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车联网环境中电动汽车高压安全监控系统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志勇 刘鑫 +2 位作者 胡林 尹来容 张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9-64,共6页
为提高电动汽车的高压安全性,在车联网环境中扩展了高压安全监控系统的功能。在总体结构上,将传统的电动汽车高压安全监控系统融入到车联网中,实现故障信息的互联共享;在故障信息通信手段上,还通过短程通信实现车与车、车与路基设施之... 为提高电动汽车的高压安全性,在车联网环境中扩展了高压安全监控系统的功能。在总体结构上,将传统的电动汽车高压安全监控系统融入到车联网中,实现故障信息的互联共享;在故障信息通信手段上,还通过短程通信实现车与车、车与路基设施之间的故障信息共享,通过远程通信实现车与用户、车与互联网之间的故障信息共享;在故障报警方式上,对于电动汽车高压安全的一般故障,由声光报警和液晶屏提示驾驶员故障类型和处理方法。对于严重故障,除声光报警和故障提示外,还通过车联网系统在车与车,车与数据处理中心之间共享故障信息,提醒周围车辆避让和申请交通救援。研究结果表明,车联网环境中的高压安全监控系统是监控系统和车联网的无缝连接,有益于预防安全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高压安全 监控系统 故障信息 车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动态交通路况的高速公路消防救援可达性评估 被引量:3
2
作者 黄遥 熊柳源 +2 位作者 刘顶立 唐加福 刘伟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573-3580,共8页
消防救援可达性评估是优化消防站布局、提升消防服务水平的重要前提。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面形区域消防救援可达性评估,且多分析消防救援在距离上的可达性,暂无研究以线形、半封闭特征的高速公路为对象,并考虑实时路况来分析消防救援在... 消防救援可达性评估是优化消防站布局、提升消防服务水平的重要前提。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面形区域消防救援可达性评估,且多分析消防救援在距离上的可达性,暂无研究以线形、半封闭特征的高速公路为对象,并考虑实时路况来分析消防救援在时间上的可达性。通过划分不同消防救援可达区间,基于时间加权方法建立高速公路消防救援可达性指标评估模型。以长沙市为例,收集了11455个高速公路区间点作为消防救援需求点,53座消防站作为消防救援供给点,并调用在线地图(如百度地图)实时路况数据来模拟消防救援行程时间。结果表明,长沙市高速公路消防救援总体可达性为48.46,消防救援服务水平为“中”,该地区高速公路应对火灾风险能力不强,有必要增加高速公路沿线消防站数量。该研究可为优化高速公路沿线消防站布局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实时路况 高速公路 消防救援 可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函数的高寒矿区地表动态下沉规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魏占玺 董建辉 +4 位作者 谢飞鸿 马文礼 袁材栋 曹生鸿 冯霖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667-6673,共7页
高寒地区因为其冻土的特殊性质导致其经历开采后随着季节变化易导致上覆岩层破坏,因此,为准确预测高寒地区矿区上覆岩层的动态沉降的发展趋势,选取高寒矿区地表富水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Weibull时间函数与分段函数的思路,结合矿区地表干... 高寒地区因为其冻土的特殊性质导致其经历开采后随着季节变化易导致上覆岩层破坏,因此,为准确预测高寒地区矿区上覆岩层的动态沉降的发展趋势,选取高寒矿区地表富水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Weibull时间函数与分段函数的思路,结合矿区地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SAR)监测数据建立高寒矿区地表动态沉降模型,讨论该函数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高寒矿区冻胀地表沉降的3个阶段沉降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与Weibull时间函数模型对应曲线相符。对Weibull时间函数的双参数取值进行探讨并优化,最终确定当初始、加速阶段的沉降运动参数λ取值2.5,沉降时间参数η取值0.068,稳定阶段λ取值2.3,η取值0.048时误差处于限差范围内,能较为准确地模拟预测地表的动态沉降过程。研究成果可为高寒矿区的防灾减灾及治理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开采 高寒矿区沉降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监测 Weibull时间函数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柔性护栏碰撞安全性仿真分析及实车验证 被引量:37
4
作者 雷正保 李丽红 +1 位作者 雷沐羲 陈晨晨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28-31,共4页
为研究新型柔性护栏碰撞安全性,据国内现有评价标准,通过建立车辆、护栏有限元仿真模型,结合多次实车碰撞试验,对新型柔性护栏碰撞安全性进行综合分析。基于VPG前处理软件,对所建"汽车-护栏"模型从车辆运动轨迹、车体加速度... 为研究新型柔性护栏碰撞安全性,据国内现有评价标准,通过建立车辆、护栏有限元仿真模型,结合多次实车碰撞试验,对新型柔性护栏碰撞安全性进行综合分析。基于VPG前处理软件,对所建"汽车-护栏"模型从车辆运动轨迹、车体加速度及护栏最大横向位移等方面分析车辆撞击新型柔性护栏的碰撞安全性;通过实车碰撞试验验证护栏对车辆的导向性。结果表明,仿真计算所得车辆运行轨迹、车体加速度等护栏安全评价指标与试验结果一致,满足法规评定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柔性护栏 碰撞安全性 有限元仿真 实车碰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斜坡地基比例系数m值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尹平保 赵明华 +2 位作者 贺炜 赵衡 张建仁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8-164,共7页
为研究斜坡坡度及水平荷载作用角度对斜坡地基比例系数m值的影响,设计并完成了一系列斜坡地基刚性桩水平承载室内模型试验,测得了不同斜坡坡度及水平荷载作用角度下地基比例系数m值.试验发现:斜坡地基比例系数m值随地面处桩身水平位移x... 为研究斜坡坡度及水平荷载作用角度对斜坡地基比例系数m值的影响,设计并完成了一系列斜坡地基刚性桩水平承载室内模型试验,测得了不同斜坡坡度及水平荷载作用角度下地基比例系数m值.试验发现:斜坡地基比例系数m值随地面处桩身水平位移x、斜坡坡度α及水平荷载作用角度β增加呈非线性减小,当x>10mm时,m值几乎保持为一定值,并据此建立了斜坡地基比例系数m值与坡度α及荷载作用角度β之间的拟合关系式.理论与试验对比分析表明:根据考虑斜坡空间效应影响确定的斜坡地基比例系数m值,计算得到的桩身内力、位移与实测结果最接近,最大计算误差小于10%;斜坡桩基设计时,建议取地面处桩身水平位移x=10mm对应的m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比例系数 模型试验 斜坡桩 斜坡空间效应 水平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人碰撞事故再现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邹铁方 蔡铭 +1 位作者 杜荣华 何兴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5-100,共6页
车人碰撞事故再现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提高结果可信性为事故再现的核心。根据事故再现所需痕迹将再现方法分为6类,即"行人抛距"、"车辆制动距离"、"行人损伤"、"车辆变形"、"其他"... 车人碰撞事故再现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提高结果可信性为事故再现的核心。根据事故再现所需痕迹将再现方法分为6类,即"行人抛距"、"车辆制动距离"、"行人损伤"、"车辆变形"、"其他"以及"仿真"。通过分析各类方法的优缺点,提出可综合利用这些方法获得客观、可信的事故再现结果。然后探讨提高车人碰撞事故再现结果可信性的新发展方向:开发国产、高精度的事故再现软件,研究事故再现结果的不确定性问题,以及研究痕迹间关系在事故再现中的应用。而其中仿真所得事故再现结果的不确定性问题、车人碰撞事故再现区间不确定优化方法以及事故现场痕迹间关系为值得期待的新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事故再现 车人碰撞事故 痕迹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镁水泥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李九苏 王宇文 张文勃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66-2671,共6页
系统研究了磷酸镁水泥混凝土的干缩、耐水、抗渗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磷酸镁水泥经复配10%普通硅酸盐水泥、10%粉煤灰、5%生石膏、0.3%多聚磷酸钠后,砂浆干缩率大幅降低,混凝土干缩率早期高、后期低。磷酸镁水泥混凝土耐水性较差,掺... 系统研究了磷酸镁水泥混凝土的干缩、耐水、抗渗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磷酸镁水泥经复配10%普通硅酸盐水泥、10%粉煤灰、5%生石膏、0.3%多聚磷酸钠后,砂浆干缩率大幅降低,混凝土干缩率早期高、后期低。磷酸镁水泥混凝土耐水性较差,掺入硅溶胶或HEA防水剂可显著改善其耐水性,同时可显著提高其抗渗性,由于孔隙率降低和孔隙结构得到显著改善,硅溶胶改善抗渗性的效果更佳。氯盐与硫酸盐腐蚀试验结果表明,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镁水泥 干缩性 耐水性 抗渗性 耐氯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混凝土路面多功能快速修补材料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九苏 曹勇 唐勇斌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7-139,共3页
研制了一种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多种病害均具有修复能力的多功能快速修补材料。以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为指标确定其最佳配合比为:粉煤灰为胶凝材料总质量的20%、缓凝剂硼砂与氧化镁的最佳摩尔比为0.05、水胶比为0.2。探讨了多功能快速修补... 研制了一种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多种病害均具有修复能力的多功能快速修补材料。以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为指标确定其最佳配合比为:粉煤灰为胶凝材料总质量的20%、缓凝剂硼砂与氧化镁的最佳摩尔比为0.05、水胶比为0.2。探讨了多功能快速修补材料的水化及凝结硬化机理,在此基础上,试验研究了硼砂、粉煤灰以及普通硅酸盐水泥对凝结时间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硼砂、粉煤灰对凝结时间的调节作用有限,而当普通硅酸盐水泥掺量超过70%时,凝结时间可显著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修补 凝结硬化机理 磷酸镁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网效率的城市结点对外交通组织模式 被引量:4
9
作者 过秀成 涂圣文 张小辉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49-853,共5页
为定量评价城市结点对外交通模式的合理性,考虑路网均衡状态下的出行成本、路网容量和服务水平等因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路网效率测度指标。应用该指标构造测试路网,分析了不同交通量水平、不同对外交通需求结构下城市结点对外交通组... 为定量评价城市结点对外交通模式的合理性,考虑路网均衡状态下的出行成本、路网容量和服务水平等因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路网效率测度指标。应用该指标构造测试路网,分析了不同交通量水平、不同对外交通需求结构下城市结点对外交通组织模式的适用性。研究表明:在城市内部路网富余通行能力不大的情况下,当干线公路交通量小于750 pcu/h时,干线公路可直接接入内部道路系统;当干线公路交通量在750~2000 pcu/h且主要为出入境交通时,宜将对外交通引入城市结点快速干道系统,通过快速干道系统集中组织对外交通;当干线公路交通量大于2000 pcu/h且存在较为集中的过境交通时,宜设置直接式过境通道分离过境交通。所提出的路网效率测度指标和研究结果对城市结点对外交通组织方案的决策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对外交通 路网效率 交通需求结构 快速干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盐基沥青路面冷再生快速修补材料路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九苏 叶康 +1 位作者 李俭 张文勃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43-2647,共5页
研制了一种对沥青路面多种病害均具有较好修复能力的新型快速修补材料。确定了磷酸盐基沥青路面冷再生快速修补材料最佳配方:水灰比为0.45、磷酸镁水泥用量为20%、水玻璃掺量为5%、粉煤灰掺量为5%,废旧沥青混合料为70%。在最佳配方的基... 研制了一种对沥青路面多种病害均具有较好修复能力的新型快速修补材料。确定了磷酸盐基沥青路面冷再生快速修补材料最佳配方:水灰比为0.45、磷酸镁水泥用量为20%、水玻璃掺量为5%、粉煤灰掺量为5%,废旧沥青混合料为70%。在最佳配方的基础上,经试验测得:养护4 h、48 h试件动稳定度分别达到3216次/mm和4193次/mm,养护4 h试件-10℃极限弯拉应变为2725.4με,表明该材料具备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其养护4 h、48 h残留稳定度分别为78.6%和82.0%,养护4 h试件冻融劈裂强度比为74.5%,表明其具有较好的水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快速修补 冷再生 磷酸镁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似模型管理的汽车安全带约束系统优化设计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鑫 吴钢 尹来荣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2-136,共5页
为提高汽车安全带约束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通过实车碰撞实验对安全带约束系统数值模型进行校正;基于径向基函数建立安全带约束系统的近似模型,运用IP-GA遗传算法对安全带约束系统的动态特性参数进行优化。优化中为控制由近似模型所致误... 为提高汽车安全带约束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通过实车碰撞实验对安全带约束系统数值模型进行校正;基于径向基函数建立安全带约束系统的近似模型,运用IP-GA遗传算法对安全带约束系统的动态特性参数进行优化。优化中为控制由近似模型所致误差,通过模型管理更新近似模型,并将误差达到允许范围内优化解作为实际问题的解。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有效获得安全带约束系统的最佳匹配参数,确保汽车乘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带约束系统 近似模型管理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砾(卵)石层GIN法灌浆防渗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伟 周湘凌 +1 位作者 徐蒙 雷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69-1273,共5页
通过室内GIN法灌浆模拟试验,研究浆液扩散半径与灌浆后结石体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受灌浆强度、地层渗透系数、孔隙度、浆液水灰比、灌浆时间等单因素和多因素耦合影响规律及其之间的数值关系。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试验数据,总结出它们... 通过室内GIN法灌浆模拟试验,研究浆液扩散半径与灌浆后结石体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受灌浆强度、地层渗透系数、孔隙度、浆液水灰比、灌浆时间等单因素和多因素耦合影响规律及其之间的数值关系。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试验数据,总结出它们之间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对浆液的扩散半径影响显著性的顺序依次为灌浆强度、地层渗透系数、水灰比与灌浆时间;对灌浆后结石体抗压强度影响显著性的顺序依次为水灰比、灌浆强度、孔隙度与灌浆时间,其中水灰比为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N法灌浆 扩散半径 渗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沥青胶浆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刘克非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7-410,484,共5页
以SMA-10为例,通过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简支梁弯曲蠕变试验、水稳定性试验、车辙试验以及动、静态蠕变试验、恒高度重复剪切试验和4点弯曲疲劳试验,研究了木质素纤维、矿物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对沥青胶浆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结... 以SMA-10为例,通过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简支梁弯曲蠕变试验、水稳定性试验、车辙试验以及动、静态蠕变试验、恒高度重复剪切试验和4点弯曲疲劳试验,研究了木质素纤维、矿物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对沥青胶浆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的加入可以明显改善沥青胶浆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但同时降低它们的低温抗裂性能;矿物纤维沥青混合料的冻稳定性和高温性能最好,聚丙烯腈纤维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最好;车辙试验、动态蠕变试验和恒高度重复剪切试验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能较好地反映不同纤维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而动态蠕变试验得出的黏弹性常数可用来预估沥青面层的车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沥青胶浆 路用性能 RSCH S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粒土路堤填料力学特性及其细观模拟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何忠明 黄超 +2 位作者 刘雅欣 范电华 杨煜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16-1124,共9页
为了研究粗粒土填料在荷载及降雨入渗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变化规律,采用Autotriax全自动三轴试验系统对粗粒土填料进行静三轴试验。基于试验所得力学参数,结合颗粒流软件PFC3D对试验进行细观模拟研究,通过自编程序引入接触黏结模型,对比分... 为了研究粗粒土填料在荷载及降雨入渗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变化规律,采用Autotriax全自动三轴试验系统对粗粒土填料进行静三轴试验。基于试验所得力学参数,结合颗粒流软件PFC3D对试验进行细观模拟研究,通过自编程序引入接触黏结模型,对比分析粗粒土在不同围压、含水率和压实度下的力学特性及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运用PFC3D软件进行静三轴试验模拟,通过数值分析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趋势与室内试验结果变化趋势较一致;试件的体应变在高围压时表现为整体剪缩,低围压时表现为先剪缩后剪胀;随着应变增加,黏结断裂点快速发展,试件由单一的中间部位挤压呈现出多个潜在的剪切面,且颗粒间的黏结破坏具有滞后性,试件内部演变规律与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规律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力学特性 静荷载 粗粒土 离散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网的交通事故机理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龙科军 刘勇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0-154,共5页
针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形成机理进行定性、定量研究,根据我国道路交通事故记录数据特征,应用贝叶斯网对事故发生概率进行定量分析。引入"驾驶员紧张度"和"道路线形合理度"两个隐节点,建立了事故分析的贝叶斯网多层隐... 针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形成机理进行定性、定量研究,根据我国道路交通事故记录数据特征,应用贝叶斯网对事故发生概率进行定量分析。引入"驾驶员紧张度"和"道路线形合理度"两个隐节点,建立了事故分析的贝叶斯网多层隐类模型,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确定了模型的边缘概率和条件概率。将贝叶斯网模型应用于国道104二级公路(K1310+000~K1330+000)的事故分析中,运用贝叶斯网分析软件包Netica对其历史事故记录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贝叶斯网不仅可以定量计算某种道路交通状态下的事故发生概率,而且可以找出影响事故概率的关键原因和最不利状态组合(事故概率最大时的道路交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安全工程 数据挖掘 条件概率 后验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结点对外交通需求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涂圣文 过秀成 张小辉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18,共6页
为克服现有对外交通需求分析方法的不足,根据城市结点对外交通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双四阶段'法来进行城市结点对外交通需求分析.该方法分两步进行,其中第一步为区域层面的交通分析,将城市结点作为一个整体交通分区,按区域交通需... 为克服现有对外交通需求分析方法的不足,根据城市结点对外交通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双四阶段'法来进行城市结点对外交通需求分析.该方法分两步进行,其中第一步为区域层面的交通分析,将城市结点作为一个整体交通分区,按区域交通需求分析的'四阶段'法,得到规划年城市结点出入境交通生成总量及经过城市的各条干线公路进、出城方向的路段交通量;第二步为结点层面的交通分析,将城市结点规划区划分为若干个内部交通分区,并在干线公路与规划境界线交叉处设置对外交通分区,运用第二轮'四阶段'法,得到规划年内部交通分区、对外交通分区的出入境交通、过境交通生成量及其间的分布量.镇江市综合交通规划对外交通分析预测应用实践表明,该方法综合了影响区法和境界线法的优点,克服了二者所存在的固有缺陷,因而分析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对外交通 “双四阶段”法 交通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碰撞安全风险决策中基于复合聚类的群决策专家权重确定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素娟 雷正保 赵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3-78,85,共7页
针对风险评估中群决策数据的处理可靠性问题,提出专家权重对于数据处理的重要性。从汽车碰撞安全研究的行业特色出发,依据专家社会因素指标,运用系统聚类和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对专家进行专家权威权重聚类;依据专家提供意见的数据一致... 针对风险评估中群决策数据的处理可靠性问题,提出专家权重对于数据处理的重要性。从汽车碰撞安全研究的行业特色出发,依据专家社会因素指标,运用系统聚类和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对专家进行专家权威权重聚类;依据专家提供意见的数据一致性和个体与群体一致性程度,运用基于信息熵的方法对专家进行专家意见权重聚类;将两种聚类结果进行复合聚类,得到各位专家的最终权重。结果表明,在综合专家权威权重和专家意见权重的基础上,经复合聚类得到的专家权重具有较好的均衡性和可靠性,为系统项目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碰撞安全 风险评估 群决策 社会因素指标 复合聚类 专家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雨入渗对膨胀土抗剪强度的影响及微观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常锦 杨和平 +3 位作者 肖杰 何忠明 毛瑞 童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6-213,共8页
为探究酸雨入渗对膨胀土抗剪强度的影响,以广西酸雨重灾区的百色原状膨胀土为研究对象,根据干湿循环影响区土体的实际状态及边界条件,模拟不同酸雨入渗情况(pH为3,5和7)进行抗剪强度试验研究,探究膨胀土抗剪强度变化规律;结合微观试验,... 为探究酸雨入渗对膨胀土抗剪强度的影响,以广西酸雨重灾区的百色原状膨胀土为研究对象,根据干湿循环影响区土体的实际状态及边界条件,模拟不同酸雨入渗情况(pH为3,5和7)进行抗剪强度试验研究,探究膨胀土抗剪强度变化规律;结合微观试验,研究其微观结构和矿物成分变化特性,揭示酸雨入渗对膨胀土的微观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酸液pH减小,试样抗剪强度不断衰减,黏聚力降幅明显,内摩擦角出现小幅度下降,且在2次干湿循环作用后,黏聚力出现最大降幅;上覆压力越小,抗剪强度衰减越明显;酸雨入渗作用下土体中游离的胶结物呈不同程度溶蚀和淋滤,微孔隙体积和数目均增大,入渗酸液pH越小,该变化趋势愈明显,微结构单元更松散,致使土体结构性减弱,抗剪强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入渗 膨胀土 抗剪强度 胶结物 溶蚀 淋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岩体单轴压缩室内试验分析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41
19
作者 何忠明 彭振斌 +1 位作者 曹平 周莲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906-1912,共7页
为了研究层状岩体抗压强度的层面效应,通过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层状岩体单轴压缩情况下的应力应变响应以及强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结构面倾角的增大,层状岩体的压缩强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含有90°倾角结构面的试... 为了研究层状岩体抗压强度的层面效应,通过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层状岩体单轴压缩情况下的应力应变响应以及强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结构面倾角的增大,层状岩体的压缩强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含有90°倾角结构面的试样其抗压强度明显大于含有0°倾角结构面的试样对应的抗压强度;数值试验得到的分析结果与室内试验结果相同,岩样的变形特征大致分为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和破坏阶段;压缩强度均随加载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压缩强度与加载速率之间的关系均可通过线性方程进行拟合,相关系数较大;在实际试验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模拟工况采用不同的加载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岩体 压缩 室内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材料在非关联流动法则下剪胀角选取探讨 被引量:107
20
作者 孔位学 芮勇勤 董宝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278-3282,共5页
岩土材料属于摩擦型材料,其强度特性时参数指标的选取至关重要。当前对剪胀角存在模糊认识,导致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分析中常会产生较大误差。在分析传统的滑移线场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广义塑性理论,证明了岩土材料在非关联流动法则条件... 岩土材料属于摩擦型材料,其强度特性时参数指标的选取至关重要。当前对剪胀角存在模糊认识,导致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分析中常会产生较大误差。在分析传统的滑移线场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广义塑性理论,证明了岩土材料在非关联流动法则条件下的剪胀角应取φ/2,且此时体变必为0。通过对具有精确理论解的经典Prandtl地基承载力课题的数值模拟分析,分别对关联流动法则、非关联流动法则剪胀角取φ/2及非关联流动法则剪胀角取0三种情况下地基的承载力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上述3种情况下得到的极限荷载的误差为2%,但滑移线场与理论解有较大差异。其中,在非关联流动法则条件下,采用剪胀角ψ=φ/2所得到的滑移线场与Prandtl理论解一致,而采用ψ=0所得到的滑移线场与理论解有较大的偏差。这说明目前在非关联流动法则条件下采用ψ=0虽然可得到相应的正确的极限荷载,但是相应的滑移线场具有较大的误差,同时也证明了岩土材料在非关联流动法则条件下的剪胀角应该选取φ/2,而不是目前通常采用的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材料 非关联流动法则 剪胀角 滑移线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