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典型接触条件下双层螺旋曲杆束的弯曲特性
1
作者 王荣辉 刘锡月 +2 位作者 赵勇霖 甄晓霞 张卓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24,共13页
为研究双层螺旋曲杆束在拉-弯耦合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及其内部钢丝协同工作机理,考虑丝间摩擦滑移,建立了层间接触、同步接触两类典型条件下的侧丝微段静力平衡关系并进行了解析推导,同步提出一种改进的半精细化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和... 为研究双层螺旋曲杆束在拉-弯耦合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及其内部钢丝协同工作机理,考虑丝间摩擦滑移,建立了层间接触、同步接触两类典型条件下的侧丝微段静力平衡关系并进行了解析推导,同步提出一种改进的半精细化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和结果对比。由弯曲变形时侧丝所受剪切力的分布规律获得了两类接触条件下的丝间相对滑移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平衡方程推导得到侧丝滑移后的轴力限值;通过对各丝贡献的弯矩求和得到在拉-弯耦合作用下曲杆束各截面的弯矩-局部曲率关系式,并提出一种简化的弯矩-曲率均值关系式描述其整体弯曲行为。结果表明:由于侧丝沿曲杆束整体轴向周期旋转,相邻丝之间接触面有滑移驻点,且驻点两侧相对滑移方向相反;侧丝-侧丝、侧丝-芯丝接触面的滑移驻点、初始滑移位置不同;忽略内部滑移扩展过程,两类接触条件下双层螺旋曲杆束具有相同的弯矩-曲率均值关系式,函数图像呈双折线;半精细化有限元模型滑移前后的弯曲变形结果与解析值的相对误差小于4%,且提取的丝间相对滑移结果规律与分析结论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曲杆束 拉-弯耦合 丝间滑移 弯曲特性 接触条件 半精细化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张PC梁抗裂性能及优化措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宝林 冯文杰 +2 位作者 杨永清 严猛 孙竞飞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160,共8页
为研究先张预应力混凝土(PC)梁在快速施工和超量预应力损失下的抗裂性能,以某线路先张PC简支梁桥为背景进行研究。首先采用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梁体的短期和长期抗裂性能,分析薄弱梁体的开裂风险;然后从设计和施工方面提出... 为研究先张预应力混凝土(PC)梁在快速施工和超量预应力损失下的抗裂性能,以某线路先张PC简支梁桥为背景进行研究。首先采用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梁体的短期和长期抗裂性能,分析薄弱梁体的开裂风险;然后从设计和施工方面提出优化措施;最后进行优化措施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常规状态下,先张PC梁的短期和长期抗裂性能均满足设计要求;在长线法施工的3榀梁中,中间梁体的抗裂储备有限,存在一定程度的开裂风险;可采取下调钢绞线弯转角、更换转向器、降低长线梁榀数和延后放张等优化措施;优化后中间梁体抗裂储备不足的问题得以解决,端部梁体的折线钢绞线预应力平均提高88 MPa,直线钢绞线预应力平均提高46 MPa,抗裂性能提升5%,较大程度解决了快速施工带来的超量预应力损失和抗裂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梁桥 先张预应力混凝土梁 超量预应力损失 抗裂性能 开裂风险 优化措施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磺沟大桥的地震破坏机理研究
3
作者 王军文 田茂东 +2 位作者 郝玉军 郭进 雷晓峰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17-127,共11页
为探究硫磺沟大桥在2022年青海门源地震中的破坏机理,利用有限元软件OpenSees建立硫磺沟大桥线桥一体精细化模型,采用Pushover分析方法分别从纵桥向、横桥向对单墩及全桥进行推覆分析,了解桥梁各部分的损伤过程与损伤程度,并与实际震害... 为探究硫磺沟大桥在2022年青海门源地震中的破坏机理,利用有限元软件OpenSees建立硫磺沟大桥线桥一体精细化模型,采用Pushover分析方法分别从纵桥向、横桥向对单墩及全桥进行推覆分析,了解桥梁各部分的损伤过程与损伤程度,并与实际震害进行对比验证,探讨了硫磺沟大桥的地震破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硫磺沟大桥各墩高不同,横桥向3#、2#、4#主梁的支座、挡块依次发生破坏,破坏顺序与桥梁横向一阶振型中主梁的振幅大小呈正相关,且振幅最大的3#主梁最先发生落座;纵桥向一阶振型中2#主梁幅值最大,其支座最先破坏,随后2#主梁与邻梁相撞,数值分析结果与桥梁实际震害相符;铁路简支梁桥地震损伤控制的核心在于支座剪坏后如何快速耗散地震能量,并做好主梁的限位,防止落梁的发生;忽略桥面系的约束作用将会改变硫磺沟大桥的振型,严重低估桥梁整体抗震能力,横桥向与纵桥向最大水平抗力分别减少11.5%、46.8%,耗能能力分别下降62.10%、58.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简支梁桥 地震破坏机理 线桥一体精细化模型 PUSHOVER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发射和交流阻抗谱的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吴立朋 梁甜甜 戴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0-185,共6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世界范围内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形式,钢筋和混凝土协同工作的前提是两者间存在良好的粘结性能。综合应用声发射技术和交流阻抗谱技术,研究了不同粉煤灰替代率下钢筋-混凝土的粘结性能。通过引入一种等效电路模型,考察钢...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世界范围内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形式,钢筋和混凝土协同工作的前提是两者间存在良好的粘结性能。综合应用声发射技术和交流阻抗谱技术,研究了不同粉煤灰替代率下钢筋-混凝土的粘结性能。通过引入一种等效电路模型,考察钢筋-混凝土界面电阻和电容的变化来研究损伤发展;再结合声发射实验数据得到不同荷载水平下损伤发展历程。结果表明,适量掺加粉煤灰可强化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交流阻抗谱技术和声发射技术可以用来定量研究粘结损伤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交流阻抗 粘结滑移 钢筋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渗流-化学-应力多场耦合的砂岩型铀矿CO_(2)+O_(2)地浸开采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9
5
作者 牛庆合 何佳彬 +6 位作者 王伟 苏学斌 周根茂 赵利信 袁维 常江芳 胡明伟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4-152,共9页
为探明不同影响因素对CO_(2)+O_(2)地浸采铀效果的影响规律和影响机理,首先建立了适合CO_(2)+O_(2)地浸的渗流-化学-应力多场耦合数值模型,其次,结合实际现场工况,开展了注液速率、渗透率、O_(2)配加浓度、HCO3-配加浓度和铀矿石平均品... 为探明不同影响因素对CO_(2)+O_(2)地浸采铀效果的影响规律和影响机理,首先建立了适合CO_(2)+O_(2)地浸的渗流-化学-应力多场耦合数值模型,其次,结合实际现场工况,开展了注液速率、渗透率、O_(2)配加浓度、HCO3-配加浓度和铀矿石平均品位对CO_(2)+O_(2)地浸采铀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研究表明:CO_(2)+O_(2)地浸过程中,抽液井铀浓度呈现“缓慢上升-快速上升-缓慢下降-趋于稳定”的阶段性变化趋势;矿层渗透率、铀矿石平均品位、O_(2)配加浓度、HCO3-配加浓度与抽液井铀浓度呈现线性正相关关系,溶浸液的注入速率与抽液井铀浓度呈现线性负相关关系;CO_(2)+O_(2)地浸过程中应该选择初始渗透率大且铀品位高的矿层,同时应该适当加大O_(2)和HCO3-的配加浓度,并控制好溶浸液注入速率,可实现铀资源的高效开采。本研究对CO_(2)+O_(2)地浸矿层的选择和地浸工艺的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O_(2) 地浸采铀 多场耦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于隔震结构的两阶段实时子结构试验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唐贞云 刘浩东 李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7-33,共7页
为在试验中同时模拟隔震结构中隔震层和被隔震结构的非线性,提出一种适于隔震结构的两阶段实时子结构试验方法。第一阶段先将隔震支座单独进行物理试验,通过试验观测数据训练神经网络,使其可以准确拟合隔震支座动力特性;第二阶段基于训... 为在试验中同时模拟隔震结构中隔震层和被隔震结构的非线性,提出一种适于隔震结构的两阶段实时子结构试验方法。第一阶段先将隔震支座单独进行物理试验,通过试验观测数据训练神经网络,使其可以准确拟合隔震支座动力特性;第二阶段基于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建立隔震层的数值子结构模型,与被隔震结构进行实时子结构试验,完成对隔震结构的动力性能测试。数值仿真中该方法与整体模型仿真结果的峰值误差在3%以内,试验验证中该方法与整体结构振动台试验的峰值误差在6%以内。数值仿真和试验对比表明:提出的两阶段实时子结构试验具有良好的精度。该方法避免了在振动台试验中由于缩尺导致隔震支座受到欠质量的影响,充分保证其力学性能的真实性。同时有效解决了在利用实时子结构试验对各部分都为强非线性的隔震结构进行试验测试时,由于数值子结构建模不准确导致的试验误差问题。为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测试提供了新的试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子结构试验 隔震结构 神经网络 振动台试验 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发射技术在混凝土力学行为研究中的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吴立朋 梁甜甜 戴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68-174,共7页
声发射技术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无损检测技术;论述了声发射在混凝土力学行为中的应用。围绕声发射在混凝土断裂机理、混凝土损伤定位、声发射参数与腐蚀钢筋混凝土的关系、声发射在粘结滑移中的应用、声发射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反应、... 声发射技术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无损检测技术;论述了声发射在混凝土力学行为中的应用。围绕声发射在混凝土断裂机理、混凝土损伤定位、声发射参数与腐蚀钢筋混凝土的关系、声发射在粘结滑移中的应用、声发射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反应、混凝土结构损伤评估等展开讨论,归纳出国内外混凝土结构声发射研究现状,阐述了混凝土声发射技术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技术 混凝土 力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