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课堂翻转实践 被引量:17
1
作者 何志全 檀军 +1 位作者 周怡 陆祥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9-191,共3页
翻转课堂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教学模式,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等方面的能力,以求达到"自己会学、知识应用、创造知识和终身学习"。医学形态学是医学基础课程,是以图像结构为主体的知识体系,在实验教... 翻转课堂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教学模式,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等方面的能力,以求达到"自己会学、知识应用、创造知识和终身学习"。医学形态学是医学基础课程,是以图像结构为主体的知识体系,在实验教学上通过课堂翻转可提高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表达能力,不仅做到对知识的"知道",而且达到"会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形态学 组织胚胎学 翻转课堂 以学生为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颞肌和咬肌肌梭分布的体视学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跃蓉 刘静 黄跃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9-422,共4页
目的研究人咬肌和颞肌的肌梭形态和分布特征,探讨其在咀嚼活动和下颌位置的维持和调节中所起的神经生物学作用。方法对5具尸体的双侧人咬肌和颞肌的肌梭作形态学观察,再用图像分析仪测量肌梭的长度和直径,并计算肌梭数、肌梭密度和梭内... 目的研究人咬肌和颞肌的肌梭形态和分布特征,探讨其在咀嚼活动和下颌位置的维持和调节中所起的神经生物学作用。方法对5具尸体的双侧人咬肌和颞肌的肌梭作形态学观察,再用图像分析仪测量肌梭的长度和直径,并计算肌梭数、肌梭密度和梭内肌纤维数。结果咬肌和颞肌肌梭分布呈不均质性,多成簇分布于特定的区域,且形态多样,以单个体和联合体形式存在。咬肌肌梭大多位于深层,而浅层仅在靠近肌腹中央附近发现有较少量的肌梭;颞肌肌梭密集分布于前份纤维靠近喙突处,而在颞肌的后缘以及远端缺乏肌梭的分布。对咬肌浅、深两层和颞肌前、后两部的肌梭密度进行比较,显示咬肌深层肌梭密度最高,颞肌前部次之,颞肌后部肌梭密度最低。结论咬肌和颞肌的肌梭分布呈不均质性,咬肌深层和颞肌前部肌梭密度高。咬肌深层和颞肌前部在下颌位置的维持和调节中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肌 颞肌 肌梭 肌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阔水自然保护区棘胸蛙种群的RAPD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南君 吴太伦 +2 位作者 路健 李东平 李学英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17,共4页
为保护与发展棘胸蛙资源,利用RAPD技术对贵州省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个棘胸蛙种群的20只标本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表明:用5条引物检测出37个RAPD位点,其中,多态位点31个,多态位点百分率83.78%。种群内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24 ... 为保护与发展棘胸蛙资源,利用RAPD技术对贵州省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个棘胸蛙种群的20只标本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表明:用5条引物检测出37个RAPD位点,其中,多态位点31个,多态位点百分率83.78%。种群内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24 6±0.190 5,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473 5±0.259 3。最大遗传距离为0.871,最小遗传距离为0.095,平均遗传距离为0.296,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704。表明,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种群的棘胸蛙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阔水自然保护区 棘胸蛙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大肠杆菌后家蝇幼虫浆血胞和粒血胞的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晖 马元芬 +1 位作者 晏容 贺莉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1-93,共3页
为家蝇血细胞的功能、细胞免疫机制等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依据,应用倒置显微镜结合姬氏染色观察家蝇3龄幼虫感染大肠杆菌后4h、8h、16h、24h血细胞总数及粒血胞和浆血胞的数量及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家蝇3龄幼虫浆血胞和粒血胞是家蝇幼... 为家蝇血细胞的功能、细胞免疫机制等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依据,应用倒置显微镜结合姬氏染色观察家蝇3龄幼虫感染大肠杆菌后4h、8h、16h、24h血细胞总数及粒血胞和浆血胞的数量及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家蝇3龄幼虫浆血胞和粒血胞是家蝇幼虫免疫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感染后4h血淋巴细胞总数、浆血胞和粒血胞数增高,感染后8h达高峰,之后开始下降;感染后各组浆血胞和粒血胞聚集成堆,出现细胞变形、空泡和核内颗粒浓集。对照组家蝇幼虫浆血胞有细胞分裂,感染后各组可见粒血胞、浆血胞分裂,家蝇幼虫血细胞的自身分裂可能是其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幼虫 血细胞 形态 细胞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球囊损伤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兔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无明显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陆红玲 汤阳 +2 位作者 黄跃 钱民章 冯赞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43-46,I0003,共5页
目的观察颈动脉球囊损伤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病变形成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家兔2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n=10),As模型组(n=10)。两组均行颈动脉球囊拉伤术,术后As模型组每日经皮下注射甲硫氨酸80 mg/... 目的观察颈动脉球囊损伤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病变形成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家兔2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n=10),As模型组(n=10)。两组均行颈动脉球囊拉伤术,术后As模型组每日经皮下注射甲硫氨酸80 mg/(kg/d)以诱导家兔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对照组每日经皮下注射生理盐水。24周后处死动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家兔实验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运用光学显微镜检测24周后HE染色的动脉壁横切面病理改变,通过图像分析软件测量血管壁厚度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24周后,As模型组家兔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同时主动脉壁出现不同程度地病理改变。但球囊损伤后的颈动脉壁厚度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球囊拉伤颈动脉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动脉粥样硬化 病变 球囊扩张 颈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氮冷冻致兔股骨头坏死病理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正丽 张潜 +4 位作者 周正平 黄跃 彭笳宸 汤宁宁 章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95-1098,共4页
目的探讨液氮冷冻法制备兔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的病理学特征。方法采用成年新西兰大白兔,无菌条件下手术显露股骨头;采用棉签蘸取液氮,对股骨头软骨面负重区冷冻、复温以制备股骨头坏死模型。于制模后第3、7天及第2、4、6、8周随机选择... 目的探讨液氮冷冻法制备兔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的病理学特征。方法采用成年新西兰大白兔,无菌条件下手术显露股骨头;采用棉签蘸取液氮,对股骨头软骨面负重区冷冻、复温以制备股骨头坏死模型。于制模后第3、7天及第2、4、6、8周随机选择模型兔,手术取下股骨头,进行股骨头纵切面肉眼观察,常规石蜡包埋、切片,经HE染色后光镜观察。结果股骨头纵切面4周前各观察时间点,股骨头局灶性坏死区域渐增。制模术后第3天兔股骨头组织切片镜下可见软骨细胞及骨细胞坏死;术后第7天见坏死区空骨陷窝较多;术后第2周见关节软骨缺损,软骨下区域小血管充血,骨小梁开始断裂、排列紊乱;术后第4周见关节软骨剥脱,髓腔内脂肪细胞坏死,并现增生纤维组织;术后第6周见股骨头塌陷,并出现纤维化骨的匍伏附着;术后第8周见新骨沉积性生长,骺板细胞挤压、变形。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液氮冷冻致兔股骨头坏死模型具有典型的病理演变特征,贴近已知人类股骨头坏死病理演变规律,是干细胞移植等治疗研究的理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疾病模型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羟二十烷四烯酸合成酶抑制剂HET0016与AngⅡ诱导心肌肥大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贾蝉忆 毛凌 +2 位作者 郭立荣 陈远寿 韩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52-1056,共5页
目的探究20-羟二十烷四烯酸(20-HETE)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结晶紫染色检测细胞表面积;qRT-PCR检测心钠肽(ANP)和脑钠肽(BNP)表达;DHE和MitoSOX法检测超氧化物(ROS)生成;细胞色素C还原法检测NADPH氧... 目的探究20-羟二十烷四烯酸(20-HETE)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结晶紫染色检测细胞表面积;qRT-PCR检测心钠肽(ANP)和脑钠肽(BNP)表达;DHE和MitoSOX法检测超氧化物(ROS)生成;细胞色素C还原法检测NADPH氧化酶活性;JC-1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和ELISA法检测CYP4A表达及20-HETE生成。结果 AngⅡ显著增加H9c2心肌细胞表面积,上调ANP和BNP的mRNA表达。AngⅡ诱导NADPH氧化酶活性增高及ROS生成,导致线粒体膜电位下降,HET0016可阻断AngⅡ如上作用。AngⅡ可促进CYP4A表达以及20-HETE生成。结论 20-HETE激活NADPH氧化酶引起ROS生成,诱导心肌线粒体功能紊乱,参与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羟二十烷四烯酸 血管紧张素Ⅱ 心肌肥大 线粒体功能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