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足尺方钢管混凝土套箱内部脱空检测方法研究
1
作者 宋林琳 魏明阳 +3 位作者 张学明 闫维高 刘坤 李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6-115,133,共11页
钢管混凝土结构内部密实性对整体钢管混凝土的受力性能影响较大,因此,对钢管混凝土的密实度进行精细化检测具有重要意义。以某连接线高架桥为背景,设计了2个足尺钢管混凝土套箱试件,基于超声波法和冲击回波法,探究不同方法在模型中的适... 钢管混凝土结构内部密实性对整体钢管混凝土的受力性能影响较大,因此,对钢管混凝土的密实度进行精细化检测具有重要意义。以某连接线高架桥为背景,设计了2个足尺钢管混凝土套箱试件,基于超声波法和冲击回波法,探究不同方法在模型中的适用性及不同高度、宽度和角度影响下的脱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尺寸模型采用非金属超声法检测声波的穿透性较弱,效果不明显;采用扫描式冲击回波法,通过分析时域图波形形状及峰值分布规律,并用频域图进行辅助验证,可有效判定钢-混交界面处的脱空情况。为验证测试结果,对模型进行切割,实际观察模型内部状态,结果表明,测试结果与实际密实区域的分布基本吻合。从提高密实性的角度,建议后期在该类结构设计时,上方钢板增加浇筑孔个数,增大浇筑孔直径,并在四角设置预留孔;在施工时,上方钢盖梁和下方墩柱安装应注意垂直度,在浇筑中加强对结构上部和两边振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套箱 脱空 无损检测 冲击回波法 超声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积神经网络在铁路洪灾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2
作者 秦世涛 王天亮 +1 位作者 寇晓康 郭晶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9-136,共8页
为有效应对铁路山区路段的暴雨洪灾,首先,依据现有的洪灾风险评估体系,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和承灾体脆弱性三方面选取13个风险指标,并结合历史数据构建了卷积神经网络风险评估模型。其次,通过对改进模型结构和优化参数,使... 为有效应对铁路山区路段的暴雨洪灾,首先,依据现有的洪灾风险评估体系,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和承灾体脆弱性三方面选取13个风险指标,并结合历史数据构建了卷积神经网络风险评估模型。其次,通过对改进模型结构和优化参数,使模型准确率达到90%以上。最后,通过构建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朔州—黄骅铁路沿线区域进行风险评估,得到洪灾潜在风险空间分布图。模型预测结果与实地调研结果高度吻合,验证了本文方法的适用性。研究成果可为山区铁路暴雨洪灾风险评估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风险评估 数值计算 铁路洪灾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雷达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郭峰 赵品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5-89,共5页
与传统的技术手段相比,雷达由于具有全天时、非接触、高精度且具有一定穿透力的特点,其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从基本的探测原理、实施步骤等方面阐述了雷达技术在地质超前预报、施工质量检测、建筑结构... 与传统的技术手段相比,雷达由于具有全天时、非接触、高精度且具有一定穿透力的特点,其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从基本的探测原理、实施步骤等方面阐述了雷达技术在地质超前预报、施工质量检测、建筑结构变形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并对现代雷达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简单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技术 超前地质预报 无损检测 干涉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中混凝土排桩主动隔振研究
4
作者 刘晶磊 陈岩 +3 位作者 陈丰泽 李秀欣 梅名彰 尹姜鳗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4-173,共10页
为了探究地基中设置混凝土排桩后,排桩的各参数变化对近场主动隔振的影响规律,在有限元软件中建立与试验场地一致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计算与分析验证了有限元计算结果的有效性;参考TB 10621—2014《高速铁路设计规范》建立了足尺寸的... 为了探究地基中设置混凝土排桩后,排桩的各参数变化对近场主动隔振的影响规律,在有限元软件中建立与试验场地一致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计算与分析验证了有限元计算结果的有效性;参考TB 10621—2014《高速铁路设计规范》建立了足尺寸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在列车荷载作用下排桩的各参数变化对隔振效果的具体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桩长参数对隔振效果影响较为明显,随着参数增大,隔振效果越理想,当桩长参数为10.5以后,继续增加比值,隔振效果提升不显著;随着桩间距参数越大,隔振效果越不理想,较小的桩间距可获得理想的隔振效果;埋深参数对隔振效果影响显著,参数越大,隔振效果越不理想,当参数为3.5时,隔振效果已很不理想,较浅埋深能获得较理想的隔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排桩 主动隔振 有限元 列车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单箱双室波形钢腹板组合简支梁顶板横向受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品 荣学亮 邵旭东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79,共8页
为分析节段预制拼装施工工艺对单箱双室波形钢腹板组合简支梁顶板横向受力性能的影响,以青海三道河桥为背景,按1∶3的缩尺比设计、制作2片试验梁(1片整体梁采用整体浇筑、1片节段梁采用节段预制拼装)进行静载破坏试验,分析试验梁顶板在... 为分析节段预制拼装施工工艺对单箱双室波形钢腹板组合简支梁顶板横向受力性能的影响,以青海三道河桥为背景,按1∶3的缩尺比设计、制作2片试验梁(1片整体梁采用整体浇筑、1片节段梁采用节段预制拼装)进行静载破坏试验,分析试验梁顶板在横向对称、偏心加载及纵向单点、双点加载共4种工况下的荷载~位移、荷载~横向应变曲线,并结合有限元分析、理论推导,研究顶板在横向不同位置加载下的横向内力变化规律、有效分布宽度以及横隔板数量对顶板横向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节段梁与整体梁顶板的横向应变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节段梁的横向应变略大于整体梁的横向应变;节段梁顶板有效分布宽度试验值与有限元值较为接近,二者间的误差不超过9%,且均大于《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的计算值;节段梁顶板横向应力理论计算值均大于相应横向应力试验值与有限元值;设置一定数量的横隔板对减小节段梁顶板横向应力值有较好的效果;节段预制拼装施工工艺可满足结构横向受力和变形,符合我国大力发展绿色桥梁的建设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梁桥 整体现浇 节段预制拼装施工 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 横向内力 有效分布宽度 模型试验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段拼装变截面波形钢腹板连续组合箱梁的剪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赵品 邵旭东 +1 位作者 荣学亮 刘鑫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0-181,共12页
为了研究节段预制拼装波形钢腹板连续组合箱梁的抗剪性能,制作两片缩尺试验梁,包括节段拼装变截面波形钢腹板连续箱梁和相同尺寸的整体浇筑变截面波形钢腹板连续箱梁.通过静力试验和数值分析,得到了节段拼装梁的剪应力分布规律、波形钢... 为了研究节段预制拼装波形钢腹板连续组合箱梁的抗剪性能,制作两片缩尺试验梁,包括节段拼装变截面波形钢腹板连续箱梁和相同尺寸的整体浇筑变截面波形钢腹板连续箱梁.通过静力试验和数值分析,得到了节段拼装梁的剪应力分布规律、波形钢腹板承剪比例等.结果表明:在中跨对称加载作用下,中跨1/4位置处节段拼装梁与整体梁波形钢腹板的剪应力沿梁高方向均匀分布,节段拼装梁的剪应力值要大于整体梁的相应值.推导出节段拼装变截面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的剪应力计算公式,并考虑施工工艺对剪应力的影响,通过与实测值对比验证公式的准确性.两片试验梁的波形钢腹板的承剪比受荷载影响较小,保持一个恒定的比例;两片试验梁在中支座位置处的钢腹板承剪比均为50%,并沿着试验梁纵向方向向两侧不断增大;在中跨1/4位置,节段拼装梁钢腹板的承剪比达到85%以上,整体梁的钢腹板在该位置的承剪比在75%左右,两片试验梁在边跨相应位置承剪比相差不大.将适用于节段拼装混凝土箱梁的AASHTO接缝抗剪强度计算公式乘0.9可用于接缝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上述公式值与试验值、有限元结果的误差在5%左右,可以较好地预测钢混组合结构胶接缝的抗剪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节段拼装 剪切性能 室内试验 变截面 波形钢腹板 抗剪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山区铁路线暴雨洪灾风险评估——以朔黄铁路原平段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韩帅兵 苏成 +4 位作者 寇晓康 王天亮 李跃鹏 杨仪 程建蕊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50,共7页
随机森林决策树分裂易受数据集不平衡性及变异性的影响,导致权重分配和预测结果出现偏差。山区洪灾风险评估影响因素众多、数据差异性大,如何降低数据不平衡性以及变异性的影响,直接关系各因素重要性的科学排序以及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随机森林决策树分裂易受数据集不平衡性及变异性的影响,导致权重分配和预测结果出现偏差。山区洪灾风险评估影响因素众多、数据差异性大,如何降低数据不平衡性以及变异性的影响,直接关系各因素重要性的科学排序以及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该文依据流域灾害系统理论,从致灾因子和孕灾环境选取9个风险指标,构建山区铁路洪灾风险评估数据集,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基于Gini指数和Sigmoid函数两种分裂方式的随机森林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之后采用最优模型对朔黄铁路原平段沿线洪灾风险进行预测,并利用实地调研结果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地形要素(高程、坡度、坡向)与洪灾风险密切相关,孕灾环境作为产生暴雨洪灾风险的内因,在山区铁路洪灾风险评估中起决定性作用;基于Sigmoid函数分裂方式的随机森林模型在分裂过程中可以降低信息不纯度和数据变异性对结果的影响,精度更优,预测结果与实际吻合度较高,方法适用性较强。研究成果可为山区铁路暴雨洪灾风险评估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铁路 随机森林 风险评估 暴雨洪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山岭隧道复合式衬砌水压力计算方法
8
作者 张素敏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9-134,共6页
富水山岭地区隧道衬砌结构设计中,采用限制排水方式由于可以兼顾隧道本身结构安全和周围环境的保护而逐渐被认同,目前多采用设置防水板和盲沟排水体系的复合式衬砌结构,对其二衬水压力,目前尚缺乏类似围岩压力的简单实用的方法。视二衬... 富水山岭地区隧道衬砌结构设计中,采用限制排水方式由于可以兼顾隧道本身结构安全和周围环境的保护而逐渐被认同,目前多采用设置防水板和盲沟排水体系的复合式衬砌结构,对其二衬水压力,目前尚缺乏类似围岩压力的简单实用的方法。视二衬和防水板为堵水层,围岩-注浆圈-喷混凝土-盲沟为排水路径,基于整体式衬砌的渗流理论,推导出排水路径上总水头降与限排流量成正比,分析得出二衬和防水板外水压力为总水头与总水头降之差,可以省去根据盲沟排水系统流量换算二衬假想渗透系数的步骤,提出一种简易可行的复合式衬砌隧道二衬水压力的解析计算方法,可在设计阶段基于隧道允许排水量或二衬水压力直接进行二衬结构计算和围岩加固设计,实现对地下水的主动控制,确保衬砌结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隧道 山岭隧道 复合式衬砌 水压力 渗流场 解析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组合梁结构噪声研究
9
作者 林玉森 瓮子涵 +2 位作者 赵鹤轩 焦世旺 王军文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6,共8页
研究目的:为了分析列车高速通过钢-混组合梁桥时因振动产生的结构噪声,本文采用边界元法与统计能量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32 m钢-混组合梁桥有限元模型、31自由度的列车模型及轨道模型,分析列车在轨道不平顺的激励下通过桥梁时的扣件力,... 研究目的:为了分析列车高速通过钢-混组合梁桥时因振动产生的结构噪声,本文采用边界元法与统计能量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32 m钢-混组合梁桥有限元模型、31自由度的列车模型及轨道模型,分析列车在轨道不平顺的激励下通过桥梁时的扣件力,并将扣件力作为声学边界条件,进而求解声场中各场点的声压级以及桥梁各板件对峰值声压级的贡献量。研究结论:(1)高速列车通过钢-混组合梁桥时,噪声的峰值声压级为76.5 dB(A);(2)列车以相同时速通过单箱单室和单箱双室钢-混组合梁时,桥梁结构噪声的峰值声压级基本相同,但桥梁各板件对于峰值声压级的贡献量不同;(3)列车通过单箱单室钢-混组合梁桥时,各板件对峰值声压级的贡献量为:腹板>翼缘板>底板>顶板>横隔板;(4)列车通过单箱双室钢-混组合梁桥时,各板件对峰值声压级的贡献量为:翼缘板>顶板>腹板>底板>横隔板;(5)本研究成果可为探究钢-混组合梁桥结构噪声产生机理及减振降噪措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梁桥 车桥耦合 结构噪声 边界元法 统计能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粉土路基内水分迁移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杨志浩 岳祖润 冯怀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241-2251,共11页
动载作用下非饱和粉土路基内部的水分迁移规律,对研究重载铁路在浸水状态下的路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范德堡原理,利用土样的电阻率特性,研制出一套基于GDS动三轴仪的非饱和土样含水率分布规律测试系统。利用该系统开展浸水动三轴试... 动载作用下非饱和粉土路基内部的水分迁移规律,对研究重载铁路在浸水状态下的路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范德堡原理,利用土样的电阻率特性,研制出一套基于GDS动三轴仪的非饱和土样含水率分布规律测试系统。利用该系统开展浸水动三轴试验,并对试验过程中非饱和试样的分层含水率进行连续测试,探究土样的初始压实度、动载的动应力幅值对非饱和土样内部水分迁移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可在动三轴试验过程中对非饱和试样的分层含水率进行实时、无损、连续地测定,测试结果的最大误差为0.7%;非饱和土样在动载作用下随其含水率逐渐增大,土样的初始压实度对电阻率的影响程度减弱,接近饱和含水率时可忽略;土样初始压实度、含水率与土体电阻率具有确定的函数表达式,并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及唯一性。结合试验结果分析认为:降雨及动荷载共同作用下,路基内水分在某一深度土体积聚,该区域孔隙水压力增大,强度降低,导致翻浆冒泥病害的发生;路基压实度及列车轴重增大,均会抑制路基内水分向下部迁移,有助于路基的稳定,但轴重增加,可能导致路基的失稳,当轴重大于临界动应力时,路基将发生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德堡法 非饱和土样 动三轴试验 水分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形稳定时间统计的挤压性围岩隧道二次衬砌施作时机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雷 朱超 +2 位作者 刘志春 安志飞 李宁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26,共10页
为获取挤压性围岩隧道二次衬砌施作时间,使二次衬砌施作可操作性更强,以变形速率限值为基础,对412个挤压性围岩隧道断面变形量测数据进行拟合和统计分析,得出不同变形等级的变形稳定时间范围值和施工期分阶段二次衬砌施作时机预测方法... 为获取挤压性围岩隧道二次衬砌施作时间,使二次衬砌施作可操作性更强,以变形速率限值为基础,对412个挤压性围岩隧道断面变形量测数据进行拟合和统计分析,得出不同变形等级的变形稳定时间范围值和施工期分阶段二次衬砌施作时机预测方法。具体结论为:1)提出了基于变形速率判据的变形稳定时间预测方法,通过最优指数函数曲线拟合,实现稳定阶段变形量u稳和最终稳定时间t′稳的预测;2)通过统计分析,确定了不同变形等级、不同跨度条件下变形稳定时间t′稳范围值,用于设计阶段初步拟定二次衬砌施作时机;3)提出了施工期二次衬砌施作时机分阶段预测方法,根据实测20、30、40 d和稳定时的相对变形,可实现分阶段预测最终变形稳定时间;4)经实测变形数据检验,采用二次衬砌施作时机分阶段预测方法所得预测结果可被工程所接受;5)以分阶段变形稳定时间t′稳为判别指标的挤压性围岩隧道二次衬砌施作时机预测方法,可操作性强,能避免以变形速率为判别指标时的操作困扰,可直接服务于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性围岩 铁路隧道 二次衬砌施作时机 变形分级 变形稳定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MADS混合算法的既有铁路平面线形自动重构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伟 张振亚 +4 位作者 赵璐 蒲浩 彭先宝 王杰 王建西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24,83,共7页
研究目的:既有铁路平面线形重构是铁路养护维修与增改建设计的重要基础,重构结果对列车运行安全、养护改建工程量将产生重要影响。既有方法通常先识别确定交点坐标,再逐交点优化半径缓长,属局部重构,难以实现全局优化;同时对约束的处理... 研究目的:既有铁路平面线形重构是铁路养护维修与增改建设计的重要基础,重构结果对列车运行安全、养护改建工程量将产生重要影响。既有方法通常先识别确定交点坐标,再逐交点优化半径缓长,属局部重构,难以实现全局优化;同时对约束的处理还不全面,重构的线形需要经过大量人工调整方可应用。对此,本文提出一种遗传算法混合网格自适应直接搜索(GA-MADS)的既有线路平面重构方法,实现线路平面整体自动优化重构。研究结论:(1)在遗传算法中融入MADS,有效克服了遗传算法在优化中随机性大、早熟收敛的缺点,实现平面线形整体重构;(2)各类约束在优化过程中被自动处理,无需人工后续调整;(3)研究成果已在各大铁路设计院6 000余公里的既有线增改建设计中成功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自动产生满足工程约束的优化重构线形,大幅提高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既有线 重构 优化计算 网格自适应直接搜索(MA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激励下斜拉桥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杰 张瑞云 +1 位作者 王海龙 张志国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44,共5页
为准确、有效地识别环境激励下斜拉桥的模态参数,选取目前较优的NExT-SSI与FRF-PolyMax 2种模态识别算法进行研究,并提出稳定图与功率谱峰值相结合的真假模态甄别方法。以一座单塔双索面斜拉桥为例验证识别算法和模态甄别方法的有效性,... 为准确、有效地识别环境激励下斜拉桥的模态参数,选取目前较优的NExT-SSI与FRF-PolyMax 2种模态识别算法进行研究,并提出稳定图与功率谱峰值相结合的真假模态甄别方法。以一座单塔双索面斜拉桥为例验证识别算法和模态甄别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NExT-SSI与FRF-PolyMax 2种识别算法均可较准确地获得环境激励下斜拉桥的模态参数,FRF-PolyMax法精度更高;所提出的稳定图与功率谱密度函数峰值相结合的模态甄别方法可弥补稳定图法的不足,识别的模态参数更加真实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环境激励 模态参数识别 FRF-PolyMax法 NExT-SSI法 稳定图 功率谱峰值 模态甄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中冷冻排管布置形式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松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8-111,共4页
在富水土层中的地铁联络通道施工目前往往采用冻结法。该工法辅助冻结面易出现薄弱点,一般采用冷冻排管加保温板的方式进行保温,增强冻结效果。对冷冻排管的规格、贴合形式、流量、间距等参数进行分析,结合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部分工程实... 在富水土层中的地铁联络通道施工目前往往采用冻结法。该工法辅助冻结面易出现薄弱点,一般采用冷冻排管加保温板的方式进行保温,增强冻结效果。对冷冻排管的规格、贴合形式、流量、间距等参数进行分析,结合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部分工程实测数据,得出适合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施工使用的相关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联络通道 冻结法施工 冷冻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节性冻土地区铁路路基冻结深度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张松 岳祖润 +2 位作者 孙铁成 宋宏芳 杨志浩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2-76,共5页
对哈齐(哈尔滨—齐齐哈尔)客运专线DK221+150断面温度场进行实测,并对该断面温度场进行了二维有限元分析,研究季节性冻土地区铁路路基冻结深度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拟合出冻结深度与热通量及持续冻结时间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该地... 对哈齐(哈尔滨—齐齐哈尔)客运专线DK221+150断面温度场进行实测,并对该断面温度场进行了二维有限元分析,研究季节性冻土地区铁路路基冻结深度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拟合出冻结深度与热通量及持续冻结时间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该地区铁路路基最大冻结深度约0.3 m;路基冻结深度主要取决于浅层土体的热通量及持续冻结时间;当表层热通量降低至某一临界值后,土体冻结深度不再发展,冻土厚度开始逐步减少;冻结深度与热通量、持续冻结时间呈线性关系,随着冻结状态时间的延长,热通量的敏感性下降,持续冻结时间敏感性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热通量 数值模拟 冻结深度 季节性冻土 路基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性测量融合GNSS监测水库岸坡变形初探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程 宋胜武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0-180,共11页
【目的】为迅速识别坡体突然加速变形至破坏时的变形信息,提高监测系统的响应能力,提出了一种将惯性测量数据与GNSS监测位移在水库岸坡变形监测中进行融合的方法。【方法】在岸坡表面布设惯性传感器和GNSS观测点,首先通过用惯性测量数... 【目的】为迅速识别坡体突然加速变形至破坏时的变形信息,提高监测系统的响应能力,提出了一种将惯性测量数据与GNSS监测位移在水库岸坡变形监测中进行融合的方法。【方法】在岸坡表面布设惯性传感器和GNSS观测点,首先通过用惯性测量数据解算监测点的变形速度和位移,由GNSS观测值定期校准的方式,建立数据融合流程。然后通过模拟圆弧形滑坡从等速至加速变形的过程,将仿真数据代入融合模型论证。在此基础上,将融合方法应用于水库岸坡的位移监测实例中加以分析。【结果】结果显示:惯性测量融合GNSS的方法在坡体突然加速变形时可快速识别变形信息;GNSS观测值在岸坡缓慢变形期间可对竖向、水平方向的速度和位移进行校准。【结论】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对坡体上监测点在加速变形时的速度和位移进行及时追踪,并可为岸坡稳定性的评价及监测提供多源数据,后续可开展室内试验实现融合模型的全面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监测 水库岸坡 GNSS 数据融合 惯性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参数对空沟隔振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晶磊 尚康君 +3 位作者 周玮浩 张伯扬 魏来星 毕全超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1-177,共7页
为分析均质地基中各参数变化对土体振动响应和空沟隔振效果的影响,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二维均质地基计算模型,分析空沟尺寸、激振频率等对土体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土体弹性模量、密度及泊松比下的振动加速度差异。结果表明,空沟深度为重要... 为分析均质地基中各参数变化对土体振动响应和空沟隔振效果的影响,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二维均质地基计算模型,分析空沟尺寸、激振频率等对土体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土体弹性模量、密度及泊松比下的振动加速度差异。结果表明,空沟深度为重要影响因素,空沟深度越深,隔振效果越好;空沟宽度对隔振效果几乎无影响;弹性模量对空沟隔振效果的影响较密度大,且弹性模量越大,隔振效果越差;密度对土体振动加速度和振幅衰减系数的影响较小;泊松比对空沟隔振效果的影响大于密度,但低于弹性模量,泊松比越大,振动加速度越小,隔振效果越差;激振频率越大,空沟隔振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沟 土体参数 隔振效果 振动加速度 激振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三号系统在环南极地区的信号质量与基本定位服务性能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赵建 安家春 +3 位作者 艾松涛 王泽民 朱李忠 宋翔宇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7-350,共14页
随着北斗三号卫星定位系统(BDS-3)的逐步建成,北斗系统的服务范围已从亚太地区扩展到全球,而极地具有重要的科研、航运等价值,因此北斗三号在环南极地区的定位性能需要进行全面评估。利用在中山站、长城站以及环南极航行的"雪龙&qu... 随着北斗三号卫星定位系统(BDS-3)的逐步建成,北斗系统的服务范围已从亚太地区扩展到全球,而极地具有重要的科研、航运等价值,因此北斗三号在环南极地区的定位性能需要进行全面评估。利用在中山站、长城站以及环南极航行的"雪龙"号上采集的2018—2020年的北斗三号数据,本文从可见卫星数及位置精度因子、多径值与信噪比、伪距单点定位精度等方面,分析了BDS在环南极地区的信号质量和定位性能。结果表明:BDS在环南极地区可见卫星数均介于4~20颗之间,其卫星可见性及位置精度因子优于GPS;BDS的中轨道地球卫星(MEO)多径值与GPS卫星相当,而BDS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GEO)和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IGSO)由于在极区的高度角较低,多径值较大;在定位精度方面,环南极地区的BDS伪距单点定位精度在7 m以内,满足北斗系统的设计要求。尽管北斗三号系统还在逐步完善之中,但已经解决了高纬度地区卫星可见数较少的问题,明显提升了定位精度,其中长城站2020年初的定位精度相对于2019年初已经提升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三号 南极地区 信号质量 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龄期受硫酸盐侵蚀下的混凝土分层腐蚀模型 被引量:4
19
作者 管忠正 宋鹏飞 +3 位作者 王宁 王鹏 郇君虹 李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567-2572,共6页
为研究早龄期受硫酸盐侵蚀下混凝土的损伤劣化规律,采用压汞法(mercury intrusion porosimetry, MIP)测定了清水环境和硫酸盐环境下不同腐蚀龄期混凝土试样的孔隙率,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混凝土中硫酸根离子的分布,并测试了不同腐蚀龄... 为研究早龄期受硫酸盐侵蚀下混凝土的损伤劣化规律,采用压汞法(mercury intrusion porosimetry, MIP)测定了清水环境和硫酸盐环境下不同腐蚀龄期混凝土试样的孔隙率,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混凝土中硫酸根离子的分布,并测试了不同腐蚀龄期混凝土的超声波声速值。结果表明:清水组中混凝土的孔隙率先降低后逐渐趋于一个定值,硫酸钠溶液中混凝土的孔隙率则先降低后增加;混凝土超声波声速值的变化规律与孔隙率的变化规律呈负相关性。最后,结合硫酸根离子的分布规律和Fick第二定律,建立了腐蚀混凝土分层理论计算模型,并利用混凝土密实速率系数评估了混凝土的损伤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硫酸盐 超声波声速值 FICK第二定律 分层理论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柱抗震性能分析及水平承载力设计方法 被引量:9
20
作者 熊清清 张旺 陈志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9521-9531,共11页
为研究不同构造参数对L形双板连接钢管混凝土组合柱(LCFST-D柱)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并与已有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在验证模型合理准确的基础上,对轴压比、钢管截面尺寸、宽厚比、连接板厚度、长细比、混凝土及钢材强度... 为研究不同构造参数对L形双板连接钢管混凝土组合柱(LCFST-D柱)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并与已有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在验证模型合理准确的基础上,对轴压比、钢管截面尺寸、宽厚比、连接板厚度、长细比、混凝土及钢材强度进行参数化分析。结果表明:轴压比小于0.6时,提高轴压比可以适当提高峰值荷载;随着轴压比的继续增大,峰值荷载都降低;单肢截面尺寸的增加,可以明显提高承载力、延性、耗能能力和极限变形能力;随着长细比的增加,承载力急剧降低,但耗能能力提高;连接板厚度的减小可以提高耗能能力。水平承载力设计公式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平均误差小于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形双板连接钢管混凝土组合柱 抗震性能 有限元分析(FEA) 参数分析 水平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