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酮醛对人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氧化应激状态及NLRP3炎症小体信号的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陈燕玲 罗婷 +5 位作者 曾洪敏 吴秀香 凡栋 庄晓东 黄霜枝 王晓玲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2-266,共5页
目的丙酮醛引起人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的损伤机制尚未明确。文中旨在观察丙酮醛对HK-2细胞氧化应激状态及NLRP炎症小体信号的影响,探讨其引起HK-2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K-2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采用含10%胎牛血清的... 目的丙酮醛引起人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的损伤机制尚未明确。文中旨在观察丙酮醛对HK-2细胞氧化应激状态及NLRP炎症小体信号的影响,探讨其引起HK-2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K-2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采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100、200、400、800、1600μmol/L丙酮醛组(分别加入100、200、400、800、1600μmol/L的丙酮醛处理24 h),应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试剂盒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的活力,DCFH-DA染色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HK-2细胞内NLRP3、caspase-1、IL-1β及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SOD活力[(975.12±12.82)U/m L]比较,100、200、400、800、1600μmol/L丙酮醛组[(797.48±33.08)、(720.00±24.35)、(384.57±17.53)、(130.39±9.16)、(77.80±11.78)U/m L]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LDH水平[(808.82±31.51)U/L]比较,100、200、400、800、1600μmol/L丙酮醛组[(908.87±11.01)、(976.21±17.37)、(1161.15±38.44)、(1451.16±24.62)、(1832.98±36.52)U/L]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100、200、400、800、1600μmol/L丙酮醛组炎症小体相关组分NLRP3、caspase-1蛋白以及caspase-1下游蛋白IL-1β、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丙酮醛可通过氧化应激及激活NLRP3炎症小体信号引起HK-2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醛 氧化应激 NLRP3炎症小体 HK-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对β淀粉样蛋白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林茂 王敏 +3 位作者 刘芳 金小小 王吉博 王春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13-817,共5页
目的雷帕霉素可通过提高自噬水平,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特征性病理,但其内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文中旨在探讨雷帕霉素对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细胞PC12分为5组:对照组(等量无血清D... 目的雷帕霉素可通过提高自噬水平,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特征性病理,但其内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文中旨在探讨雷帕霉素对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细胞PC12分为5组:对照组(等量无血清DMEM)、模型组及10μmol/L雷帕霉素组、40μmol/L雷帕霉素组、160μmol/L雷帕霉素组(分别用加入10、40、160μmol/L的雷帕霉素),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用20μmol/L的Aβ25-35作用于PC12细胞构建细胞损伤模型。结果 (1)与模型组细胞存活率[(51.47±2.59)%]、凋亡率[(52.22±2.33)%]比较,10、40、160μmol/L雷帕霉素组、对照组细胞存活率[(54.64±2.42)、(64.79±2.91)、(56.50±2.55)、(99.98±0.73)%]明显升高,凋亡率[(45.33±2.83)、(36.89±2.85)、(48.00±2.83)、(3.33±2.45)%]明显降低(P<0.05)。(2)模型组p-PKB表达量为0.33±0.01,p-m TOR表达量为1.97±0.05,p-tau表达量为2.09±0.19;与模型组上述指标比较,10、40、160μmol/L雷帕霉素组、对照组p-PKB表达量(0.37±0.01、0.42±0.01、0.40±0.01、0.44±0.02)明显升高(P<0.05),而p-m TOR表达量(1.64±0.05、0.66±0.04、0.35±0.01、0.62±0.01)和p-tau表达量(2.02±0.15、1.79±0.05、1.86±0.06、1.53±0.04)明显降低(P<0.05)。结论雷帕霉素能提高Aβ25-35损伤的PC12细胞的存活率,降低细胞凋亡率,对Aβ25-35致PC12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雷帕霉素抑制p-m TOR,负反馈调节PI3K/PKB/m TOR信号转导通路,减少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Β淀粉样蛋白 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 蛋白激酶B 磷酸化TAU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普罗胺对HK-2细胞ROS-NLRP3炎症小体信号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燕玲 罗婷 +6 位作者 高昕乐 李海洲 凡栋 赵晓朵 吴秀香 庄晓东 靳俊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31-1136,共6页
目的碘普罗胺可引起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损伤,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文中旨在观察碘普罗胺对HK-2细胞ROS-NLRP3炎症小体信号的作用,探讨碘普罗胺引起HK-2细胞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共分为6组:对照组及碘普罗胺37、74、111、148、... 目的碘普罗胺可引起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损伤,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文中旨在观察碘普罗胺对HK-2细胞ROS-NLRP3炎症小体信号的作用,探讨碘普罗胺引起HK-2细胞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共分为6组:对照组及碘普罗胺37、74、111、148、185 mgI/mL组。HK-2细胞加入碘普罗胺24 h后,应用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染色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NLRP3、ASC、caspase-1)、IL-1β、TNF-β及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活性氧水平[2 551.71±84.00]比较,碘普罗胺37、74、111、148、185 mgI/mL组[4103.89±98.89; 4450.12±108.90; 5050.85±606.76; 6210.57±145.74; 7105.13±426.63]均明显升高(P<0.05);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K-2细胞经碘普罗胺处理后NLRP3、ASC、caspase-1、IL-1β、TNF-α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且111 mgI/mL及以上浓度的碘普罗胺处理后NF-κB蛋白表达水平也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碘普罗胺对HK-2细胞的损伤作用可能与激活ROS-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普罗胺 HK-2细胞 活性氧 NLRP3炎症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