较详细地讨论了骨肉瘤的组织学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 组织学 免疫组织化学 超微结构 骨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细胞间变型T细胞淋巴瘤与EBV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德祥 梁国桢 何妙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434-436,I058,共4页
目的:研究大细胞间变型T细胞淋巴瘤(ALC-TCL)与EBV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聚合酶链反应和RNA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BV-DNA的序列和EBV编码RNA。结果:检测的7例ALC-TCL,其中4例显示... 目的:研究大细胞间变型T细胞淋巴瘤(ALC-TCL)与EBV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聚合酶链反应和RNA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BV-DNA的序列和EBV编码RNA。结果:检测的7例ALC-TCL,其中4例显示EBV-DNA和E-BER1/2阳性,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均为57.1%(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T细胞 EBV病毒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奇金病H/RS细胞起源的研究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邓飞 李甘地 杨光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84-285,共2页
霍奇金病H/RS细胞起源的研究方法1邓飞综述2李甘地2杨光华审校作者单位:1遵义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遵义5630032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成都610041作者简介:邓飞,男,34岁,博士,讲师。研究方向:... 霍奇金病H/RS细胞起源的研究方法1邓飞综述2李甘地2杨光华审校作者单位:1遵义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遵义5630032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成都610041作者简介:邓飞,男,34岁,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恶性淋巴瘤杨光华,男,73岁,博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杰金氏病 H/RS细胞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后肾腺瘤2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51-651,655,共2页
关键词 肾脏 后肾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6阳性无特殊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伴HCV感染
18
作者 郭瑞珍 揭伟 +2 位作者 唐文台 肖庆邦 梁群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72-674,共3页
关键词 bcl-6阳性 T细胞淋巴瘤 HCV感染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块活检联合诊断指标分析
19
作者 杜毅力 曹永政 +4 位作者 但家立 谢瑾 郭胜禄 邓为安 方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2000-2002,共3页
关键词 超声 人体内肿块 自动活检术 活组织检查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无裂样T细胞淋巴瘤2例
20
作者 何妙侠 郭瑞珍 邓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81-281,共1页
大无裂样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新近认识的来源于T细胞的恶性淋巴瘤,它的细胞学特征酷似B大无裂细胞淋巴瘤,故极易误诊为B大无裂细胞淋巴瘤。目前,此型T细胞淋巴瘤报道很少。现报道2例,并讨论其诊断与鉴别诊断。1材料和方法1... 大无裂样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新近认识的来源于T细胞的恶性淋巴瘤,它的细胞学特征酷似B大无裂细胞淋巴瘤,故极易误诊为B大无裂细胞淋巴瘤。目前,此型T细胞淋巴瘤报道很少。现报道2例,并讨论其诊断与鉴别诊断。1材料和方法11材料从我院附属医院病理科外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T细胞淋巴瘤 大无裂样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